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81.19 4.8折 ¥ 16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张志雄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27526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29467421
上书时间2024-10-31
本书是作者的旅游札记“走读全球系列”之一,图文并茂,既具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作者徜徉于荷兰城市水网,重点走访了荷兰的博物馆和遗迹,如从梵高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再到哈尔斯博物馆等,试图通过这个国家的博物馆了解其历史、风俗、文化,并从自己的角度解读其发展历史。荷兰从16世纪末宣布成为独立的共和国,到17世纪进入“黄金时代”,从一个刚形成的国家很快达到状态,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管窥个中缘由。
本书是作者的旅游札记“走读全球系列”之一,图文并茂,既具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作者徜徉于荷兰城市水网,重点走访了荷兰的博物馆和遗迹,如从梵高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再到哈尔斯博物馆等,试图通过这个国家的博物馆了解其历史、风俗、文化,并从自己的角度解读其发展历史。荷兰从16世纪末宣布成为独立的共和国,到17世纪进入“黄金时代”,从一个刚形成的国家很快达到巅峰状态,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管窥个中缘由。
张志雄,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报》、华夏证券研究所、上海有线电视台和财经时报社工作,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等出版股市与艺术品投资、文化评论、旅游札记等著作二十余部。
《阿姆斯特丹之光》(上)
章(001)
斯希普霍尔机场 皇帝运河公寓 鲜花市场 蒙特塔 贝金会修道院 阿姆斯特丹博物馆 海洋吧 水坝广场 新教堂 女皇百货商店 王宫
第二章(029)
凡·高博物馆(上)
第三章(061)
凡·高博物馆(下)
第四章(119)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一)
第五章(141)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二)
第六章(169)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三)
第七章(205)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四)
第八章(243)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五)
第九章(291)
中央火车站 艾瑟尔湖 旧证券交易所 东印度公司 善德街 红灯区 新市场 过磅屋 水坝大道 泪水塔 马海丽吊桥 科学技术中心 老教堂 阁楼教堂博物馆
第十章(337)
阿姆斯特尔河 滑铁卢广场 伦勃朗故居 莱顿广场
第十一章(377)
威利特-霍尔修森博物馆 范隆博物馆 运河博物馆花园
第十二章(413)
运河博物馆 安妮·弗兰克故居 西教堂 绅士运河
第十三章(445)
皇帝运河
第十四章(467)
王子运河 辛格尔运河 罗贞运河 雷德赛运河 旧维伯威尔 赞霍克
《阿姆斯特丹之光》(下)
第十五章(001)
哈勒姆圣巴福教堂 博姆博物馆 哈尔斯博物馆 泰勒博物馆
第十六章(047)
赞斯安斯风车村 阿尔克马尔
第十七章(097)
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上)
第十八章(135)
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下)
第十九章(173)
埃舍尔美术馆 席凡宁根海滩 梅斯达全景画馆 海牙市立美术馆
