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20.73 5.5折 218 全新

库存2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钺(青木Axe)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450198

出版时间2023-05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218元

货号29581594

上书时间2024-12-14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囊括了作者八年以来在中式古典建筑设计和施工一线的实践经验和资料整理的成果。和学术专著不同,这本书并没有明确的时代界限,因为在古典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实际的做法、风格和术语早已互相融合,模糊了时代和地域的边界。本书采用图解形式,将三百余张精美的手绘插图与通俗易懂的文字解析相结合,向读者系统地讲解了每一个古典球筑构件的加工和安装过程,剖析了一些常见的民间中式古典建筑营造工艺和结构。其中还加入了大量附着于古典建筑上的雕刻、纹样,以及有趣的典故和民间传说。
本书适合传统文化爱好者、艺术从业者、历史文化研究者、建筑设计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杨钺,笔名青木丹阳,云南腾冲人。父亲杨恩田为当地著名古建筑设计师。自幼跟随父亲出入工地,寻访古迹。2014年开始在实践中系统学习中国古典建筑营造,并就职于腾冲市越州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从事古建筑设计施工至今。


2011年至201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获得环境艺术学士学位。


2017年至2019年就读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建筑学院,获得景观建筑设计硕士学位。



目录

第1章 出材 
树的“心性”——南北各异·016 
树的“心性”——地域之别·018 
树的“心性”——时令有依·018 
树的“心性”——各司其职·019 
常用木材·020 
选材·022 
伐木·023 
木料运输·024 
木料加工·028 
大木匠的工具·034 

第2章 柱 
柱的作用·046 
柱的加工·047 
廊柱·048 
檐柱·049 
金柱·050 
中柱·051 
多边形柱·052 
蟠龙柱·053 
童柱·054 
雷公柱·056 
吊柱·059 
顶柱·062 
站柱·064 

第3章 枋 
枋的作用·066 
枋的种类和位置·067 
枋的加工·068 
枋的样式·069 
楼楞枋·070 
普柏枋·074 
雀替·077 
牛腿·082 
斜撑·088 
花罩·090 

第4章 梁 
梁的作用·094 
大梁的加工·095 
三架梁·096 
五架梁·097 
七架梁·098 
腰梁·099 
抹角梁·100 
插梁·102 
角梁·106 
月梁·113 
荷叶墩·116 
斗栱的基本定义·126 
斗栱的基本分类·127 
平身科·128 
平身科结构解析·129 
斗的加工·130 
平身科——翘加工·132 
平身科——正心瓜栱加工·133 
平身科——二层外拽瓜栱加工·134 
平身科——二层正心万栱加工·135 
平身科——昂加工·136 
平身科——耍头带六分头加工·137 
平身科——三层内拽万栱和三层外拽万栱加工·138 
平身科三维图·139 
柱头科·140 
柱头科结构解析·141 
柱头科功能解析·142 
柱头科——翘和正心瓜栱加工·143 
柱头科——二层外拽瓜栱、二层内拽瓜栱和二层正心万栱加工·144 
柱头科——昂加工·145 
柱头科——三层厢栱、三层外拽万栱和三层正心万栱加工·146 
柱头科——三层里连加工·147 
柱头科——挑尖梁加工·148 
柱头科三维图·149 

第5章 斗栱 
角科·150 
角科结构解析·151 
角科——栌斗加工·154 
角科——一层正头昂带正心瓜栱和一层头昂带翘加工·155 
角科——一层斜昂带斜头昂头翘加工·156 
角科——二层昂加工·157 
角科——三层厢栱加工·158 
角科——三层耍头加工·159 
角科——二层里连加工·160 
角科——二层斜昂带菊花头加工·161 
角科——三层斜昂带麻叶头加工·162 
角科——三层里连加工·163 
角科——撑头木加工·164 
角科——挑檐枋加工·165 
角科——斜撑头木带云头加工·166 
角科——桁椀加工·167 
角科——斜桁椀加工·168 
角科三维图·169 
三类斗栱的平行对比·170 
人字栱·172 
特殊斗栱·175 

第6章 桁 
桁的分类·178 
桁的选料·180 
桁的加工·181 
桁的安装·182 
桁与椽木的连接·183 
桁与其他构件的衔接关系·184 
脊桁的加工·185 
脊桁的安装·186 

