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8.62 4.9折 ¥ 38 全新
库存37件
作者高阳 著 华文天下出品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5909798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29130137
上书时间2024-11-23
[内容简介]
“斧声烛影”:宋太宗赵光义是否弑兄夺了皇位?“明宫大喋血发秘”:明成祖朱棣何以在晚年血洗后宫?“朱三太子”:困扰清朝皇帝多年的“明朝太子”孰真孰假?“雍正夺嫡”:雍正皇帝是否真改了传位诏书?……
正史往往对这些宫闱逸闻秘而不宣,因为常常关乎皇室的声誉;而民间说法、野史记载杂芜,难辨真伪。高阳抓住正史里的只言片语,又旁征博引,终于还原了历史上几个有名的宫闱秘事的来龙去脉。
高阳(1922-1992),本名许晏骈,谱名儒鸿,字雁冰,浙江杭州人,出身于钱塘望族。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因其地位之高、受欢迎范围之广,素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
1940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因抗日战争影响未完成学业。战后考入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并于1948年随校迁至台湾。1959年卸军职,投身报界。
1962年发表历史小说处女作《李娃》,一鸣惊人,此后著述不断,写下数十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小说。代表作有《李娃》《乾隆韵事》《红楼梦断》《慈禧全传》《胡雪岩》等。
高阳熟知历史掌故,凡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及民间传说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很自然地融入小说之中,读来有很浓的临场感。他对历史兴亡、政治成败、宦海浮沉、社会万象、商业竞争等洞察幽微,写故事、写人情、写斗争,很少有人堪与比肩。著作问世几十年来风靡全球华人世界,多次再版。
[目录]
烛影斧声
华阳教主
明宫大喋血发秘
朱三太子
雍正夺嫡的真相
清圣祖如何解决他的皇位继承问题
出版后记
[内容简介]
“斧声烛影”:宋太宗赵光义是否弑兄夺了皇位?“明宫大喋血发秘”:明成祖朱棣何以在晚年血洗后宫?“朱三太子”:困扰清朝皇帝多年的“明朝太子”孰真孰假?“雍正夺嫡”:雍正皇帝是否真改了传位诏书?……
正史往往对这些宫闱逸闻秘而不宣,因为常常关乎皇室的声誉;而民间说法、野史记载杂芜,难辨真伪。高阳抓住正史里的只言片语,又旁征博引,终于还原了历史上几个有名的宫闱秘事的来龙去脉。
高阳(1922-1992),本名许晏骈,谱名儒鸿,字雁冰,浙江杭州人,出身于钱塘望族。中国当代历史小说巨匠,因其地位之高、受欢迎范围之广,素有“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之说。
1940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因抗日战争影响未完成学业。战后考入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并于1948年随校迁至台湾。1959年卸军职,投身报界。
1962年发表历史小说处女作《李娃》,一鸣惊人,此后著述不断,写下数十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小说。代表作有《李娃》《乾隆韵事》《红楼梦断》《慈禧全传》《胡雪岩》等。
高阳熟知历史掌故,凡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及民间传说都烂熟于心,信手拈来,很自然地融入小说之中,读来有很浓的临场感。他对历史兴亡、政治成败、宦海浮沉、社会万象、商业竞争等洞察幽微,写故事、写人情、写斗争,很少有人堪与比肩。著作问世几十年来风靡全球华人世界,多次再版。
《烛影斧声》选段:
当时的事实是什么?细考史实及后人的评论,我认为赵家得天下的真相如下所述:
,“陈桥兵变”,出于太宗和赵普的密谋,太祖本人并无欺负柴氏孤儿寡妇的意思。
第二,太宗在策划“陈桥兵变”,推戴太祖做天子时,就已有了“兄终弟及”的打算,但他自己不便表示,所以由杜太后以母命做成“金匮之盟”——太宗“陈桥兵变”的密谋,杜太后和太祖的姑母大概都知道,只瞒着太祖一个人。
第三,太祖不愧孝悌,忠实地执行了“金匮之盟”。
第四,太宗即位后,有悔盟之意,赵普看出端倪,设计迎合,借以复登相位。
第五,德昭、德芳的死因可疑,而廷美获罪而死,则完全是赵普的阴谋。
第六,至此,“金匮之盟”中所约定的传位顺序,自然中断,太宗达到了传子的目的,而欺母、负兄、杀弟、逼侄的罪名,也就难逃于天地之间了。
由此更下一断语,烛影斧声,并无可疑,太宗所可訾议者,在后不在前。“金匮之盟”见于《宋史》“杜太后”、“赵普”等传。元修《宋史》,又修多本宋朝国史,则“金匮之盟”的始末,宋国史原已有记。既然国史有记载,知道的人自然不少,但宋人笔记中,几乎从未提到过有此盟约,而且也绝少谈到廷美、德昭、德芳的遗闻轶事,可知“金匮之盟”在当时是一大忌讳。
这个忌讳,易代以后,当然消失。哪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复成忌讳。《宋史》具在,真相大白,关于太宗得位的记载,明明《湘山野录》可信的成分多于《涑水记闻》,而毕沅著《续通鉴》,偏偏全采后者,只修正了一个小错误,把王继隆改为王继恩,因为有雍正夺嫡这一重公案,怕触犯时忌,引起文字狱,有灭门之祸。
如以为我这个说法武断,请再看一看赵翼的《廿二史札记》,这部书对正史的疑义阙失,以及历朝史事中的特点,无不表而出之,独独于宋朝开国事迹,以及太祖一变传统,传位于弟而不传子这等大事,略而不记,这又是为了什么?
