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睡术:睡眠障碍心理分析实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爆睡术:睡眠障碍心理分析实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5.99 4.6折 35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高峰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21781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25120536

上书时间2025-01-03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

  这本书是写给有睡眠障碍的读者的,希望可以帮到你们。

  我在广州读军医大的时候,对心理学专业非常感兴趣,当时,曾经向老师提出过转专业,去学习心理学。

  当时国内心理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很不乐观,事实上,当下也并不乐观。当然,如今我们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说起“去看心理医生”普遍还是比较抵触的,认为只有精神病才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即便发觉自己的心理真的有些问题,也往往不愿去就医,有些讳疾忌医的意思。

    我认识的心理咨询师,有不少后都走上了督导师或者培训师的道路,就是以培训心理咨询师为工作,而不是真正以面对面的心理咨询为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医生的市场需要有限,在现实生活中,有心理问题的人还是很多。

  就拿常见的睡眠障碍来说吧,我深知睡眠不良的苦楚,因为我自己也曾经饱受睡眠障碍的困扰。

  做医生并不容易,长达几个小时的手术是个体力活,还常常要熬夜、加班。毕业后我在郑州的153医院当了胸外科医生,于是,睡眠障碍就逐渐找上了我。

  开始是为一些现在看起来并不算大的事情而失眠,毕竟那时候年轻,还经得起时间的煎熬。后来,开始习惯性晚睡,再后来,就开始有了睡眠障碍。

  有意思的是,汶川抗震救灾和玉树抗震救灾我都去了现场,在灾区的那种忙碌,对任何一名医生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不过,在那段时间里,我却没有失眠,反而,天天体会到神奇的“秒睡”。

  后来,诊治了太多的病人,逐渐发现睡眠障碍的普遍性。从医十几年来,肺癌和食道癌等病人见得比较多,也发现很多时候,睡眠问题更多地带走了他们的活力,甚至是生的意志。

  的确,在长时间的睡眠障碍后,连我自己都觉得常常情绪暴躁、精神不佳、心情烦闷,那么,对于身处绝症的病人来说,睡眠障碍更是恐惧隐讳的问候。而且,即便是术后,也常常有病人因为睡眠障碍而恢复得很慢、很艰难,因为他们在长时间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已经失去了信心,更别提对付睡眠障碍这个令人头疼的魔鬼了。

  我想,是该写一本书,来探讨一下睡眠障碍的时候了,这不仅仅是一名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对于病人的责任,也是人文关怀的必需(说明:我上大学时就攻读了心理学课程,尤其自己有了睡眠障碍后,一直在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我们要治愈的,不仅仅是身体的疾病,更是心灵的疾病,只有积极的情绪、良好的睡眠、抖擞的精神,才有利于病人战胜病魔。而且,很多时候,病由心生,那些因为生活中的困境而陷入身体疾患的人们,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器械治疗,更多的是温暖的笑脸,贴心的问候,乃至,踏实的睡眠。

  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位病人,他的病情并不算太严重,也就是说,如果积极治疗还是有可能生活下去的。然而,他似乎并没有良好的家庭关系,在他住院期间,家里人少有探望,甚至在他手术前后家里人都没有来陪伴。

  这位病人常常长吁短叹,术后恢复非常缓慢,而且常常失眠。后来,他的病情恶化,护士长不禁感叹:如果家人能多一些关心,他不至于如此。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责任,作为医生,我们应该救治的不仅仅是肉体,还有内心。

  “解决睡眠问题”并不是我的专门职业,但是,在对于病人的术前治疗和术后关怀中,我植入了睡眠关怀这一项。而且,随着人文关怀的逐渐推广,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开始关注病人的睡眠情况和心理状况。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而我自己,在这些年的从医过程中,对于人们的睡眠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总体而言,现代人对于睡眠问题的重视程度虽然较高,但解决方法还是停留在“自我消化”上——在很多人的传统意识中,“睡不好”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毛病,也根本不值得去看医生。

