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征主义视野下的勃洛克戏剧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象征主义视野下的勃洛克戏剧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3.44 4.5折 30 全新

库存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余献勤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80036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0元

货号23497938

上书时间2024-11-0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近二十年来,对俄罗斯白银时代文学的研究呈现出综合研究不断拓宽和个体研究不断深入的趋势。综合研究从小的流派扩展到大的派别,时段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第二个十年,体裁从诗歌扩大到小说、戏剧和整个文化领域,个体研究从作家的整体创作个性深入到体裁、主题等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不少以  “白银时代”  或“19世纪末20世纪
初的……”为题名的著作试图对整个时代的文化、文学等领域的活动与成就予以描绘和评价,从整体上把握这个复杂的文学时代。尤其是关于现代主义诗歌,其流派更迭、诗学主张和创作成就等问题在俄罗斯和中国都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学术界对俄国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探索白银时代俄国文化和文学繁荣背后的深层原因,试图厘清俄国宗教哲学等因素对文学与文化的影响。在文学流派方面,象征主义受到更多的关注,除流派的兴衰过程外,研究者试图探明流派内部庞杂的诗学与美学主张。近二十年来,俄国白银时代文学史料和文学作品不断整理出版,为学者们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提供了可能。这些个案研究往往集中在苏联时期较少涉及的作家,或是采用了新的批评方法和视角。俄罗斯近年出版的论述M.沃罗申、K.  巴尔蒙特、A.别雷以及诸多代俄国侨民作家的著作正是这一文学研究变化的明证。相对于这类作家的研究热潮,一些早年写入苏联文学史的作家,比如勃洛克,其研究就显得冷清一些。这一方面表明,苏联时期的勃洛克研究成果丰富,另一方面也说明现今的勃洛克研究起点更高,越发需要新的资料和视角,才能打开新的天地。
    亚历山大,勃洛克( 1880-1921)是俄国象征主义杰出的代表,象征主义流派中诗歌和戏剧成就的一位,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中公认的经典作家,在全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勃洛克的创作生涯恰好在白银时代度过,一定程度上映现了这一时代文学中人思想的波澜和痛苦,马雅可夫斯基把他称为“一整个诗歌时代”,阿赫玛托娃说他是“20世纪初年的里程碑”。这是一位思想复杂深刻而又充满矛盾的作家。他既被称为“帝国的后一位诗人”,又被评价为“十月革命的歌手”;他是宗教哲学家索洛维约夫思想的继承者,却与梅列日科夫斯基夫妇主持的宗教哲学活动格格不入;他曾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高级知识分子,在生命的后十来年走向了人民,但同时依旧保持着批判精神。
    勃洛克文学成就卓著,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近千首抒情诗(后人选他自编的诗歌三卷集有650多首),长诗5部,戏剧6部,包括文学评论在内的散文近百篇。他创作的各种体裁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他的创作既是对俄国文学传统的继承,对身处19、20世纪之交各色人等复杂心灵的忠实记录,又是对俄国文化历史的反思。勃洛克个性极为真诚,高尔基说“勃洛克是个无畏的真诚的诗人”,H.卉米廖夫说:  “通常诗人给人们献上自己的作品,而勃洛克却把自己本人奉献给人们。”
    这样一个作家无疑具有非凡的魅力。据统计,勃洛克生前对其作品的评论就已近两千篇。‘若以50年代中期“解冻思潮”和苏联解体为分界线,俄罗斯的勃洛克研究可以分为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90年代至今等几个阶段,其中1960年勃洛克八卷本文集的出版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导语摘要
亚历山大?勃洛克(1880-1921)是俄国白银时代文学中首屈一指的象征主义诗人和剧作家。勃洛克的戏剧创作代表了俄国象征主义戏剧的艺术*,是欧洲象征主义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是勃洛克创作至为重要的体裁,勃洛克赋予其走向生活的作用。研究勃洛克的戏剧有助于深刻理解其美学思想和艺术体系。本书以欧洲和俄国象征主义戏剧为背景,运用象征主义、戏剧学等相关理论,采取社会历史批评、文本分析和比较等方法,从戏剧观、主题思想、诗学特征等角度对勃洛克的戏剧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述,进而阐释勃洛克剧作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艺术蕴涵。

