•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6.56 5.3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乌特·弗雷弗特,等 著; 黄怀庆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0629

出版时间2021-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29268351

上书时间2025-01-0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总序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建立情感史的书系,其宗旨是引荐当代世界高质量的相关论著,为读者提供选题新颖、内容扎实、译文流畅的作品,以助国内学术界、史学界推动和扩展情感史这一新兴的历史研究流派。本书系的计划是在今后的数年中,每年精心挑选和出版推出两到三种译著,以飨读者对情感史这一研究领域日益高涨的兴趣。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情感史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事实也的确如此。中国学术界首次接触“情感史”这一名称,与2015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济南的召开,大有关系。素有“史学界的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每五年才聚会一次;2015年是该组织首次在欧美之外的地区集会。该次大会的四大主题发言中,包含了“情感的历史化”这一主题,十多位学者济济一堂,发言持续了整整一天。这是情感史在中国史学界的首次亮相,而情感史能做列为该大会的四大主题之一,也标志这一新兴的研究流派已经登堂入室,成为当今国际史坛热门和重要的潮流之一。

值得重视的是,自2015年至今天,虽然只有短短六年,但情感史的研究方兴未艾,论著层出不穷,大有席卷整个史坛之势。这一蓬勃发展的趋势似乎完全应证了美国情感史先驱芭芭拉·罗森宛恩(Barbara Rosenwein)在2010年所做出的预测:“情感史的问题和方法将属于整个历史学”。德国情感史研究的新秀罗伯·巴迪斯(Rob Boddice)在其2018年的新著《情感史》一书的起始,也对该流派在今天的兴盛发达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在过去的十年中,情感史的论著出版和研究中心的成立,其增长数字是极其惊人的(astonishing)”。那么,情感史研究的吸引力在哪里?它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什么特征?情感史与历史学的未来走向又形成了什么样的关系?我不揣浅陋,在此对上述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也借此说明一下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这一书系的意图和意义。

以当代世界历史学发展的走向而言,大体呈现了一个多元化的趋势,并没有一个流派能占据压倒一切的地位。于是一个新兴史学流派的勃兴,往往需要兼顾其他相关的研究兴趣,同时又要与历史学这一学科关注的主体对象相连。情感史这一流派的兴起和发展明显带有了上述特征。以前者而言,情感史与其他新兴的学派,如妇女性别史、家庭史、身体史、医疗史以及之前流行的新文化史和社会史都有密切的关联。而以情感史的研究与历史研究的主体对象的关系而言,或许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书写》一书。此书作者是当代著名史家林·亨特(Lynn Hunt),以提倡新文化史而闻名遐迩。她在2014年写作此书的时候,指出历史学的未来走向,将就“自我与社会”(self and society)的关系展开进一步的探究。这一观察,似乎卑之无甚高论,因为自古以来,历史书写便以人的活动为对象,而人的活动之开展,又必然以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为舞台。但其实不然。亨特认为历史学的未来将是:“自我领域与社会领域会相得益彰,同时向外扩张”。她的言下之意其实是,自20世纪以来,历史研究在扩张社会领域的方面,从社会的结构来分析人之活动如何受其制约和影响,已经获得了相当显著的进步,而现在的需要是如何深入扩张自我的领域。当今情感史的兴盛及其巨大的吸引力,正是因为其研究朝着这一方向,做出了深入全面的探索和耳目一新的贡献。

