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0.89 7.0折 ¥ 30 全新
库存16件
作者罗曼·罗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086169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24008417
上书时间2024-12-24
Is This Book for You?
用文字谱写的一部英雄交响乐
——“经典英语文库”第六辑之《约翰·克里斯朵夫》(第三卷 大结局)导读
马 爽
1890年开始酝酿、规划,1903年起笔,1912年落笔。可以说,罗曼·罗兰创作《约翰·克里斯朵夫》,构思是——十三载思一事,写作是——十年磨一剑。
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罗曼·罗兰的长河式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这样一部思路横亘20年、撰写耗费10年的鸿篇巨制。这部20世纪伟大的小说之一,不但让罗兰实现了心中的夙愿——创造一种用文字谱写乐章的新型艺术,而且还帮助他荣获了1913年度法兰西学院文学奖和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 · 罗兰在 5 0 岁之前一直默默无闻、深居简出,虽然有思想、有才华、有追求,也写过戏剧、传记,办过杂志,但始终影响平平。罗兰生活的年代,欧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局面动荡不安。他的内心却一直努力保有远大理想,并试图保护自己的自由意志不受外界羁绊。然而时运不济——他事业受挫,友情遭疑,婚姻失败。这一连串重大打击,令他窒息。但是罗兰的过人之处便是他的理想和精神具有强大的抗打击性。在绝望的时刻,他想起了他崇拜敬仰的伟人,如贝多芬、瓦格纳等,他用他们的奋斗经历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想他们在遇到逆境和困难时,如何以行动战胜痛苦、以艺术战胜生活。于是,已过不惑之年的罗兰,做出了人生中的重要决定——遁世隐居、埋头创作。为了写出多年梦想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他毅然放弃了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史教授的职位,从世界隐退,而且这一隐就是十年!
遁世十年中,他虽身处巴黎市中心,却始终蜗居于两个破旧不堪的租用的小房间里,没有邻居,没有助手,只有堆得满满的书籍、几张朋友的照片和一尊贝多芬的半身像。除此之外,就是他用于写作的桌椅。那十年,他等于把自己囚禁其中,闭关隐居、与世隔绝——巴黎的喧嚣诱惑不了他,人心的浮躁打扰不到他。他每天要么埋头苦读、凝神思考,要么伏案创作、奋笔疾书。长时间的辛苦写作,加之睡眠不足、营养不良,他的脸色变得蜡黄、眼睑充血,额头很快爬满皱纹,头发也变得花白。但是,这些对他来说都无所谓。他脑子里装的尽是各种故事情节,各种人物关系,以及各种喜怒哀乐。多年下来,他身体的很多部位都在退化、衰老,可神奇的是,有两个器官却能大逆其道——心始终年轻、澎湃,充满了活力与激情;眼神一直炯炯有神,而且越来越光芒四射。所以,在创作接近尾声的时候,他整个人虽显得疲惫、衰弱,但精神强大。他瘦弱的身躯放射出神奇的力量,布满细碎褶皱的脸也显得魅力无限……
功夫不负有心人。《约翰·克里斯朵夫》一经问世,立即受到热捧,很快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令人感慨的是,1912年,罗兰在世界上,甚至在法国本土还是个无名小卒,到1914年就已经蜚声天下、誉满全球了。就这样,罗兰从黑暗走向光明,从默默无闻变得名声大噪,而且一发不可收拾。
《约翰·克里斯朵夫》第三卷也是本部巨作的大结局,在这里,作者对克里斯朵夫这个英雄的塑造也更加完善。从卷到第三卷,这位音乐天才从少年到老年,一路走来,充满坎坷、艰辛与挑战,但他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类及生命的价值追求却支撑着他突破艰难险阻、踽踽独行、勇往直前。
克里斯朵夫出生于音乐世家,从小就显示出音乐天赋,在祖父的指导下,小克里斯朵夫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音乐神童。十一岁时已成为宫廷乐队小提琴手。十四岁时,父亲因酗酒被解雇,克里斯朵夫成了一家之主,开始为生活疲于奔波。由于不甘平庸,他大胆表露了对艺术的看法,却遭到众口一词的攻击,小小的克里斯朵夫以顽强的毅力与命运抗争着。经历了少年时期的磨难后,一方面为了避难,另一方面为了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环境,他来到法国。在儿童时期,克里斯朵夫要征服的是物质世界;在青年时期,他要征服的是精神世界。他为了精神的自由而丧失了物质上的一切依傍。他呼唤着法国,那是他向往已久的自由国度。虽然光怪陆离的法国艺术界使他失望,但没有削弱他巨大的创作热情。一大批优秀的作品从他脑海里、指尖上喷涌而出,不断地冲击着欧洲音乐界。不过,任性、盲目的他只能从音乐中享受生活激情,却不被世人所接受。后来他受好友奥里维思想的影响,开始逐渐了解法国民众。他终于明白,唯有接地气的艺术才有生命力……
后来,奥里维因救人而死,克里斯朵夫因打死警察而亡命瑞士。他要动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去战胜黑暗,从此,克里斯朵夫隐遁山林十年之久,陶醉在与青年时期的好友葛拉齐亚的爱情之中。约翰·克里斯朵夫把他的体验融入到创作之中。当克里斯朵夫重返巴黎时,他已步入晚年,那时他的声名已誉满欧洲。但直到后,他也无法与相爱的葛拉齐亚结合。
如果说整部小说是一个生活的交响乐,那么第三卷开头部分相当于交响乐的“行板”章节,富含浓浓的抒情氛围,非常柔美。这一卷的内容和第二卷的奔放、憎恨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展现温婉、静谧、柔情的意境,以烘托纯洁的友谊和唯美的爱情。在急风暴雨过后,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被摧毁,但终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向着高远澄明之境发展,并流露出黎明的光辉。
在经历太多的人生磨难后,他的心情趋于平静。克里斯朵夫在“我曾经奋斗过,曾经痛苦过,曾经流浪过,曾经创造过,有一天,我将为了新的战斗而再生”的内心独白中死去。
这位气贯长虹的英雄,就像一条奔腾了许久的河流,就要投入大海。“于是,汹涌澎湃的江河,奔腾咆哮的江河,都和他同声歌唱——你会得到新生的,现在,安息吧!一切都只是一颗心,都是日和夜交织的微笑,都是爱与恨融合而成的庄严和谐。我要歌颂有左右两翼的上帝。歌颂生命!歌颂死亡!”