以司马温公的方正、毕秋帆的渊雅,所记或不可信,真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本此体念,我要从史书的夹缝里,找出一些真相来帮助读者了解这一件宫闱疑案的始末。
这话要从“陈桥兵变”谈起。五代十国这五六十年,是中国历混乱的一个时期。篡弑相寻,兵连祸结,军人骄横跋扈,往往以拥立主帅作为一种取富贵、得庇护的捷径。当周世宗柴荣崩后,七岁的幼主即位,是为恭帝。这年十一月,据报北汉勾结契丹兵,将从山西渡黄河南侵,于是遣“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尉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领兵御敌。当时就有流言,说出兵之日,要拥立赵匡胤为天子。这在五代是不足为奇的事,但每逢这改朝换代的一天,士兵照例可以放抢,被称为“靖市”,所以稍微好一点的人家,也照例要逃一次难。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恭帝宗训元年的正月初三,大军出发,当夜宿开封以北的陈桥驿。那时的赵光义还未改名,叫赵匡义,是他哥哥手下的“供奉官都知”,相当于现代一个兵团的后勤主管;赵学究赵普是“归德军掌书记”,相当于参谋长了。这两个人“部分诸将,环列待旦”,星夜派人联络禁军指挥官石守信和王审琦。天亮时,赵匡义和赵普进帐报告,说将士们认为幼主根本不懂事,出死力破敌亦没有人知道,“不如先册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亦未为晚。
其时赵匡胤因为头一天夜里喝多了酒,残醉犹在,一时弄不清是怎么回事,起来一看,“将校已露刃列庭”,齐声说道:“诸将无主,愿册太尉为皇帝。”正在踌躇考虑时,一件黄袍已披到他身上,将校拜呼:“万岁!”接着,把他扶上了马,向南回城。
事出无奈,赵匡胤只好这样说:“你们贪富贵,立我为皇帝,如果听我的话,我接受,否则,我不干!”全体将校下马表示听命,于是相约:不得惊犯周太后和恭帝;不得欺凌大臣;不得抢掠扰民。遵命重赏,违命重罚。然后整队进城,接收了后周的政权。因为“归德军”驻宋州,于是定国号为“宋”,改元为建隆。
据《宋史》记载,“兵变”的起因是军次陈桥驿,部队里有个懂天文的人,名叫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是天命有归,因而起意,去报告赵匡义和赵普,然后如何如何。
这是有意用曲笔为赵匡义和赵普开脱,因为既是临时起意,一夕之间何来御用的黄袍?同时,所谓“北汉会契丹入寇”,根本就是一个假情报。清人查初白有诗:“千里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隐隐然指责赵匡胤居心不良,其实是冤枉了他。赵匡胤不但不知有其事,而且亦不乐为天子——后面将有说明,这里暂且不谈。
根据各种迹象来研判,我确信“陈桥兵变”出于赵普的策划,赵匡义的导演,甚至我还相信,杜太后和太祖的姑母,事先都是知道的。《宋史·后妃传》说:“太祖自陈桥还京师,人走报太后曰:‘点检已作天子。’太后曰:‘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杜太后的态度,实在令人奇怪!照常情来推测,做父母的一旦听说儿子做了皇帝,绝不可能有如此从容镇静的反应。我的家乡有个真人实事的笑话:父子二人同赴春闱,榜发之夕,同榻不寐。先来了个报喜的,说是“少爷中了”,做儿子的慌忙下床,连鞋子都顾不得穿,光着脚就奔了出去。做父亲的心里觉得不是味道,便骂儿子:“得失小事,何用如此!”到了后半夜,又来了一个报喜的,说是“老爷中了”,这位老爷正下床方便,一听报喜的声音,顺手把溺壶往桌上一放,奔了出去打听消息。于是做儿子的反唇相讥,一面移去溺壶,一面笑着说道:“得失小事,何用如此!”
想想看,功名得失,尚且如此萦怀,何况傥来的一场大富贵。
《五代史》记梁太祖朱温破黄巢,为“宣武军节度使”,派人到萧县去奉迎他的母亲时,其母“惊喜泣下”;或者如清末醇亲王听说他的儿子载湉被指定继承皇位时,“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翁同龢亲述所见),倒也是正常的反应。总之,无论为喜为忧,当此时也,情绪绝不可能不激动。于此可知,杜太后对“点检作天子”在心理上早有准备,为了要给人一个事所必至、无足为奇的印象,来冲淡大局剧变的严重性,所以才出此矫情镇物的态度。
高阳的小说我一直看。——张爱玲
高阳是一流的历史小说家。——金庸
高阳的成就当世无双,甚至难以找到继承人。——张大春
他(木心)顶喜欢的台湾作家是高阳,借给我看,杨乃武小白菜之类。我读了说好,他很开心。——陈丹青
高阳的书,我是见一本买一本,买一本读一本。——二月河
高阳的文风温和细腻,徐徐道来,有贵族气象。——豆瓣阅读作者和菜头
写人情,高阳写出了怨而不怒,冷静客观的气质;写斗争,高阳切中了权力欲望对人性的腐蚀;写风格,高阳更为读者勾绘出一幅绚丽壮阔、气质非凡的景致,堪称一部民俗变迁史。然而,高阳的作品不仅在质上获得了肯定,产量更是惊人。——杨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