第7章 屋顶 
屋面·188 
屋顶基本结构展示·189 
椽木的加工·190 
椽木的分类·192 
椽木的安装·193 
大连檐·194 
小连檐·195 
连檐与椽木的组装·196 
扶脊木的功能·198 
扶脊木的加工·200 
扶脊木的组装·201 
博风板·202 
博风板的加工·204 
博风板的组装·205 
博风板的作用·206 
博风板的雕刻装饰·208 
惹草与悬鱼·210 
悬鱼·211 
惹草·217 

第8章 瓦作 
瓦的介绍·220 
瓦的烧制·221 
上釉彩·232 
精品瓦构件·235 
瓦屋面的建造·240 
瓦屋面的功能·245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246 
常见的屋顶·246 
高级专用屋顶·248 
特殊屋顶·250 
组合式屋顶·252 

第9章 装修 
传统建筑装修·254 
传统建筑装修的基本结构·255 
传统建筑装修的榫卯·256 
传统建筑装修的板·258 
传统建筑装修的窗·259



内容摘要

《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囊括了作者八年以来在中式古典建筑设计和施工一线的实践经验和资料整理的成果。和学术专著不同,这本书并没有明确的时代界限,因为在古典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实际的做法、风格和术语早已互相融合,模糊了时代和地域的边界。本书采用图解形式,将三百余张精美的手绘插图与通俗易懂的文字解析相结合,向读者系统地讲解了每一个古典球筑构件的加工和安装过程,剖析了一些常见的民间中式古典建筑营造工艺和结构。其中还加入了大量附着于古典建筑上的雕刻、纹样,以及有趣的典故和民间传说。
本书适合传统文化爱好者、艺术从业者、历史文化研究者、建筑设计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使用。



主编推荐

杨钺,笔名青木丹阳,云南腾冲人。父亲杨恩田为当地著名古建筑设计师。自幼跟随父亲出入工地,寻访古迹。2014年开始在实践中系统学习中国古典建筑营造,并就职于腾冲市越州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从事古建筑设计施工至今。

2011年至201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获得环境艺术学士学位。

2017年至2019年就读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建筑学院,获得景观建筑设计硕士学位。



精彩内容

少年时期,我常和身为古典建筑师的父亲探讨一个问题。
什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
十余年过去了,数年的海外求学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于我而言,这个答案就是“中国古典建筑”。中国古典建筑不仅是一种建筑风格,更是集民族历史、艺术与哲学思想为一体的物质缩影。
进入新世纪,华夏大地兴起了一波民族文化复兴浪潮。可当我环顾四周,却发现中国古典建筑文化似乎总是慢半拍,甚至时常缺席。
一方面,在过去几十年里,整个社会对于“西洋审美”和“现代建筑”过度追捧,使得传统建筑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另一方面,中国古典建筑虽然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但也容易陷入“高深莫测”,甚至故弄玄虚的桎梏中。这些因素使得古典建筑文化的普及愈发艰难。
但逆境之下,总会有真的猛士坚守民族的道统。在过去的数年间,很多业内德高望重的前辈学者也尝试传播古典建筑文化。比如李乾朗先生的《穿墙透壁》、马炳坚先生的《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李璐珂先生的《〈营造法式〉彩画研究》等。除此之外,中国建筑老八校,比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也先后开办了古典建筑专业,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延续接上了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我,自然不敢和这些前辈相提并论,但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在八年有余的从业经历中,我不止一次遇到过一些爱好者抱怨:
“古典建筑很美,但对我们这样的非专业人士而言,那些高深莫测的专著和论文真的很难理解。”从那时起我便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古典建筑的专业研究已经开了好头,可是以论文、学术专著和建筑测绘为载体的传播方式,虽然有利于学术研究,但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却是一道壁垒。
窃以为,传统建筑文化要发展,找到适合现代人理解的传播媒介,跨越那条看不见的鸿沟是关键之一。抱着这样的想法,从2017 年开始,我便在工作之余经营自己的视频账号“青木丹阳”,尝试通过新媒体去传播中国古典建筑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幸得到出版人佘战文先生抛出的橄榄枝,让我有了这个机会完成这本书稿。
从本质上来说,这本书也是我对自己八年所学的复盘整理。从2014 年入行至今,八年里,我有幸得到了父亲杨恩田、师傅尹灿生,以及诸多奋斗在施工一线前辈们的教导。通过数年的实践,也算对古典建筑有了一些粗浅心得。八年的时间里,每日与工匠们同吃住,向前辈们讨教,听他们聊自己学艺的点滴,这些就是我最快乐的事。因为我始终相信,最高深的智慧,往往以最朴素的方式留存在这个世界。
写这本书,是希望通过新的方式,在广大读者和专业领域之间搭起一座小桥。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基于我个人的工作实践,因此也不敢自诩“专业”。毕竟中国古典营造技术发展至今,很多专业术语和做法已经模糊了时代和地域的边界。这本书只是一本粗浅的古典建筑入门读物。如果能够抛砖引玉,用这本拙作引发大家对于中国古典建筑的兴趣,让大家去了解那些古典建筑领域的专家学者并阅读他们的著作,也算是实现了我写这本书的初衷。
杨钺
2022 年7 月1 日写于腾冲