  事实上,从古到今,睡眠问题都被视为疾病,严重的话是需要就医的。

  就拿中医来说,在战国时有个名医叫文挚,他对齐威王说过这样一番话:“臣为道三百篇,而卧为首……夫卧,使食糜消,散药以流形者也。譬卧于食,如火于金,故一夕不卧,百日不复。”

  意思是说,养身之道有很多,但是睡好觉是位的大事,人和动物都一样,只有睡好觉才能够生生不息。睡眠能帮助我们消化食物,所以睡觉是补的事情,人一晚上不睡觉,所造成的伤害是100天也恢复不了的。

  这位古代医师话中的某些内容,如果用今天的医学理论去衡量有许多不科学的地方,但他却指出了睡眠的重要性和失眠所造成的长期伤害,这些是没错的。

  古代中医的思想体系受到了道家的影响,所以在睡眠这件事上,古代中医特别强调“顺应自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且,古代中医也认为,睡眠的质和量是一样重要的。

  对于这种观点,我是百分之百认同的。那么,什么样的睡眠才能算得上是高质量的睡眠呢?我在判定一个人的睡眠质量情况时,一般会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来考量。

  从客观上观察一个人的睡眠情况,我一般会让他们做睡眠日志,内容包括近一个月来每天几点睡,从上床到入睡一般需要多长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天可以睡够几个小时(注意不是卧床时间)。

  有了这些客观的睡眠数据,可以大体判断出一个人的睡眠情况,但是却不能因此而下结论说——你没睡够7个小时,睡眠质量就一定不高。

  因为每个人对于睡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我见过每天睡10个小时但还是精神不振的人,也见过每天只睡不到6个小时但身体各项指标都很健康的人。

  因此,要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睡眠障碍,除了要关注客观数据之外,还应该重视对方的主观感受。

  我经常会问来访者两个问题:

  1.你睡醒之后是否感觉到愉悦?

  2.你是否觉得自己属于那种不睡觉也能保持精力的人?

  关于个问题,大部分人的回答是:“不能。”

  有太多人早上起不来,即便是勉强爬起来,也会觉得非常不爽。有个来访者对我说:“早上起来感觉不好是因为起得太早了,9点钟上班,7点钟就得起床。天天如此,受不了啊!”

  我反问:“周末的时候,你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那么,你睡醒之后感觉一定很好啰?”来访者想了想,说:“好像还是感觉不太好。”

  其实,这就是睡眠质量出现了问题所导致的。不管是量的问题还是质的问题,如果持续时间够长、情况够严重,都会造成非常可怕的后果。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资格,请不要让睡眠问题剥夺了你幸福的权利。

导语摘要

  当个性问题导致心理障碍,当工作和生存压力导致心理压抑,不妨打开这本书。

  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如抑郁、暴躁、过度兴奋、焦虑等负面情绪,造成了睡眠障碍心理现象和心理疾病,本书就是为大家提供解决这类心理问题的妙方,帮助人们走出心理误区,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作者简介

  刘高峰,汉族,生于1977年2月,河南封丘人。2000年毕业于军医大学,现任第153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胸外科专业17年,曾参与汶川抗震救灾及玉树抗震救灾。


  喜欢读书、写作、研究心理学,提倡临床医学中的人文关怀,关注器械和药物治疗之外的心理治疗。



目录

Part 1 好的时间,一去不回


1 李晓敏的话:我一天睡8个小时还不够?


2 夜出昼眠的生活,你还准备过多久?


3 生物钟的问题


4 要有光


5 可怕的现状


6 不得已的补救措施


 


Part 2 你睡不醒,真不是因为你天生懒惰


1 刘斐的话:其实我知道,因为我太懒


2 懒得睡不醒?别逗了


3 睡眠不足作用于生理机制的表现


4 兴奋的大脑


5 短睡眠与长睡眠


6 松弛训练,重拾健康睡眠 


 


Part 3 阳光下的开朗,月光下的阴郁


1 邓小飞的话:我没有任何压力,但就是睡不着 


2 有些压力,后知后觉


3 潜意识与梦


4 无处不在的“压力源”


5 治疗失眠,先接受它


6 调节睡眠的良方


 


Part 4 孩子,对于睡眠你还知之甚少


1 李琪的话:我不困,干吗要睡觉?


