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深聚散且听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浅深聚散且听香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2.08 4.6折 4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朵拉  著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84308

出版时间2017-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5214658

上书时间2024-11-0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蒋述卓


多年来,在海内外侨界与华人社区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出现了更多的华人移民。如今,可以说,四海五洲凡有人居住之地,几乎都有华人的身影,而只要有华人居住与扎根的地方,就会有华文文学生长的契机与土壤。

从美国的“天使岛”诗歌到聂华苓、於梨华、张错再到严歌苓和加拿大的张翎、陈河、曾晓文,北美地区的华文文学走过的百年路程和取得的傲人成绩令人肃然起敬;欧洲则有从赵淑侠、池莲子、林湄、章平到虹影、杨雪萍、老木、谢凌洁等覆盖全欧洲领域的欧洲华文文学胜景;亚洲,在原来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兴盛的同时,如今的东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崛起了华文文学的山峦;大洋洲、非洲乃至中南美洲,华文作家也正在集聚着创作爆发的力量。一代又一代海外华文作家,接力华文文学创作,共同创造了海外华文文苑的庞大气象和繁盛局面。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不断在国内重要文学刊物如《中国作家》《十月》《收获》《花城》《人民文学》等上发表,并屡屡获得多种奖项,拥有海内外大批“粉丝”,产生着重要影响,构成了海外华文文学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海外华文作家居住海外,有着不同于中国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他们当中有的是前好几代就已移居他国的华裔,早已融入当地的生活,他们的作品犹如一面面镜子,直射、折射或者反射着异域的种种风物风情,他们的心也似一束束充满能量的光透视着这个丰富而复杂的世界。无论是书写当下还是回忆往事,无论是叙实还是虚构,都呈现出耀眼的斑斓。欧洲的杰出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作家的创作需要有“心之光”的照射。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则将欧洲文学理论的发展梳理为“镜与灯”两个喻象。文学是人学,它首先需要“心”之“光”的照射与透视,世界现实的复杂多变才能经过作家“心”之“光”的过滤与影射,呈现出斑驳陆离的七色之光——“赤橙黄绿青蓝紫”,令人心荡神移、迷醉沉浸。丛书冠名以“七色光”,正是此意。

此丛书首推八种,旨在呈现一批中生代、新生代的优秀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实绩,体现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新感觉、新面貌和新趋势。在这些作家中,有的是小说作者,他们的小说不少曾在国内外获得大奖,但他们的散文作品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尤其是在他们集子里收录了一些访谈与创作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心路历程,这也是为华文文坛提供一种有益的研究资料。这些作家中还有比较陌生的面孔,有的还是跨界的作家,他们带给丛书一种清新的文风和别样的文学之气。

总之,丛书的宗旨是着眼于“新”与“透”。“新”在于新人新作,包括推出新生代的作家以及虽不为人熟知但却能展现华文文学创作新力量的中生代作家;“透”则在于表现出通脱剔透的散文风格,能透露出七色之光的散文新格局与新气象。

我们与五洲四海的华文作家一道行走在文学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共同在努力着!

                                二〇一七年六月六日



导语摘要

  绘画追寻超越形似和颜色,但求神韵与意境。如果“不愁明月尽,自有暗香来”,如果“自从去年一握手,至今犹觉两袖香”,如果“山气花香无著处,今朝来向画中听”,那么,只要你以一颗闲淡自适的心看画,便可听香。

听香艺术人生,出尘超凡,浅深聚散之间自成高格。缘深缘浅,聚散无常,人生朝露,自在听香。
                                              ——朵拉

 



作者简介

朵 拉


出生于槟城。专业作家、画家。祖籍福建惠安。出版个人集共49部。曾获国内外大小文学奖共60多个。曾获读者票选为国内十大受欢迎作家之一,文学作品译成日文、马来文等。散文及小说作品被收入中国多家大学、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分校、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等大学及中学教材。现为中国大陆《读者》签约作家、郑州《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王鼎钧文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大马华文作家协会会员、TOCCATASTUDIO艺术空间总监,槟州华人大会堂执委兼文学组主任、槟城水墨画协会、浮罗山背艺术协会创办人兼顾问。受聘为福建华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莆田学院、泉州师院客座教授。2017年8月由袁勇麟教授主编的《朵拉研究资料》出版。


 


主编:蒋述卓


男,广西灌阳人。文艺评论家,学者。文学博士。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学名师。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副校长。


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名誉主席《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等杂志编委。


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山水美与宗教》、《宗教艺术论》、《在文化的观照下》、《中国山水诗史》(合作)、《中国山水文化》(合作)、《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合作)、《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合作)、《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主编)、《文学批评教程》(主编),文学评论集《诗词小札》等,发表学术论文及文艺批评文章200余篇。



目录

听香


一个人的茶


到漳州老街喝茶


咖啡传奇


在水边喝茶


醉槟榔


茶与心的对话


茶之必要


戏麻捞柴火灶炝肉


九份访旧1


北方的广府古城


古榕下流水边听香


古琴之夜


同安花事


凉快的夏天


夏日中牟


夏日访第五石窟


山和水的记忆


岁末祈福


意外下梅村


我上大名府


保佑生命的大帝


天一总局的回忆


番仔来看番仔楼


角美美人蕉


许个愿过年


闲适平和行


松花江夜游


水仙花开


沉重的天公诞


泰南慢游


有庙的海角


用马来西亚的天气来说爱你


百花村里寻水仙


相遇艺术家的城市


花开见喜


荔枝红城


诗之岛


迪化街寻人不遇


邺城故事


扯下阳伞的市场


古镇名和平


青山碧水古厝


花影厦门


朵拉散文中的人性闪光(读后感)