媒体评论

杨钺小友嘱我为其大作《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作序,甚感荣幸! 
因机缘巧合认识了远在云南腾冲的杨钺,见面不多,不过只要谈及中国传统建筑和营造技艺,他那源自内心的热爱每每都会感染我。
杨钺的父亲杨恩田先生是资深大木匠师和古建筑设计师,“保山工匠”称号获得者。19 岁时,杨钺拜父亲为师开始系统学习传统木作技艺,三年后再拜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大木匠师尹灿生先生为师。从入行至今,他不仅深入钻研传统大木作营造技艺,积极投身家乡的古建筑营造实践,还在不懈地探索如何在信息时代实现传统建筑文化的公众传播,这部历时5 年方积攒成册的图鉴即是这样的尝试。
传统营造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但是其应用施展的机会及生存空间日渐局促,公众认知仍普遍有限,其保护和传续依然令人忧虑。像杨钺这样的年轻人,接受过正规的建筑专业教育,又拜师学习、接受了完整的匠作训练,可谓是传习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最合适的践行者。希望他的身体力行亦能够激励更多的青年人去了解并建立起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感情且愿意投入其中,传统营造技艺的传续必会绵延不辍,余韵久长。
——林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历史与理论教研室主任

历史因生活延续而伟大,古典建筑因民众使用而精彩
作为历史发展见证和实践智慧的结晶,中国古典建筑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空间形态,其特殊的结构体系与建构工艺更是独树一帜。在大力提倡文化自信,加强特色城镇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中国古典建筑独特的建构技艺及其文化内涵,无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吴良镛院士曾说:“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于建筑之间,融汇在日常生活,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现时影响性。延续建筑的历史文脉, 对城市发展和居民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建筑历史文脉传承的“文化基因”,正是由一座座传统古典建筑、一个个历史文化城镇, 以不同的承载方式汇集而成的。因而每一座古典建筑及其每一个构件,都有其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要留住乡愁记忆,传承历史文脉, 就应结合时代要求,让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文化需要坚守,遗产需要保护,古典建筑营造技艺更需要传承
对于不同类型的古典建筑,不论寺观庙宇,还是楼阁亭塔,也不论其建筑宏阔高大、挺拔俊秀,还是小巧雅致、朴实无华,它们本身就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展示和叙述,向人们传递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乡俗民愁,且每一座真实记录着民族创造智慧与建构经验的古典建筑,都展现出建筑文化多样性特点。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好这种独有的建构技艺,需要专业人员从不同角度和高度去重新认识中国古典建筑的价值,在坚守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不仅要保护好现有的古典建筑遗存,更要把它当作城乡未来发展的文化资源来传承利用。
建立在宋代《营造法式》和清朝《工程做法则例》以及传统礼制思想基础上的中国古典建筑,已经形成一套完备的营建制度和方法样式。而如何去读懂它、应用它,继续传承和发扬它,或许,本书的作者杨钺,正是秉承对中国古典建筑的深厚情怀,以自幼跟随父亲寻访古迹、出入工地的实践经历,再加上本科、硕士阶段对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建筑设计的系统学习,以其八年多来从业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及实践为基础,通过图解的方式将中国古典建筑“繁复如星的术语,多变灵活的结构”,以一种“讲故事” 的叙述表达配上可视化的插画呈现给读者;不仅系统地解读清楚古典建筑梁柱构架及各个构件之间的逻辑关联,同时还结合匠师制作的工艺流程,把古典建筑营造的整个过程及不同环节生动地展现出来。全书融知识性、专业性和趣味性为一体,通俗易懂、老少皆宜, 的确体现出作者“在广大读者和专业领域之间搭起一座小桥”的心愿与初衷。
——杨大禹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区别于西方建筑,中国古典传统建筑从材料的选择、结构形式到布局方式,都是从“人”的感受出发,追求人性的尺度和美学的。材料上充分遵照木材的性质,优化放大木材的自然性特征,体现中国“天人合一”“顺乎自然”的哲学思想。独特的榫卯结构则体现了令人惊叹的东方智慧,是中国“阴阳互补,虚实相生”的哲学思想的反映。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古典建筑的好书,让现代的人们能够真正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为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
——江浩波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这是一本兼具了趣味性和专业性的古典建筑科普图书,作者以一线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图文结合的有趣模式,将复杂的中国古典建筑知识化繁为简;以一种亲切友好的姿态,用讲故事的方式为读者探索中国古典建筑文化、了解古典营造技艺搭建起了一座珍贵的“桥”。
——张笑楠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艺术系主任/ 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博士后、副教授/ 国家文物局文物专家组专家

