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21.29 7.2折 ¥ 168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克雷格·L·西蒙兹 李耕,刘小磊 谭星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44668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168元
货号29477124
上书时间2024-11-28
1939年,德国潜艇U-47偷袭英国皇家海军基地斯卡帕湾,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由此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序幕。1930年,英、美、日、意、法五个主要海军强国代表曾在伦敦召开限制和缩减海军军备会议。然而此举未能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不到十年,欧洲就再次卷入新的全球冲突,海军也成为这次全球战场上各国对决的主要力量之一。
本书囊括了二战中全部重要的海上战役,并对全球不同战场和战役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德国潜艇偷袭英国海军基地斯卡帕湾与大西洋之战,挪威战役的草草收场与敦刻尔克撤退奇迹,意大利海军的自废武功与法国海军悲剧性的自沉,日本海军从珍珠港事件的成功豪赌到中途岛海战的折戟,北非登陆的仓促混乱与诺曼底登陆的气势如虹,珊瑚海航母对战的首演与莱特湾巨舰大炮时代的终曲……书中还描述了二战海战史上知名的海军将领——罗斯福、丘吉尔、欧内斯特·金、尼米兹、哈尔西、坎宁安、雷德尔、邓尼茨、山本五十六、栗田健男、坎皮奥尼……以及成千上万来自各个国家的普通海军官兵,他们在这场空前的全球海上冲突中葬送了生命。
作者参阅了大量资料,包括交战各方的军方报告和技术文档,军事史学界的研究专著,还有当事人的日记和采访,“让历史人物为其自己发声”。本书所涉战役虽覆盖四个大洋,但叙述详略得当;不仅有提纲挈领式的战况概述,而且在精彩之处重点着墨,生动的人物心理和战场动态描写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海战的壮阔与残酷、崇高与悲哀。
二战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战争,不只是陆权的较量,也是海权的较量。在二战中,曾经的海上霸主英国一蹶不振,法国也走向衰落,日本海军彻底覆灭,美国海军则快速崛起,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新的海权格局。在《决战大洋》一书中,西蒙兹为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提供了一个全球史的视角,从主要参战国之间利益的分化组合、新的舰队装备、作战技术的竞赛升级、决策者海权战略的对决以及作战将领的战术博弈等不同层面抽丝剥茧,使历次海战的前因后果一览无遗。通过本书的叙述不难发现,这些海战并非孤立地发生在不同的水域,而是环环相扣,与陆地上的战役和整体战争的形势也息息相关,而这也正是当时的决策者在运筹帷幄时所面对的真实态势。
1939年,德国潜艇U-47偷袭英国皇家海军基地斯卡帕湾,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由此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序幕。1930年,英、美、日、意、法五个主要海军强国代表曾在伦敦召开限制和缩减海军军备会议。然而此举未能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不到十年,欧洲就再次卷入新的全球冲突,海军也成为这次全球战场上各国对决的主要力量之一。