2 一看书就困,咋办?


3 手机和睡眠


4 假意睡眠,到底是你抛弃了睡眠还是睡眠抛弃了你?


5 90分钟周期与睡眠环境


6 青少年失眠背后的心理问题


 


Part 5 姑娘,“失眠减肥法”不过是你的幻想


1 黄小佳的话:初我是故意失眠


2 失眠者为什么瘦?


3 可怕的药物依赖


4 “暴力重塑”生理节律


5 女人,别这么睡


6 饮食助眠:吃得对,睡得香 


 


Part 6 睡得太“深”有多危险


1 李戈的话:我在睡梦中呼吸暂停


2 睡眠呼吸暂停是因为睡得太好?


3 警惕鼾声如雷


4 来自深睡眠下的恐惧


5 睡眠与疾病


 


Part 7 非典型失眠者Z先生


1 Z先生的话:我不是睡不着,是醒得太早


2 成功者与睡眠时间


3 怎么看待我们的睡眠


4 睡眠的“结”


5 你对生活的态度,恰是睡眠对你的态度 


 后 记



内容摘要

  当个性问题导致心理障碍,当工作和生存压力导致心理压抑,不妨打开这本书。


  生活中各种常见的如抑郁、暴躁、过度兴奋、焦虑等负面情绪,造成了睡眠障碍心理现象和心理疾病,本书就是为大家提供解决这类心理问题的妙方,帮助人们走出心理误区,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



主编推荐

  刘高峰,汉族,生于1977年2月,河南封丘人。2000年毕业于军医大学,现任第153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胸外科专业17年,曾参与汶川抗震救灾及玉树抗震救灾。

  喜欢读书、写作、研究心理学,提倡临床医学中的人文关怀,关注器械和药物治疗之外的心理治疗。



精彩内容

1.李晓敏的话:我一天睡8个小时还不够? 

 

  关于睡眠,时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我的一位朋友,平日里入睡极快,他有个诀窍就是睡前看书,而且必须是那种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类书籍——一书在手,10分钟之内保证睡着。

  他对我说:“那本《中国哲学简史》我看了快两年了,现在估计读到三分之一了。”

  对于他来讲,这本书的作用比安眠药还有效。

  有一次,这位朋友去出差,到达目的地之后已经是晚上11点,便找个宾馆住下。睡觉之前他才意识到,书没带。他心想:没带就没带吧,大不了晚睡一会儿。

  结果呢,他在床上生生躺到了12点半还没有睡着,这时候已经过了睡眠时间,更加难以入睡了。

  终,那天晚上一直到凌晨4点多他才睡着,因为第二天还要工作,他感觉非常狼狈。

  此后他找到了我,问道:“你说我必须看书才能睡着的这个习惯,是不是也属于一种心理障碍呀?”

  我说:“是,但是没有必要进行干预,你只要记住带上书就好了,反正书本也没啥副作用。”作为心理咨询师,其实我并不希望每个人都是需要治疗的病人。

  还有个朋友,是名作家,每天可以睡够7小时,但依旧感觉困顿不堪。他找到我,对我说:“我每天睡得不少,但还是感觉十分疲劳,而且这种疲劳是那种休息不过来的疲劳。我有时候感觉累了,就上床睡一会儿,可是睡醒之后还是累,根本没啥作用。”

  其实,这也是一个对于睡眠的认知误区:认为所有的疲惫都可以通过睡眠来解决。

  我们应该认识到: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休息的主要是你的肌体。

  那些体力劳动者劳作之后感到累了,是因为体内产生大量酸性物质而引起的,这时候他们通过静卧、睡眠的方式可以把失去的能量补充回来,把身体里堆积的废物排除出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汶川救灾和玉树救灾时,几乎每晚都可以“秒睡”,就是因为身体太过劳累,睡眠成为身体的一种自然需求。

  但是这位朋友属于脑力劳动者,在工作的时候,他的大脑皮层极度兴奋,但身体却处在一个低兴奋的状态里,因此,超出必要时间的睡眠对于他而言,并不能带来很好的休息效果。

  我对他说:“这样吧,你如果感觉累了,不要去睡觉,而是去做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都可以,看看效果吧!”

