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座城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两座城市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5.49 4.8折 32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87231

出版时间2018-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25536536

上书时间2024-11-28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李以亮


《两座城市》是波兰诗人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一部散文、随笔合集。此书一九九一年首次在波兰国内出版,一九九五年由丽莲·瓦莉女士译为英语在美国出版,并加上了“论流亡、历史和想象力”这样一个副题,分别概括了全书三辑文章大致的主题。因此也可以说,三辑大体可以提炼出这样三个关键词,只是每个词的意义都略显宽泛。我想提醒读者的是:此书的文章不是那种正儿八经的论文,其文体形式灵活而多样,但是各篇的主题都是严肃的。部分文章偏向于回忆性的散文,部分文章则偏向于评析性的随笔。

此书成于作者的盛年,又值历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想必各种问题纷至沓来,且作者充分调动了他所拥有的一切写作资源,包括个人和家族的记忆、各种历史事件的解密、作家和知识分子方兴未艾的对摆脱历史钳制的努力、作为一名职业诗人对于诗歌美学内部诸多问题的思考,这些势必造成了本书内容上的宽阔,甚或驳杂,必然也会给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不过,我相信这也许恰是某些读者特别期待的。

整体而言,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既是一部简略的个人史(主要是精神史),也是一部带有个人问题的哲思录、诗学启示录。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即长篇散文《两座城市》,它有明显的自传和回忆性质,如同一篇“成长小说”。因为文体的缘故,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纪实性。两座城市是指利沃夫和格里威策,前者是作者的出生地,后者是他童年和少年时生活的城市。利沃夫在文中属虚写,是一个“失去的城市”,只出现在上一代人的讲述和作者的想象里;格里威策则是实写,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波兰社会的一般状况,特别是普通人生活的真实状况——在这座“丑陋的工业城市”,“仇恨和绝望”无处不在。

扎加耶夫斯基将自己定义为“无家可归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出生不到四个月,因为国家版图的重新划分,就被家人带到了原属异国的另一个城市;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更为复杂:“出于偶然、命运的无常、本身的错误或气质上的缺点,从童年或从锻造他的年少岁月起,他就不能或不想与他成长、成熟的环境建立起紧密和深厚的联系。”无家可归,成为命运的一种安排;诗人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便是对这种命运的承担与克服。“无家可归,但也并不总是不快乐。无论怎样,这个更糟糕的城市也给我提供了各种卑微的财富,首先便是头顶的一个屋顶。”当然,我们不难想象,还应包括精神上的财富。事实上,我们从《两座城市》这篇回忆录中读到的,无不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精神上获得的财富,无论是上一代人“被割裂为两截”的生活,还是他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给予他影响的人物。正如作者所说:“我生活在一种成长小说里。”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思想的一个起点、想象力的一个源头,以及他逐步提高的自我认识:“我怀疑,在许多交谈者眼里,我也许是一个令人不快的、自负的自命不凡者……我是荒谬的。”“我是谁?一个年轻的无政府主义者?一个年轻的唯美主义者?然而,我不曾鄙视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何生活,才不伤害他人,才能帮助他们。”在扎加耶夫斯基的思想里,有一种倾向,便是对于生活本身的热情,其实它也深植于他的早年:

我体验到某种全新的东西:一个人可以与他人同在,在团体中间,在一群人中间,却仍然只是自己。一个人能敏锐、动心地感受到他人的存在,同时不失去自我,或作为个体和普通人的特性。

需要说明的是,《两座城市》并不只有抽象的议论,相反,它更多是通过细节的刻画,达到对于自我和他人的理解。有这样一个例子:

我们楼下的一个邻居,憎恨当局,以致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住所。有时他穿一件蓝色睡衣出现在院子里。他也来自利沃夫。他属于移民社区激进的一翼,并且拒绝接触新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他穿睡衣走进院子,这样,就没有人会认为他离开过房子。不过是一个囚徒在监狱做一些身体的锻炼。那时我不理解他,他让我发笑;我现在想到他,想到一个人自己判自己多年的监禁,生活在那些没有被打开过的旅行箱、后德国的墙壁、半明半暗的环境中,是怎样一种苦难。他是一个老人,满怀仇恨和绝望。也许他在梦里回到了逝去的日子,那个不得不离开的地方。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他总是穿着睡衣。他生活在梦里,只是在梦里。他的睡衣,犹如一件潜水服;他潜入往昔,仿佛一个蛙人。

我相信,这样的叙述高过许多的长篇大论,其穿透力,完全是可以超越国界和语言的。可贵的是,在《两座城市》里,这样的文字随处可见。

《两座城市》之后,作者还有一部同样具有自传性的回忆录《另一种美》,可以看作是其姐妹篇,后者既是前者的补充、延续,更是扩展和深入。

苏珊·桑塔格在其长文《智慧工程》里说,扎加耶夫斯基的书“部分是关于挣脱历史钳制的沉思”,即“如何将自我从历史的狰狞鬼脸和反复无常中解放出来”。这个判断是准确的。大体来说,扎加耶夫斯基不能算作“清算文学”的代表,他“并没有再去提供一份谴责,直指历史上的罪行和压迫”。

从本书的第二部分来看,两篇文章,矛头虽然也会指向“罪行和压迫”,但是文字的意义又不止于此,它们差不多都采取了巧妙的反讽方式,都有超出社会学研究的价值。作者给它们选择了一个总题:“公开的档案”。所谓“档案”,公开就具有“解密”的性质,同属于作者的“个人化历史”的写作。限于篇幅,具体内容不在此详述了。

上帝在哪里?——在受苦里,还是快乐里,在一束光里,还是在恐怖里?在富裕而自由的城市里,还是在集中营里?当然,我知道,很幸运我知道,回答这个问题的后一部分并不困难。然而,如果上帝偏爱黑暗和恐怖充斥的地方,那意味着什么?啊,在美里面,我也感到神圣的存在,但是,对我来说那似乎不是同一个上帝。是的,我知道,一个人必须敞开自己,必须谦卑地接受到来的一切,而不是坚持要理解那些不可理解的事物。我不应谈论这个,我是谁?冒险闯入一个属于教士的领域?我只是一个门外汉,我应该保持在自己的能力、经验和反思的范围内。

译者不能确定第二部分《春天的雷雨》有多少自述的成分(它讲述的部分往事的确并不是发生在作者身上的),但是,它确实透露了诗人在移居巴黎后的一些信息。作者在出国后确实也发生过转变,“朝向美学领域的飞升”。诗人的老朋友朱利安·科恩豪塞尔曾批评他改变了自己“集体的主题”,成了一个单纯的“抒情诗人”。对于自己被指控为一个“浅薄诗人”,扎加耶夫斯基有过这样的自我辩护:“在波兰,很多批评家指责我,说我漂浮到了一个审美愉悦的轻浮海面。当然,这样的看法并非是的;波兰也有批评家能够公正地看我,他们认为我依然在对历史做出反应,不过不再是以我年轻时习惯的那种方式。”

本书的第三部分题为《新拉鲁斯百科小词典》,作者以影响颇大的一种法语词典之名,可能意在借喻本辑内容的广泛性和灵活性。这一部分,主要是作者对于波兰和欧洲几位诗人和作家的精短评论,以及作者关于一些哲学和诗学问题的思考,大都不成体系,有时只有思考的结论,并无更多的论证。

就在完成《两座城市》一书的翻译后不久,译者在波兰文化网站上看到一条消息:扎加耶夫斯基在德国被授予以让·埃默里的名字命名的“欧洲随笔写作杰出成就奖”。让·埃默里是一位犹太作家,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一九六三年后以散文和随笔写作反思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而广为世界所知。扎加耶夫斯基被视为一个“擅长多语种的波兰人和一个世界主义者”,由奥地利作家罗伯特·梅纳瑟领导的评审团做出了表彰的决定。评审团的授奖词里写道:

扎加耶夫斯基结合了明亮的政治意识和共情的艺术关怀……博学,而不自视其高;全面,而不流于琐碎;反讽,而不愤世嫉俗。他带领读者穿行于历史和当代的欧洲文化,使他们因此而改变、丰富,并更为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悬而不明的处境。

几年前,扎加耶夫斯基也获得过由中国诗人黄礼孩主持的“第九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以及在北京颁发的第四届“中坤国际诗歌奖”。他的诗歌选集《无止境》和随笔集《捍卫热情》也由花城出版社收入“蓝色东欧”第三辑出版了。总之,对于这位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随笔家,中文读者开始逐渐熟悉起来。译者希望《两座城市》及《另一种美》的出版能对我们理解诗人的思想与写作艺术有所助益。译文中或存在这样那样的瑕疵,也请尊敬的读者、师友们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二〇一七年五月 武汉



导语摘要

     《两座城市》是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一部散文、随笔合集,也是一部哲思录、诗学启示录。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即长篇散文《两座城市》,是对利沃夫和格里威策这两座城市的对比描述和想象展开,前者是作者的出生地,后者是他童年和少年时生活的城市。这一部分有明显的自传和回忆性质,如同一篇“成长小说”,其中,利沃夫在文中属虚写,是一个“失去的城市”,只出现在上一代人的讲述和作者的想象里;格里威策则是实写,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波兰社会的一般状况,特别是普通人生活的真实状况。第二部分“公开的档案”,主要讲述诗人在移居巴黎后的所见所闻,采用巧妙的反讽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第三部“新拉鲁斯百科小词典”,是以影响颇大的一种法语词典之名,主要是对波兰和欧洲几位诗人和作家的精短评论,以及作者关于一些哲学和诗学问题的思考。

     扎加耶夫斯基是一个具现实感和历史感的作者(诗人),他在本书中并不只有抽象的议论,而是更多地通过细节的刻画,以此表达对真理的寻求,对历史的思考,已达到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



作者简介
作者: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波兰著名诗人、随笔散文家和小说家。一九四五年出生在利沃夫(今属乌克兰),毕业于雅盖隆大学哲学系。波兰“新浪潮”诗歌代表诗人、主要理论阐述者。在一九七〇年代是波兰持不同政见的异议诗人。一九八二年移居巴黎。后往来于巴黎和美国之间,先后执教于休斯敦和芝加哥大学。二〇〇二年返回波兰,定居克拉科夫。主要著作有诗集《公报》《肉铺》《信》《多重性颂》《画布》《炽烈的土地》《震惊》《神秘学入门》《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永恒的敌人》和《无形之手》,随笔散文集《团结,孤独》《两座城市》《另一种美》《捍卫热情》等。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已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出版,获得过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特朗斯特罗姆奖、米沃什奖、欧洲诗人奖等多项权威大奖,以及中国的“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和“中坤国际诗歌奖”,并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译者:李以亮


     诗人、译者。写作诗歌、随笔,翻译欧美多家诗歌、散文作品,作品散见相关专业期刊,出版有诗集《逆行》,译集《波兰现代诗选》《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捍卫热情》《另一种美》等。曾获得第二届“宇龙诗歌奖”、“后天”诗歌翻译奖等。



目录

记忆,阅读,另一种目光(总序) / 高兴


流亡·历史·想象力(中译本前言) / 李以亮


 


部分 两座城市


两座城市


 


第二部分 公开的档案


一个小国家写给上帝的信


春天的雷雨


 


