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7.38 3.8折 ¥ 46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笑尘九子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5904939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25123568
上书时间2024-11-02
王俊义
一
微信时代,微信就成了一个人的背叛。
没有人出卖你的行程,微信就出卖了你。
这几年,王笑尘(他爱用笔名笑尘九子)在哪里,他的微信就告诉我他所在的城市或乡村在哪里。
王笑尘的微信里,有很多是古体诗词,微信不但“告诉”了我们他的行踪,还“告诉”了我们他的情怀。
王笑尘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有深厚的怀古情思。在这些情思里,你会看出,王笑尘的内心世界里深埋了三个人:一个是李白,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车过西安,王笑尘吟哦:“停车欲邀太白饮,忽记仙去独尽觞!”面对喧嚣的世界,王笑尘临窗而立,会冒出如此的句子:“莫道喧嚣累高士,太乙太白存一真。”王笑尘,钟情的是李白的浪漫倜傥。
冬日暮色沉沉,王笑尘行走于洛阳偃师,过邙山,他吟哦:“玄奘法杖今何在?杜甫诗章空生悲。”暮春落花朵朵,王笑尘拜谒偃师杜甫墓,生出无限感慨:“才盖盛唐空孤愤,诗传华夏满古今。”王笑尘,钟情的是杜甫的悲凉情愫。
清明时节,行色匆匆过绍兴,王笑尘吟哦:“江南自古多才俊,至今仍羡一放翁。”从鲁迅故居前坐乌篷船到沈园,见到幽廊下紫藤满垂,王笑尘看见陆游向自己走来:“八百年来鉴湖月,夜夜照影尽放翁。”王笑尘,钟情的是陆游的家国情怀。
一个带着古典范儿的王笑尘,自然就会徘徊在李白的浪漫倜傥里,杜甫的悲凉情愫里,陆游的家国情怀里。
二
王笑尘老家的名字很特别、很好听——走马坪村。
不知在哪个朝代,哪个人踏马走过,留下一个这么好听的名字,这恐怕连王笑尘也不知道。
一个村庄是有灵性的,打马走过的人被一个村庄遗忘了,然而被王笑尘记住了。这之前,恐怕至少上千年;这之后,也不知道该是多少年。
被王笑尘记住的走马坪村,就是王笑尘的乡愁之地。
在王笑尘的诗歌里,能看到走马坪这个村庄的影子,一直跟随着王笑尘。
是一棵泡桐紫色的花朵,还是一株茱萸红色的果实?是一条清澈的山涧小溪,还是山冈上一朵缥缈的云彩?这一切,都被王笑尘演绎为自己的诗句。
很多人以为把鞋子上的泥巴抠掉了,自己就不属于老家的那个村子了。其实不是的,在心底,谁也抠不掉从会走路时就粘在鞋子上的泥巴。王笑尘在意识里不想抠掉自己村庄的泥巴,就是在远走他乡的日子里,他也会在诗歌里归乡。
仔细去读王笑尘的诗歌,会读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台湾诗人那种乡愁的味道。那些诗人是无奈地从大陆到台湾的,他们的乡愁隔着海水。王笑尘的乡愁是直接的,是自己挣扎着要走出故乡的,是可以触摸和返回的。因为王笑尘的村子就在车轮子上,想回走马坪,车轮子就带他回去。
现在说留住乡愁,就是留住一个古老的村落。其实,一个人的诗歌才是能留住乡愁的村落,一行就是一个老屋,一个词语就是一片青瓦。王笑尘的诗歌里,偶尔还能看到走马坪的老屋和青瓦。
三
乡愁与老屋青瓦有关,更与父母的坟墓在村子里的山冈上有关。
王笑尘父母亲的坟墓,在走马坪的山冈上。
清明,王笑尘回到走马坪,给父亲母亲上坟,点燃的纸钱,香火飘荡着乡愁。
中秋,王笑尘回到走马坪,把月饼摆在父亲母亲的坟前,饼香洋溢着乡愁。
特别是农历十月初一,鬼节,王笑尘会把油馍供放在父母的坟墓前,油馍的光泽张扬的,依然是乡愁。