本书囊括了二战中全部重要的海上战役,并对全球不同战场和战役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德国潜艇偷袭英国海军基地斯卡帕湾与大西洋之战,挪威战役的草草收场与敦刻尔克撤退奇迹,意大利海军的自废武功与法国海军悲剧性的自沉,日本海军从珍珠港事件的成功豪赌到中途岛海战的折戟,北非登陆的仓促混乱与诺曼底登陆的气势如虹,珊瑚海航母对战的首演与莱特湾巨舰大炮时代的终曲……书中还描述了二战海战史上知名的海军将领——罗斯福、丘吉尔、欧内斯特·金、尼米兹、哈尔西、坎宁安、雷德尔、邓尼茨、山本五十六、栗田健男、坎皮奥尼……以及成千上万来自各个国家的普通海军官兵,他们在这场空前的全球海上冲突中葬送了生命。
作者参阅了大量资料,包括交战各方的军方报告和技术文档,军事史学界的研究专著,还有当事人的日记和采访,“让历史人物为其自己发声”。本书所涉战役虽覆盖四个大洋,但叙述详略得当;不仅有提纲挈领式的战况概述,而且在精彩之处重点着墨,生动的人物心理和战场动态描写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海战的壮阔与残酷、崇高与悲哀。
二战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战争,不只是陆权的较量,也是海权的较量。在二战中,曾经的海上霸主英国一蹶不振,法国也走向衰落,日本海军彻底覆灭,美国海军则快速崛起,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新的海权格局。在《决战大洋》一书中,西蒙兹为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提供了一个全球史的视角,从主要参战国之间利益的分化组合、新的舰队装备、作战技术的竞赛升级、决策者海权战略的对决以及作战将领的战术博弈等不同层面抽丝剥茧,使历次海战的前因后果一览无遗。通过本书的叙述不难发现,这些海战并非孤立地发生在不同的水域,而是环环相扣,与陆地上的战役和整体战争的形势也息息相关,而这也正是当时的决策者在运筹帷幄时所面对的真实态势。
克雷格·L·西蒙兹(Craig L. Symonds),卓越的海洋历史学家,美国军事历史学会理事,美国海军学院荣休教授,曾任该学院历史系主任,著有多部有关美国海军历史的书籍,包括《海上决断:塑造美国历史的五场海战》(罗斯福海军历史奖)、《林肯和他的海军将领》(林肯奖)、《中途岛战役》(《军事史季刊》年度图书奖)、《海王行动:诺曼底登陆》(塞缪尔•约翰逊海军文学奖)、《葛底斯堡战役》、《战争中的尼米兹》等。《决战大洋: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全面讲述了1939年到1945年间,各参战国在世界各地洋面上进行的海上较量。 李耕,安徽亳州人,“韩素音青年翻译奖”三等奖获得者。刘小磊,江苏兴化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国际军事医学交流中心翻译室翻译。 谭星,军事作家,对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的发展史有深入研究,著有《全甲板攻击:战火中成长的美国航母》一书,并有多部海战史译著。
推荐序
作者自序
序幕
部分 欧战
第1章 潜艇战
第2章 装甲舰
第3章 挪威战役
第4章 法国沦陷
第5章 意大利海军
第6章 破交战(一)
第7章 “俾斯麦号”战列舰
第二部分 战争扩大
第8章 日出之国
第9章 两洋海军
第10章 “AI行动”:偷袭珍珠港
第11章 斗兽出笼
第12章 破交战(二)
第三部分 转折点
第13章 转海回天
第14章 两岛存亡
第15章 两洋作战
第16章 引爆点
第17章 破交战(三)
第四部分 盟国反攻
第18章 飞机和船队
第19章 “哈斯基行动”
第20章 德意海军的落幕
第21章 破盾
第22章 “大型慢速靶子”
第五部分 秋后算账
第23章 诺曼底登陆
第24章 寻敌决战
第25章 决战莱特湾
第26章 收紧绞索
第27章 落幕
尾声 1945年,东京湾
后记
致谢
注释