作者简介
余献勤,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自1995年起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俄语系任教,一直从事俄语语言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2011年6月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出版著作、教材、词典8部,在靠前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1

章?象征主义戏剧概说…………………………………… 15

节?象征主义戏剧的流转图景?……………………… 16

第二节?象征主义戏剧的总体特征?……………………… 17

第三节?欧洲象征主义戏剧家评述?……………………… 23

一、易卜生的象征主义戏剧:现实与象征相融合… …23

二、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戏剧:日常生活中的

… … 永恒主题… …………………………………………26

三、霍普特曼的象征主义戏剧:艺术与现实的

… … 对立… ………………………………………………30

四、叶芝的象征主义戏剧:宗教与神话的糅合… ……33

第二章?勃洛克的戏剧之路…………………………………… 38

节?20世纪初俄国现代戏剧?………………………… 38

第二节?俄国象征主义戏剧述略?………………………… 41

一、宗教神秘剧的探索… ………………………………45

二、仿古希腊神话悲剧的兴起… ………………………47

三、索洛古勃的唯意志剧… ……………………………53

四、象征主义流派之外

… … ——列米佐夫和安德列耶夫… ……………………56

第三节?勃洛克的戏剧历程?……………………………… 63

一、早期对戏剧的迷恋… ………………………………65

二、中期与戏剧联姻… …………………………………67

三、后期紧张的戏剧活动… ……………………………73

第三章?勃洛克的戏剧思想…………………………………… 78

节?俄国象征主义戏剧的理论探索?………………… 78

第二节?勃洛克的戏剧观?………………………………… 82

一、勃洛克象征主义思想探源… ………………………82

(一)浪漫主义的氤氲………………………………… 83

(二)柏拉图哲学的熏风……………………………… 87

(三)索洛维约夫思想的洗礼………………………… 91

(四)尼采之音乐精神的巨潮………………………… 97

二、勃洛克的戏剧批评… …………………………… 101

(一)勃洛克论易卜生和梅特林克………………… 104

(二)勃洛克论当代俄国戏剧……………………… 108

(三)勃洛克论未来戏剧…………………………… 112

(四)勃洛克论戏剧之意义………………………… 113

(五)…勃洛克论戏剧的功用以及实现的途径…… 116

第四章?勃洛克戏剧人物的象征意蕴……………………… 123

节?永恒女性的投影?……………………………… 124

第二节?自发力的化身?………………………………… 133

第三节?永恒的探寻者?………………………………… 142

第四节?未来的“艺术家式的人”?…………………… 151

第五章?勃洛克戏剧的艺术特征…………………………… 164

节?时代精神与个体存在的交集?………………… 165

第二节?散文与诗的结合:独特的抒情诗剧?………… 172

第三节?广场戏剧元素的复活?………………………… 190

结束语………………………………………………………… 202

参考文献……………………………………………………… 206

附录?勃洛克戏剧演出情况(1906—2011)?…………… 219

内容摘要
亚历山大?勃洛克(1880-1921)是俄国白银时代文学中首屈一指的象征主义诗人和剧作家。勃洛克的戏剧创作代表了俄国象征主义戏剧的艺术*,是欧洲象征主义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是勃洛克创作至为重要的体裁,勃洛克赋予其走向生活的作用。研究勃洛克的戏剧有助于深刻理解其美学思想和艺术体系。本书以欧洲和俄国象征主义戏剧为背景,运用象征主义、戏剧学等相关理论,采取社会历史批评、文本分析和比较等方法,从戏剧观、主题思想、诗学特征等角度对勃洛克的戏剧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述,进而阐释勃洛克剧作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艺术蕴涵。

