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简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四川简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9.38 5.1折 58 全新

库存2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段渝 主编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09768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7899528

上书时间2024-12-15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绪言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它虽然远离中原,但它的历史演进步伐却和中原大体一致。在大多数历史时期中,四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历来被视为祖国的战略大后方。

 

一、四川历史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

从先秦至民国四川历史经历了八个发展阶段:

1

5000

在长江上游地区,以成都平原三星堆文化早期(宝墩文化)为主体所形成的古蜀文化区是其中的一大板块。经过连续发展演变,巴蜀地区成为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的深刻内涵,确切表明古代巴蜀在中国文明的缔造尤其是中国西部的开发史上发挥了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巴蜀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

在夏商周时代,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含金沙遗址文化)达到古蜀文明的繁荣与全盛阶段,它与中原文明平行发展,同步演进,取得了巨大的文明进步。春秋战国时代,古蜀文明高度发展了礼乐文化,它巨大的文明辐射力对于西南地区青铜文化的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和作用,同时还将其影响扩展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

3

 

4

魏晋六朝之际,不少割据政权统治过四川,导致四川政区建置变动频繁,难以组织生产,经济文化大幅度后退,但民族交流与融合却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大潮流,这给四川的多元文化注入了新内容。

5

“扬一益二”,在中国经济文化史上占有十分显要的地位。宋代四川经济高度繁荣,达到古代的高峰,文化上文学、史学、哲学名家辈出,经济上出现了全世界早的纸币“交子”,不论在中国经济史还是中国文化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由于南宋四川抗蒙(元)的英勇斗争,延缓了蒙古大军西侵欧洲的步伐,对世界历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6

宋元之际四川遭战争蹂躏,急剧衰落,文物菁华毁灭殆尽。明代四川在恢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明末全国战乱,四川大受摧残,人口锐减,土地大量荒芜,赤地千里,经济文化一落千丈。

7

“引起中华革命先”(朱德:《辛亥革命杂咏》,《人民日报》

8

民国时期,四川不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在新文化运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尤其是红军长征和抗日战争中,四川人民都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四川产生了一大批革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四川历史也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如同中国所有的区域史一样,四川历史也不是呈线性发展,而是在曲折中发展演变的。

“四盛三衰”:先秦、秦汉、唐宋、清代是四个高峰,魏晋六朝之际、元明之际和明清之际是三个低谷。但高峰和低谷是相对而言的,高峰期的四川也并不总是直线上升,其中充满了跌宕起伏,同时它的盛衰局面也必然受到全国政治经济大局变化的影响。

四川历史上四个高峰期的出现取决于几个必要条件:首先是政治相对清明,社会相对稳定,在这个基础上经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其次是周边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对安定。当然,全国大局的安定是重要的。先秦、秦汉、唐宋、清代四川的发展和繁荣,都离不开这几个条件。

同样,四川历史上三个低谷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周边关系的不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或是直接由全国战乱的局面造成。魏晋六朝之际、元明之际、明清之际,都是因为长期战乱,四川的经济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民生凋敝,社会破败不堪。铁的事实说明,分裂、割据、战乱是社会进步的大敌,而统一、和平、安定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

考察历史,不难知道,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四川在大多数历史时段处于相对安宁因而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历史上四川之所以能够以物华天宝、地灵人杰闻名于世,其根本原因在此。

 

二、四川历史上的政区建置

先秦时期,巴国、蜀国是西南地区的泱泱大国,据有较为广阔的疆土。

·巴志》记述巴地的范围是:东起今重庆奉节,西至今四川宜宾,北接今陕西汉中,南达今渝东南、黔东北以及湘西部分地区。这其实是将巴国在不同时期所先后占有的版图与巴地的范围合在一起加以总述的。按照巴国历史的发展,巴国疆域的历时性变迁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商周时代,据有汉中东部;春秋时代,向大巴山东缘发展;春秋末叶,举国南迁至长江干流鄂西、渝东之间;春秋战国之际,渐次进入长江、嘉陵江、渠江、乌江之间的渝东地区和四川盆地东部,并兼有与鄂、湘、黔相邻之地。

·蜀志》对于蜀国疆土的记载是:西周到春秋时期,蜀疆北达今陕西汉中,南抵今四川青神县,西到今四川芦山、天全,东至嘉陵江,而以岷山和南中(今凉山州、宜宾以及云南、贵州)为附庸。到战国时代,蜀王国疆域“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成为中国西南首屈一指的泱泱大国。

316

106

607

627

唐王朝在归附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羁縻州县,进行间接统治,以少数民族首领为刺史或县令,分属设在边州的各都督府。自太宗时始,以都督府统领羁縻州县的制度便成为定制。在四川境内各个边州,置有松州都督府、茂州都督府、雅州都督府、黎州都督府、嶲州都督府、戎州都督府、泸州都督府、黔州都督府等,统督各个少数民族。