  我说完这番话之后,他显得有些惊讶,从他的眼神中我可以看出来,他是有些不太相信的。但或许是出于对我的专业的尊重,他也没有提出什么质疑。

  过了几天,他给我打电话,高兴地说道:“你说的办法还真有效果啊,累了出去运动一下,反而精神了不少。”

 

  我之所以把这两个案例拿出来讲,是因为想要提醒已经阅读至此的读者朋友们——这本书所要解决的,并不仅仅是睡眠障碍,而是关于合理睡眠的一些观点,并不是鼓励朋友们无度睡眠,更非宣扬“睡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之类的劲爆言论。

  毕竟,生活中有太多美好的东西等着我们去体验,而睡觉只不过是为了让我们能以更清醒的头脑、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人生旅程中罢了。

 

  说到此处,突然想起了我的一位访客——晓敏,他的一些经历或许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睡眠的意义。

  晓敏来找我的时候,刚满20岁,按道理说正是精力旺盛的年龄,但是他却不然。当他的父母把他带到我面前时,我一眼就看出这个小伙子处于长期睡眠不足的状态中,并且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他的精神和身体。

  晓敏的父亲对我说:“请刘医生帮忙指导一下我儿子,他的睡眠有问题……”

  父亲的话还没说完,晓敏就很不耐烦地打断他,插嘴说:“谁说的?我每天都睡够了8个小时。”

  晓敏的父亲很不高兴,对儿子说:“你看看你的熊猫眼,黑眼儿乌青的,还说睡够了8个小时?想都不用想,你肯定天天是在学校里熬夜打游戏。”

  晓敏生气地嚷道:“你爱信不信,我懒得和你解释。”

  眼看父子二人就要吵起来,我赶紧说:“两位先冷静一下,容我先问晓敏几句话。”

  二人停止了争论,晓敏父亲连忙说:“你问,你问!”

  我问晓敏:“你说你一天能睡够8小时,那我问问你,是哪8个小时呢?也就是说,一般是从几点睡到几点?”

  晓敏显然有些不太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反问我:“这很重要吗?不管几点到几点,我每天睡够8个小时不就可以了吗?”

  虽然晓敏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但是我可以猜想,这个孩子和当下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一样,属于“夜猫子”——他们每天睡的时间并不短,但一般是凌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午夜时分对于他们而言是一天难得的娱乐时间,怎么舍得用来睡觉呢?

 

  这个社会发展得太快,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太快。

  在晓敏父亲年轻的时候,不存在所谓的夜生活,他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难理解也很难想象,对于现在的一些年轻人而言,午夜12点钟声敲响的时候,一天的狂欢才刚刚开始。

  所以,他会认为自己的儿子精神状态不好是因为失眠,是因为睡得少,而没有意识到他的儿子是一个过惯了夜生活的“新新人类”——晓敏的实际情况不是睡得少,而是睡得不是时候:经常熬夜才是问题的根源。

  现代人很容易忽略熬夜的危害,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熬夜——熬夜加班、熬夜唱K、熬夜打游戏、熬夜喝酒……这些人以各种理由熬夜,这似乎成了一种生活的常态。

  但实际上,熬夜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2013年美国《科学》杂志上刊登过一篇论文,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倒时差的老鼠比昼夜节律正常的老鼠体内的TH17细胞几乎多了一倍。

  这种TH17细胞,是我们人体对抗细菌和真菌感染的重要防线,但是,如果这种细胞在人体中的数量过多,就会产生致病性。也就是说,当你熬夜的时候,连你身体里的免疫细胞都会“倒戈”,成为你的敌人。