从王笑尘的诗歌和散文里,都能找到王笑尘表达乡愁的直接方式。
让人动容的是,王笑尘到欧洲旅游,写的散文,时不时流淌出自己的乡愁。在欧洲的大教堂里,王笑尘祈祷的时候,忽然想到了走马坪,忽然想到了一生操劳勤谨的母亲,睡在走马坪的山冈上——他就在教堂里为自己的母亲祈祷。
一个人不论走多远,仍记着乡村的母亲,记着母亲长满荒草的坟墓,就是记着乡愁。
能把自己对母亲的情感写进诗歌里散文里,就是对乡愁的记载。
一个人的乡愁,是自己的财富。王笑尘把自己的乡愁装订在自己的书页里,这就是王笑尘的一笔财富。
四
王笑尘生在走马坪村,是父母亲十一个孩子里的儿子,父母很是重视他。
在村子里,父母的重视并不能改变他的命运。王笑尘为了生活得体面一些,就要走出走马坪。
走出村子的过程,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就如同《旧约》里的犹太人出埃及。
王笑尘的作品,有意无意地描写了自己的苦闷和奋斗,甚至有青少年时代不屈服的挣扎。
在王笑尘青少年时代的小说里,往往会看到那些挣扎的痕迹。时过境迁后,读王笑尘的小说,不但看到了王笑尘的青少年时代,也看到了每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人的青少年时代。那些带着泪水、汗水和血水的奋斗与挣扎,总是让人唏嘘不止。而回忆并书写这些苦闷和挣扎,也是王笑尘自己唏嘘不止的过程。
王笑尘喜欢阅读的长篇小说是《平凡的世界》,书中主人公的命运让王笑尘看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一个农村的孩子,世界对于他是平凡的,生活对于他是平凡的,而要跳出平凡的世界,有的时候比撑竿跳高跳过十八米还要困难。可以说,在乡村有点志向的人,内心里都装着一个和路遥相同的梦,特别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农村文学青年,都是一个个小路遥。
王笑尘毕竟跳出来了,毕竟从那个叫走马坪的村子里跳出来了。今天读他那些苦闷时期的诗歌和小说,总会看到一个人总是在平凡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不平凡之处。尽管这种寻找和挣扎的过程是充满痛苦的,但王笑尘的寻找与奋争却总是充满了浪漫与诗意。用他的话说:峥嵘岁月,无怨无悔。
五
生活不会亏待每一个为生活尽心尽力的人。王笑尘为自己的生活尽心了、尽力了,生活给王笑尘的馈赠与他的尽心尽力是成正比的。
王笑尘当下写作的时候,却不善于或不想写出自己今天的生活和心境,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回望与品味。
他在回望之间,会看见一树落花和墙脚掉落的一枝蔷薇,会看见落雪的屋檐和暮春的紫藤,会看见渐行渐远的青春,会听见寺庙的晨钟暮鼓,会看见一片叶子诗意地栖居在树上,会看见秋风里低回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的鹳鸟。在看似平凡的世界上,诗意如同秋雨,在王笑尘的笔下弥漫和氤氲。
当然,让王笑尘感慨的,还是那些让他回望再回望的童年:
多想再看看炊烟
多想再抚摸童年
因为转身
转身
已是中年
时间就是这样溜走的,在生活的奔波中,甚至在自己的一行诗句里。王笑尘在诗歌里,已经看到了时间的车辇在地平线上远行。因此,他有些孤傲和狂狷地说:“生活本就应如此畅快奔放。”
王笑尘的诗歌是慢的,生活是快的。这就是平凡世界里的不平凡。
六
王笑尘至今还有点儿民国时期的文艺范儿。
他的诗歌和散文,会让你看到他系着一条蓝色的围巾,走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苏州或者上海,和他同行的是雨巷诗人——戴望舒。
