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5.25 5.5折 ¥ 46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梅俊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21608168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28530112
上书时间2024-11-19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生存方式,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信息处理方式。在这信息爆炸的时代,海量知识如潮水般涌动,人与人的竞争从知识技能的比拼,发展到认知领域的竞争。在各种知识付费平台、各路知识服务意见领袖的引领下,学习成为一件时髦的事。
时髦有个双生子,名叫急功近利。速成的年代很难静下心学习,很多人把读书要速读、听课要速成当成追求的目标,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式的学习。学习要快,但是这个快不是单纯的速度快,而是效率高。单纯追求速度,不考虑吸收的质量,看似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课,其实没什么用。对于平时很少读书学习的人,数量的累积开始会有明显作用,但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很难再提升了。数量永远无法充抵质量。深度思考一个知识点,胜过盲目速读十本畅销书。
近三年我沉浸于对阅读方法、学习方法的研究,深切地体会到在学习中慢功出细活的威力。学习的慢功不是速度慢,而是以稳定的心态,以系统的方法,进行科学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看上去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是从实际产生的效果看并不慢。这个效果不仅是对知识的深刻记忆,更包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作为一个学习社群的负责人,看到身边很多热切希望实现自我提升的朋友,在各种网络课程打卡的碎片化学习中变得更加焦虑,我开始越来越有一种表达的欲望,想把自己关于知识管理的一些学习体会写出来。如何避免碎片化阅读对阅读能力的伤害?如何避免触手可及的二手信息对思考能力的破坏?如何在应接不暇的信息洪流中保持稳定的思考?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变成改变生活的力量?这些问题也曾经困扰着我。
当我把关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一篇篇在网上发布出来时,得到了很多人的鼓励,让我更加坚定了写作信心。虽然很多问题“大神”们已经反复表达过了,但是我作为一个普通人,从普通人都能用得上这个角度去思考个人知识管理方法,相信也自有其价值。于是,在朋友们的鼓励下,就有了这本还不那么成熟,但是已经用尽我“洪荒之力”的书了。
在这里,我想对每一个希望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普通人说,如果你没有强大的资源和背景,对你而言为公平的还是通过学习获取知识,通过良好的知识管理提升能力,进而改变你生活的层次和格局。从表层看,知识管理可以提高能力;从深层看,知识管理方式就是你的生存方式,管理知识就是管理你的头脑。不管理好头脑里的知识,思维就一定是混乱无序的,因为知识是思维的基石。运用科学的知识管理方法,你的思维基石才能稳固坚定。
管理是按照规律来进行组织、排序、命令、测量、监督、评估和改进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就是按照人的认知规律,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你的知识获取和应用进行管理的过程。在这本书里,我希望能从厘清观念基础出发,逐步澄清与个人知识管理相关的那些观念误区,如把知识当成类似于实体的东西,而大脑像个容器,把东西放进容器摆好就算知识管理。对于绝大多数没有研究过知识论和知识管理的人来说,有这样的看法是很正常的。我希望可以通过这本书,帮你搞清楚究竟什么是个人知识管理,按照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搭建起你的专属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本书章重点澄清一些常见的学习和知识管理误区,从根源上挖掘学习效率低下、知识吸收效率低的原因。第二章对个人知识管理的底层规律进行分析,从建构论的视角对知识和知识管理进行全面分析,是全书的理论根基,也是相对比较枯燥的内容,不过建议大家还是不要跳读,因为搞清楚这些理论,会让你对知识的看法产生质变。第三章围绕知识规划的相关理念方法进行分析,手把手教大家规划知识体系路线图。第四章介绍构建个人知识管理框架的系统方法,整体流程包括五大步骤,方法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便于大家自学运用。第五章从实践运用的角度,围绕知识管理与知识变现,通过具体方法和案例分析,给大家提供可以用来对标操作的实用参考。
如果说本书和其他知识管理类书籍相比有什么特色,我想应该就是理论相对比较系统,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重新思考,同时给出了具体详尽的操作方法。因此,建议读者朋友在阅读的时候,不仅仅把它当成一本书来阅读,还可以当成践行手册,把书中的理念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对照书中的图、表去操作一遍,把知识体系画出来,然后对照具体方法去构建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
