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4.0:概念.技术及演进案例
  • 工业4.0:概念.技术及演进案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工业4.0:概念.技术及演进案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2.81 5.4折 79 全新

库存1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雷万云 姚峻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532088

出版时间2019-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元

货号27915877

上书时间2024-11-0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是一本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工业4.0的概念、技术和框架、演进策略以及应用的著作。全书由3篇9章组成。第1篇工业4.0的概念、框架及意义,包括第1章新科技革命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第2章德国工业4.0战略分析,第3章工业4.0的概念、框架及启示;第2篇工业4.0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第4章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及组织结构,第5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第6章工业互联网平台;第3篇企业组织向工业4.0演进的策略与方法及案例,包括第7章企业组织工业4.0的参考框架,第8章企业组织向工业4.0演进的策略与方法及途径,第9章企业组织向智能制造演进的案例分析。本书首先讲解了由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引领的工业革命,并详述了历次工业革命的演进过程,为读者清晰展示了工业4.0的演进脉络;其次,系统地阐述了工业4.0的概念、内容框架、基础知识、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读者建立起工业4.0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框架。参与本书编写的作者大都是西门子的智能制造专家,而西门子本身又是工业4.0的重要发起公司,从而保证了本书的权威性。本书的编写兼顾了普及性与专业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地照顾到不同层次与专业的读者。本书不仅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CIO、IT从业人员、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日常学习和工作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雷万云,博士,先后从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分别获得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在德国技术物理研究院学习工作二年。
    雷万云博士是国家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专家,曾任国家某大型国防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电子信息技术学报编委会主任、主编,中国医药集团信息部主任,中国医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国资委信息化专家组专家。有20余年信息化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实施和管理经验,是管理与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国家认证的高级企业信息管理师,尤其对集团企业和医药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为全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工信部中国首席信息官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CIO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医药健康产业信息化联盟理事长。
    近年来致力于企业云计算和工业4.0的研究,并著有《云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与实践》《云计算――技术、平台与应用案例》《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信息安全保卫战》及本书等企业信息化与云计算方面的畅销书。

目录
第1篇  工业4.0的概念、框架及意义
  第1章  新科技革命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
    1.1  新科技革命正在引发产业革命
      1.1.1  新时期的科技革命呈现出智能化、生态化等特点
      1.1.2  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互动具有复杂性
      1.1.3  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兼顾传统产业
      1.1.4  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推进国家科技发展战略
    1.2  历次工业革命的演进
      1.2.1  第一次工业革命
      1.2.2  第二次工业革命
      1.2.3  第三次工业革命
      1.2.4  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冲击
    1.3  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拉开序幕
      1.3.1  经济爆发式增长和就业困境
      1.3.2  企业不改变就灭亡
      1.3.3  放眼国家和全球
      1.3.4  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1.3.5  无孔不入的技术
      1.3.6  权衡公共信息与个人信息
  第2章  德国工业4.0战略分析
    2.1  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简述
    2.2  德国工业4.0规划愿景
      2.2.1  工业4.0愿景
      2.2.2  工业4.0下的未来情景
      2.2.3  新型的商业机会和模式
      2.2.4  工作场所的全新社会基础设施
      2.2.5  全新的基于服务和实时保障的CPS平台
      2.2.6  工业4.0之路
    2.3  双重战略:成为领先的市场和供应商
      2.3.1  领先的供应商策略
      2.3.2  主导市场策略
      2.3.3  双重战略及其关键特征
    2.4  需求研究
    2.5  优先行动领域
      2.5.1  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
      2.5.2  管理复杂的系统
      2.5.3  为工业提供一个全面宽频的基础设施
      2.5.4  安全是工业4.0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
      2.5.5  数字化工业时代工作的组织和设计
      2.5.6  培训和持续的职业发展
      2.5.7  规章制度
      2.5.8  资源效率
    2.6  德国如何与世界其他国家竞争
    2.7  展望
    2.8德国工业4.0的新动态
      2.8.1  工业4.0对就业岗位的影响
      2.8.2  新开设的“中小企业4.0能力中心
      2.8.3  2018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报告
  第3章  工业4.0的概念、框架及启示
    3.1  工业4.0的概念和内容框架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工业4.0的概念、技术和框架、演进策略以及应用的著作。
全书由3篇9章组成。第1篇工业4.0的概念、框架及意义,包括第1章新科技革命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第2章德国工业4.0战略分析,第3章工业4.0的概念、框架及启示;第2篇工业4.0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第4章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及组织结构,第5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第6章工业互联网平台;第3篇企业组织向工业4.0演进的策略与方法及案例,包括第7章企业组织工业4.0的参考框架,第8章企业组织向工业4.0演进的策略与方法及途径,第9章企业组织向智能制造演进的案例分析。
本书首先讲解了由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引领的工业革命,并详述了历次工业革命的演进过程,为读者清晰展示了工业4.0的演进脉络;其次,系统地阐述了工业4.0的概念、内容框架、基础知识、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帮助读者建立起工业4.0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框架。参与本书编写的作者大都是西门子的智能制造专家,而西门子本身又是工业4.0的重要发起公司,从而保证了本书的权威性。
本书的编写兼顾了普及性与专业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地照顾到不同层次与专业的读者。本书不仅适合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CIO、IT从业人员、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日常学习和工作的参考用书。