在整个交响乐的终曲中,一切的一切都趋于和谐,克里斯朵夫内心的暴风雨早已散去,他走入了宁静的精神世界,整部小说也在一片和谐、悠远、静谧、安详、超脱的氛围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1890–罗兰创作《约翰–克里斯朵夫》,构思是 —— 十三载思一事,写作是 —— 十年磨一剑。
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罗曼–罗兰的长河式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这样一部思路横亘 —— 创造一种用文字谱写乐章的新型艺术,而且还帮助他荣获了
Romain Rolland
Romain Rolland (29 January 1866-30 December 1944) was a French dramatist, novelist, essayist, art historian and mystic who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15 “as a tribute to the lofty idealism of his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to the sympathy and love of truth with which he has described different types of human beings”
Jean-Christophe (1904 1912) is the novel in ten volumes by for which Romain Rolland received the Prix Femina in 1905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15.
The first four volumes are sometimes grouped as
Jean-Christophe, the next three as Jean-Christophe à Paris, and the last three as La fin du voyage (“Journey’s End”).
1. L’Aube (“Dawn”, 1904)
2. Le Matin (“Morning”, 1904)
3. L’Adolescent (“Youth”, 1904)
4. La Révolte (“Revolt”, 1905)
5. La Foire sur la place (“The Marketplace”, 1908)
6. Antoinette (1908)
7. Dans la maison (“The House”, 1908)
8. Les Amies (“Love and Friendship”, 1910)
9. Le Buisson ardent (“The Burning Bush”, 1911)
10. La Nouvelle Journée (“The New Dawn”, 1912)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appeared between 1911 and 1913.
CONTENTS
LOVE AND FRIENDSHIP / 1
THE BURNING BUSH / 186
THE NEW DAWN / 396
1890–罗兰创作《约翰–克里斯朵夫》,构思是 —— 十三载思一事,写作是 —— 十年磨一剑。
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罗曼–罗兰的长河式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这样一部思路横亘 —— 创造一种用文字谱写乐章的新型艺术,而且还帮助他荣获了
Romain Rolland
Romain Rolland (29 January 1866-30 December 1944) was a French dramatist, novelist, essayist, art historian and mystic who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15 “as a tribute to the lofty idealism of his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to the sympathy and love of truth with which he has described different types of human beings”
Jean-Christophe (1904 1912) is the novel in ten volumes by for which Romain Rolland received the Prix Femina in 1905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15.
The first four volumes are sometimes grouped as
Jean-Christophe, the next three as Jean-Christophe à Paris, and the last three as La fin du voyage (“Journey’s End”).
1. L’Aube (“Dawn”, 1904)
2. Le Matin (“Morning”, 1904)
3. L’Adolescent (“Youth”, 1904)
4. La Révolte (“Revolt”, 1905)
5. La Foire sur la place (“The Marketplace”, 1908)
6. Antoinette (1908)
7. Dans la maison (“The House”, 1908)
8. Les Amies (“Love and Friendship”, 1910)
9. Le Buisson ardent (“The Burning Bush”, 1911)
10. La Nouvelle Journée (“The New Dawn”, 1912)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appeared between 1911 and 1913.
“*经典英语文库”自*辑2013年8月上市至今,整套图书已出版六辑共90部作品。图书选本方面,皆来自世界经典名著,涉及政治、艺术、人文、诗歌、小说等各个领域,原文呈现名著原貌,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了不起的盖茨比》《哈姆雷特》等经典读本更是为广大读者所追捧。图书设计上,完全遵循国外名著图书的经典流行开本规范,掌中书的大小便携、易读;封面设计、正文版式、印刷材质等方面更是精益求精,力求将*经典、*纯粹的外国文学带给广大的中国读者,更新大家的英文图书阅读习惯。
“*经典英语文库”系列图书其规模之大,品质之精在目前国内图书市场上可以称得上是独一无二,无愧经典的传承。展示分享会上还有英语爱好者的现场参与环节,学生们朗朗诵读的英文经典,完美体现了“倡导原味阅读,共享世界经典”的出版理念,今后,我们还将陆续推出更多英文名著经典,以飨读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