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2.48 7.1折 ¥ 59.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张莉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96585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9.8元
货号29380885
上书时间2024-11-09
这门课讲的是女性文学,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思考一些女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对镜的方式进行分析。你可能会觉得疑惑,文学怎么还要分男女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也是我要讲女性文学这门课的意义。
在文学史上被忽视的女性
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古代文学史中,大部分的作家是男性。偶尔也会看到一两个女性作家的身影,比如薛涛,比如鱼玄机,比如李清照。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看不到集体涌现的女诗人、女词人、女小说家、女戏剧家,世界文学史也是如此,莎士比亚的时代也没有女作家。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女作家写得很差吗?并不是。首要的原因是,女性受教育的历史相比于男性是短的。在漫长的历史里,女性的受教育权是被剥夺的,而没有受教育权,就直接导致了大多数女性没有书写的能力。这是我们很容易理解的原因。而另外的原因则在于,长久以来我们对女性价值的理解是局限于家庭内部的。在传统社会里,女性价值是在家内体现的,生儿育女、操持家务,照顾丈夫、孩子、老人……这是女性的义务与价值所在。所谓贤妻良母,也是基于在家庭内部对女性价值的褒奖。换言之,在传统社会里,我们对女性的价值判断是在家内, 而不是家外。女性写作并不被鼓励,也不被支持。
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现代女性文学
在古代,中国女性自称“余”“奴”“妾”,她们生活在家内,偶尔也会在私塾或闺房里认字了,但即使写出了文字,也大多数在书信里或家庭内部流传,不能公开发表。但一百多年前,事情发生了变化。1895年,中国人自办的所女子学校开始招生,慢慢地,中国女性才开始有机会和男人一样受教育,接受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师范教育,上大学,当女性们拿起笔写自己的故事,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传统才开始生成。
从这个时候开始,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女性,她们开始写下自己的故事,这时候,与自称“余”“奴”“妾”不同,她们开始使用“我”。不仅如此,她们开始使用白话文写作。新文化运动时期,为了体现对女性的尊重, 刘半农创造了一个词——“她”,女字旁的“她”。这个“她”以前是没有的,这是非常重大的发明,这也意味着,女字的“她”和男字的 “他”是平等的。这个字非常直观地表明了“他”和“她”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玩偶之家》中的娜拉说,“我是同你一样的人”——她说的是同丈夫一样的人。男人是她的参照,是一个标准,因为她还找不到别的标准。《伤逝》里的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表达的是女性个人意志的觉醒,“我”拥有对自己的权利。但是,这个声音是小说人物发出来的,子君是作家鲁迅虚构的人物。现实中如果一位女性要在文学中发声,她得拿起笔写作才可以。
有必要借用伍尔芙的句式来讲述现代女性写作者的发生史:现代女性写作者的诞生,要感谢两场战争,一场是把妇女们从家内解放到家外的“贤妻良母”的战争;另一场则是在五四时代的“超贤妻良母”运动,它为妇女们的解放提出了“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的目标。如果说女性走出家庭进入公共领域只是为女性写作提供了客观条件的话,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则为现代女性写作提供了创作者——一批具有现代主体意识的女性。这些女性是勇于用“我”说话、勇于发表对社会的看法、勇于表达爱情、勇于内心审视、勇于向传统发出挑战的新青年,是与男性青年并列走在时代潮头的女性青年。
如果把中国现代文学理解为“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那么,这也就意味着女性文学史,其实还是现代女作者出现的历史、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女性文本如何生成的历史。
你看那些早的现代女性作家的生命轨迹何其相似: 逃离家庭、接受新文化教育、自由选择婚姻、自由写作, 这既是庐隐、冯沅君、白薇的生命经历,也是丁玲、萧红等人的人生体验。人的意识和女性意识的苏醒使她们参与现代文学的书写,并且,她们开创出现代女性写作的传统。
当然,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冰心、庐隐在1919年、1920年写的作品并没有那么好,她们初的表达不连贯, 也不流畅,她们喜欢写别人的故事,不敢写自己的故事——她们需要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声音,需要去不断地练习,如果不像鲁迅、周作人那样写,那应该怎么写呢?
