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墓碑的青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没有墓碑的青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4.13 5.0折 28 全新

库存1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宏图著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7098428

出版时间2012-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28元

货号22881964

上书时间2024-12-22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那遥远的年代,风雪呼啸,寒外苦寒,让人望而却步。现在的北大荒却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那是三代北大荒人以生命为代价铸就的人间奇迹和历史丰碑。这其中当然有热情如火大有作为为百万知识青年的贡献。
  曾在北大荒当过八年知青的纪实文学作家贾宏图一次次走回北大荒寻找几乎被人遗忘的老知青,打捞他们苦难的人生故事,为读者献上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诗篇,曾感动无数的读者和网友。这本书编辑的作者采写的60多个故事,都是反映还在这片土地生活工作的老知青的奋斗经历、曲折爱情和大相径庭的境遇:他们有的成为农场或农村的领导骨干、著名企业家、全国种粮大户、优秀老师、苍生大医;也有的人经历坎坷生活艰辛但乐观向上,也有人处境窘迫孤独寂寞,让人感慨唏嘘。书中还有的篇章记述了那些死的北大荒的知青的命运:有的人在国家财产和别人的生命受到危险时挺身而出英勇牺牲,有的人死在意外的事故中,有的人死在极左的政治运动的迫害中,也有的为自己的爱情献身的,他们的死都令人感动令人震撼或令人思考。
  这是一部真实得如滴着血泪让人不忍卒读的作品,也是一部让人让人惊叹让人思考的作品。当年两千万风华正茂的知青已经逐渐走下人生舞台,曾轰轰烈烈的知青运动也历史的烟云中渐去渐运了。但那用一代人的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的历史强音,是不能被淡忘也不应该淡忘的,因为其中的历史经验还值得后人汲取,而那无数年轻生命燃起的精神之火,还能给照亮我们的前程。



作者简介

  贾宏图,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主席,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黑龙江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1968年5月从哈尔滨上山下乡到北大荒,1976年12月返城任哈尔滨日报记者。曾任哈尔滨日报副总编、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副主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化厅长、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等职。
  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名誉委员。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六、七届常务理事。曾任中国鲁迅文学奖第二、三、四届报告文学评委。出版各种文学作品集十余种,四百多万字。所著报告文学《大洋的此岸和彼岸》(合作)、《她在丛中笑》、《大森林的回声》获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奖,报告文学《解冻》获“当代文学奖”和“改革开放30年优秀报告文学奖”。报告文学《我们的故事》获第四届“徐迟优秀报告文学奖”。报告文学《仰视你,北大荒》获黑龙江省文艺大奖一等奖。曾多次获东北及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文学奖及报刊征文奖。1992年起享受政府津贴。中共黑龙江省委第八、九届委员,黑龙江省第九届人代会代表。



目录

序言:寻找白桦林
一、黑龙江畔的守望者
二、我不想告诉你她的名字
三、山路弯弯
四、风采依然
五、奉献无价
六、倒在春雨里
七、叶落白桦林
八、迟到的怀念
九、被遗忘在大山里的孩子
十、神秘之火
十一、走出伤心地
十二、燃烧的青春
十三、谁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
十四、爱的呼唤
十五、村里有个姑娘叫小凤
十五、黑土情缘
十七、“站人”李颖的幸福生活
……



内容摘要

  北大荒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那遥远的年代,风雪呼啸,寒外苦寒,让人望而却步。现在的北大荒却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北大仓。那是三代北大荒人以生命为代价铸就的人间奇迹和历史丰碑。这其中当然有热情如火大有作为为百万知识青年的贡献。
  曾在北大荒当过八年知青的纪实文学作家贾宏图一次次走回北大荒寻找几乎被人遗忘的老知青,打捞他们苦难的人生故事,为读者献上一篇篇可歌可泣的诗篇,曾感动无数的读者和网友。这本书编辑的作者采写的60多个故事,都是反映还在这片土地生活工作的老知青的奋斗经历、曲折爱情和大相径庭的境遇:他们有的成为农场或农村的领导骨干、著名企业家、全国种粮大户、优秀老师、苍生大医;也有的人经历坎坷生活艰辛但乐观向上,也有人处境窘迫孤独寂寞,让人感慨唏嘘。书中还有的篇章记述了那些死的北大荒的知青的命运:有的人在国家财产和别人的生命受到危险时挺身而出英勇牺牲,有的人死在意外的事故中,有的人死在极左的政治运动的迫害中,也有的为自己的爱情献身的,他们的死都令人感动令人震撼或令人思考。
  这是一部真实得如滴着血泪让人不忍卒读的作品,也是一部让人让人惊叹让人思考的作品。当年两千万风华正茂的知青已经逐渐走下人生舞台,曾轰轰烈烈的知青运动也历史的烟云中渐去渐运了。但那用一代人的青春、热血和生命谱写的历史强音,是不能被淡忘也不应该淡忘的,因为其中的历史经验还值得后人汲取,而那无数年轻生命燃起的精神之火,还能给照亮我们的前程。