主编推荐
"针对大多数中国企业和管理者(包括智能制造方案服务商)的困惑,书中详细阐述了工业4.0的概念、框架、技术以及演进的策略与方法及案例,为中国企业和从事智能制造的人群提供了可借鉴与参考的智能制造方面的知识与实践案例。"

精彩内容
如果说过去的近二十年是消费互联网的黄金年代,中国在此期间诞生了BAT(中国三大互联网公司,B代表百度,A代表阿里巴巴,T代表腾讯)等互联网巨头,那么时至今日,风头正逐渐转向产业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在改造完消费服务业后,正迅速而坚定地来到了工业领域,以“工业4.0”之名,掀起了对传统工业的革命。按照当今世界对历次工业革命演进的共识,可以这样简单表述:工业1.0是机械化,2.0是电气化和内燃机,3.0是自动化和信息化,4.0则是智能制造。2013年4月,德国政府正式推出“德国工业4.0战略”,一个全球性的话题瞬间被引爆,对世界强国来说,这是一次争锋制造业变革发展和互联网下半场的机会,因而世界格局将会发生深刻变化。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各国都在竞相构建自己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这个体系背后是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是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的主导权。换言之,各国新一轮工业革命的竞争,是未来全球新工业革命的标准之争。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及企业如果不能意识到这场变革的核心以及其中蕴藏的潜能,或者没有找到应对之道,那么当其他国家或地区、其他行业或企业在新技术上取得突破后将获得领先地位。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各行各业都处在一个转型升级的岔路口上,要么,我们认识到这次新技术的机遇,并且能以正确的策略和路径,将其转化成经济上成功的新产品和服务;要么,就冒经济长期衰退的风险。直面“工业4.0”的时代背景,中国制造的机会在哪里?本书以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和论述,与读者一道探讨中国工业4.0的发展策略与路径。过去,马云看到了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前景,成就了今天的阿里巴巴。今天产业互联网的风口已经来临,谁将成为下一个马云,成为下一个BAT?是转型的传统制造企业,是工业4.0技术供应商,还是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好了,我们既没有预言也没有分析,预言工作还是留给预言家们吧。或许在10年后人们可以反观并评价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而不是今天就来评论。当今,已经有很多不同的国家、地区和大大小小的企业在着力理解工业4.0,并抓住这些机会从而开展踏实的工作。为了抓住机遇,找准向工业4.0 演进的策略与方法,社会各界必须正确理解工业4.0 的细节,诸如“第四次工业革命”“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智能制造及技术”等概念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何避免这些概念的滥用而成为空洞的口号和浮躁的炒作,因为空洞的口号会阻碍而不是协同人们达到工业4.0 的既定目标。科技引领产业革命,如果错过了工业4.0,可能错过的就是一个时代。本书作为一本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工业4.0 概念、技术和架构、演进策略与发方法以及应用的专著,正好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全书由3 篇9 章组成。第1 篇工业4.0 的概念、框架及意义,包括第1 章新科技革命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第2 章德国工业4.0 战略分析,第3 章工业4.0 的概念、框架及启示;第2 篇工业4.0 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第4 章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及组织结构,第5 章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第6 章工业互联网平台;第3 篇企业组织向工业4.0 演进的策略与方法及案例,包括第7 章工业4.0 的参考框架,第8 章企业组织向工业4.0 演进的策略与方法及途径,第9 章企业组织向智能制造演进的案例分析。本书是笔者在对云计算等新一代IT 技术近十年研究的基础上,携手西门子智能制造专家历时三年多对工业4.0 的跟踪研究和多次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览会学习考察,以及在对西门子安贝格等德国数字化工厂的参观考察基础上写作而成的一本关于工业4.0 专著。因此,这本书并不是关起门来写成的纯理论书籍,它正如工业4.0 的概念体系诞生一样,是对社会、科技发展以及现实需求变革的考察研究与总结。本书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系统地论述工业4.0。无论是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变革引领工业革命的论述,还是对历次工业革命演进过程的描述,都给读者一条工业4.0 的清晰演进脉络。二是对工业4.0 的概念、内容框架及基础知识、相关技术都逐一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帮助读者建立起工业4.0 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框架,以便深刻理解后续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三是本书的章节设计力求全面、科学,逻辑性强,能让读者循序渐进地学习书中的内容。