直到丁玲、萧红、张爱玲的作品发表,我们会发现, 女性写作和男性写作所使用的腔调和视角如此不同。她们实实在在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表达,而写作成就又是可以和男性比肩的。我的意思是说,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从1919 年算起,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因为和漫长的男性文学传统相比,女性文学的传统非常短,它需要女性读者、女性作家一起来建立,所以我们要强调女性文学。
强调平等,尊重差异
如果你对一位女作家说,“你写得一点也不像女人写的”,一般情况下它会被当作一种褒奖,夸奖者和被夸奖者都默认。可是,几乎很少有人会对一位男作家说,“你写得一点儿也不像男人写的”,因为大家明白这个评价并非夸奖。这便是我们习焉不察的文学事实。这说明,我们对一部好作品的判断其实是有一个潜在标准的,或者说, 长久以来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认知,这是基于男作家创作情况下所生成的一个标准。
所以,面对那些反对女性写作、强调文学没有男女之别的观点时,我们其实应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在为了达到某些普遍的、一致的、整齐划一的标准而无视那些不同呢?今天讨论女人、女性身份、女性文学、女性立场,其实不是为了排斥什么,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在女性的声音、女性的属性、女性文学被忽略的情况下,关注女性、强调女性其实是一个基本常识,我们讨论女性文学,实际上是为了寻找更重要的平等,是让女性的声音、女性的立场和女性在写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被更多人知道。
女性主义批评带来更多视角
谈论女性文学,首先是谈女作家作品;另外,也要谈到作为读者的女性,来自女性视角的阅读,很多时候我们将基于女性视角的批评笼统地称之为女性主义批评。简单来说,女性主义批评就是站在女性立场去理解问题,比如
《阁楼上的疯女人》,评价的是《简·爱》这部作品。
《简·爱》的故事是一个独立自强的女性和庄园主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故事,因为女性主义批评,简·爱的故事有了另一种读法。
如果站在罗切斯特的角度,你会觉得阁楼上的女人是个疯子;如果你站在简·爱的角度,你会觉得那个疯女人阻挡了她的幸福。可是,如果站在疯女人的角度呢?她其实是被社会压迫的失声的女人,如果她可以说话,那么罗切斯特很可能是一个残酷无情、令人厌恶的男人。在此以前,我们习惯站在简·爱的角度,疯女人和她虽然都是女性,但是立场、视角并不一样,这让人意识到,其实在女性群体内部也是有阶级、阶层和立场之分的。
比如说在《红楼梦》里,贾母的立场和刘姥姥的立场是不同的,虽然她们同属女性,但是因为阶级、阶层和立场的不同,她们看世界的角度完全不同。站在男人的角度看问题,和站在女人的角度看问题,站在贾政的角度和站在贾母的角度,有可能是不同的;同为女性,站在贾母的角度和站在刘姥姥的角度,看世界的方式也不一样。
女性视角其实通常是边缘的、弱者的、被忽视的角度,从这个角度出发,会让你看到这个世界的丰富性和人的多样性。当我们站在阁楼上的疯女人的角度看世界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对《简·爱》的理解多么单一。女性批评方法会让我们看到不应该忽略的、更广阔的世界,也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作品。
回到开始的问题,为什么要强调女性文学,因为女性文学里,有被普遍忽略的女性的视角、女性的感受和女性的立场。
这门女性文学课,不是高深的,它是在普及常识,它强调女性视角、女性立场。强调女性视角,不仅仅是强调女作家作品里的视角,也要站在女性视角去解读男作家的作品,去认识那些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只有这样,我们眼中的真实世界和我们所阅读的文学世界才会更复杂、更多元,而非更单一、更封闭。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女性文学,要理解女性文学作品的原因。
基于女性问题,同时立足于文学阅读是此书的基本宗旨。二十三讲中,包含了对当下热门女性问题的思考,如理解女性身体、女性美,爱情中的金钱与性,婚姻的恩爱和离别,母亲形象的多样性……也涉及到女性的传统和女性写作的源流等等。我所尝试的,是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立场解读文学作品,用以疏解我们今天的困惑和精神疑难。
整体而言,这本书所追求的是,和普通的文学读者一起共赴文学世界:那里既有曲折生动的戏剧冲突,也有舒缓迷人的情感故事,它们能带给我们普通生活之外的精神愉悦。
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女性的文学阅读课吧。