1939年,德国潜艇U-47偷袭英国皇家海军基地斯卡帕湾,击沉“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由此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序幕。1930年,英、美、日、意、法五个主要海军强国代表曾在伦敦召开限制和缩减海军军备会议。然而此举未能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不到十年,欧洲就再次卷入新的全球冲突,海军也成为这次全球战场上各国对决的主要力量之一。
本书囊括了二战中全部重要的海上战役,并对全球不同战场和战役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德国潜艇偷袭英国海军基地斯卡帕湾与大西洋之战,挪威战役的草草收场与敦刻尔克撤退奇迹,意大利海军的自废武功与法国海军悲剧性的自沉,日本海军从珍珠港事件的成功豪赌到中途岛海战的折戟,北非登陆的仓促混乱与诺曼底登陆的气势如虹,珊瑚海航母对战的首演与莱特湾巨舰大炮时代的终曲……书中还描述了二战海战史上知名的海军将领——罗斯福、丘吉尔、欧内斯特·金、尼米兹、哈尔西、坎宁安、雷德尔、邓尼茨、山本五十六、栗田健男、坎皮奥尼……以及成千上万来自各个国家的普通海军官兵,他们在这场空前的全球海上冲突中葬送了生命。
作者参阅了大量资料,包括交战各方的军方报告和技术文档,军事史学界的研究专著,还有当事人的日记和采访,“让历史人物为其自己发声”。本书所涉战役虽覆盖四个大洋,但叙述详略得当;不仅有提纲挈领式的战况概述,而且在精彩之处重点着墨,生动的人物心理和战场动态描写令人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海战的壮阔与残酷、崇高与悲哀。
二战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战争,不只是陆权的较量,也是海权的较量。在二战中,曾经的海上霸主英国一蹶不振,法国也走向衰落,日本海军彻底覆灭,美国海军则快速崛起,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新的海权格局。在《决战大洋》一书中,西蒙兹为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提供了一个全球史的视角,从主要参战国之间利益的分化组合、新的舰队装备、作战技术的竞赛升级、决策者海权战略的对决以及作战将领的战术博弈等不同层面抽丝剥茧,使历次海战的前因后果一览无遗。通过本书的叙述不难发现,这些海战并非孤立地发生在不同的水域,而是环环相扣,与陆地上的战役和整体战争的形势也息息相关,而这也正是当时的决策者在运筹帷幄时所面对的真实态势。
克雷格·L·西蒙兹(Craig L. Symonds),卓越的海洋历史学家,美国军事历史学会理事,美国海军学院荣休教授,曾任该学院历史系主任,著有多部有关美国海军历史的书籍,包括《海上决断:塑造美国历史的五场海战》(罗斯福海军历史奖)、《林肯和他的海军将领》(林肯奖)、《中途岛战役》(《军事史季刊》年度图书奖)、《海王行动:诺曼底登陆》(塞缪尔•约翰逊海军文学奖)、《葛底斯堡战役》、《战争中的尼米兹》等。《决战大洋: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全面讲述了1939年到1945年间,各参战国在世界各地洋面上进行的海上较量。 李耕,安徽亳州人,“韩素音青年翻译奖”三等奖获得者。刘小磊,江苏兴化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国际军事医学交流中心翻译室翻译。 谭星,军事作家,对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的发展史有深入研究,著有《全甲板攻击:战火中成长的美国航母》一书,并有多部海战史译著。
第16章 引爆点
(瓜达尔卡纳尔海战)
