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会河中医学基础讲稿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6.32
8.0折
¥
33
全新
库存39件
作者印会河 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094740
出版时间200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3元
货号20189116
上书时间2024-12-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印会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曾任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5版的主编。他饱读各类中医经典,在学术上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本书是印老在20世纪70年代末给北京中医学院师资进修班学生授课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书中绪论、王要介绍中医学基础的内容、特点及任务。
*-四章及第七章主要从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与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预防和治则方面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五-六章主要阐述诊法,辨证等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其中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论述独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与现用教材不同,反映了印老在外感热病辩证方面的观点。
全书每章后附有小结,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对初学中医人员学习理解中医理论体系会有很大裨益。本书可供各层次中医院校师生,自学中医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印会河,1923年出身于江苏靖江一个名医世家,自幼师承家学,读各种中医典籍,奠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底蕴。1940年独立开业后,临床疗效显著,被誉为“江南小名医”。
1955年入选南京中医学校的师资班,并留校任教,主编了《中医学概论》,由人民卫生
目录
绪论
章 阴阳五行学说
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二章 脏腑学说与气血津液学说
节 脏腑学说
第二节 气血津液学说
第三章 经络学说
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及其应用
第四章 病因病机学说
节 发病
第二节 病因
第三节 病机
第五章 诊法
节 望诊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第六章 辨证
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气血津液辨证
第三节 脏腑辨证
第四节 六经辨证
第五节 卫气营血辨证
第六节 三焦辨证
第七章 预防与治则
节 预防
第二节 治则
内容摘要
印会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曾任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第5版的主编。他饱读各类中医经典,在学术上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本书是印老在20世纪70年代末给北京中医学院师资进修班学生授课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书中绪论、王要介绍中医学基础的内容、特点及任务。
*-四章及第七章主要从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与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病机学说、预防和治则方面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五-六章主要阐述诊法,辨证等中医诊断学的内容。其中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论述独特,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与现用教材不同,反映了印老在外感热病辩证方面的观点。
全书每章后附有小结,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本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温故知新,对初学中医人员学习理解中医理论体系会有很大裨益。本书可供各层次中医院校师生,自学中医人员参考使用。
主编推荐
印会河,1923年出身于江苏靖江一个名医世家,自幼师承家学,读各种中医典籍,奠定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底蕴。1940年独立开业后,临床疗效显著,被誉为“江南小名医”。 1955年入选南京中医学校的师资班,并留校任教,主编了《中医学概论》,由人民卫生
精彩内容
第二章 肮脏学说与气血津液学说
脏腑学说,古人称之为“藏象”,或者叫它“藏象学说”。
一、什么叫藏象学说
对于藏象的涵义,可以做如下的解释:
“藏”与“脏”通。脏即古藏学,后以脏为胸腹内诸器官之总称,故加肉月旁以与“藏”别。
“象”,形状也,通作像。凡形于外者皆日象,也就是征象或征兆的意思。所以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说:“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意思是说,象是一种征象或形象,是内在脏腑功能活动反映于外,我们可以看到或观察到的一种征迹。
藏象学说就是基于内在的脏腑、联系其功能活动,反映于外的征象,从而根据象以推断脏腑功能活动规律的一种学说。
由于它在论述生理活动规律时,也必然涉及到病理方面,也就是从生理的象和病理的象来互相印证。因而,不像现代医学那样,把生理和病理分开成为两个学科,而是相互印证,相互参照的。由此可见藏象学说,它是中医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基础理论。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中医学的藏象学说,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所以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客观基础,是建立在古代的解剖知识,特别是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大量临床观察的基础之上的。
(一)古代的解剖认识
《灵枢·经水》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此外在《吕氏春秋》、《战国策》、《汉书》、《山海经》等书中,对人体的解剖知识,也都有大量的记载。这就说明,在我国很早的古代,就有了解剖学。现在来看,这些解剖知识,尽管是很粗糙的,但从《内经》、《难经》所载的人体脏腑的位置、形态、大小、长短、轻重、坚脆以及盛谷多少等,其中有很多是与现代解剖知识相近似的。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