作为国内重要的女性文学研究学者,张莉对文学中的性别观有着特别敏锐的触觉。她擅长分析女性处境,从共情出发,希望带领读者走出性别的二元对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本书分为六章共二十三讲,内容涵盖了对当下热门女性问题的思考,如理解女性身体、女性美,爱情中的金钱与性,婚姻的恩爱和离别,母亲形象的多样性等,也涉及女性的传统和女性写作的源流等,既有专业深度对普通读者也颇有启发性。此书的关注对象主要以女作家作品为主,涵盖了对丁玲、萧红、张爱玲、王安忆、铁凝、迟子建等人的诸多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但也并不限于女作家作品,本书也讲读了鲁迅、冯骥才、毕飞宇、苏童、李修文等男作家笔下的女性生活和女性人物,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立场解读这些文学作品,用以疏解今天女性们所面对的困惑和精神疑难。作者的观点及论证严谨而又不失文学性,能观照女性现实中面临的难题,却又温暖动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受研究生欢迎十佳教师,“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主办人。
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小说风景》《持微火者》等。主编《中国女性文学作品年选》《新女性写作专辑:美发生着变化》《我认出了风暴》等。
曾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
导读:文学为什么要分男女
di一篇 女性身体
讲 我们对身体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第二讲 怎样才算尊重女性——周晓枫《你的身体是个仙境》
第三讲 谁来定义女性美——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第二篇 女性的自我认知
第四讲 女性的悲剧处境如何造成——鲁迅《祝福》
第五讲 “为你好”与同化异类——萧红《呼兰河传》
第六讲 “奉献型人格”与好女人形象——铁凝《永远有多远》
第七讲 何为女人的体面——毕飞宇《玉米》
第八讲 怎样理解女性情谊和相互嫉妒——苏童《妻妾成群》
第九讲 女性的“衣锦还乡”与男性一样吗——魏微《异乡》
第三篇 爱情话语
第十讲 爱情话语怎样俘虏我们——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第十一讲 金钱能否真正衡量爱情——魏微《化妆》
第十二讲 能像侦破案件一样侦破爱情吗——东西《回响》
第十三讲 女性在爱情中如何成为自己——王安忆《我爱比尔》
第四篇 婚姻交响乐
第十四讲 “不般配”的选择和高贵的婚姻——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第十五讲 家庭暴力的实质——周晓枫《布偶猫》
第十六讲 离婚就是被抛弃吗——铁凝《遭遇礼拜八》
第十七讲 像植物一样生生不息的夫妻情感——迟子建《亲亲土豆》
第五篇 成为母亲
第十八讲 文学史上的“暗黑”母亲——张爱玲《金锁记》
第十九讲 母亲是否也会被孩子的期待绑架——李修文《女演员》
第二十讲 现代女性如何做到家庭与事业两全——作家陈衡哲
第二十一讲 母亲形象的多样性——邵丽《风中的母亲》
第六篇 女性传统
第二十二讲 关于“老祖母”,我们知道些什么——乔叶《慢的是活着》
第二十三讲 女性写作的多种可能——李娟《我的阿勒泰》
结语:如何理解女性的价值
作为国内重要的女性文学研究学者,张莉对文学中的性别观有着特别敏锐的触觉。她擅长分析女性处境,从共情出发,希望带领读者走出性别的二元对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本书分为六章共二十三讲,内容涵盖了对当下热门女性问题的思考,如理解女性身体、女性美,爱情中的金钱与性,婚姻的恩爱和离别,母亲形象的多样性等,也涉及女性的传统和女性写作的源流等,既有专业深度对普通读者也颇有启发性。此书的关注对象主要以女作家作品为主,涵盖了对丁玲、萧红、张爱玲、王安忆、铁凝、迟子建等人的诸多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但也并不限于女作家作品,本书也讲读了鲁迅、冯骥才、毕飞宇、苏童、李修文等男作家笔下的女性生活和女性人物,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立场解读这些文学作品,用以疏解今天女性们所面对的困惑和精神疑难。作者的观点及论证严谨而又不失文学性,能观照女性现实中面临的难题,却又温暖动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受研究生欢迎十佳教师,“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主办人。
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小说风景》《持微火者》等。主编《中国女性文学作品年选》《新女性写作专辑:美发生着变化》《我认出了风暴》等。
曾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茅盾文学奖评委。
——周晓枫《你的身体是个仙境》
如果你跟现在的女孩说起身体话题,我相信大多数时候,大家会兴致勃勃地聊减肥、健身、医美、护肤等,今天很多女孩甚至会把收入的一大部分都花在让自己变美这件事上。毕竟,现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对美丽女性的迷恋、对女性身体的赞美,每年到了3月8日,还有商家打造出来的女神节、女王节等。这些称谓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幻觉,也会觉得女王、女神似乎是对女性尊重的表现。但是,对女性的过度美化,只展现女性美好的一面,真的是对女性的尊重吗?