万里之外,美日两军的瓜岛增援竞赛还在继续。与地中海一样,南太平洋那些身着迷彩服的年轻美军士兵挤在钢质船壳里,一边忍受着紧张和晕船,一边奔赴前线;不同的是,他们下船后映入眼帘的不是大漠,而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在这里,轴心国一样面临着比盟国更严重的海运难题。“东京特快”不断利用夜晚开赴瓜岛,但是,用驱逐舰投送援军和补给的效率无疑不高。一艘运兵船的载员人数是驱逐舰的 20 倍。而驱逐舰的物资卸载更是一件麻烦事。驱逐舰靠近海岸后会将装有补给物资的密封铁桶扔下舷侧,然后祈祷潮水帮忙把铁桶冲上岸,让岛上的陆军能找到并捞回这些大桶。
山本五十六也知道这些做法效率不高,因而决定来一次大规模行动,派出一支由 11 艘运兵船组成,载有 3 万人的大型船队增援瓜岛。为掩护这支船队,山本派出了一支规模不亚于进攻北非时英美舰队的护航舰队。除了用 12 艘驱逐舰为船队贴身护卫外,日军还出动了拥有 4 艘战列舰、 3 艘重巡洋舰、 3 艘轻巡洋舰以及另外 21 艘驱逐舰的掩护舰队,由近藤信竹海军中将指挥。另外还有一支由 4 艘重巡洋舰组成的支援舰队,归三川军一指挥。航母方面,日军仅派出了一艘不算大的“隼鹰号”,不过,美军此刻也仅有“企业号”这一艘受了伤的航母,因此,日本人在空中占有优势—只要压制住瓜岛的美军机场就行。为此,日军计划从近藤信竹那里抽出 2 艘战列舰,用 14 英寸主炮前去炮轰亨德森机场,以确保当运兵船在埃斯佩兰斯角卸载部队时,美军的“仙人掌航空队”无法起飞。
夏威夷情报站破译了日军的计划并发出了警报,哈尔西也向瓜岛派出了一支援军。 11 月 9 日(也就是美军登陆摩洛哥当天), 7 艘运兵船载着美国陆军第 182 步兵团的 6 000 名官兵,从新赫布里底群岛和新喀里多尼亚出发开赴瓜岛。凯利· 特纳已被告知近藤舰队正在驶来,于是在运兵船安全抵达后,他命令运兵船队的护航舰组成一支打击力量,准备迎敌。但这个决定太冒险了,因为这支由新到任的丹尼尔· J. 卡拉汉海军少将指挥的美军舰队仅有 2 艘重巡洋舰、3 艘轻巡洋舰以及 8 艘驱逐舰,其实力远远弱于近藤的战列舰。
卡拉汉就这么上场了。他满头银发,是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他曾担任过罗斯福总统的海军助理和戈姆利的参谋长,表现都很高效。他渴望亲自征战沙场,所以请求调离行政岗位,出海指挥作战。卡拉汉勇气可嘉,但他并没有瓜岛附近海域的作战经验,此外他还因资历更老取代了备受尊重的诺曼· 斯科特掌管舰队,而斯科特打赢过埃斯佩兰斯角海战。卡拉汉到任后,斯科特改乘“亚特兰大号”(USS Atlanta)轻巡洋舰,把旗舰“旧金山号”重巡洋舰让给了卡拉汉。按照正式的指挥层级,斯科特是舰队的第二指挥官,但实际上他完全没有指挥权限。 11 月 12 日(美军拿下卡萨布兰卡当天)傍晚,卡拉汉从瓜岛的隆加角出发,前去迎击逼近的日军舰队。卡拉汉很清楚,他的力量不足以与敌军的战列舰硬拼,因此,他只能寄望于给敌军足够沉重的打击,迫使日军取消炮击。这种愿望并非全无可能成真,但要想实现的确很难。
正当卡拉汉向北开去的时候,阿部弘毅也指挥着近藤舰队中的2 艘战列舰“比叡号”和“雾岛号”,以及为其护航的 1 艘轻巡洋舰和 11 艘驱逐舰向南驶来。阿部弘毅是一位鱼雷战专家, 11 天前刚刚晋升为海军中将。他在日本海军内部素以谨慎著称—有些人却认为他谨慎得过了头。不过,这种对岸轰击任务倒也并不需要太大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11 月 12 日夜,阿部舰队接近瓜岛时遭遇了一场热带风暴,暴雨使得日军各舰失去了目视联系。各舰不得不独自机动,打乱了队形。当然,对美军的雷达来说,暴雨不是障碍,11 月 13 日(星期五)凌晨 1 点半,美军“海伦娜号”轻巡洋舰上的新型 SG 雷达在距离 14 英里处发现了敌舰。
当美军舰队以 20 节的航速向北驶去的时候,日舰也以 18 节的航速向南驶来,双方距离迅速缩短。“海伦娜号”上的雷达兵一次次报出距离:一万码……六千码……四千码!美国驱逐舰上的鱼雷兵和巡洋舰上的炮手们跃跃欲试,就等着开火的命令了,但这个命令就是等不来。当时,雷达仍属于新式装备,卡拉汉等一众军官还不熟悉其性能,不敢完全依赖雷达指挥作战。由于卡拉汉对此时的态势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于是他继续放任本方舰艇朝敌军驶去,而没有下达任何命令。于是,卡拉汉的突袭优势就这么浪费了。