  这还不是熬夜的全部危害,来自《神经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对大脑造成的损伤是无法通过补觉来修复的。

  这恰恰击中了很多熬夜者的“命门”,因为他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今天熬夜没什么关系,明天好好睡一觉补回来就行了。但实际上呢?脑细胞也是“人死不可复生”,你今天把它们害死了,明天睡多少觉它们也活不过来的。

  熬夜能毁坏智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再回到眼前晓敏的情况上来,我之所以断定他是个“熬夜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有脱发的迹象。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严重脱发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有可能的还是熬夜。

  事实上,熬夜之所以会导致脱发,首先是因为熬夜加大了人的精神压力(即便是熬夜作乐,也会增加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大了之后,体内一些激素分泌就会失常,终导致脱发。

  晓敏今年才20岁,头顶上某些区域的头发就已经有些稀疏了,这证明他的熬夜问题非常严重。所以,如何才能让这个叛逆的年轻人踏踏实实地听从引导,这确实是个棘手问题。

  我想,我有必要和他进行进一步的谈话。

 

2.夜出昼眠的生活,你还准备过多久?

 

  有人曾经问我:“长期熬夜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你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呢?”

  我说:“不举。”

  他愣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确实,“不举”也是熬夜导致的众多恶果之一。

  其实,熬夜的危害是不言自明的,不必谈什么科学道理、生理知识,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熬夜不好,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明知不可为而故意为之呢?

  我觉得,主要是“幸存者偏差”这个心理效应在作怪。

  具体来说就是:某些人确实是对熬夜免疫的,熬夜对这部分人的危害小之又小。而这些发生在少部分人身上的故事,却被大部分熬夜者拿来作为“熬夜无害”的证明——他们认为,既然熬夜对于某些人不会造成危害,那么,自己也可能属于这小部分人的行列,从而心安理得地熬夜。

  关于“熬夜无害论”有力的例证发生在1964年。

  那年圣诞节的假期,17岁的高中生加德纳挑战长熬夜时间的世界纪录,他在264.4小时(11天24分钟)之内没有睡觉,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从此走上神坛。

  当加德纳挑战结束之后,人们都认为他可能得连续睡上几天才能恢复精力。但加德纳只睡了不到15个小时就“满血复活”,而且后续的观察发现,他的身体完全健康,没受到一点儿影响。

  在加德纳此次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之后,吉尼斯官方担心有人不顾身体的健康风险再来盲目挑战,于是宣布停止这项纪录的挑战。因此,加德纳成了有正式科学纪录的人类不睡觉时间长的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像加德纳这样的人肯定是少之又少的,但确实有一些人似乎对熬夜是免疫的,他们在熬夜之后依然神采奕奕,全无不良反应(起码表面上看起来是如此)。

  熬夜者把他们当成“偶像”,认为自己也可以像“偶像”一样彻夜不眠,但却看不到新闻上时常爆出的关于熬夜导致重大负面后果的报道:

  某26岁男子连续11天熬夜看欧洲杯后死亡;

  某28岁女编辑熬夜成疾离世;

  烟不离手,常熬夜90后IT男突发心梗险丧命;

  “520”当天想给女友惊喜,小伙子熬夜上网熬出青光眼。

  由此可知,有多少人因熬夜而损失惨痛。但熬夜者似乎对此视而不见,仍有大批熬夜者在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至此我认为,要想让晓敏停止熬夜,步就是先打破他内心关于“熬夜无害论”的幻想。所以,我问他:“你知不知道熬夜的危害性?”

  晓敏点点头,说:“当然知道,但是我觉得也应该视情况而论,有些人不能熬夜,但是有些人熬夜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习惯了就好。”

  这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心态!

  我问:“那么,你觉得熬夜对你的危害大吗?”

  晓敏想了想,说:“我觉得还好吧。”

  晓敏爸爸有些不以为然,说道:&ld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