四是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工业4.0 的知识、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案。五是本书的权威性和工业4.0 的原生性。由于参与编写的作者大都是西门子公司的智能制造专家,而西门子本身又是工业4.0 的重要发起公司,以及笔者留学德国和长期用德语研究工业4.0 的第一手资料。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力求兼顾普及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尽可能地照顾到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读者,力求给广大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系统和清晰的工业4.0 体系,以便作为大家日常学习、工作的案头参考书。本书对各章节结构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有较强的逻辑性,力求系统性、全面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如果您是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阅读第1 篇和第3 篇来思考企业的战略和管理,了解如何基于工业4.0 来成功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商业模式的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新时代企业发展趋势。如果您是企业的CIO 或IT 人员,您将能从书中系统获取工业4.0 的技术知识和解决方案,以科学的策略和方法帮助企业向工业4.0 演进,并将更深刻体会如何基于工业4.0 的理念来开展企业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并尽早规划您的职业生涯。如果您是工业4.0 价值链上的一家解决方案公司或从事智能制造技术开发、服务的IT 人,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确立您在产业链中的角色,了解工业4.0 的发展态势、商业模式、技术架构,从而更进一步定位您所在公司的产品、技术或服务。如果您是政府部门的官员或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此书关键章节的学习来为政府规划、区域或行业发展、标准制定和为政府监管提供帮助。如果您是大专院校学生,将获得从现有课本无法获取的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早规划职业生涯,为走向社会提供良好的帮助。总之,本书是值得所有关注工业4.0 的读者一读的兼顾普及性与专业性的参考书。本书编委会主任由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林斌和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封多佳担任,主编为雷万云博士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姚峻博士。在编委会主任协调下,雷万云和姚峻编写了大纲和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要点,雷万云对全书各章节内容进行了优化和统稿工作,并撰写了前言和致谢。姚峻对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技术和解决方案章节部分进行了优化和统稿。其中,第1 篇由雷万云、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王静、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齐华编写;第4 章由雷万云、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徐一滨、谢海龙、张兆中编写;第5 章由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朱诚实、任张鑫、张靖、杨桂忠、刘姝琦、唐邦志、樊林、李辉编写;第6 章由雷万云、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王保建、苏昆哲编写;第7 章由雷万云、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李厚强、北京智通翔云科技有限公司赵利华编写;第8 章由雷万云、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王静编写;第9 章由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朱诚实、王晓玲、雷万云编写。工业4.0 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巨系统,并且由于时间仓促,参与编写的作者众多,对于书中的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关于对本书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在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alexalei)留言互动或写信到我的邮箱(Alexalei@189.cn)进行交流。博士 2019 年5 月于北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