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拟故事集
  • 拟故事集
  • 拟故事集
  • 拟故事集
  • 拟故事集
  • 拟故事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拟故事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4.02 4.8折 29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3960179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9元

货号28554066

上书时间2024-11-03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汪曾祺别集》总序

 

别集,本来是汪曾祺为老师沈从文的一套书踅摸出的名字,如今用到了他的作品集上。这大概是老头儿生前没想到的。

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在《沈从文别集》总序中说:“从文生前,曾有过这样愿望,想把自己的作品好好选一下,印一套袖珍本小册子。不在于如何精美漂亮,不在于如何豪华考究,只要字迹清楚,款式朴素大方,看起来舒服。本子小,便于收藏携带,尤其便于翻阅。”这番话,用来描述《汪曾祺别集》的出版宗旨,也十分合适。简单轻便,宜于阅读,是这套书想要达到的目的。当然,好还能精致一点。

这套书既然叫别集,似乎总得找出点有“别”于“他集”的地方。想来想去,此书之“别”大约有三:

一是文字总量有点儿不上不下。这套书计划出二十本,约二百万字。比起市面上常见的汪曾祺作品选集,字数要多出不少,收录文章数量自然也多,而且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剧本、书信等各种体裁作品全有,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他的创作风格。若是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相比,《别集》字数又要少许多。《全集》有十二卷,约四百万字,是《别集》的两倍,还收录了许多老头儿未曾结集出版的文章。不过,《全集》因为收文要全,也有不利之处,就是一些文章的内容有重复,特别是老头儿谈文学创作体会的文章。汪曾祺本不是文艺理论家,但出名之后经常要四处瞎白话儿,车轱辘话来回说,后都收进了《全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别集》则可以对文章进行筛选,内容会更精当些。就像一篮子菜,择去一部分,品质总归会好一点儿。

二是编排有点儿不伦不类。这套书在每一本的前面,大都要刊登老头儿几篇与本书有点儿关联的文章,有书信,有序跋,还有他被打成右派的“罪证”和下放劳动时写的思想汇报。在正文之前添加这些“零碎儿”,可以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汪曾祺其文其人。这种方式算不得独创,《沈从文别集》就是这么编排的,只是一般书很少这么做。也算是一别吧。

再有一点,是编者有点儿良莠不齐。这套书的主持者,以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他们大都对汪曾祺的作品有着深入了解,也编过他的作品集。有的当年常和老头儿一起喝酒聊天,把家里存的好酒都喝得差不多了;有的是专攻现当代文学的博士;有的被评为“汪迷”;有的参加过《汪曾祺全集》的编辑;有的对他的戏剧创作有专门研究……这些人能够聚在一起编《汪曾祺别集》,质量当然有保证。其中也有跟着混的,北京话叫“塔儿哄”,就是汪曾祺的孙女和外孙女。她们对老头儿的作品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独立编书还差点儿火候。好在大事都有专家把控,她们挂个名,跟着敲敲边鼓,不至于影响《别集》的质量。

这套《汪曾祺别集》是好是坏,还要读者说了算。

 

汪 朗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导语摘要

《拟故事集》

1987年,汪曾祺到美国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时,开始创作《〈聊斋〉新义》系列小说。这些作品是作者运用现代意识和美学观念改写《聊斋》故事,为其注入新的思想。

从1987—1991年,《〈聊斋〉新义》共完成13篇。形式接近的作品,包括1984年前后的《拟故事两篇》,1991年改写《夜雨秋灯录》的《樟柳神》等。作者1950年代在《民间文学》等杂志做编辑时,也曾改写过一些民间故事,如《鲁班故事三篇》《牛郎织女》。不仅是改语言,他在故事型的叙事中注入了特别的文学意蕴。

1990年,作者应邀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名人画传”丛书撰写了《释迦牟尼画传》的文字内容,这一作品也延续了作者的“文体试验”“语言试验”风格。

本书收入了作者1950—1990年代以“改写”为主要特征的作品,并附《聊斋志异》等作品的原文,以方便读者阅读,体会作者选择题材的独特视角和语言魅力。

本卷由李建新编选。

李建新,《汪曾祺别集》之《拟故事集》《桥边散文》编者。

编订有《汪曾祺集》十种(河南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中后期小说卷、书信卷分卷主编。



作者简介

汪曾祺(一九二〇—一九九七)