本书对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学习研究还非常初步,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阅读方法、学习方法、认知方法、知识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学习吸收了很多前人的研究成果,这里一并表示感谢。永远没有完美的表达,一切知识都在发展的过程中。关于个人知识管理,我还会继续深入研究,但目前思考的成果就是这样,希望各位亲爱的读者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我的邮箱是hedongxi666@163.com,微信号是hedongxi888。
本书针围绕个人知识体系架构问题,提出碎片化时代关于知识焦虑的解决方案。聚焦信息丰裕时代学习者的痛点,深度分析知识体系对实现个人快速提升的价值,为学习者提供可供参考的个人知识体系架构路径方法,并提供详尽的评估策略方法,让学习者可以系统评估个人知识力,为调整发展知识体系、学习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变现提供依据。
梅俊(网名:河东西),安徽外国语学院讲师,新闻学博士,学习社群运营专家,专注研究知识管理、公文写作、高效阅读、创新思维等领域,倡导致用型学习法,擅长深入浅出地拆解艰深理论,注重学以致用地解决现实问题,曾受邀到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分享职场写作、知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个,参编专著三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文章散见于《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等媒体。
章 学习知识管理,夺回人生主动权
01 一年300本书,你究竟学到多少知识? / 002
02 拒绝低水平勤奋,仅靠时间管理还不够 / 008
03 拿什么拯救你带宽不足的大脑? / 014
04 从数据到智慧,一共分几步? / 022
05 做少得多,学习领域的“谎言” / 030
第二章 把握底层规律,提升知识管理层次
01 认知维度比方向和勤奋更重要 / 038
02 创造知识是知识管理的境界 / 046
03 刻意学习提高知识吸收效率 / 054
04 聚焦个体需求,丰富知识结构 / 064
第三章 做好知识规划,搭建成长复利阶梯
01 别忙着学习知识,先改变心智模式吧 / 074
02 比职业规划更重要的是知识规划 / 081
03 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夯实复利式成长基础 / 091
04 正确投资知识资产,对抗知识通货膨胀 / 098
05 运用路线图方法,让你的知识管理先人一步 / 106
第四章 升级学习技能,构建高效PKM系统
01 PKM框架:对抗知识爆炸的秘密武器 / 118
02 目标识别:知彼知己,百学不惘 / 126
03 搜索输入:知识高速流动,主动适应才能生存 / 135
04 存储内化:一站式解决学完就忘的问题/ 145
05 激活输出:知行合一,其实没有那么难 / 156
06 复盘萃取:及时固化落地,实现认知升级 / 167
第五章 知识管理水平决定知识变现能力
01 寻找赛道,构建模式 / 180
02 形成产品,快速迭代 / 188
03 积累势能,塑造品牌 / 198
04 广泛链接,寻找机会 / 208
后 记 河东到河西,人生刚开始翻篇 / 217
本书针围绕个人知识体系架构问题,提出碎片化时代关于知识焦虑的解决方案。聚焦信息丰裕时代学习者的痛点,深度分析知识体系对实现个人快速提升的价值,为学习者提供可供参考的个人知识体系架构路径方法,并提供详尽的评估策略方法,让学习者可以系统评估个人知识力,为调整发展知识体系、学习知识管理、实现知识变现提供依据。
梅俊(网名:河东西),安徽外国语学院讲师,新闻学博士,学习社群运营专家,专注研究知识管理、公文写作、高效阅读、创新思维等领域,倡导致用型学习法,擅长深入浅出地拆解艰深理论,注重学以致用地解决现实问题,曾受邀到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分享职场写作、知识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个,参编专著三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文章散见于《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等媒体。
一年300本书,你究竟学到多少知识?
这两年知识服务行业风生水起,成功地开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经济新战场。生存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不断充电提升自己,同时学习的时间又是如此稀缺,于是,以“得到”“樊登读书会”为代表的很多知识服务商,为了解决人们的这个痛点,推出了类似“听书”这样的知识产品。以每天不到1元的价格,享受一年的听书服务,一天一本,一年就是365本。每天不到30分钟,就能掌握一本书的知识精华,听起来是多么划算的买卖。
书中的知识被包装成速食胶囊,在知识服务商的营销推广中,不知不觉被我们吞下,像安慰剂一样令我们感觉良好。可是听了那么多书,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这些知识又有多少对你的工作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呢?
我们常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那些经过团队精心提炼的书之精华,那些看起来很美味的精神食粮,对我们又能产生什么影响呢?
