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论世衡史
  • 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论世衡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论世衡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4.05 4.9折 89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天宏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33046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9元

货号29621049

上书时间2024-12-13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历史研究是历史学者的心智活动,所凭借者虽是“实”的史料,研究过程却不能没有“虚”的功夫。“历史”并非有了史料便可“不证自明”,主观的认识因素须参与其间。历史学者应在研究中明确基本学术思想,详尽而又严谨地展开论证过程,有立论, 有驳论,有推理,有臆断,有演绎,有归纳,有想象,有虚构,有假设,有创制,有关联性思考,有研究性结论,有时甚至需要陈寅恪所说的“神游冥想”和“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实关系有如范缜在《神灭论》中阐释的形神关系,两相附丽,缺一不可。……从方法论立场看,所谓“虚证”不是捕风捉影,不是凭空捏造,不是添字解经,而是梁启超笔下与“实验”对应的“冥证”,是指历史研究中复杂的运思与抽象证明过程。



作者简介

杨天宏,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领域跨越政治、法律、宗教、外交,成果丰硕。已出版学术著作9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发表32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课题3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



目录

目 录  



序/001


上 编 史学理论与方法探讨
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003 
中国文化中的“形上”与兰克史学中的“虚质”/026 
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047 
典范兴替:桐城义法与桐城派的近代命运/075
系统性缺失:中国近代史研究现状之忧/121 
政治史在民国史研究中的位置/142 
日薄虞渊:“北洋军阀史”研究之两面观/158 
“无名艺术史”的概念与引喻/179
论雅俗:从一位青年学子的小书说起/205 
他山之石如何攻玉:城市史研究方法浅议/209 
学术论文的选题原则与技术处理/219 
博雅创新与学术诚信/230 
读书六法:朱熹读书方法演绎/242
中 编 史学论著方法点评 
边政何以成“学”/257 
地方性知识的发掘与超越/269 
道与道台研究之道/279 
民国医患关系的社会史解读/285 
执两用中与政治保守主义/290 
中国地方议会政制研究的正奇之道/299
立足全境的区域毒品与禁毒史研究/309
走向川康地区的身体史研究/315
康区近代社会研究的域外视角/322
地方军事史志撰述中的“内行说法”/333
下 编 史书序跋中的方法论提示


《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序与跋/343
《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序/355
《救赎与自救: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研究》序/373
《门罗宗派在中国》序/390
《晚明书风与碑学思想滥觞》序/402



附录一 酒量与学术豪气:纪念隗瀛涛先生/412 
附录二 我与龚书铎先生的学缘/420



内容摘要

历史研究是历史学者的心智活动,所凭借者虽是“实”的史料,研究过程却不能没有“虚”的功夫。“历史”并非有了史料便可“不证自明”,主观的认识因素须参与其间。历史学者应在研究中明确基本学术思想,详尽而又严谨地展开论证过程,有立论, 有驳论,有推理,有臆断,有演绎,有归纳,有想象,有虚构,有假设,有创制,有关联性思考,有研究性结论,有时甚至需要陈寅恪所说的“神游冥想”和“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实关系有如范缜在《神灭论》中阐释的形神关系,两相附丽,缺一不可。……从方法论立场看,所谓“虚证”不是捕风捉影,不是凭空捏造,不是添字解经,而是梁启超笔下与“实验”对应的“冥证”,是指历史研究中复杂的运思与抽象证明过程。



主编推荐

杨天宏,历史学博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学科领域跨越政治、法律、宗教、外交,成果丰硕。已出版学术著作9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发表32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课题3项。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4次。



精彩内容

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

 

过去十年,我出版了几本研究民初及北洋时期政治、外交与法律史的著作,受到学界关注,书评不少,月旦各异。有可能是我的研究在方法上相对“另类”,与时下流行的研究方法比较,显现出某种程度的人我之别,有朋友建议我写一本有关历史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著作。考虑到史学理论高度抽象,方法讲究颇多,非我的学术能力与知识储备所能支撑胜任,未敢应承。