江苏高邮人。一九三九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为沈从文先生的及门弟子。约一九四〇年开始发表散文及小说。大学时期受阿索林及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影响,文字飘逸。以后备尝艰难辛苦,作品现实感渐强,也更致力于吸收中国文学的传统。毕业后曾做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的职员。一九四九年以后,做了多年文学期刊编辑。曾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一九六二年到北京京剧院担任编剧,直至离休。主要作品集有《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翠文谈》《晚饭花集》《蒲桥集》等。



目录

书信选


 


致施松卿 一九八七年九月四日 ———— 1


致施松卿 一九八七年九月十二日 ———— 4


致施松卿 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


     二十一、二十二日 ———— 6


致施松卿 一九八七年十月七、


     十二、十三、十六日 ———— 10


致施松卿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日 ———— 16


致施松卿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五、


     二十六、二十七日 ———— 21


致施松卿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五、


     十六、十七日 ———— 28


致施松卿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 35


致施松卿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四、


     二十五日 ———— 39


致古剑 一九八八年五月三十日 ———— 45


致古剑 一九八八年七月八日 ———— 46


致黄裳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八日 ———— 47


 


民间故事选


鲁班故事三篇 ———— 49


牛郎织女 ———— 56


 


小说选


拟故事两篇 ———— 64


公冶长 ———— 71


 


《聊斋》新义 ———— 73


陆判


——《聊斋》新义 ———— 99


双灯


——《聊斋》新义 ———— 106


画壁


——《聊斋》新义 ———— 110


《聊斋》新义两篇 ———— 115


新笔记小说三篇 ———— 126


虎二题


——《聊斋》新义 ———— 139


释迦牟尼 ———— 149


 


附录


《聊斋志异》原文 ———— 221


瑞云 黄英 促织 石清虚 陆判 双灯 画壁 佟客


凤阳士人 郭安 牛飞 赵城虎 向杲


《夜雨秋灯录》原文 ———— 251


樟柳神


 


一条若隐若现的支流 李建新 ———— 254



内容摘要

《拟故事集》


1987年,汪曾祺到美国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时,开始创作《〈聊斋〉新义》系列小说。这些作品是作者运用现代意识和美学观念改写《聊斋》故事,为其注入新的思想。


从1987—1991年,《〈聊斋〉新义》共完成13篇。形式接近的作品,包括1984年前后的《拟故事两篇》,1991年改写《夜雨秋灯录》的《樟柳神》等。作者1950年代在《民间文学》等杂志做编辑时,也曾改写过一些民间故事,如《鲁班故事三篇》《牛郎织女》。不仅是改语言,他在故事型的叙事中注入了特别的文学意蕴。


1990年,作者应邀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历史名人画传”丛书撰写了《释迦牟尼画传》的文字内容,这一作品也延续了作者的“文体试验”“语言试验”风格。


本书收入了作者1950—1990年代以“改写”为主要特征的作品,并附《聊斋志异》等作品的原文,以方便读者阅读,体会作者选择题材的独特视角和语言魅力。


本卷由李建新编选。


李建新,《汪曾祺别集》之《拟故事集》《桥边散文》编者。


编订有《汪曾祺集》十种(河南文艺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中后期小说卷、书信卷分卷主编。



主编推荐

汪曾祺(一九二〇—一九九七)

江苏高邮人。一九三九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为沈从文先生的及门弟子。约一九四〇年开始发表散文及小说。大学时期受阿索林及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影响,文字飘逸。以后备尝艰难辛苦,作品现实感渐强,也更致力于吸收中国文学的传统。毕业后曾做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的职员。一九四九年以后,做了多年文学期刊编辑。曾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一九六二年到北京京剧院担任编剧,直至离休。主要作品集有《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翠文谈》《晚饭花集》《蒲桥集》等。