1001

宋王朝在四川还设置有:都大提举茶马司,掌榷茶买马;宣抚司,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统护将帅、督视军旅;四川制置司,掌节制四川御前军马、官员升改放散、类省试举人、铨量郡守、举辟边县守贰;四川总领所,掌措置移运,应办诸军钱粮。

1286

1376

明代四川行政机构,有府(省以下的第二级行政机构)十三个,直隶州(与府同级)六个,府辖州十六个,县一百一十一个,宣抚司一个,安抚司一个,长官司十六个。军事机构,都司以下,省卫七个,招讨司一个,宣慰司两个,安抚司五个,长官司二十二个。

清代四川行政制度,省之下有道,道之下有府(直隶州、直隶厅),府之下有县(散州、散厅)。据嘉庆《四川通志》的记载,四川省有府十二个,直隶州八个,直隶厅六个,属州十一个,厅四个,县一百一十一个。



导语摘要
 四川,古称巴蜀,虽远离中原,但其历史进程未有寸步停歇。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被视为战略大后方。本书带您简读四川,了解四川历史,了解巴蜀文化的无限魅力。    本书是一部讲述四川地区古今历史的极简读物,以时间为序,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四川地区自先秦至民国的发展,复现了四川历史的曲折性与多面性,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具象的四川历史长卷。

商品简介

四川,古称巴蜀,虽远离中原,但其历史进程未有寸步停歇。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被视为战略大后方。本书带您简读四川,了解四川历史,了解巴蜀文化的无限魅力。 本书是一部讲述四川地区古今历史的极简读物,以时间为序,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四川地区自先秦至民国的发展,复现了四川历史的曲折性与多面性,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具象的四川历史长卷。

作者简介
段渝,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出版《西南酋邦社会与中国早期文明》《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化起源比较研究》《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三星堆文明》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1项、年度项目4项,省部级和国外科研项目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巴蜀古代文明进程、古蜀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巴蜀文化源流、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等。

目录

[目录]


 


 


 


 


 


 / 001


 


    一、四川历史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001


    二、四川历史上的政区建置004


    三、四川历史上的民族关系007


    四、巴蜀文化的重要成就013


    五、四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020


 


 / 025


 


节 导言025


第二节 史前时期的四川026


    一、自然环境与古文化026


    二、原始人类的踪迹027


    三、旧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经济028


    四、新石器时代的生产性经济029


第三节 巴的历史与文明032


    一、巴的来源032


    二、古史传说与文明起源035


    三、巴国的兴亡038


    四、巴的社会经济043


    五、巴文化048


第四节 古蜀的历史与文明052


    一、古史传说与文明起源052


    二、古蜀王国的兴起054


    三、杜宇王朝的建立和发展058


    四、开明王朝的盛衰059


    五、古蜀的社会经济062


    六、古蜀文化072


 


 / 079


 


节 导言079


第二节 秦汉三国时期的四川政局080


    一、中央王朝统治下的四川政局080


    二、三足鼎立时期的巴蜀政局086


第三节 经济的逐步恢复与发展089


    一、农业技术的改进与经济的发展089


    二、商贸交通与城市的发展094


第四节 融合多元文化的巴蜀文化099


    一、巴蜀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099


 101


    三、巴蜀学术105


    四、巴蜀艺术111


    五、宗教116


 


 / 121


 


节 导言121


    一、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四川121


    二、隋唐时期的四川122


第二节 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四川的政局124


    一、西晋对四川地区的短暂统治124


    二、成汉政权在四川的统治126


    三、东晋南北朝时期四川的政局129


    四、隋唐时期四川的政局131


第三节 从凋敝走向繁荣的四川经济133


    一、农业134


    二、生产技术的更新与手工业的发展140


    三、城市与工商业的发展143


    四、交通网络与物贸流通147


第四节 多元文化交融的巴蜀文学与艺术150


    一、从凋敝走向繁荣的巴蜀文学150


    二、多文化因素影响下的巴蜀艺术154


第五节 巴蜀地区的史家与史学161


    一、开疑古先河的谯周及其《古史考》161


    二、良史陈寿及其《三国志》161


    三、蜀史常璩及其《华阳国志》163


    四、硕果累累的巴蜀史学164


第六节 巴蜀科技文化165


    一、制造技术165


    二、科技史著作166


    三、医学成果166


第七节 道教、佛教在四川的传播与影响166


    一、道教在四川的发展167


    二、佛教在四川地区的传播与影响168


    三、景教170


 


 / 171


 


节 导言171


    一、五代时期的四川172


    二、两宋时期的四川174


第二节 五代两宋时期四川的政治178


    一、前后蜀割据政权的兴亡179


    二、北宋前期的乱与治182


    三、宋金、宋元战争的前沿185


第三节 五代两宋时期的四川经济188


    一、农业188


    二、手工业189


    三、交通建设195


    四、商业196


第四节 五代两宋时期的四川文化198


    一、文化教育198


    二、经学200


    三、文学201


    四、史学204


    五、理学207


    六、艺术208


    七、科技213


    八、宗教218


 