——品好茶?赏名花?游古城 185



内容摘要

  绘画追寻超越形似和颜色,但求神韵与意境。如果“不愁明月尽,自有暗香来”,如果“自从去年一握手,至今犹觉两袖香”,如果“山气花香无著处,今朝来向画中听”,那么,只要你以一颗闲淡自适的心看画,便可听香。


听香艺术人生,出尘超凡,浅深聚散之间自成高格。缘深缘浅,聚散无常,人生朝露,自在听香。
                                              ——朵拉

 




主编推荐

朵 拉

出生于槟城。专业作家、画家。祖籍福建惠安。出版个人集共49部。曾获国内外大小文学奖共60多个。曾获读者票选为国内十大受欢迎作家之一,文学作品译成日文、马来文等。散文及小说作品被收入中国多家大学、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分校、新加坡、香港、马来西亚等大学及中学教材。现为中国大陆《读者》签约作家、郑州《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王鼎钧文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大马华文作家协会会员、TOCCATASTUDIO艺术空间总监,槟州华人大会堂执委兼文学组主任、槟城水墨画协会、浮罗山背艺术协会创办人兼顾问。受聘为福建华侨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莆田学院、泉州师院客座教授。2017年8月由袁勇麟教授主编的《朵拉研究资料》出版。

 

主编:蒋述卓

男,广西灌阳人。文艺评论家,学者。文学博士。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学名师。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副校长。

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名誉主席《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等杂志编委。

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山水美与宗教》、《宗教艺术论》、《在文化的观照下》、《中国山水诗史》(合作)、《中国山水文化》(合作)、《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合作)、《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合作)、《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主编)、《文学批评教程》(主编),文学评论集《诗词小札》等,发表学术论文及文艺批评文章200余篇。



精彩内容

心的宽广与光的斑斓

蒋述卓

多年来,在海内外侨界与华人社区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出现了更多的华人移民。如今,可以说,四海五洲凡有人居住之地,几乎都有华人的身影,而只要有华人居住与扎根的地方,就会有华文文学生长的契机与土壤。

从美国的“天使岛”诗歌到聂华苓、於梨华、张错再到严歌苓和加拿大的张翎、陈河、曾晓文,北美地区的华文文学走过的百年路程和取得的傲人成绩令人肃然起敬;欧洲则有从赵淑侠、池莲子、林湄、章平到虹影、杨雪萍、老木、谢凌洁等覆盖全欧洲领域的欧洲华文文学胜景;亚洲,在原来的东南亚华文文学兴盛的同时,如今的东北亚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崛起了华文文学的山峦;大洋洲、非洲乃至中南美洲,华文作家也正在集聚着创作爆发的力量。一代又一代海外华文作家,接力华文文学创作,共同创造了海外华文文苑的庞大气象和繁盛局面。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海外华文作家的作品不断在国内重要文学刊物如《中国作家》《十月》《收获》《花城》《人民文学》等上发表,并屡屡获得多种奖项,拥有海内外大批“粉丝”,产生着重要影响,构成了海外华文文学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海外华文作家居住海外,有着不同于中国的生活体验和感受,他们当中有的是前好几代就已移居他国的华裔,早已融入当地的生活,他们的作品犹如一面面镜子,直射、折射或者反射着异域的种种风物风情,他们的心也似一束束充满能量的光透视着这个丰富而复杂的世界。无论是书写当下还是回忆往事,无论是叙实还是虚构,都呈现出耀眼的斑斓。欧洲的杰出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作家的创作需要有“心之光”的照射。批评家艾布拉姆斯则将欧洲文学理论的发展梳理为“镜与灯”两个喻象。文学是人学,它首先需要“心”之“光”的照射与透视,世界现实的复杂多变才能经过作家“心”之“光”的过滤与影射,呈现出斑驳陆离的七色之光——“赤橙黄绿青蓝紫”,令人心荡神移、迷醉沉浸。丛书冠名以“七色光”,正是此意。

此丛书首推八种,旨在呈现一批中生代、新生代的优秀海外华文作家的创作实绩,体现海外华文文学领域的新感觉、新面貌和新趋势。在这些作家中,有的是小说作者,他们的小说不少曾在国内外获得大奖,但他们的散文作品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尤其是在他们集子里收录了一些访谈与创作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心路历程,这也是为华文文坛提供一种有益的研究资料。这些作家中还有比较陌生的面孔,有的还是跨界的作家,他们带给丛书一种清新的文风和别样的文学之气。

总之,丛书的宗旨是着眼于“新”与“透”。“新”在于新人新作,包括推出新生代的作家以及虽不为人熟知但却能展现华文文学创作新力量的中生代作家;“透”则在于表现出通脱剔透的散文风格,能透露出七色之光的散文新格局与新气象。

我们与五洲四海的华文作家一道行走在文学的漫漫长路上,我们共同在努力着!

二〇一七年六月六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