精彩内容
 鲁班故事三篇赵州桥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
鲁班和他的妹妹周游天下,到了赵州。远远就看见赵州城黄澄澄的城墙了,走到近处,却见一条白茫茫的汶河拦住去路。河边上挤了很多人,粜谷的,卖草的,运盐的,贩枣的,往作坊里送棉花的,赶庙会卖布的,挑着担子,拉着毛驴,推着车子,一齐吵吵嚷嚷,争着要渡河进城。河水流得很急,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渡不过几个人。有人等得不耐烦,就骂起来了。鲁班看了,就问:“你们怎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问了几个人,都说:“汶河十里宽,洄沙多又深,迎遍天下客,没有巧匠人。”鲁班和鲁姜看看河水地势,就发心给赵州人修两座桥。
鲁姜走到哪里总是听见人夸奖她哥哥多巧多能,心里很不服气,这回要跟鲁班赌赛一下,就说修桥两个人分开
来修,一人修一座,看谁先修好。天黑开工,鸡叫天明收工,谁到鸡叫还完不成,就算输了。这么说好了,就分头准备起来。鲁班修城南的一座,鲁姜修城西的一座。
鲁姜到了城西,聚集聚集材料,急急忙忙就动手。才半夜工夫,就把桥修好了。她心想这回一定把哥哥比下去了,倒要看看哥哥这会做到个什么样子,就偷偷跑到城南来。谁知到了那里,河还是河,水还是水,连个桥影子都没有,鲁班也不在河边,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她正在纳闷,远远看见南边太行山上下来一个人,赶着一大群绵羊,窜窜跳跳往这边来了。走到近处,一看,那人正是她哥哥,他赶的哪里是一群羊啊,赶的是一块一块雪白细润的石头。鲁姜一看这些石头,心里就凉了。这是多好的石头啊,这要造起一座桥来该多结实,多好看啊,拿自己修的桥跟它比,哪比得过啊!她想,一定要有两手盖过他的,念头一转,就急忙回到城西,在桥栏杆上细细地刻起花来。刻了一会,桥栏杆都刻遍了,牛郎织女、丹凤朝阳,还有数不清的奇花异草……鲁姜看看,心里又得意起来。她沉不住气,又跑到城南来看鲁班。鲁班这时把桥也
快修完了,只差桥头还有两块石头没有铺好,她一看,着
了急,就尖起嗓子学了两声鸡叫。她这一叫,引得村前村后的鸡也都急急忙忙一齐叫唤起来。鲁班听见鸡叫,赶忙把两块石头往下一放,桥也算修成了。
这两座桥,一大一小。鲁班修的大刀阔斧,气势雄壮,叫做大石桥;鲁姜修的精雕细琢,玲珑秀气,叫小石桥。直到现在,赵州一带的姑娘挑枕头绣花鞋的时候,母亲们还说:“去吧!到西门外小石桥栏杆上抄几个好花样来!”赵州一夜修起了大石桥,修的还说不出有多么结实,多么好看,第二天,这事就轰动了远近各州城府县,连住在蓬莱岛上的八洞神仙也都听到了消息。神仙里张果老是个好事的人,听说有这件事,就牵上他的乌云盖顶的毛驴,驴背上褡裢里,左面装了日头,右边装了月亮;又邀
上柴王,推上金瓦银把的独轮车,车上载着四大名山,游游荡荡,就来到了赵州。到了桥边,张果老高声问道:“这桥是谁修的呀?”鲁班正在桥边察看桥栏桥洞,听见
有人问,就回答:“这桥是我修的,怎么啦?有什么不好吗?”张果老指指毛驴小车,说:“我们过桥,它吃得住吗?”鲁班一听,哈哈大笑,说:“大骡子大马只管过,还在乎这一头毛驴、一驾车?不妨事,走你的!”张果老、柴王爷微微一笑,推车赶驴上桥。他们才上去,桥就直晃晃,眼看要坍;鲁班一看不好,连忙跑到桥下双手把桥托住,这才把桥保住。桥身桥基经过这一压,不但没有损坏,倒更加牢实了;只是南边桥头被压得向西扭了一丈多远。所以,直到现在,赵州桥上还有七八个驴蹄印子,那是张果老留的;三尺多长一道车沟,那是柴王爷推车压出来的;桥底下还有鲁班的两个手印。早年间卖年画的时候,还有鲁班爷托桥的画卖呢。
张果老过了桥,回头看看鲁班,说:“可惜了你这双眼睛呦!”鲁班觉得有眼不识人,越想越惭愧,便把自己一只眼睛用手挖了,放在桥边,悄悄地走了。后来马玉儿打从赵州桥路过,看见了,就把眼睛拾起来,安在自己额上。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所以现在木匠做活,到平准调线的时候也都用一只眼睛。而后人塑马王爷的像,就给塑了个三只眼。P49-52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