主编推荐

  贾宏图,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主席,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黑龙江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1968年5月从哈尔滨上山下乡到北大荒,1976年12月返城任哈尔滨日报记者。曾任哈尔滨日报副总编、哈尔滨市委办公厅副主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化厅长、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等职。
  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名誉委员。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六、七届常务理事。曾任中国鲁迅文学奖第二、三、四届报告文学评委。出版各种文学作品集十余种,四百多万字。所著报告文学《大洋的此岸和彼岸》(合作)、《她在丛中笑》、《大森林的回声》获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奖,报告文学《解冻》获“当代文学奖”和“改革开放30年优秀报告文学奖”。报告文学《我们的故事》获第四届“徐迟优秀报告文学奖”。报告文学《仰视你,北大荒》获黑龙江省文艺大奖一等奖。曾多次获东北及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文学奖及报刊征文奖。1992年起享受政府津贴。中共黑龙江省委第八、九届委员,黑龙江省第九届人代会代表。



精彩内容
 那时,年轻的我们真的看到了白桦林,从那天开始,真的和白桦林结缘了——我们在白桦林里安营扎寨,在白桦林里开荒种地,在白桦林里谈情说爱。我们爱在白桦林,也死在白桦林,在那终生难忘的岁月里——“高高的白桦林,有我们的青春在流浪”!与白桦林共处的生活写在我的第一本诗集里,那诗集的封面是用白桦树皮做的。它曾让远方的恋人流下眼
泪。
我们的汽车走过二道湾子、纳金口子,我终于看到了那路边一片片的白桦林,如俄罗斯的森林画家希什金笔下的白桦林,那林子并不密,每一
棵树都静静地散落在绿草丛中,她腰身还是那么挺拔,穿着洁白的衣裳;她的手向上举着,挂满三角形心状的小叶,那叶闪着金属般的光泽,边缘镶着不规则的锯齿。白桦树是有眼睛的,她的眼睛长在树干上,那苍老的枝权脱落后,便留下一只鱼形的眼睛,黑色的眼圈黑色的眉毛清晰可见。
那眼睛注视着大森林里的日出日落、冬去春来,注视着绿黄白黑的色彩变幻。白桦树是大森林中的抒情诗人,是阴森忧郁的森林中的一缕缕的阳光,是树中粗犷的男人群中的秀女。
我走下车,我走进了这片白桦林,我抚摸那洁白的树干,我摘下一片叶子,拿在手里端详,我把那叶子放在嘴里嚼着,体味那淡淡的苦涩。那白桦树干上的眼睛注视着我,好像发现了似曾相识的我,她们看见了我眼
里流出的泪水……我真的落泪了,我想起了我们在白桦林中遗失的写满苦恋的诗稿,丢掉在那林中草地上沾着泪与笑的手绢,还有飘落在树丛中亲人从远方寄来的水果糖的彩色的糖纸。
我还想起了1969年5月28日,那个春雨霏霏的日子,东北林学院的大学毕业生金学和,想用身体挡住从汽车上下滑的原木,掩护车下的战友.然后倒在了血泊中……他就被我们埋葬在那一片自桦林里。
我还想起了那个叫迟景铁的健美而浪漫的青年,因习练武功和唱“黄色歌曲”被打成“反革命”。也是在那年的秋天他从拘押处逃出。上吊自杀在他亲手建起的房架上,我们把他埋葬在他和恋人常去幽会的那片白桦林。