第二十章(221)
洛曼汽车博物馆 马都拉丹
第二十一章(265)
瓷都代尔夫特 维米尔艺术中心
第二十二章(295)
代尔夫特市集广场 新教堂 市政厅 老教堂 东城门 普林森霍夫博物馆
第二十三章(325)
鹿特丹唐人街 立方屋 美食市场 伊拉斯谟大桥
第二十四章(351)
伯宁恩美术馆
跋(384)
参考书目(387)
本书是作者的旅游札记“走读全球系列”之一,图文并茂,既具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作者徜徉于荷兰城市水网,重点走访了荷兰的博物馆和遗迹,如从梵高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再到哈尔斯博物馆等,试图通过这个国家的博物馆了解其历史、风俗、文化,并从自己的角度解读其发展历史。荷兰从16世纪末宣布成为独立的共和国,到17世纪进入“黄金时代”,从一个刚形成的国家很快达到状态,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管窥个中缘由。
张志雄,曾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报》、华夏证券研究所、上海有线电视台和财经时报社工作,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等出版股市与艺术品投资、文化评论、旅游札记等著作二十余部。
来荷兰,风车是必须看的。在荷兰的历史上,风车不计其数,可今天已寥寥可数(19世纪中期有1万多座风车在运作,到20世纪末只剩下950座风车了)。
我原本计划去鹿特丹东南方10公里处的小儿堤坝(Kinderdijk,又称小孩堤防),那里有19座风车分布于运河的两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据说,1421年圣伊丽莎白日,这里遭遇了一场大洪水,一个装有婴儿的摇篮被冲到堤坝上,摇篮里还有一只猫不停地动来动去,以保持摇篮的平衡,不让水进入摇篮。从介绍看,这里野趣横生,很值得一去。可惜的是,从阿姆斯特丹去小儿堤坝来回需要4个小时,有些远。后我们还是选择了阿姆斯特丹附近的赞斯安斯风车村(Zaanse Schans)。
从阿姆斯特丹坐15分钟的火车,然后再步行15分钟,就可以抵达赞斯安斯风车村。
荷兰人与西班牙人的80年战争期间,这里修有一座名为思汉斯(Schans)的堡垒。1574年,当地人与西班牙军队争夺这个堡垒时,牺牲了不少士兵,这里因此得名赞斯安斯。
过去这里地势平坦,距离阿姆斯特丹很近,又有四通八达的水上航道;这里拥有1000多座风车,作为锯木厂的能源,又利用斯堪的纳维亚的树干,几个世纪来一直为首都提供建房和造船的锯制木材。
1596年,一位名叫科内利斯的人在他的风车小蜻蜓上装了一个曲轴,从而将叶片的旋转运动转换成一种上下运动的模式(锯制)。这一革命性的发明不仅成倍提高了木材的加工速度,加工价格也得以大幅降低。因此该地区成为世界上的木材港口之一。
赞斯安斯地区来过不少名人,沙皇彼得大帝1697年在赞丹度过一段时间,学习造船技术,然后带回圣彼得堡;拿破仑来到这里,赞叹这里的景色无与伦比;印象主义画家莫奈曾在这里作画,并有画作留存。
设立风车村的想法来自1947年,当时这里的许多人越来越感到经典的荷兰遗产正在消失,决定建立一个包括风车在内的赞式木结构保护村。1955年,座风车“德豪斯曼”移居此地,几年后,座住宅落户风车村。近的搬迁是在2015年。
走进风车村,给人的感觉是来到童话世界。与一般的博物馆不同,这里是有居民居住的,只是打理得实在美轮美奂。
风车村门口是法式花园和1968年来自一所赞式庄园的茶亭,这种穹顶茶亭是典型的荷兰特色,它们往往都在郊外,是城里富人的象征。18世纪的时候,本地商人从茶亭朝赞河水域观望贸易品的到来。现在茶亭里面是锡匠铺。
接着是17世纪的建筑“赞时间”(Zaanse Tijd)博物馆,来自阿森德尔夫特,里面是钟表收藏系列。
第三座建筑建于1650年,居然有两层楼,是赞式木屋中稀有的品种。如今这里是阿尔贝特·海因(Albert Heijn)博物馆式小商店,1887年,阿尔贝特·海因连锁超市的创始人就是在这样的香料铺子里发家的。
接下来是特色餐厅“黑鲸希望”(De Hoop Op d'Swarte Walvis),这里包括建于1717年的赞西村落孤儿院、一所商人小住宅和一个库房。库房曾被称作“滑台大厅”,当年捕鲸人和渔民把各种船用品存放于此,滑台大厅可以直接通向停泊着的船只。