 / 221


 


节 导言221


    一、元代的四川222


    二、明代的四川226


第二节 元明时期的四川政治230


    一、建立行省制231


    二、土官、土司制度的兴衰231


    三、推行屯田制233


    四、明玉珍与大夏政权234


    五、张献忠与大西政权236


第三节 元明时期的四川经济237


    一、农业238


    二、工矿业239


    三、商业242


第四节 元明时期的四川文化243


    一、教育243


    二、哲学245


    三、文学247


    四、史学248


    五、艺术250


    六、宗教251


 


 / 255


 


节 导言255


第二节 清代四川的政治257


    一、明清之际战争对四川社会的破坏257


    二、从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259


    三、清末四川的新政262


    四、保路运动与辛亥革命264


第三节 经济的曲折发展266


    一、清廷的四川移民政策266


    二、移民与经济的多样化发展268


    三、晚清工业的初步发展270


第四节 清代四川的文化272


    一、教育272


    二、哲学思想和经学276


    三、活动家、思想家、革命家282


    四、文学与艺术285


    五、新闻报刊的产生与发展288


    六、科技与史志290


    七、宗教293


第五节 清代大移民与巴蜀文化的流变295


    一、四川方言的形成296


    二、建筑风格的流变297


    三、川剧的发展299


    四、风俗时尚的流变301


 


 


 / 303


 


节 导言303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四川的政治305


    一、民国初期四川的政局305


    二、军阀之战与四川统一306


    三、五四运动及中共四川党组织的建立308


    四、西康建省309


    五、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311


    六、红军长征过四川312


    七、抗战大后方313


    八、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316


    九、抗战胜利后的四川318


第三节 民国时期四川的经济321


    一、农业321


    二、工业323


    三、交通运输324


    四、商业和金融326


第四节 民国时期四川的文化328


    一、教育328


    二、新闻事业330


    三、文学艺术334


    四、思想与文化338


    五、史学和考古学341


    六、地方志纂348


    七、巴蜀文化研究350


    八、宗教354


 


 


 


 



内容摘要
 四川,古称巴蜀,虽远离中原,但其历史进程未有寸步停歇。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来被视为战略大后方。本书带您简读四川,了解四川历史,了解巴蜀文化的无限魅力。    本书是一部讲述四川地区古今历史的极简读物,以时间为序,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方面论述了四川地区自先秦至民国的发展,复现了四川历史的曲折性与多面性,为读者展开了一幅生动具象的四川历史长卷。

主编推荐
段渝,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出版《西南酋邦社会与中国早期文明》《酋邦与国家起源:长江流域文化起源比较研究》《政治结构与文化模式——巴蜀古代文明研究》《三星堆文明》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1项、年度项目4项,省部级和国外科研项目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巴蜀古代文明进程、古蜀文明与南方丝绸之路、巴蜀文化源流、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等。

精彩内容

余年的长期努力,秦汉中央王朝终于从根本上改变了先秦巴、蜀的性质,扭转了它们的发展方向,使巴、蜀从原先的独立或半独立的王国形态转变为中央王朝统一治理下的地域形态,巴蜀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钱;每三年还要缴纳一次“义赋”,加起来一年要上缴钱。这些君长的爵位低,仅相当于“不更”,即秦爵二十级中的第四级;犯罪后爵位会被削除。秦王朝还采取世代通婚的方式来维系与地方大姓的关系,规定这些君长可以世代娶秦女为妻,以此促进秦、巴之间的民族融合,达到顺利治理的目的。

丈尺,鸡羽。对于成年人,每年则需要缴纳“算赋”钱。一些部族为维护地方治安和管理,能很好地与秦政权合作,因此可以获得减免田租和赋税等相关的奖励。秦王朝还规定住在巴郡的秦人要与巴人和睦亲善,如双方互相侵犯,都要受到处罚,等等。秦昭王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对巴地的统治,并以此为基地支持秦对东方六国的统一战争,又借助板楯蛮射杀白虎有功于民这样一个事件,趁机和板楯蛮订立盟约,减免板楯蛮的田租和算赋负担,使板楯蛮“世世服从”,大大有利于巴地政治秩序的安定。正是这样有效的措施,保证了巴地在秦治理时期未出现一次动乱,巴地成为秦对东方六国作战和对关中等地进攻的战略大后方。

年,刘邦即位,建立西汉王朝。

年,汉武帝开西南夷,在巴、蜀二郡的西南分置犍为郡、沈黎郡和越嶲郡,在蜀郡的北部置汶山郡。至此,巴蜀地区广置郡,便于西汉对巴蜀地区的治理。公元前年,汉武帝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全国设置部刺史,其中巴蜀置益州部,从此益州之名开始使用。西汉益州在今四川、重庆境内共置郡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