文学是可以传染的,也是可以隔代传承的,犹如李白与陆游、杜甫与龚自珍、李贺与海子。哪怕你是当代的人,写作的时候,你的身边或许站着的就是戴望舒和徐志摩。王笑尘就是如此:“五四”时期的文风深深刻在他的诗歌和散文里,唐诗宋词的永恒魅力深深刻在他的诗歌和散文里。
在青少年时代,王笑尘所能阅读的,被他记忆了,被他消化了;他写作的时候,青少年时代的阅读与记忆,在无意中帮助了他,滋养了他。
王笑尘的散文《千依故事》,带着泰戈尔那样淡淡的忧伤和凄美,也带着冰心“五四”时期散文的清丽和优雅,更带着当代文人琼瑶三毛的唯美与挚诚。从《千依故事》里,能读出王笑尘内心柔弱纤细的那一部分,也能读出王笑尘内心里隐藏的斜风细雨式的温暖,读出尽管三春过去草长莺飞之后,蔷薇落地被捡起来时的那份温存与缘分,更能读出戴望舒在雨巷里行走时带着惆怅与迷失般的温柔。而这些温暖、温存和温柔,使王笑尘的散文有了醇厚的温情与禅意。
读王笑尘的散文《千依故事》,你才理解世界上的万丈红尘里,还有另一个禅意的、不一样的王笑尘。
七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能理解的,多少年、多少代,王笑尘也理解了。飞过蔷薇的风和鸟鸣,无缘无故的黄庭坚理解了,后来无缘无故的王笑尘也理解了。
过去的王笑尘,是个风尘仆仆的王笑尘,是个匆匆忙忙的王笑尘,对于黄庭坚这样很静很禅的句子,王笑尘的理解也可能是匆忙的。到了今天,风尘仆仆之后,王笑尘能够找点儿时间坐下来,想想黄庭坚的诗句,也是很纯粹的。
现在,王笑尘生活在红尘里,对于尘世上的事情,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但是,能在万丈红尘里,拈花一笑,或是微微一笑,也是王笑尘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在红尘里打拼之后,还能坐下来写文学的诗歌、小说与散文,也是一种微笑着生活的态度。
在红尘里,微笑是一块金子。王笑尘能在商旅生涯里微笑,是一种机敏和智慧;能在文学的殿堂里微笑,是一种从容与情怀。
王笑尘拥有了这样的微笑,就拥有了自己生活里金子的基因。这样的生活与生命,是不会贬值的。
此七节,谨为序。
2016年11月7日农历丙申年立冬日
于西峡
序 在红尘里,微笑是金 / 王俊义 / 1
新体诗
那花儿 / 3
夜月亮 /4
断章•母亲 /5
这雨后的夕阳 / 6
夏天就这样去了 /7
落叶是想念的姿势 / 8
大日头有什么怕的 /9
雨好大 /11
好高大的法桐树啊! / 12
生命本就应如此畅快奔放 / 13
你活着 / 14
抱柱信的女子 / 15
让我拿什么爱您,母亲! / 19
见证一片叶子的诗意 / 20
秋风已凉,该添衣裳 / 22
只因以前懂得太少 / 24
致自己渐行渐远的青春 /26
故乡的泡桐花开了 / 28
香烟恋上了手指 / 29
从明天起 / 30
空山 / 32
空意 / 33
难入空门 / 36
有赠 / 38
独处时有种真的感觉 / 39
读诗有时会很心酸 / 40
我喜欢天涯孤旅的寂寞之美 / 41
树木谣 / 43
三秋树景 / 44
向玉米致敬 / 45
花儿谣 /47
秋意洛阳 / 49
秋意西安 / 51
秋虫心事 / 52
冬夜(三首) / 54
原稿 / 56
童年印象 / 58
另一记忆 / 60
伤感旅行 / 61
霜痕重重 / 63
雪意潮湿 / 65
哭坟 / 67
单相思 / 69
寂寞的墙壁 / 70
十年情缘 / 71
蓦然回首 / 73
我该不该放弃对温柔的体验 / 76
你在的地方成一片诗意 / 78
花的泪没有滋味 / 79
麦子青时想你 / 81
孤独的骡子 / 82
烧饼 / 84
想起朱湘 /85
马骅印象 / 87
谁捡了我的叹息 / 90
谁在云端笑我 / 92
一树落花 / 95
车过南召 / 97
