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最好的自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做最好的自己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4.28 6.1折 56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章桂周 著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637955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6元

货号25808472

上书时间2024-11-02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一本哲理散文集。全书分为“从何知道”“人是什么”“为什么活”“活得怎样”“怎么去活”五个专辑,文章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成为一个整体系统,勾勒出作者近20年来对宇宙人生的多方位思考,实有通天尽人之怀。有时有感而发,有时探源索微,有时因事说理,时有灼见与实感。或析认识源起,或论价值理想,或写人情世态,或陈生存之道。本书将文史哲熔于一炉,沟通通俗与专业,文字鲜活而典雅,深刻犀利又笔带情感,既有文学的兴味,又有历史的视角和哲学的深邃,贯穿其间的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宇宙人生的*终目的的追问和对做*好的自己的向往。

作者简介
章桂周,1978年生,安徽舒城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语言文学等。2000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美学家汪裕雄先生。曾在《上海教育科研》《教学与管理》《教学月刊》《语文月刊》《语文学习》 《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学语文》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七十篇,其中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十多篇被索引。主持或参与两项省级课题,并顺利结题。参编《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训练》《高中新材料作文》《新编同步作业》《魅力情思》《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印象舒城》等教辅著作、地方教材十余种。

目录
自序
辑:从何知道——我今停杯一问之从何知道认知的发生现象的还原辩证的辩证学术的分科条件反射与直觉主义我是一元论者理式与时间永恒真理的胜利见多不怪道可道,非常道社会文化与个体认识存在与思想思想还原词语的游戏
第二辑:人是什么——人生自是有情痴物质缘起生命冲动人之第三性本能的置换意义的取得社会心理结构人的定位生命的成长生命的两种形式达于至人道通为一从“文学不死”说起审美与认识及道德的关系发微
第三辑:为什么活——众里寻他千百度向上帝祈祷终目的生命的驱动因为信仰一生何求生命诚可贵背负宿命的人相亲相爱真善美与假丑恶
第四辑:活得怎样——人生到处知何似构境下的存在华严与缘在孔子哲学批判中国文化的基因绝必有处中国历史250天道无情人性的光辉是怎样抹去的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说起此在彼岸人的历史德福论中西文化比较振衣千仞过  濯足万里流呼唤大师今日教育的寓言三则
第五辑:怎么去活——人间正道是沧桑人生兵法战略和战术由“直眼睛”说起道法自然幸福人生个人与组织老庄哲学审辨阶层内部分析谁主沉浮生生不息阶层的分析以我役物随遇而安人之相与无心插柳始成荫且乱且治走自己的路居高声自远个性解放团结与斗争不要让别人的幸福成为自己的痛苦中庸中道各美其美把根留住不乐复何如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哲理散文集。全书分为“从何知道”“人是什么”“为什么活”“活得怎样”“怎么去活”五个专辑,文章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成为一个整体系统,勾勒出作者近20年来对宇宙人生的多方位思考,实有通天尽人之怀。有时有感而发,有时探源索微,有时因事说理,时有灼见与实感。或析认识源起,或论价值理想,或写人情世态,或陈生存之道。本书将文史哲熔于一炉,沟通通俗与专业,文字鲜活而典雅,深刻犀利又笔带情感,既有文学的兴味,又有历史的视角和哲学的深邃,贯穿其间的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宇宙人生的*终目的的追问和对做*好的自己的向往。

主编推荐
章桂周,1978年生,安徽舒城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教育、语言文学等。2000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美学家汪裕雄先生。曾在《上海教育科研》《教学与管理》《教学月刊》《语文月刊》《语文学习》 《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学语文》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七十篇,其中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十多篇被索引。主持或参与两项省级课题,并顺利结题。参编《中学生文学作品阅读训练》《高中新材料作文》《新编同步作业》《魅力情思》《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印象舒城》等教辅著作、地方教材十余种。

精彩内容
 事物总是具体而纷纭,需要我们从具体特殊的感觉走向抽象的一般观念。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在时空中相近或相似的印象所产生的观念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心灵有一种从一个观念向另一个观念转移的倾向,这一倾向把时空中几种特殊事物联结起来形成一般名词,把相似的特殊观念联结起来形成一般观念。休谟从经验中提出了三条结合原则:类似、时空接近、因果关系。通过这三条原则,想象将简单观念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复杂
观念。他又通过比较,将复杂观念在哲学上的关系分为七类:类似关系(resemblance)、同一关系(identity)、空间和时间关系、数量(quantity)或数目关系(Bum.ber)、相反关系(contrariety)、
性质的程度关系(degrees)、因果关系。当然,无论是通过直观、证明方式来发现的观念的关系(逻辑知识),还是通过观察、推理方式来发现的实际的事情(经验知识),从根本上说都不具备确定性,因为毕竟只是心理上的观念上的联系。由此构成后来康德所说的“休谟问题”。
有些观念是很抽象复杂的,像什么神灵、人权、国家、法律、正义之类,离可感的实体都非常遥远,但人类还是把它们从现实中联系起来,并且发挥我们的想象,形成种种思想观念,构成我们生活其中的“想象的现实”。由此发展出许许多多的行为模式,形成我们各种的文化。会通不仅让世界清晰起来,也把我们人类本身组织起来。正是这种想象的现实,让我们更好的合作与创新。
休谟发现因果关系只是一种经验关系,不过是习惯(custom)的联想而已,按照相近、接续、恒常结合在一起的原则出现。因为事物的恒常的相似性而引发人的相似性联想,便可由一个推到那一个,我们就将一个称之为原因,另一个称为结果。比如
早上起来发现地上湿了,我们推想昨晚可能下雨了,因为一般如此,但未必完全可靠,也可能另有原
因。休谟说:“我们推断的基础就是发生于习惯性的结合的推移过程。”(《人性论》)“由经验所得来的一切论证,都建立于我们在自然物象间所发现的那种相似关系;而且因为有这种相似关系,我们才期望将来所发生的结果也和我们所见的由同样物象而来的结果相似。”(《人类理解研究》)然而这种根据经验而来的推论完全是由于习惯而产生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果。休谟认为,事物之间联系不是必然性的结果,归纳问题在逻辑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证明的,因果关系不具有客观的普遍性。这种理性推断固然没有客观的普遍性,有着
局限,但我觉得太正常不过了,我们的世界、我们人类、我们的宇宙都不可能具有完全的客观普遍性。就我们人类历史来说,也才几万年而已,说不定哪天消亡也是说不准的事。但我们又有什么可担心的,这并不妨碍我们的使用,自然科学的研究只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