随着日军舰艇驶出暴雨区,阿部的旗舰“比叡号”战列舰上的一名瞭望员突然报告:“前面有四个黑色的物体……看起来很像军舰。右舷 5 度。” 5 度!这几乎就在正前方!据一位目击者后来回忆,闻讯后,阿部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脸。他下达了个命令:把炮膛里用来对岸轰击的高爆弹退出来,换上穿甲弹对付敌舰。一位亲历者回忆道,这道命令在军舰下层的弹药库中引起了一阵“奔忙”,舰员们疯了似的更换炮弹。与中途岛战役时南云的航母一样,日军战列舰也一度陷于极度脆弱的状态,因为这两种炮弹都堆放在升降机附近。然而,美舰的炮火引而不发,两军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后,当两支舰队相距仅 2 000 码时,日军打开了探照灯,双方舰艇立刻开始疯狂机动,要么试图避免碰撞,要么想占据有利的射击角度。对射开始了,队形顷刻间荡然无存,双方舰队来不及组成战列线就混战成一团。正如塞缪尔· 埃利奥特· 莫里森描写的那样,双方的舰艇“像大桶里的一群米诺鱼一样 ”。美军“奥班农号”(USS O’Bannon)驱逐舰的副舰长后来写道:“在漆黑的夜里,如此近距离的大海战,没人能用文字准确描绘那种震惊、恐惧和宏大的场面。”爱德华· N. 帕克指挥着“库欣号”(USS Cushing)驱逐舰一马当先,他将这一幕比作“灭灯酒吧间里的一场斗殴”。后知后觉的卡拉汉试图改变这种混战的状态,于是命令麾下排在奇数位的军舰向右开火,偶数位的军舰向左开火。但舰队的队形已经乱了,这道命令只会带来更大的混乱,因为每一位舰长都在试图弄清自己的军舰到底是奇数位还是偶数位。“亚伦· 沃德号”(USS Aaron Ward)驱逐舰舰长回忆道:“当时,我们用每一门能用的舰炮开火,同时向左侧和右侧发射鱼雷。”在“海伦娜号”轻巡洋舰上,舰长迅速发出各种不同指令,但也容易让人手足无措:“全速前进!向右开火!换个目标!干掉左前方的敌舰,它正在朝我们开火!全速后退。”
在如此特殊的战场环境下,美军数艘小舰几乎贴上了日军 2 艘战列舰。“海伦娜号”上的一名军官回忆道:“我们与日舰之间离得如此之近,以至于开火时你都能看到敌舰上的日本人。”的确,双方太近了,以至于阿部的旗舰“比叡号”的主炮压到也无法轰击那些小舰,而美舰向“比叡号”发射鱼雷后也发现,鱼雷因射程过近而无法奏效,一碰到敌舰舷侧就弹开了。尽管如此,“海伦娜号”和打头的 4 艘美国驱逐舰还是将数百发 5英寸和 6 英寸炮弹准确打到了“比叡号”上。而“拉菲号”(USS Laffey)驱逐舰甚至还用其 20 毫米机关炮猛烈扫射“比叡号”的舰桥,打死了阿部弘毅的参谋长,重伤了阿部本人。巨舰虽不会被这种级别的火力击沉,但“比叡号”的操舵系统和火控系统都被摧毁了,上层建筑也毁损严重,燃起的熊熊大火使它成了美军大舰集中攻击的显眼目标,其中包括卡拉汉的旗舰,“旧金山号 ”重巡洋舰。
在一片混乱中,误击友舰的情况数不胜数。“海伦娜号”上的一位军官试图“找到一个目标,然后射击,祈求那是敌舰”。不过,这种美好的愿望往往落空。“波特兰号”(USS Portland)重巡洋舰的舰长劳伦斯· 杜博斯回忆道:“众多军舰起火燃烧,团团乱转,在一团乱麻当中,根本不可能分清敌友。”美军“亚特兰大号”轻巡洋舰就不幸陷入了双方旗舰的交叉火网,成为此战中早毁灭的舰艇之一。卡拉汉赶紧下令:“不要向友舰射击!” —但只有其旗舰“旧金山号”遵令,其余美舰对此命令置若罔闻。“亚特兰大号”挨了 2 枚鱼雷和来自双方的多发炮弹,伤重沉没,众多阵亡官兵中包括了诺曼· 斯科特。下一个就轮到“旧金山号”了。“比叡号”的 4 发 14 英寸炮弹击中了“旧金山号”的舰桥,里面几乎所有人都当场阵亡,其中就包括卡拉汉。日舰数量占优,火力也更猛,因而很快占了上风。数分钟之内,美军“波特兰号”重巡洋舰和“朱诺号”(USS Juneau)轻巡洋舰相继中雷,而“斯特雷特号”(USS Sterett)和“拉菲号”驱逐舰则燃烧起来。“拉菲号”的大火蔓延到弹药库,引发了大爆炸。整场混战仅仅持续了 34 分钟。美军舰队中仅剩下“海伦娜号”轻巡洋舰相对完好。
