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3.17 4.5折 ¥ 52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茅盾 等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ISBN9787520513487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28513615
上书时间2024-12-29
邹韬奋(1895-1944)本名恩润,曾用名李晋卿,江西余江县人。近代中国记者和出版家。1922年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2月,与沈钧儒等人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11月,因“七君子事件”被捕。出狱后辗转重庆、汉口、香港,继续开展爱国救亡工作。1943年因患耳癌秘密返沪就医,1944年不幸逝世于上海,终年48岁。
2009年邹韬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辑 韬光养晦奋斗一生
历尽艰难觅光明
一个优秀的中国人
伟大的大爱者
光彩夺目的一生
邹韬奋先生事略
永远年轻的韬奋先生
邹韬奋的早年生活
韬奋夫人沈粹缜追叙往事
杜重远和韬奋的友谊
韬奋的后
第二辑 犀利之笔铸造丰碑
韬奋先生的道路
韬奋的事业与精神
中国大众的立场
不屈不挠、尽善尽美的作风
邹韬奋和《光明报》
邹韬奋和《大众生活》
琐忆韬奋与出版工作
“的愿望是办好一个刊物”
生活的火花
邹韬奋与《生活日报》
第三辑 一腔热血尽瘁事国
哀悼为新民主主义奋斗的战士邹韬奋同志
韬奋在梅县江头村隐蔽的日子里
韬奋在江头村避难的时候
邹韬奋在作庐
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韬奋脱险记
韬奋同志在苏中抗日根据地
邹韬奋在南通的日日夜夜
韬奋在东江
第四辑 缅怀既往感奋有加
悲痛的回忆
忆韬奋先生
纪念韬奋先生
痛念韬奋兄
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韬奋先生的三个特点
听邹韬奋先生演讲
难忘的教诲
忆韬奋导师给我题词
忆韬奋伯伯在江头村
我们永远纪念邹韬奋先生
濠河边,这座韬奋塑像
邹韬奋(1895-1944)本名恩润,曾用名李晋卿,江西余江县人。近代中国记者和出版家。1922年开始从事教育和编辑工作,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2月,与沈钧儒等人组织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11月,因“七君子事件”被捕。出狱后辗转重庆、汉口、香港,继续开展爱国救亡工作。1943年因患耳癌秘密返沪就医,1944年不幸逝世于上海,终年48岁。
2009年邹韬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邹韬奋:用笔尖作战/百年中国记忆·报人系列》:
科学的进步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骄傲。它给人类带来了幸福,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享受;同时也给更多的人带来失业、贫困和死亡。当然,这绝不是科学进步本身的问题,而是社会制度的问题。这个问题,他在考察苏联时得到了解决。
在伦敦考察时,韬奋曾经在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听过课,并且在伦敦博物馆和图书馆攻读过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呈现在他面前的苏联,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验型”的国家。因此,当他同美国学生旅行团从伦敦乘轮船到苏联的列宁格勒时,心情特别愉快。
在五天的横渡北海的航程中,他跟美国的青年学生在一起,看到他们个个愉快活泼、满腔热忱,自己也好像年轻了许多。他们围在甲板上唱《国际歌》时的场景,那种“刚强悲壮”的男声与“柔和婉转”的女声抑扬相和,那种“激昂慷慨”的音调,使他特别感动。他真切地感到《国际歌》“是勉励世界上的被摧残的人们共同起来努力奋斗,解除束缚,积极自救”。
他非常“钦羡”这班青年学生的“活泼的精神和歌唱的兴趣”。他们当中大部分是倾向进步的,但也有少数“顽固派”;因此,韬奋也遇到过不愉快的事情。当他们一同到莫斯科暑期大学听课时,就有几个“死硬派”故意挑些中国倒霉的事来问他,诸如“中国究竟何时得到和平?何时有过和平?何以总在你打我,我打你?”“中国革命恐怕绝非短时期内有希望的吧!”等等。作为一个为祖国的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人,对于有损祖国尊严的事情特别敏感。他除了据理给以反驳外,深深地感到:“要除此侮辱,还是要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努力,自拔于‘受人轻视’的境域”,表现出他一片赤诚的爱国忠心。
在莫斯科听课以后,他参观了苏联南方各地。对苏联的印象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他亲眼看到苏联的党的领导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经济繁荣,人民的积极性很高,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当然,苏联也存在缺点,例如,政府机关存在着官僚主义,物质生活还相当紧张,革命前遗留下来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但是他说:“应当注意的是我们亲眼看见他们很努力地、很迅速地时时在那里减少或铲除缺点。”这说明他观察问题的角度是非常辩证的。
经过两年多的考察思考,韬奋看清了“世界大势”,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出路”。他说:“现在的世界,除苏联外,很显然的现象是生产力的进步已和生产工具私有的社会制度不相容。”“要彻底解决这种‘不相容’的问题,只有根本改造束缚这生产力的社会组织,我以为大众福利尽量利用进步生产力的社会组织。”“生产工具必须社会化,即为社会所公有。”很显然,就是要走苏联的道路。他在美国考察时,曾对他的朋友说自己在国内,“只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只要求中华民族的解放与强盛”。“游历了苏联之后,觉得社会主义很好。到了英国,觉得资本主义或有些不妥。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