千万不要再假装学习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本意是不要听信传言。不过,从人类信息接收途径来看,耳听存在渠道信息衰减问题,眼见则是接触一手信息。我们平时听的书,经过讲书人的理解加工,信息的传递是否准确,需要打个问号。同时,美国哈佛商学院有关研究人员的分析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五种感官接收外部信息,其比例分别为:味觉1%、触觉1.5%、嗅觉3.5%、听觉11%、视觉83%。
视觉是我们为主要的信息接收渠道,也是信息接收能力强的渠道。一般我们听书都是在什么时间?我想大部分人可能和我一样,在刷牙洗脸、上下班途中、排队等碎片化时间。当时听得好像恍然大悟、收获很大,可是过不了多久,就仿佛根本没有听过一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和大脑的记忆机制有关系。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界普遍认同大脑的记忆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主要负责在大脑中短时间放置信息,信息能够存在的时间很短。长时记忆的信息保存时间较长,是以有组织的状态被贮存起来的。我们在听书的过程中,由于听觉信息吸收效率的限制,加上往往处于碎片化时间之中,很难对听觉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意义编码和处理,也就导致这些信息没能实现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转换。
因此,把听书作为知识获取的方式是很不靠谱的。听书的效果不过是听过了多少本书的数量安慰罢了,真正的知识获取量微乎其微。其实,不仅听书难以获取书中真正的知识,走马观花地读书同样不行。现在有很多人热衷于打卡读书,有的训练营训练每天读一本书的能力,有人骄傲地宣称自己一年可以读几百本书。这其实和我们从小就被灌输的思想有很大关系。我们都坚信学习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学总比不学好,而学习就要多读书。
一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骗了我们好多年,但庄子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很明白啊,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学习事业中去,你就危险了。危险就在于你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所谓的“学习”上了。
学习是好,但也得分怎么学。不知道为什么学,学完不知道有什么用,只是被学习的焦虑压着学、赶着学,不是掌控学习,而是被学习的欲望吞噬,这样的学习可能未必比沉迷游戏好到哪儿去!两者都不过是在浪费生命,只不过沉迷游戏是显性浪费,盲目学习是隐性浪费。朋友圈里有很多人喜欢晒学习成果,思维导图、时间管理、阅读方法,每天都有人在打卡。一些学习App也根据你学习的时长和频次颁发学习勋章。这种游戏式炫耀的学习,激励你花更多的时间去打卡、积累在线时间。
但是,学习真的不是用来炫耀的,朋友圈里点赞的虚幻骄傲反而会让你忘掉自己的目标。有多少人学了思维导图,能够确实把它用到工作学习中?见过很多画得非常漂亮的思维导图,却看不到作者的思考,图画得漂亮,思考深度不足,为画而画,不会用思维导图进行创新性思考。有多少人学了阅读方法,每天都在读书,可是还在重复着低水平的工作,没有任何改变和起色。
生命是一趟单向的旅程,所有为学习而学习的人,都是在浪费这仅有一次的宝贵生命。这样的状态可以称之为假装学习,而快速变化的时代一定会惩罚那些假装学习的人。
知识能改变命运吗?
我非常喜欢一部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由炙手可热的阿米尔·汗饰演男主角兰彻。兰彻是一个贫苦人家出身的孩子,冒名替富家子弟上大学考文凭。电影一开场,就展现出兰彻与众不同的特质。他非常反感高年级学生入学时戏弄低年级学生的方式,当高年级学生在他门口撒尿时,他用连接电线的勺子电得高年级学生满地打滚。旁边围观的同学感慨道:“盐水可作为电的导体,初中生都知道,我们只学了课本,他却学以致用。”
在工程机械课堂上,教授提问“机器”的定义。兰彻是这样回答的:“机器就是减少人劳动的东西。”教授追问,你能说清楚点儿吗?兰彻又解释道:“任何使工作简化,节约时间的工具都是机器。”接着他举例说:夏天天热,只要按下按钮,就会产生气流的电风扇,就是机器;跟远方朋友聊天用的电话,就是机器;计算机一秒钟百万次运算,也是机器。教授对他的回答很不满意,一再追问,机器的定义是什么?
兰彻说他已经回答了。这时兰彻在学校的对手,同学查尔图举手,流利地背诵:“机器就是各种部分的结合体按照设定的指令工作,通过信号传送,使用螺丝等工具或者利用杠杆原理对枢轴的支点或滑轮进行调试,尤其是其构造几乎都是由复杂的活动零件或由简单的机件部分,如轮子、杠杆、凸轮等组装而成。”教授终于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也就是书本中的定义。
从兰彻和查尔图两个人的回答里,你看出什么了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