第三部分 新拉鲁斯百科小词典


两本书


克拉科夫


在图书馆


诗歌未被揭示的玩世主义


身处巴黎的本质论者


看门


文学的两个缺陷


关于神秘的讲座


热忱


存在主义


世界已撕裂


中欧


我杀了希特勒


邪恶


德罗戈贝奇和世界


谋杀


主动语态


兄弟情谊


狂喜和反讽


司汤达


三种历史


读书遣时光


圣人彼得的报告


历史想象力


来自另一个世界


空虚


富于灵感的皮肤病学家


捍卫形容词


天真与经验



内容摘要

     《两座城市》是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一部散文、随笔合集,也是一部哲思录、诗学启示录。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部分即长篇散文《两座城市》,是对利沃夫和格里威策这两座城市的对比描述和想象展开,前者是作者的出生地,后者是他童年和少年时生活的城市。这一部分有明显的自传和回忆性质,如同一篇“成长小说”,其中,利沃夫在文中属虚写,是一个“失去的城市”,只出现在上一代人的讲述和作者的想象里;格里威策则是实写,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波兰社会的一般状况,特别是普通人生活的真实状况。第二部分“公开的档案”,主要讲述诗人在移居巴黎后的所见所闻,采用巧妙的反讽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第三部“新拉鲁斯百科小词典”,是以影响颇大的一种法语词典之名,主要是对波兰和欧洲几位诗人和作家的精短评论,以及作者关于一些哲学和诗学问题的思考。


     扎加耶夫斯基是一个具现实感和历史感的作者(诗人),他在本书中并不只有抽象的议论,而是更多地通过细节的刻画,以此表达对真理的寻求,对历史的思考,已达到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



主编推荐
作者: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波兰著名诗人、随笔散文家和小说家。一九四五年出生在利沃夫(今属乌克兰),毕业于雅盖隆大学哲学系。波兰“新浪潮”诗歌代表诗人、主要理论阐述者。在一九七〇年代是波兰持不同政见的异议诗人。一九八二年移居巴黎。后往来于巴黎和美国之间,先后执教于休斯敦和芝加哥大学。二〇〇二年返回波兰,定居克拉科夫。主要著作有诗集《公报》《肉铺》《信》《多重性颂》《画布》《炽烈的土地》《震惊》《神秘学入门》《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永恒的敌人》和《无形之手》,随笔散文集《团结,孤独》《两座城市》《另一种美》《捍卫热情》等。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已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出版,获得过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特朗斯特罗姆奖、米沃什奖、欧洲诗人奖等多项权威大奖,以及中国的“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和“中坤国际诗歌奖”,并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译者:李以亮

     诗人、译者。写作诗歌、随笔,翻译欧美多家诗歌、散文作品,作品散见相关专业期刊,出版有诗集《逆行》,译集《波兰现代诗选》《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捍卫热情》《另一种美》等。曾获得第二届“宇龙诗歌奖”、“后天”诗歌翻译奖等。



精彩内容


雨连续下了四天。飘浮在城市上空的云,阴沉、污浊,匆忙而急切地移动,仿佛连绵的货物列车,要把海洋输送到东方。

后,太阳终于冲破云层,潮湿、热气腾腾的屋顶瞬间成为一面面镜子,闪耀着,自在而得意。

如果将人分为定居者、移民和无家可归者,我无疑属于第三类。这算是非常清醒的看法,并无任何多愁善感或自我怜悯的矫情。

定居者通常生于斯、死于斯;有时,一个人眼里的故乡,正是其家族世代共同生活过的地方。移民往往在海外建立起他们的家,这样至少保证他们的孩子们可以再次属于定居者那一类(不过,他们说另外一种语言)。因此,移民便是一个临时的纽带、一个向导,掌握着后代的未来。他将他们带到另一个安全的地方,或者在他看来,一个安全的地方。