卡拉汉这支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舰队遭到了更强大的阿部舰队的痛打,这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军舰队也勇猛地轰击了“比叡号”战列舰,这令受伤的阿部弘毅决心取消炮轰亨德森机场的计划,打道回府。与萨沃岛海战后的三川军一一样,阿部弘毅也过于轻易地放弃了原定目标。美军除了“海伦娜号”之外的所有军舰均或沉没或重伤,阿部完全可以派未受损的“雾岛号 ”战列舰继续完成任务,而且不会再有太大的风险。如果能实现对亨德森机场的压制,让“仙人掌航空队 ”困在地上的话,这或许能挽救阿部的指挥权。但他并没有这样做,此人一向小心谨慎。他把将旗转移到了一艘巡洋舰上,然后率部北返。遭受重创的“比叡号 ”战列舰仅能维持 5 节左右的航速,远远落在了其余日舰的后面,11月 13 日星期五天亮之后,“仙人掌航空队”的飞机在 200 英里作战半径之内发现了蹒跚而行的“比叡号”。差不多一年之前,日本陆基飞机在泰国湾外击沉了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这次,双方战况逆转,从瓜岛起飞的美军鱼雷机和从新赫布里底群岛的圣埃斯皮里图岛起飞的 B—17 轰炸机对“比叡号”展开了轮番轰炸,将这艘排水量 36 600 吨的庞然大物送入了海底。
山本对阿部的决定怒不可遏,他在阿部抵达港口之前,就通过无线电解除了他的指挥权。 4 天后,当阿部弘毅返抵特鲁克群岛,登上“大和号”向山本当面汇报时,他的脸上仍缠着绷带。他对山本五十六的参谋长说,自己恨不得与舰偕沉。
美军这边,没沉的军舰也都受了重伤。为了尽可能拯救残舰,它们被送到圣埃斯皮里图岛维修。半路上,日军横田稔海军中佐指挥的潜艇伊—26 向“旧金山号”重巡洋舰发射了一枚鱼雷—此前正是这艘日本潜艇击伤了“萨拉托加号”航母。鱼雷未能射中瞄准的目标,反而击中了“朱诺号”轻巡洋舰。结果,可能是因为被鱼雷引爆了弹药库,“朱诺号”被炸成了碎片。一位目击者回忆称,他看到“朱诺号”冒出“直冲云霄的浓烟,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在其他舰上的人看来,“朱诺号”上不可能有任何幸存者了。这支舰队的现场指挥官是“海伦娜号”的舰长吉尔伯特· 胡佛海军上校,他觉得不能冒险停下来搜救“朱诺号”的幸存者,于是他报告了所处坐标之
决战大洋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全新广州
¥ 105.01
决战大洋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全新广州
¥ 103.01
决战大洋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全新广州
¥ 105.01
决战大洋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全新广州
¥ 103.01
决战大洋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全新广州
¥ 105.01
决战大洋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全新北京
¥ 109.19
决战大洋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全新保定
¥ 112.24
决战大洋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全新北京
¥ 110.19
决战大洋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全新北京
¥ 113.34
决战大洋 第二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全新天津
¥ 103.2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