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8.62 7.3折 ¥ 80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刘勇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38158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0元
货号28538994
上书时间2024-12-27
前 言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来,世界局势动荡,风云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旗帜依然飘扬在世界的每个角落。资本主义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经历了自由竞争,经过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现在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同时资本主义在国内外政治和经济特征上发生了重要变化。资本主义改变了从历史中的凭着船坚炮利对殖民征服转变为更加文明的隐蔽的经济、技术和文化控制。相对于过去野蛮的资本主义,现在的资本主义变得更加文明。但是世界虽然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要特征,但是局部的战火硝烟却从来没有间断过。“资本的本质在于征服,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对资本本质的批判,血淋淋的现实使得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显得更加有穿透力。当今对资本论的认识,美国人皮凯瑞写的《21世纪资本论》,使得人们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力量。
当前的全球化在实质上则是资本主义世界化发展的结果。而马克思早在170年前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了资本发展的实质。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一度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理论表示质疑和否定,但是欧洲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以及世界局部冲突使得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识。170年来,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和变化。从世界上次共产主义运动即巴黎公社起义,到世界上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理论变为现实。而20世纪中叶,在列宁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影响下,广大的被压迫民族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广大的被压迫民族纷纷成了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使得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体系趋于瓦解。从此改变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粉碎了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野心。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融合为一体,世界进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
在世界的东方,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斗争,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它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的革命方式,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作出了独特贡献,同时推动了世界其他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借鉴。但是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与探索是一个曲折和艰难的过程。在经历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高涨和过渡期之后,20世纪的80年代以后,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发展面临着阵痛和转轨、改革的任务,但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策略下,忽略了意识形态的斗争,因此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制度上的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但是在这场风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然坚持了下来,并通过改革开放打开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篇章。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马克思主义成为改变了世界格局和面貌的理论。(霍布斯鲍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俄国革命实际,提出了帝国主义阶段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和实践过程的代表性理论成果,它推动了世界其他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运动和理论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反帝反封以及救国救民真理的探索过程。正是经过了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不但成功地打败了封帝官的反动统治,而且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即思想。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贡献。
1978年《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评论员文章,这篇以阐述马克思主义打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的新局面,由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变为以经建设为中心。从而拉开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了经济建设的不断摸索,创立了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和新局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推广和运用为一农业为主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提供经验和基础,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实施,为世界解决国家内部的政治争端和国际冲突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探索不断推进了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发展,“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解决了“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党的十九大是党的历史上的一种重要会议,这不仅是因为面临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建设和世界的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重要的是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新时期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即“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她在不同寻常的历史阶段我国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方向,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这标志着我国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达到了新的阶段,这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展开了新的一页。
马克思主义特质及其当代价值(理论史、实践史和效果史统一,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理论。它通过批判资本主义,揭示了作为物统治人资本从而使人失去自身的自由,为此他赋予无产阶级革命的属性。因此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与发展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所以虽然诞生在1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但是它所对资本本质批判、对于人类自由的追求以及对世界全球化发展语言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它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伟大的现实就需要伟大的力量。而社会的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共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力量。所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是理论的发展史,同时还是无产阶级的运动史,同时还是审视现实与社会变化的效果史。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生产的专门化和专业化,这种专业化是生产的进步必然结果。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人的认识和思维也被技术化和专业化,这就使得人失去了自己的全面性,形成了人发展上的单畸形化和单面化。换言之,虽然人在生产的专业化,但是需求是多样的和全面的。首先,人的全面性意味着不再是对于传统的固定性和职业的科层制。
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因而商品在社会中占有支配地位,商品化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即物化,它不但生产的产品商品化,而且人们之间的关系包括人本身也商品化。也就是说社会关系建立在物化的商品之上。这就是形成了资本主义“物象化”现象。物化是社会生产发展和进步的结果,但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物化就形成了商品关系遮蔽和掩盖了人们之间的真正关系,从而呈现为表面上看来像商品一样的关系。所以说物象化是虚假表象,马克思批判正是通过商品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经济自由、平等基础上的资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真正地剥削和压迫关系。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主要包括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以及资本拜物教。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性质,因此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虽然马克思主义诞生在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和时代问题的分析具有永恒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当然,马克思不是科学家,可以对社会现象和发展规律作出精确的预测和运算。马克思不是实证主义,可以满足于对现实的现有的经验做出规律性的考察。马克思不是纯粹的理论,只是思辨的树上结出人类思维美的花朵。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探索,是关于人类命运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索。“任何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经验性的、单纯文字性阅读的都是对马克思的误读。”因此当有人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因而断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在实践中的失败,从而得出资本主义自由和民主是人类终的社会制度(弗朗西斯?福山)。殊不知当前全球化正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所揭示资本世界化的具体表现。在世界各地飘扬的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旗帜并没有带来进步和文明,反而引起新的政治、经济和民族矛盾。这正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资本本质决定的。人们曾经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解决国家落后、民族矛盾的良药和救星,但是美国、欧洲、东南亚经济危机则表明了马克思所揭露得资本主义剥削、扩张和掠夺的本质。价值的物化、唯利是图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则凸显了马克思拜物教理论对于当代人们认识的价值和启示。“与马克思同行,与时代同行”,马克思理论具有永恒的价值,它必然在时代发展中继续前行。
由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集,由各位老师和学者们,共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深入探讨了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展开了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建设性探讨,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美丽瑰宝,是整个世界思想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实践展开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迫切要求。基于此,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展开研究。理论部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持续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细化研究,并揭示其当代意义。实践部分,从思想、文化、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等问题展开研究。本书由两部分构成: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刘勇,教授,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理论前沿》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上发表30余篇;出版著作7部,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5部。主持完成*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等5项省部级理论研究课题。2项研究成果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先后担任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负责人、山东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兼任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
前言..................................................................................................................................................1
理论研究
社会物质性与马克思主义革命性...................................................................................................5
抹黑英雄、丑化领袖——历史虚无主义意欲何为?..................................................................10
马克思恩格斯对工联主义的批判及当代战略工联主义理念.....................................................14
哲学的基本功能............................................................................................................................19
论恩格斯晚年对无产阶级革命策略的调整—学习《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有感.............................................................................................................24
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28
基于形式逻辑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研究.................................................................................33
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正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8
树立“文化自信”须首先端正认识观.............................................................................................43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意义思考........................................................................48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科学实践观的探讨..........................................................................52
实践研究
解放思想以推动我国经济改革发展............................................................................................62
从经济社会到文明社会: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社会文明转型发展..........................................68
基层“三自治理”模式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关系研究----以寿光市东斟灌村民主自治模式研究为例......................................................................................................................................71
进化论思潮对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80
十月革命后俄国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主要表现.........................................................................86
建构照顾老年人生活及精神需求体系途径.................................................................................90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探析.............................................................................................................98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障碍及体系研究.......................................................................................103
红色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传承.................................................................................................110
新时代加强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探析...............................................................................116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及其科学实现.......................................................................................122
后记..............................................................................................................................................133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美丽瑰宝,是整个世界思想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实践展开研究,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迫切要求。基于此,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展开研究。理论部分,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持续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细化研究,并揭示其当代意义。实践部分,从思想、文化、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在实践领域的应用与发展等问题展开研究。本书由两部分构成: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刘勇,教授,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在《理论前沿》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或CSSCI期刊上发表30余篇;出版著作7部,编写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5部。主持完成*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等5项省部级理论研究课题。2项研究成果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先后担任山东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负责人、山东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兼任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研究生导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