我们中午时分匆匆路过此地,急急忙忙地去看风车,在里面吃了顿汉堡包。下午回来,才知道“黑鲸希望”是家著名的餐厅,里面的布置也很经典。我们只能喝个下午茶作为补偿。
我们即将回来的时候,才发现风车村中不仅有风车,还有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荷兰传统建筑。
“黑鲸希望”旁是商宅“北府”(Noorderhuis),建于17世纪中叶,原来是赞代克一座造价不菲的商宅,1970年被迁往此地,现在是B&B(住宿加早餐)。《赞斯安斯风车村步行指南》提示,北府屋顶的烟囱上有个被称为“风流片”的装置,它会跟着风向转,即使在吹大风时,烟囱也不会往房子里倒灌。
今天的烟囱已经不再是日常需求,我们对上述的小发明不再注意。可是,就像能锯木头的小蜻蜓风车,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极有价值的,但它往往被历史教科书所忽略。我们只有在走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人类的创造力火花,可以细细琢磨。
北府的邻居也是一所商宅“的摩尔”(d'Mol),建于1660年,它的首任主人摩尔在捕鲸生意中发家致富。这里共有13个房间,是风车村内的住宅。
“的摩尔”后的主人是著名的造纸家族霍妮赫,这个家族曾经制造出世界上好的纸张,印刷美国《独立宣言》的纸就是该家族提供的,上面有蜂窝水印(霍妮赫,Honig,荷兰语是蜜蜂的意思)。
我们刚才所说的这排建筑在进村道路的左边,对面是佐尼维泽小道,其间是多处工人小屋和商人住宅,它们一般都只有一层,几乎总是漆成绿白两色。商人住宅与工人住宅相似,但更大更华丽。
小道的1号是马鬃垫制作工坊,马鬃垫是干什么用的?今天已无从想象,其实它是用来挤压在油磨坊内研磨过的油籽和花生。
《赞斯安斯风车村步行指南》(后简称《步行指南》)接着提醒我们,从7号住宅前门上的铁艺件可以看出,一个富人曾经在这所房子里居住过,而这正是霍妮赫家族的标志。
位于8号的赞式小屋建于18世纪。它在阁楼里设有卧室,非常罕见,当时人们一般睡在下面的床柜里,上面的空间只用作储存室。它还在入口处加建了木鞋小屋,进正房前可以在这里脱下木鞋。
7号和8号赞式小屋在拐角墙面上开有窗口,这样有利于住户更清楚地看到外边发生的事情。
这里的房屋都造得离地面相当高,以防洪泛,房子下面的空间往往都被用作鸡舍。
风车村有街道委员会,住户有明确的分工,比如谁负责桥梁的维护,谁照顾病人,谁负责把死者从家里抬出来。下面是一些商店的库房,如“和平”(De Vrede)库房、“扫帚”(De Bezem)风车仓库、“百合”(De Lelie)库房、“乌鸦”(De Kraai)库房、“双头凤”(De Tweekoppige Phoenix)风车仓库。
“和平”库房原是18世纪储存谷物和鼻烟的,现在是木鞋制作坊和木鞋博物馆,这里据说可以看到全荷兰美的古董收藏系列。
《步行指南》介绍说,全木木鞋是典型的荷兰特色,农村至今仍在使用,早的木鞋可以追溯到1240年。木鞋有利于足部的健康暖和,对于荷兰的沼泽土壤而言不可或缺。
赞斯安斯呈独特的细长形地貌风光,不管是木结构建筑还是风车都显得很合适。风车村号称有8座风车,但我们那天看到的只有4座在运行。风车与帆船类似,如果撑上帆布,就会转动。
香料磨坊“德豪斯曼”(De Huisman)初是用来制作鼻烟的,后来生产有名的赞式粗芥末,直到今天。
锯木风车“戴皇冠的坡伦堡”(De Gecroonde Poelenburg)1869年建于科赫安登赞,现在它已不再用于生产,只在特殊的场合才会启动。
颜料风车“猫”(De Kat)将原料加工成颜料,用传统的方法生产绘画颜料,颜料生产使用的是伦勃朗的配方。“猫”是参观人数多的荷兰风车,每年有13万人次的访客。我们登高望远,好不惬意。
另外几座风车也提供有偿参观的服务,大同小异,不看也罢。
“追寻者”(De Zoeker)榨油风车是全世界一座每天仍然在用传统方式榨油籽和花生的风车,风车旁边的库房里住着风车主人和他的家人。它曾经是一座排水和制作颜料的风车。
“小绵羊”(Het Jonge Schaap)锯木风车仍然保留了17世纪荷兰的锯木技术,现在的风车主人继续经营锯木业务,以加工当地木材为主,如橡木、榆木和松木等。
“德邦泰母鸡”(De Bonte Hen)榨油风车是风车村内北边的一座风车,建于1693年,多次遭到雷击和火灾,闲置多年后,1975年通过集资方式修复了一部分。
我原以为风车村比较人工化,会不会变成游乐园?去之后发现还不错,特别是在村里放牧牛羊,配以河流、风车和野地,就是一幅经典的荷兰风景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