主编推荐
俄罗斯的勃洛克研究成果甚为丰富,其受重视程度在俄罗斯诗人中仅次于普希金,所以有人说,俄罗斯的勃洛克学仅略逊于普希金学。不过这些成果中传记多、诗歌论著多,而戏剧作品的研究则十分薄弱。自1906年勃洛克的抒情剧三部曲出版后,他的戏剧才能受到了同时代人的关注。А.别雷、С.格罗杰茨基、索洛古勃、Н.古米廖夫、В.梅耶荷德等人撰文评述了诗人的戏剧作品;梅耶荷德甚至执导了勃洛克的《滑稽草台戏》,并把该剧选入新开办的科米萨尔热夫斯卡娅剧院的首演剧目。*早论述勃洛克戏剧的是Н.沃尔科夫,他在1926年出版了《亚历山大·勃洛克和戏剧》一书,随后梅德韦杰夫于1928年完成了《亚·勃洛克的剧作和长诗》。这之后的很长时间里,关于勃洛克戏剧的评论寥寥无几。在八卷本

《勃洛克文集》之第四卷《戏剧卷》(1960)里,А.多尔戈波罗夫在注释部分简要介绍了勃洛克的五部戏剧作品及其与现实社会事件的联系。1964年出版了В.日尔蒙斯基的《亚历山大·勃洛克的剧本〈玫瑰花与十字架〉》,这是**部也是迄今为止**一部勃洛克剧作的专论。日尔蒙斯基从剧本的文学史料着手,主要论述了作品的法国普罗旺斯主题、布列塔尼主题和社会主题,考证了剧本中几个主要人物所具有的地域特征,指出人物之间相互对立的象征色彩。不过,我们认为该著作过于重视历史研究,对剧作本身的文学性、戏剧性等问题涉及较少。