不久前朋友再提此议,且提示说,我近年来陆续发表不少讨论史学理论方法的文论,散见各处,难窥全豹,若合为一卷,汇集成书,既可贡献学界,对自己也不乏纪念意义。“贡献学界”不敢奢望,有“纪念意义”却暗合我心。从 1984年底研究生毕业到高校从事教学科研,不知不觉,已历 38年。我自己也从当初的“学术青年”,到了习惯回首往事的古稀年岁。若能出版一本小书,将自己对史学理论方法的所思所想作一总结,对我至少有“留此存照”的意义。于是整理电脑,在存留的文稿中拾掇出有关史学理论方法的论文、学术讲稿以及为师友著述写的书评、书序等 30余篇,近 30万字,篇幅上已可凑成一本小书。恰好青年出版家谭徐锋老弟正策划“论世衡史”学术丛书,问我有无书稿,告以朋友的建议,得到首肯,这本小书,遂得面世。

最初为此书设想的书名是《心通意会:史学方法“门内谭”》,意谓书中文字系在相对狭小的师友范围所作学术探讨,尚不成熟,不足为他人道;同时暗示我对史学理论方法尚缺乏自信,试图以“示弱”的方式寻求批评者缓颊。但转念寻思,隐约感觉,所谓“门内谭”可能引来自诩“内行”之讥,未必妥帖。

中国文化从来都刻意区分门内与门外。古代有所谓“程门立雪”的掌故,说明要想成为学术上的“门内”人,除了心诚,学问的门槛也是很高的。相对中国固有的人文传统,佛门讲究更甚,常据呈偈者对“佛性”理解之深浅及是否见到“自性”,将礼拜佛祖之人作严格的门墙内外区处。慧能和尚在拜谒佛教五祖大师弘忍时,一度因所作之偈“未见本性”,被认为“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可见佛教门墙极高,即便修行很深的人,也难真正进入“门内”。

也许正因为如此,一般人都不敢轻言居处“门内”。就连堪称“文豪”的鲁迅,也曾放下身段,作状谦虚,把讨论文字的著作命名为《门外文谈》。鲁迅之后,黄裳有《门外谈红》,葛兆光有《门外谈禅》,杨成凯有《人间词话门外谈》,钱理群有《语文教育门外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有如此多高人的“门外谈”,鄙人岂敢固执己见,以“门内谭”为拙著题名?最初设想,因此作罢。但究竟作何修改却让人犯难。由于是出版论文集,文各有旨,缺乏重心,很难确定主题。无奈之下,只好仿效时贤,以偏概全,用书中《心通意会:历史研究中的“虚证”》一文的文题,权充书名。

好在这一书名并非不能统摄全书。这些年来,在实际研究中,我越发意识到形上思维对历史研究的重要性,当初我写《“虚证”》一文,是针对既有研究大多强调实证,而所谓实证,其实并未甚至无法落实,有感而发。而书中其他文论,也多少体现我对历史研究中“务虚”一面的强调。

将这些文论汇聚成书并明示“虚证”主题,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因为近一个世纪以来,史学研究的主流都是倾向“实证”的。

然而鄙意以为,历史研究路径多元,方法因人而异,本不应拘泥一法。记得曾到新都宝光寺拜谒,在大雄宝殿前看到清代名士何元普撰写的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读后感触良多。下联命意且不论,上联却可用来比附历史研究的方法选择。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史学有着数千年的学术积淀,作为现代学科,历史学的发展也已远逾百年。百余年来,新的理论方法层出不穷,研究者目迷五色,无所适从,近乎到了“非法法也”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一味株守旧法,崇尚实证,未必合宜。就我而言,尽管鲁钝,但相信“史无定法”,在认同“实证”价值的前提下,探索自己的路,别人“求实”,我偏“务虚”,或不失为合宜的选择。

 

2022年仲夏于成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