另一方面,一个无家可归者,出于偶然、命运的无常、本身的错误或气质上的缺点,从童年或从锻造他的年少岁月起,他就不能或不想与他成长、成熟的环境建立起紧密和深厚的联系。因此,无家可归,并不意味着一个人住在桥底,或是少有人出入的地铁站(比如勒瓦卢瓦桥车站);而只是说,那人有这个缺陷,不能将他的家可能所在的街道、社区或城市,如通常那样称为自己的小家乡。

具体到我,一个确凿的说明(也许过于简单明了),就可解释清楚,因为我的童年是在一个丑陋的工业城市中度过。我被家人带到那里时,还不满四个月。在那之后很多年里,我都会听到他们说起那座被迫离开的、无比美丽的城市(利沃夫)。所以,毫不奇怪,出于优越感,我在打量那些房子和街道时,总是带有一丝轻蔑的味道,而从现实里,我只不过获取一些生活必需品而已。

这也就是为什么——至少在我看来——我是如此众所周知地无家可归(我这样说,尽量不想引起任何的怜悯,同时,我也不想使人认为,对此奇特之处我颇感自豪)。

我父母的生活被割裂为两截:迁徙前和迁徙后。我的生活也是一样,除了在那个动人的城市里度过的四个月,无论如何不能和后来成长的经历相比。然而,无论一个人的生活从哪里开始分割和划分,它总是被割裂和划分成两半。

如果我是生活了八个月,善于数字计算的人也许会满意。然而,事情的转折是以那样一种不同的方式发生的,神秘主义者也许会感到高兴,因为那初无意识的四个月,闪耀着启示的光。

无家可归,但也并不总是不快乐。无论怎样,这个更糟糕的城市也给我提供了各种卑微的财富,首先便是头顶的一个屋顶。

而且,有时甚至也有一些更为慷慨的礼物。比如,有一次——那时我很可能已经十六岁——我的一个同学卖给我一些唱片,那是他从学生歌咏俱乐部偷来的。(这个俱乐部因为一场大火,有部分被毁掉了,所以我的同学也不能严格地被定义为“窃贼”)这些都是德国唱片公司制作的,它们包括下列作品: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芭蕾舞剧音乐《彼得鲁什卡》是斯特拉文斯基继《火鸟》之后又一部成功之作,是古典传统与现代艺术思潮相结合的典范之作。1911年在巴黎首演。、贝多芬弦乐四重奏作品59-3号贝多芬一生共写下16部弦乐四重奏,根据其作曲年代,可分为早、中、晚期三部分。编号Op59的三部,第七至第九部弦乐四重奏,作于1806年。(三首弦乐四重奏献给了拉祖莫夫斯基从1806年春天开始,贝多芬花半年的时间,创作了一组共三首弦乐四重奏,题献给了拉祖莫夫斯基伯爵,后者当时是俄罗斯驻奥地利大使。)、莫扎特第25钢琴协奏曲、海顿的清唱剧《四季》之《春天》。

唱片曲目的选取是随意的。我想,虽然我的同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窃贼,但他在猛然抓住那些唱片时,一定也非常匆忙。对于我,这全然随机凑在一起的作品,却成为我音乐教育的基础。

鉴赏行家一定会问:巴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音乐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在哪里?蒙特威尔第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1567—1642),意大利作曲家。1637年在威尼斯建立家公众歌剧院。他还创作了许多宗教音乐作品和牧歌。其牧歌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世俗音乐发展的。呢?《格里高利圣咏》罗马天主教做弥撒时所用的音乐。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中的音乐,将教会礼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整理成一本《唱经歌曲》,共收集整理三千多首歌曲,后来被人们称为《格里高利圣咏》。、舒伯特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后一位巨匠。和瓦格纳威廉·理查德·瓦格纳(1813—1883),德国著名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同时是一位影响巨大的歌剧改革家。因为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他成为欧洲音乐具争议性的人物。在哪里?

可惜他们都不在学生歌咏俱乐部里。更何况,瓦格纳本人在政治上造成了损害。商店里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