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12-201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2012-2013)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8.96 7.4折 120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中国物流学会 编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ISBN9787504746603

出版时间2013-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0元

货号23259225

上书时间2024-10-30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国物流业总体运行放缓趋稳,稳中有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绩。2013年,我们面临稳中求进,开拓创新,转型发展的新任务。一、2012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
2012年,我国物流业呈现出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
(一)物流业总体运行放缓趋稳
2012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回升势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万亿元,同比增长7.8%,到四季度结束了增速持续回落的局面。随着经济企稳回升,物流业实现稳中渐升。据统计测算,全年社会物流总额177.3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回升0.2个百分点。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3.5万亿元,同比增长9.1%,增幅虽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比第三产业增加值高出1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3%。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
(二)物流市场需求细分化趋势明显
进出口物品和生产资料类的物流需求增速放缓。由于国际市场增长乏力,国际航运业务持续低迷,航运企业亏损严重。因投资需求趋缓,钢铁、建材、煤炭、能源等工业和大宗商品物流需求下降,去库存压力加大。2012年下半年以来,华东地区钢贸流通行业仓单重复质押问题造成多方债务纠纷,金融物流触发系统风险。2012年全国汽车实现产销1900万辆,同比增长仅为4%左右,整车物流高速增长局面开始逆转。
快速消费品和网购物流需求增势迅猛。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万亿元,网购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分别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3.8%和5.8%。与电商网购配套的快递物流实现高速增长,全年完成业务量57亿件,同比增长55%。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对食品、药品、快速消费品、农产品等物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冷链物流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制造业物流分离外包速度加快。生产制造企业推动资源向主业集中,传统制造企业物流外包水平明显提升,IT、汽车、家电、服装等制造企业物流外包进入供应链整合阶段。一批具有专业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逐步从集团公司分离设立,前几年由制造企业分离设立的物流企业,经过市场化锻炼规模快速扩张。
(三)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企业积极应对成本上升和市场变化。2012年物流企业要素成本全面上涨。人力成本平均增长15-20%,燃油价格相当于2000年的3倍左右,过路过桥费占公路运输成本的三分之一上下,多数企业资金使用成本超过利润水平,大中城市物流业用地及仓库租金再度上涨。为应对市场压力,大型物流企业重组整合,兼并收购,中小物流企业依托公共平台集聚和联盟发展。国内航运企业大幅削减运力,调整业务结构。快递企业传统加盟模式暴露管控风险,“直营”和“收权”转型渐成趋势。公路货运市场中一批像传化公路港、林安物流园等的实体平台和信息平台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中国邮政速递物流IPO获得通过,一批市场表现优秀的物流企业积极筹备上市。
专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更加重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开发个性化、一体化服务,在冷链物流、汽车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地产等专业细分领域涌现了一批综合服务能力强的专业物流企业。企业加强精细化、集约化管理,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提升和人员培训,应对成本上升压力。精益物流、共同配送、供应链集成等新的物流运作模式表现出强大生命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向产业链延伸服务,逐步从传统物流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
(四)经营业态交叉融合正在加速
各类企业跨界经营。商贸流通企业从交易功能向物流功能延伸服务,现货市场、交易中心、期货交割库等商贸物流业态快速发展。苏宁、国美、、当当等一批消费型商贸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投入巨资建立和完善物流网络,部分企业申请获得快递牌照,自有物流配送体系向社会开放。中邮、顺丰等快递企业开设网上业务,进入电商领域。物流企业介入代理采购和分销业务,借助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一体化服务。
多种业态深度融合。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加强协作。联想、海尔、一汽等一批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深化战略合作,促进业务流程再造。商贸业与物流业共生发展,百联、物美、浙江物产、天津物产等一批商贸企业改造传统流通渠道,创新流通模式。金融与物流的融合,提升物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掌控能力。汽车、家电、电子、医药、零售等行业上下游多种业态深度融合,供应链协同模式加快变革。
(五)区域物流和国际物流整合开拓
区域物流一体化继续推进。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部地区等区域物流一体化积极推进,区域通关、交通管理、公路执法等合作机制逐步建立。东部地区物流业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加快转型升级。中西部地区受产业转移驱动物流需求扩张,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较快增长。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一批物流节点城市辐射和集聚作用明显,郑州、武汉、西安等一批中西部物流中心城市发展势头良好。
国际物流发展蕴含机会。中远、中外运、顺丰速运等大型物流企业跟随国内制造和建筑工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在工程物流、快递物流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航空运输企业积极拓展国际航线,加入国际联盟,打造国际化航空公司。一批大型物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加大战略性投资,积极推进海外扩张。
(六)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再创新高
2012年,我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万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年末铁路营业里程9.9万公里,公路通车里程41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6万公里,分别同比增长5.9%、1.8%和13.1%。随着铁路运力的释放,海铁、公铁、空铁等多式联运具备发展条件。
物流园区初具规模。201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开展了第三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列入调查的各类物流园区共计754家,其中运营的348家,占46%。与前两次调查相比,物流园区区域分布趋于均衡,转型升级态势明显。园区服务范围逐渐扩大,集聚和辐射效应持续增强。
(七)物流信息化和技术水平稳步提升
物流信息化水平较快提高。交通、邮政、食品药品监管等一批电子政务系统加快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国铁路推出货运电子商务平台,货运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国家邮政局快递安监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实时监测和预警快递企业生产运行。交通运输部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国家和地方一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取得新进展。RFID技术在物流与交通领域应用获得政府支持,危险品运输车辆GPS车载终端开始强制推行,物联网技术开始在烟草等物流领域应用。
物流装备市场改造升级。叉车、货架、托盘等物流装备产品整体陷入市场低迷。装备制造企业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研发高端产品、升级服务模式、开发新兴市场。随着连锁零售、电子商务、医药、烟草、快递等行业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中心数量大幅增加,对立体仓库、自动分拣系统、自动识别系统、手持终端以及设备系统集成需求旺盛,物流装备系统化、自动化、智能化趋势明显。
(八)物流标准化和教育培训等基础性工作成效显著
物流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全年新发布标准23项,其中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15项。正在制定的国家标准80项,行业标准12项,基本完成了《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的既定目标。自2005年开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按照《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国家标准开展A级物流企业评估工作,目前全国A级企业已达到2135家。物流园区、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一批专业性物流标准加快制修订。
物流学科体系建设、职业技能培训认证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国已有417所本科院校、824所高等职业学校和2000多所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物流类专业。经*批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列入*本科专业大类目录。中物联物流师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自2003年11月开展以来,已有30多万人参加了认证培训,16万多人取得资格证书。
(九)物流业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随后,国务院办公厅推出降低流通费用10项政策,突出强调降低物流成本。先后发布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都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业内叫做“物流国九条”。2012年,各有关部门为落实“物流国九条”做了大量工作。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相关领域。国家发改委起草编制《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和《应急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财政部出台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将物流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扩大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交通运输部开展收费公路清理工作,积极推广甩挂运输,支持公路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商务部启动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综合试点,提出仓储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铁道部实施货运组织改革,试行“实货制”运输组织方式;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工业物流和物流信息化发展;海关总署推进特殊监管区域改革发展。各地政府出台规划和配套政策,积极落实“物流国九条”也有新的进展。
总体来看,2012年我国物流业经受了严峻挑战和考验,实现了平稳适度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行业运行增速趋缓,长期掩盖在高速增长下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物流需求社会化程度依然不高,企业物流外包层次低,物流服务内部化特征明显。物流企业集中度不够,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低端化、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诚信缺失引发社会关注。物流效率和效益提升缓慢,无论是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还是企业物流成本费用率居高不下。物流市场经营风险加大,要素成本上涨趋势难以逆转,物流企业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物流能力不足和运力过剩长期共存,多种运输方式不均衡、不协调、不衔接的问题依然存在。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一方面物流用地供应难以保障,建设规划难以落地;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借物流名义盲目圈占土地,改变用途。物流业涉及管理部门多,协调难度大,导致相关政策出台慢、落实难,体制和政策环境与行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比如,物流业被纳入“营改增”试点后,不仅物流业各环节税率统一问题没有解决,而且“交通运输业”普遍出现税负增加较多的严重问题。由此看来,落实“物流国九条”政策,切实减轻物流企业负担依然任重道远。