我又想起了就是那一年的12月,大雪狂暴的一个夜晚,在山里伐木的战友的宿舍突然起火,大家穿着单衣逃离火海,后被鄂伦春猎人救起,只有一个叫倪少兴的哈尔滨知青葬身火海,却被无端地怀疑为纵火犯。我们也把他埋葬在那片白桦林中。
他们曾是我的战友,他们漂泊在白桦林的灵魂常让我从梦中惊醒,我要用我的心和笔祭奠他们和许多让我难以忘怀的知青朋友,于是有了《我们的故事》,一个专栏和两本书。金学和《倒在春雨里》,迟景铁如《叶落白桦林》,而倪少兴葬身在《神秘之火》中。这后一个故事发表的第二天,我接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我看到了你的故事,很感动!我是倪少兴的弟弟,我想知道我哥哥的墓地!”他叫倪少滨,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教授,他哥哥下乡时,他只有五六岁。现在父母都去世了,寻找哥哥是他们的遗嘱。
受少滨和许多老知青之托,我来寻找白桦林,寻找遗失在白桦林中的老知青,也来寻找我们自己遗逝在白桦林中的青春。因为:他们是昨天的我们,我们是今天的他们。我在白桦林中采了一大把野花,有红的粉的紫的黄的白的,我只认得那红色的野百合,其他的花都叫不上名字。
路越来越崎岖,路边的树林也越来越密集。我看到了高耸云天的白桦树,三十多年前她曾和我们一样苗条和孱弱,现在她们已经很壮实,身上还挂满了黑色的疤痕,那是饱经雨雪冰霜的纪念吧!在路过鄂伦春新生乡和桦皮窑林场后,我们终于找到了托牛河畔的龙泉岭村——当年的哈青农场,后来的兵团一师独立一营,现在西峰山乡的一个小村。
听说我们是当年哈青的老知青,村民们都围上来,尽管这些外地移民与我们都不相识,但像见了乡亲一样高兴,因为他们劳作的这片土地是我们开发的。同一片土地上长大的人血脉相连。听说我们要找白桦林中的知青墓地,他们都指着村后的那片地说,就在那儿!他们说,我们刚来时还看到过墓碑,后来把那片白桦林伐掉了,都开地了,现在地里都种上大豆了。
白桦林没有了,林中的墓碑也没有了。这让我们很伤感。我们心情沉重地向那片豆地走去,路很泥泞,老乡给我们找来水靴,走起来更艰难。
我们又坐上吉普车,像抢滩的坦克一样冲过那片泥潭,我们下了车,走到那片豆地前。面对这片茂密的已经结荚的豆地,我想起了那片亭亭玉立碧叶沙沙的白桦林,我记得很清楚,被定为烈士的金学和、冤狱而死的迟景铁和神秘死亡的倪少兴都被埋葬在这片白桦林,当时只为金学和立了碑,小迟和老倪只留下矮矮的坟丘,可这一切都荡然无存了,竟没有留下一点痕迹。那片大豆长得格外茁壮,绿森森的浓叶,豆荚十分饱满。我把从白桦林里采来的那束鲜花摆放在地头,点燃了从黑河带来的那捆黄纸。“学和、小迟、老倪,我代表哈青的老战友来看你们了!我们都走了,只留下了你们,太寂寞了!我们来得太少了,太晚了……”我叨念着心中的祭辞,竟哽噎得说不下去,眼泪流在脸上,滴落在地上。和我一起伫立和流泪的还有她——当年和我在这里一起屯垦戍边的妻子,她是我写在这片白桦林中的诗歌的第一个读者。我还记得,在那滴水成冰的腊月,身为连队炊事班长的她到冰山一样的井台上打水,费力地摇动井绳却提不起挂满冰凌的沉重的柳罐,突然柳罐下落,辘轳飞起,重熏地砸在她的腿上,至今还留着深深的坑。但她很幸运,当时她是向后躲闪,倒在了井台下,如果她向前一倾就会掉到井里,那片白桦林里又会多了一座知青的坟茔。她的泪水更多,祭奠着自己在这里失去的青春和美丽。
那黄纸化作红色的火苗,舞动着向天上飞旋,又化成黑色的蝴蝶,在这片豆地上盘旋许久,飞向了遥远的天际。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