小时候读文学作品,里面的女性美好、纯洁、美丽, 身材十分妖娆,甚至“灵魂带着香气”。不管是纯文学作品还是通俗文学作品,都喜欢这样写,仿佛这些女性生来就是美的,仿佛她们从不食人间烟火。很多文学作品里, 几乎看不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身体,甚至女主人公们也不会经历一般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历的那些窘境。所以,年轻时代,爱读小说的我读了很多文学作品里对女性身体的美化后,再回看自己,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美好,自己的身体和文学作品中所书写的身体并不一样, 这给我带来很大的自卑感。成长后跟朋友聊天发现,有这种困扰的并不是少数。这种美化身体的书写,的确会对女性的自我认知、女性的价值观,形成隐秘的重要影响。其实,这样的文学作品也不是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在于要勇敢面对和表达世界的真相、女性的真相、身体的真相。
萧红笔下的女性身体
萧红在20世纪30年代写过一篇小说《生死场》,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死场》写的不是我们常识经验里的村庄,并不是风和日丽,其乐融融,她写的不是美好的村庄:山羊睡在荫中;罗圈腿孩子钻入高粱群;老王婆像猫头鹰一样述说着她无穷的命运……《生死场》写的是麦场、菜圃、羊群、荒山、野合的人与偷欢的动物、生产的女人。她写两个青年男女相遇了:“他的大手敌意一般地捉紧另一块肉体,想要吞食那块肉体,想要破坏那块热的肉。”这部小说里有很多惊世骇俗的身体书写。
《生死场》写人身体的丑怪,也写患病女人身体的肮脏。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落后,女人生产时非常恐怖的状态被萧红书写下来,她也书写了女性面对性爱时的恐惧。这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以往的女性写作,前辈女作家们的书写是温婉的、柔和的,可萧红的不是,她的色彩硬得浓烈,而不是素雅的。前辈女作家想到自己的书写可能会导致别人怪异的目光或者奇怪的流言时,会停下笔,可是萧红不。这个女作家像接生婆一样注视女人们的分娩,看着作为负累的女性身体撑大、变形、毁灭。这样的写作者其实是无畏的、勇敢的,因为她把女性当成了女人而不是女神。也就是说,年轻的萧红把她对于女性身体的恐惧、厌憎都写了出来,这跟冰心的写作非常不同,冰心笔下的女性身体,是冰清玉洁的、是去情欲化的,某种意义上,是圣洁化了的身体。
周晓枫笔下的女性
作家周晓枫的《你的身体是个仙境》是一篇让我们重新认识身体的作品。这篇散文写的是一个女性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的身体。文章开头是去看一位刚生完孩子的女友,她的脸和身材都变形得厉害,她抱着满身通红的褶皱婴儿。还向“我”出示剖腹产的刀口。
作者直接面对女性生育——生育当然是美好的,但它与血污、伤口、身体变形等相伴生。在这本书里的“我” 非常讨厌自己的身体,不喜欢皱纹、疤痕、赘肉、斑点、茧子和气味。事实上,“我”曾经做过一些自残身体的举动:
发育期用尺寸极不相适的胸罩束缚自己,我认为穿上紧身毛衣显现的起伏岂止不雅,更是羞耻。每次要花费长时间才能艰难地系上那几粒半透明的小塑料扣,我冻得嘴唇冰凉,当终于成功,纯棉胸罩马上如坚固的铁丝紧勒肋骨。连睡觉都不松开扣子,我以为长此以往,就会拥有男孩子般的平伏胸膛。乳房下面贯彻到后背的那道暗紫伤痕,数年不愈,因为有时会勒出血,洗澡的时候我忍不住在冲沸而下的水流里偷着流泪。
羞愧感就这样如影随形。因为生活在北方,叙述人每次洗澡都不愿意看到自己的身体,总是趁着浴室里雾气蒙蒙的时候匆匆洗完离开。事实上,《你的身体是个仙境》里表达了许多女性对自我身体、对自我的厌弃:
说到底,我不喜欢自己的女性角色,觉得上帝让我做女孩是种处罚。尽管为我热衷的文学作品里充满对少女和母亲的咏唱,依然不能有所安慰。女性因为孕育受到赞颂,她们身怀人类的未来——但我也知道这是对子宫和阴道的美化。神圣的诞生之地,让我联想到已获得的科普知识,我难以在其间维持平衡。我知道,某些鱼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等动物,它们的肠道、输尿管和生殖腺的开口都在一个空腔里,这个空腔叫作泄殖腔。我嫌脏。
成熟各有标志,但对许多孩子来说,了解生殖秘密都是一个重要裂变,它撕开洞见黑暗的口子。我从乖巧变得叛逆,有时挑衅地跟母亲顶嘴。她曾经是我以为世上完美的母亲,但她,竟然暗中辜负我……我不能解释我的委屈和敌意。明白了途经阴道的出生,我心理不适,对母亲和自己都怀有轻视。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