自古以来的历史书写,的确以人为主体,只是近才有不同的尝试(如动物史、“大历史”、“后人类史学”等)。但若借用约翰·托什(John Tosh)形容男性史研究的话来说,那就是人虽然在历史著述中“随处可见”,但其实却往往“视而不见” (everywhere but nowhere)。这里的“视而不见”,指的是一般的史家虽然注重描述人的活动,但却对人的自身、也即亨特所谓的“自我”,没有进行深入的探求。更具体一点说,人从事、创造一些活动,背后由什么因素推动?是出于理性的考量还是情感的驱动?由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曾流行心理史,在这一方面有所探究,而心理史也与当今流行的情感史,有着相对密切的联系,但同时情感史又对此做出了明显的推进。心理史虽然注重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成因,但其实对后者没有更为深入的考察。而情感史的研究则指出,人之从事活动,既为心理学所重视,也与生理学相关,也即人的自我,由大脑和身体两方面构成。而且这两方面,并不是分离独立的,而是密切相连的。举例而言,我们看待史家治史,以往注重的是评价他(她)写出和发表的著作,也即注重其研究的结果,而不是其从事研究的起因和过程。即使我们研究、解释其从事研究的缘由,也往往只简单指出其对学术的兴趣和热诚或者学术界的外部要求和压力等,停留在常识、表面的层面。但问题是,如果学者从事研究出自其兴趣和热诚,那么这一因素是如何形成的呢?而在研究、写作的过程中,他(她)又经历了什么心理和情感的起伏波动?这些都是情感史关注的方面。这些方面与当今学术史、思想史研究的新动向,关系紧密。譬如说自21世纪以来,史学界出现了一个“情感的转向”,那么在情感史及思想史等领域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个称之为“施为的转向”(performative turn)。这里的 “performative”是动词 “perform”的形容词,而 “perform”一般理解为“表演”“做”或“执行”等行为。所谓“施为转向”,便是要强调在哲学层面上打破主、客观界限和形而上学传统思维的意图,因为“表演”“执行”和“施为”等行动,既有行动者本人又有其行动的对象(例如表演时的观众和听众;作者、史家著书立说所面对的读者等),因此这些行动将主体与客体结合起来,两者之间并无法分开、割裂。

换言之,情感史研究在近年十分流行,与史学界和整个学术界的新动向,有着紧密的关联、产生了密切的互动。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思潮,基于一个二元论的形而上学前提,譬如主观与客观、人类与自然、心灵与事物、大脑与身体、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区别与对立,而战后的学术思潮,便以逐渐突破这一思维传统为主要发展趋势 。福柯对疯狂的研究,尝试挑战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理所当然的界限,由此而启发了身体史、感觉史、医疗史的研究。情感史的开展既与性别史、身体史、医疗史相连,同时又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如同上述,情感史同时注重身体和大脑两方面,因为情感的生成和波动,牵涉两者。比如一个人脸红,可以是由于羞涩,也可以是由于紧张或愤怒。情感是身体反应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表现同时又与大脑活动相连,两者之间无法区别处理,而是互为因果。同样,一个人微笑——嘴角两端上翘——这一身体的动作,也同样包含多重层面。微笑可以表现一种愉悦的心情,但又无法一概而论,因为有的人由于尴尬,或者心里不安甚至不悦,也会微笑对待,当然这里的“笑”是否还称为“微笑”,便有待别论了。事实上,情感表达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情感史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上面的两个例子既能说明情感史研究的理论基点,同时也有助显示其兴盛的多种原因,因为如果要研究人的脸红或微笑,可以采用多种的方法和不同的视角。情感史的研究的兴起,本身是跨学科交流的一个结果。比如神经医学的研究进展,便部分地刺激了情感史的研究;神经医学家会主要考察脸红和微笑与脑部活动之间的关系。受其影响,一些科学家希望能通过考察人的脸部表情来精确测出人的心理活动(如测谎器的制作和使用),但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则往往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人的身体活动表征,虽然有先天(nature)的一面,但更多是习得(nurture)的经验,至少是双方(生理学、神经学VS. 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之间互动的产物。这个认识既挑战了近代的二元论思维,也成为当代情感史领域从业者的一个共识。

情感史的研究近年能获得长足的进步,与上述这一共识的建立有关。而情感史研究的路径和方法,又主要具有下列特征。首先,如果承认身体活动同时具有生理和社会的属性,那么学者可以就此提出许多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如两者之间何者更为重要?是否相互影响?是否引人而异,也即是否有人类的共性还是各个文化之间会产生明显的差异?其次,通过身体动作所表现的情感,与外部环境抑或人所处的社会形成怎样的关系?比如一个人愤怒,是否可以随意发泄还是需要受到社会公德的制约,表达的时候有否性别的差异,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从而展现出情感的历史性?再次,情感与语言之间也形成了多重的关系:一个人情感的波动是否由于语言引起,而波动之后是否选择使用某种词语来表达,然后这些语言表述有否文化之间的差异。历史研究以过去为对象,所以情感的研究,通常需要使用语言文字记述的材料,因此如何(重新)阅读、理解史料,发现、解读相关情感的内容,也就十分必要。后,情感史的研究又常常需要走出文字材料的束缚,因为人的情感起伏,也会由于看到一座建筑物、一处风景及一个特别的场景而起,此时无声胜有声,语言文字不但无力表达,甚至显得多余。总之,情感史在近年的兴盛,综合了当代史学发展的特征,在理论上与整个思想界的发展走向相吻合,在方法上则充分展现了跨学科的学术趋向,不但与诸社会科学交流互动 ,亦常常借助和修正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情感史的兴盛展现了当代历史学的一个发展前景,而其新颖多元的研究手段,也对培养和训练未来的历史从业者,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本书系的设立,希望能为中国史学界及所有对历史有兴趣的广大读者,提供一份新鲜而独特的精神食粮。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得到读者的积极反馈和宝贵建议,以便更好地为诸位服务!