精彩内容
“永恒女性”这一文学概念早出现在歌德《浮士德》的结尾,它体现为一种“借助爱引领人攀升进入永恒的创作生活”的超验力量。随后它成为汇聚各种女性本源的通用象
征,如作为神智女性人格化的神秘主义形象索菲亚、游吟诗人诗歌中的美妇人崇拜以及聚集了世界之美与和谐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女性。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哲学与象征主义诗歌中,永恒女性形象同索菲亚形象融为一体,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多维阐释。在索洛维约夫的哲学体系中,永恒女性就是索菲亚,神智。
    索菲亚——永恒女性是神的统一性与万物自然存在多样性的中介,是“世界灵魂”,是可感知的宇宙事物,是“美的本质形象”,是理想的完善的人类。索洛维约夫确信,“永恒女性”必然降临人世,将拯救世界于腐朽之中。他在长诗《三次约会》中通过描写自己在不同时空中与永恒女性的三次见面,对自己的索菲亚学说进行了总结。永恒女性就是“一切,曾经有过的的一切”,她的目光超越时空,“环绕着今朝、往昔和未来永久的一切”,这一宏大无比的形象引领主人公忘却尘世,获得统一的神的启示。正是在索洛维约夫那里,永恒女性即索菲亚学说综合了基督教和诺斯替教的索菲亚学说,“具有了。
  索洛维约夫的永恒女性思想直接影响了以勃洛克和别雷为代表的年轻一代象征主义诗人。在勃洛克的早期诗歌中,索洛维约夫的印迹为浓重。早年曾迷恋柏拉图,后又沉醉于索洛维约夫哲学思想的勃洛克,在部诗集《美妇人集》中塑造了有着形形色色化身的永恒女性形象,如“美丽的圣女”、“朝霞姑娘”、“夕阳女郎”、“神秘女郎”等。在诗中,抒情主人公听到“她”在彼岸的笑声,看到“她”洁白的衣裙,想象着“美丽的圣女”光彩的形象,呼唤“神秘的夕阳女郎”来到他的身边,“用熊熊烈火连接起昨日与明天”,怀着爱恋与忧伤等待“她”的来临,倾听“她”的召唤……虽然勃洛克创作的《美妇人集》受到了索洛维约夫哲学与诗歌的触动,但其诗中的永恒女性形象并非空洞的理论。她闪现于现实之上,对永恒女性的爱情寄托着诗人对和谐生活的幻想,表达了诗人的信念,即崇高的理想会降临尘世,出现在人的面前,而且这个人并非泛泛的人类,而是一个诗人。这个理想是触手可及的,值得为此生活下去。不过受体裁所限,读者只能凭一首首诗中的片言只语想象出种种形象,感受到抒情主人公的复杂心情。因此,从总体上说,勃洛克抒情诗中的永恒女性形象是零碎、飘渺、抽象的,对形象的感悟要多于对形象的描绘,但同时,这样的形象也给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相比而言,勃洛克戏剧中的永恒女性则要具体得多,从外表、言行举止甚至到动机都呈现在观众和读者面前。勃洛克戏剧中的永恒女性形象有三个,她们是《滑稽草台戏》中的科罗宾娜、《广场上的国王》中的建筑师之女和《陌生女郎》中的陌生女郎。勃洛克在《抒情诗剧三部曲》的出版前言中直言不讳地写道:“对三个人(指三部曲中的男主人公)而言,美好生活就是永恒女性形象的化身。对其中个来说,永恒女性的化身是科罗宾娜——光明的未婚妻,只是被皮埃罗病态的愚蠢的想象变成了‘纸板女友’;对第二个人而言是建筑师之女——一个抱有圣经式幻想并和诗人一同死去的美丽女子;对第三个人来讲则是陌生女郎——一颗从天而坠的星辰,她的现身仅仅是为在《滑稽草台戏》中,来自作者、神秘主义者、皮埃罗、阿尔列金的多重视线都交汇到科罗宾娜身上,于是这一形象变得异常复杂,永恒女性色彩也被冲淡。从剧中的作者角色来看,科罗宾娜是他的作品(所有物),作者试图主宰她的命运;从神秘主义者来看,科罗宾娜是他们顶礼膜拜的女神;而在皮埃罗和阿尔列金看来,科罗宾娜是他们爱恋的女子。这三种关系中,只有爱才是接近永恒女性的途径,勃洛克由此证明了柏拉图和索洛维约夫的观点。剧中科罗宾娜脸色苍白,眼神平静,一条发辫披在肩后,阿尔列金的爱让她绽放笑颜,皮埃罗的爱让她获得生命力,而其他剧中人物对科罗宾娜只有恐惧。剧终时舞台上除了皮埃罗一切都灰飞烟灭,但正是凭借对科罗宾娜(永恒女性的化身)的爱恋和回忆,皮埃罗才能有别于其他人物,留在象征着世界的舞台上。
    科罗宾娜表面看来是个缺乏个性的木偶,和永恒女性形象格格不入。她在剧中的造型和语言都很贫乏(她的典型外形是“脸色苍白,眼神平静,一条发辫披在肩后”,她只说过一句话“我不让你走”),但剧中科罗宾娜的失语状态也恰是其角色的矛盾性所致——科罗宾娜集多种角色和肯定、否定意味于一身,所以她的立场只能借助表情来展示。在她不太丰富的表情中,“笑”凸显出来:她曾向阿尔列金微笑,她曾在夜色中轻启笑颜,当她在皮埃罗的帮助下得以复活时,她平静的脸庞上绽开着温柔的笑容。在这里,“笑”具有判断功能,科罗宾娜脸上是“微笑”而非讥笑,是“温柔的笑容”而非邪恶的笑脸,借用勃洛克的话,它是当代人久已忘却的“有创造力的笑”,它象征着内心的光明和精神的和谐。带着这样的笑容,美丽的少女科罗宾娜站在窗下,她的头上和身后映照着朝霞,面前是惊慌失色的面具,
在这一瞬间,科罗宾娜已不仅仅是科罗宾娜,她是光明和谐的永恒女性之化身,立于光明的天和混乱的地之间。皮埃罗和科罗宾娜表面的滑稽和内在的真诚是矛盾世界的映照,皮埃罗剧终的悲伤实则是人类对美的向往以及对美触手可及却转瞬即逝的怅惘——皮埃罗…(欠起身,伤心又满怀幻想地说)
你把我带向哪里?如何猜出来?
你给予我险恶的命运。
可怜的皮埃罗,别再躺了,
去吧,去寻找自己的未婚妻。
(沉默了一会儿)
唉,离去的她多么光彩耀眼。
(铃铛作响的同伴把她带走)
她倒下了(用纸板做成的)
而我却将她嘲笑。
她仰面躺卧,一身素白。
唉,我们的舞蹈曾经多么欢快!
她再也无法站立起来。
她是纸板做的新娘。
现在,我站着,面色苍白,
你们嘲笑我实在不应该。
有什么办法呢!她脸朝上倒下……
我非常悲伤。而你们却觉得可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