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汉文化交流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中国史话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满汉文化交流史话/交通与交流系列/中国史话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96 5.3折 15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定宜庄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28345

出版时间2011-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5元

货号22588791

上书时间2024-11-27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满族兴起于白山黑水,在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通婚、贸易和融合过程中,逐渐壮大,1644年进入中原,建立了清朝政权。为了巩固政权,大力推行“满汉一家”;同时,针对满汉民族融合迅速、广泛推进的情况,又提出“国语骑射”的政策,希望在社会的极大变动中保持满族的本民族特征。然而民族、文化的融合并非一纸禁令就能阻止,满族的风俗、语言、文学等各方面都受到了汉族文化的极大影响。在文化融合中,还涌现出曹雪芹、纳兰性德、岳端等著名满族文学家、艺术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满族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满族从此得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



作者简介


  定宜庄,女,满族,北京市人。1968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插队,1974年回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获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为清史、满族史。著有《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后的记忆--十六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和《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及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引言

一 从白山黑水到辽沈平原

 1.悠久的渊源

 2.汗国的建立与“天”的观念

 3.建国方向的转变

 4.民族关系的缓和

 5.效法汉俗的步

二 “满汉一家”与“国语骑射”

 1.初的较量

 2.民族的交融

 3.提倡尊孔崇儒

 4.褒奖忠孝节义

 5.《大义觉迷录》与文字狱

 6.八旗子弟的教育

 7.满洲共同体的稳定

 8.“国语骑射”政策的提出

三 满汉风俗的流变

 1. 北京城的风俗

 2.东北的汉族流人与流民

 3.各地驻防八旗的满汉关系

 4.缠足、火葬与殉节

 5.萨满教的兴衰

四 语言与文学的交融

 1.满语的变迁

 2.姓氏与人名的演化

 3.“重文轻武”风气的形成

 4.满族文学概述

五 曹雪芹、纳兰性德及其他

 1.曹雪芹

 2.纳兰性德

 3.岳端及其他

 4.阿什坦、和素与麟庆

六 “驱逐鞑虏”与“五族共和”下的满族

 1.“化除满汉畛域” 

 2.“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3.“五族共和”下的满族

 4.艰辛的历程

结束语

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满族兴起于白山黑水,在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通婚、贸易和融合过程中,逐渐壮大,1644年进入中原,建立了清朝政权。为了巩固政权,大力推行“满汉一家”;同时,针对满汉民族融合迅速、广泛推进的情况,又提出“国语骑射”的政策,希望在社会的极大变动中保持满族的本民族特征。然而民族、文化的融合并非一纸禁令就能阻止,满族的风俗、语言、文学等各方面都受到了汉族文化的极大影响。在文化融合中,还涌现出曹雪芹、纳兰性德、岳端等著名满族文学家、艺术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满族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满族从此得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



主编推荐

  定宜庄,女,满族,北京市人。1968年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插队,1974年回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获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为清史、满族史。著有《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满族的妇女生活与婚姻制度研究》、《后的记忆--十六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和《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及学术论文数十篇。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