 

王晴佳

                     2021年4月8日于美国费城东南郊霁光阁



导语摘要

本书研究百年来经典儿童文学如何引导孩童与青少年认识感觉、学习情绪,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主任、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乌特·弗雷弗特主编,集合该中心的数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共同撰写。

1870-1970年是儿童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对儿童情感的讨论蓬勃发展的年代,儿童被视为需要教养的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无数童书与教育手册协助父母引导儿童学习情感、掌控情绪,并由此发展出“健全”的人格。本书即通过考察这一时期来自世界各国的百余种畅销儿童文学与教养手册,还原其阅读情境与读者反应,探索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通过阅读来学习如何感受、如何学习情感,勾勒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作者们将这些情感置于历史转折与社会变迁中讨论,并探究各种情感的训练实践和学习过程。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儿童会与书中主人公一起体验成长,通过模仿与自我调整,学习各种情绪,并且将这些情绪转化成知识,当遇到状况时便提取这些情绪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将之惯习化。在探讨这些书籍传递出哪些情绪知识以成为儿童的情感养分时,本书分析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儿童如何在《蝇王》中学到“羞耻”“痛苦”与“同理心”,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懂得“分离焦虑”;而曾被鄙视的“胆怯”,在《绿野仙踪》里有了新的诠释,从托尔金的《魔戒》《霍比特人》到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恐惧的概念又变得更加复杂……当这些作品鼓励儿童拥抱恐惧、摆脱羞耻,接受思乡病为一种合情合理的感觉,并赋予儿童掌握自我情绪的权利时,儿童有了不同的选择与空间,同时也开始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培养自我的情绪管控能力,也成了个人与社会的期望。



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乌特·弗雷弗特是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所长及情绪史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职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等。1998年获莱布尼茨奖,2016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勋勋章等。她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社会与文化史、情绪史、性别史与政治史;代表作品有Women in German History:From Bourgeois Emancipation to Sexual Liberation、Emotions in History: Lost and Found、Emotional Lexicon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Vocabulary of Feeling 1700-2000 等。


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由历史学家与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组成,并与人类学、社会学、音乐、文学与艺术领域的顶*学者合作,共同探究情感具有的历史和情感创造的历史。他们的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情感(及其表达方式)是由文化塑造的,是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感受及表达感受的方式,都取决于社会规范和规则,也因此会随着历史改变。本书即由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编写完成。


黄怀庆:


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生,研究领域为童年体罚史与儿童文学审查制度,著有《儿童、文学与暴力》。



目录

目录


 


总序


 


图表目录


译序


序言


导论


章 盖斯凯尔夫人的焦虑


第二章 狄肯的信任


第三章 阿斯嘉礼的虔诚


第四章 拉尔夫的同情心


第五章 杜立德医生的同理心


第六章 温迪的爱


第七章 小猪的羞耻


第八章 勒布拉克的痛


第九章 小纽扣吉姆的恐惧


第十章 伊凡的勇敢


第十一章 海蒂的思乡病


第十二章 英格丽的无聊


结语 翻译书籍,翻译情绪


参考书目


中外文对照及索引


作者名单


国际好评



内容摘要

本书研究百年来经典儿童文学如何引导孩童与青少年认识感觉、学习情绪,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主任、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乌特·弗雷弗特主编,集合该中心的数位情感史研究专家共同撰写。