我想再看看童年的炊烟 / 99
再见你时心动的感觉 / 100
殇歌 / 102
旧体诗
听女童弹琴 / 107
竹外云天 / 108
登北顶五朵山偶成 / 109
盛夏访镇平菩提寺三题 / 110
过南水北调运河桥 / 112
春夜宿方城 / 113
偶得 / 114
哭祖兄成纪先生 / 117
答文友问 / 118
山城清晨即景 / 119
清明归故里 / 120
早春还乡即兴 / 121
过西安 / 122
岁末归山城故里二首 / 123
一样岁月晚来秋 / 125
岁末感怀 / 126
风雪中过丹江 / 127
观梅 / 128
见木兰成蕾欲放,题赠江峰友 / 131
过古鄢国 / 132
冬日暮色中过偃师作 / 133
无题 / 134
过紫阳见汉江夕霞寄怀 / 135
一曲浅吟醉画眉 / 136
一架凌霄盈满门 / 137
登中原峰 / 138
南阳“风花雪月”诗作系列(四首) / 139
凌霄三叠 / 141
沪上四月 / 143
清明过绍兴(六首) / 144
因爱江南风景异 / 149
夜雨感怀 / 150
丙申新春 / 151
题赠开封醉心堂主人 / 152
西峡“两会”离家,赠别文友 / 153
谒偃师杜甫墓 / 154
游北岳悬空寺 / 155
大同怀古 / 156
过太行偶成 / 157
晋祠即兴 / 158
登北岳恒山 / 159
平遥 / 160
梦里几回到北国 / 161
淅水畔偶成 / 162
鹳河独坐 / 165
鹳河畔闲步 / 166
长安醉酒后过霸陵放歌 / 167
北戴河海岸闲步口占 / 168
南阳画家村偶句 / 169
盛夏过友人荷园 / 170
读商隐诗感怀 / 171
淯阳桥下银沙洲 / 172
苍松迎我重登临 /173
咏水 / 174
见玉簪花开感立秋与七夕并至 / 177
伏旱祈雨诗 / 178
城固街头夜半醉酒 / 179
陕南道中示儿 / 180
丙申处暑日过竹溪 / 181
陇上秋来风物异 / 182
秦皇求仙台 / 183
山海关老龙头怀古 / 184
浣溪沙•一杯花雕诗一首 / 185
丙申中秋,野云斋闲居有寄(三首) / 196
赠水兵 / 188
晨起闻啼鸟即兴 / 191
中原花博会遇雨会饮 / 192
行至鲁国日放晴 / 193
午夜笑然居写秋 / 194
云露山 / 195
远行归南阳,白河岸驻足 / 196
润泽苑写秋 / 199
秋夜独行于野,寄诗鬼李贺 / 200
昨夜秋雨 / 201
“民国情史”题句 / 202
闻牟其中刑满出狱 / 203
百年诗词谁可看 / 204
中秋节访老苗圃感寄 / 205
北戴河夕照 / 206
读史偶句 / 207
自画像 / 208
加班打油诗 / 209
贺西峡县全运会召开 / 210
四季歌 / 211
甘南成县访杜子美草堂 / 212
秋眠 / 215
散文随笔
因风的蔷薇 / 219
情人节之夜逢喜雨小记 / 223
思哺亭记 / 225
坚守自己,战胜孤独 / 227
你若盛开,彩蝶自来 / 229
前世是自己的根 / 231
瓢虫爬上了我喝水的杯子 / 233
想起杜甫与李白 / 234
过大同纯阳宫 / 236
甘南成县访杜甫草堂 / 237
再翻出《呼兰河传》 / 238
节欲是好的养生 / 241
农家少年作家梦 / 243
拜会二月河先生小记 / 245
小信任,大感动 / 247
制胜气质 / 248
风浪之中,学会感谢船长 / 249
偷书记 / 250
只是一个心愿未了,妈妈 / 252
你好,肥西的紫蓬山 / 254
轮回的岁月,诗意的情怀 / 256
当年题名已足愁 / 264
千依故事 / 273
游记
欧洲十日 / 291
小说
禄子 / 321
旱季 / 337
带馅的馒头 / 355
歌哭唯真自风流 /水兵 / 37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