中国古典建筑经过千百年的融汇、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有的建筑文化,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营造法式在世界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本书以图示及简洁精炼的文字诠释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结构、语言和语境关系,对认识和了解古典建筑知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是建筑专业学生、环境设计师和古典建筑爱好者极佳的参考资料。
——杨晓翔 云南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浩如烟海,对于大部分爱好者而言,想要学习往往受制于复杂的术语体系、结构知识。青木的这本书很难得,在摒弃传统大篇幅文字配图的形式后,采取了更适合现代读者的图解表现手法,将自己数年来的实践经验、基础理论知识和生动有趣的插图相配合。更难能可贵的是,还展现了一些实际营造过程中的加工场景和流程。这些内容都尽可能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门槛。对于入门者,传统文化爱好者而言,这本书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周鼎 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中华民居》杂志主编

法国作家雨果说: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
而在中国,建筑所构建的中华历史仿佛更加多彩。既有“五架三间新草堂, 石阶桂柱竹编墙”的乡野之风,又有“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的深宫高台。中国建筑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秩序、易经规律、诗词书画等元素都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价值。在几千年的演进过程中,有太多的美学观念和文化意趣值得我们欣赏和传承。
青木的新书以传统中国绘画图鉴的形式,将原本复杂的古典建筑技艺和建筑思想进行了现代技术下的生动演示,简明扼要的科普介绍, 大众化的行文风格,仿佛能够带领我们走进一座座祖先的杰作之中。这是一本具有美学深度的用心之作。
——杨藩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 艺术科普博主/ 画家 

用通俗简单而又不失专业性的方法,展现古典建筑复杂的结构和工艺,让“外行”们也能看懂古典建筑之美。
——大松逛古建

古典建筑在我们的文明史中举足轻重,这是一本相见恨晚的古典建筑科普书,内容翔实,配图丰富,专业且通俗易懂,看完之后想走遍中国所有的古建筑!  
——你的马队 文化旅游创作者

中国古典建筑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有太多的技艺与文化值得我们去借鉴和传承。青木的新书以图鉴的形式将原本晦涩的古典建筑技艺进行了生动演示,是一本可以带你直观了解我国古典建筑营造智慧的用心之作。
——木虫聊木工 艺术文化创作者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的祖先爱用木材盖房子?难道只因为木材较石料而言更加便于运输,便于塑形?其实木材在我们祖先的眼中更有着像我们中国人一样的特性,木材的成长像人一样都是从小到大,木材的态度像人一样都是温润平和,木材的榫卯组合更像人类社会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然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它的特性、使用方法、组合还有很多种, 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中国古建筑结构图鉴》,它会让你在了解中国古典建筑的同时,更能够了解中国古人的建筑智慧及其属于中国人特有的哲学内涵!
——房博 文化学者

要想从传统文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