1870-1970年是儿童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对儿童情感的讨论蓬勃发展的年代,儿童被视为需要教养的独立于成人的个体,无数童书与教育手册协助父母引导儿童学习情感、掌控情绪,并由此发展出“健全”的人格。本书即通过考察这一时期来自世界各国的百余种畅销儿童文学与教养手册,还原其阅读情境与读者反应,探索儿童和青少年如何通过阅读来学习如何感受、如何学习情感,勾勒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作者们将这些情感置于历史转折与社会变迁中讨论,并探究各种情感的训练实践和学习过程。在阅读儿童文学的过程中,儿童会与书中主人公一起体验成长,通过模仿与自我调整,学习各种情绪,并且将这些情绪转化成知识,当遇到状况时便提取这些情绪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将之惯习化。在探讨这些书籍传递出哪些情绪知识以成为儿童的情感养分时,本书分析了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如儿童如何在《蝇王》中学到“羞耻”“痛苦”与“同理心”,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少女》懂得“分离焦虑”;而曾被鄙视的“胆怯”,在《绿野仙踪》里有了新的诠释,从托尔金的《魔戒》《霍比特人》到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恐惧的概念又变得更加复杂……当这些作品鼓励儿童拥抱恐惧、摆脱羞耻,接受思乡病为一种合情合理的感觉,并赋予儿童掌握自我情绪的权利时,儿童有了不同的选择与空间,同时也开始需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培养自我的情绪管控能力,也成了个人与社会的期望。



主编推荐

本书主编乌特·弗雷弗特是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所长及情绪史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职耶鲁大学德国史教授、柏林自由大学荣誉教授等。1998年获莱布尼茨奖,2016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勋勋章等。她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社会与文化史、情绪史、性别史与政治史;代表作品有Women in German History:From Bourgeois Emancipation to Sexual Liberation、Emotions in History: Lost and Found、Emotional Lexicons: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the Vocabulary of Feeling 1700-2000 等。

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情感研究中心由历史学家与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组成,并与人类学、社会学、音乐、文学与艺术领域的顶*学者合作,共同探究情感具有的历史和情感创造的历史。他们的研究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情感(及其表达方式)是由文化塑造的,是在社会环境中习得的。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感受及表达感受的方式,都取决于社会规范和规则,也因此会随着历史改变。本书即由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共同编写完成。

黄怀庆:

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生,研究领域为童年体罚史与儿童文学审查制度,著有《儿童、文学与暴力》。



媒体评论

情感史为近年来历史学受瞩目的研究课题。本书透过柏林马普人类发展研究所情绪史中心研究成果结集的十二篇文章,以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晚期儿童文学与教养手册两种主要文类为研究对象,探讨儿童情感的变化。阅读此书,我们不只是看到了近代儿童的社会生活史,也了解了近代社会的情感史、阅读史及教育史。

——著名历史学者 蒋竹山

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将小说融进各种脉络当中,以丰富的历史研究来讨论这些情绪……美国、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挪威、俄国、瑞典与瑞士的文本均有所讨论……本书在跨时间与空间的比较分析上堪称典范。

——伊莉莎白·布伦,迪肯大学高级讲师、澳大利亚儿童文学研究协会副会长

作者群谨慎地强调“学习”是复杂的过程,儿童与青少年在学习与调适情绪技能上扮演着积极主动的角色。这也意味着所有的虚构性作品都有许多潜在的情感诠释方式……这部作品结构严谨、论证充分,对儿童文学或情绪学习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毫无疑问是部珍宝,对研究情绪历史与童年的学生与学者来说更是如此。

——卡伦·瓦尔加达,哥本哈根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

本书结构十分严谨:由十二篇章节支撑其论点,每章标题以小说人物为起头,探讨单一具体的情绪,例如《狄肯的信任》与《海蒂的思乡病》……其研究方法囊括了童年史、人类学、阅读与学习理论、教养书籍、行为主义与接收理论。

——瓦莱丽·山德斯,赫尔大学艺文教育学系主任

这是一本严谨的协同研究著作之典范……要在这有限的篇幅里对每篇文章进行它们各自应得的评论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这本书为情绪史新兴的子领域奠定迷人的研究方向。

——托马斯·多德曼,波士顿学院历史系助理教授

相当令人钦佩的共同书写历史方式……这本书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很重要的问题,透过童年时期的情感体验,作者、出版商与读者影响的不只是情绪的变化,也影响着各世代特定的社会与政治变迁。

——希安·普利,任教于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历史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