导语摘要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国物流业总体运行放缓趋稳,稳中有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绩。2013年,我们面临稳中求进,开拓创新,转型发展的新任务。



作者简介

  中国物流学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Purchasing简称CFLP),是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总部设在北京。联合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政府与企业采购事业的发展,推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完成政府委托交办事项。政府授予联合会外事、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项职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是亚太物流联盟和国际采购联盟的中国代表,并与许多国家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目录

第一篇 综合报告
第一章 2012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环境
第二章 2012年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 2012年中国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2013年中国物流业发展展望

第二篇 专题研究
第一章 物流服务业
2012年我国物流业政策环境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物流企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公路货运市场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铁路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港口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沿海干散货市场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航空货运市场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仓储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国际货代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快递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物流地产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金融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保税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第二章 行业物流
2012年制造业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钢铁行业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汽车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家电行业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服装行业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医药行业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化工行业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粮食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冷链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及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连锁零售业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城市配送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第三章 物流技术装备设施业
2012年物流装备行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包装行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工业车辆行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卡车行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托盘行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货架行业发展回顾和2013年展望
2012年自动化立体库行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输送分拣设备行业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第四章 物流行业基础工作
2012年物流标准化工作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物流信息化发展回顾与2013年展望
2012年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回顾与2013年展望

第三篇 资料汇编
2012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
2012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
关于减轻物流企业负担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我国物流业总体运行放缓趋稳,稳中有进,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绩。2013年,我们面临稳中求进,开拓创新,转型发展的新任务。



主编推荐

  中国物流学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Purchasing简称CFLP),是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总部设在北京。联合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政府与企业采购事业的发展,推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完成政府委托交办事项。政府授予联合会外事、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项职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是亚太物流联盟和国际采购联盟的中国代表,并与许多国家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精彩内容

  五、“营改增”试点中交通运输业税负增加较多
  交通运输业税负增加较多是“营改增”试点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关于减轻物流企业负担的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90.6%的试点企业实际缴纳增值税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与营业税体制对比计算,“货物运输服务”平均增加119.7%。2012年,中外运长航集团上海地区从事内陆运输和沿海内河运输的企业税负增加1250万元,增幅54%(内陆运输业务税负增幅81%,沿海内河运输业务税负增幅43%)。中远物流上海地区企业应缴纳增值税较营业税口径增加561.91万元,其中交通运输业务税负增加157.2%。中铁现代物流科技上海分公司应缴纳增值税比营业税口径计算增加3倍左右。顺丰速运集团部分下属公司参与交通运输业试点,实际税负在7%左右,另有部分下属公司作为物流辅助服务业参加试点,实际税负为4%左右,均比营业税口径有大幅增加。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多次调查,从事“货物运输服务”的物流企业实际税负平均增幅在120%左右。
  税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税率偏高和抵扣不足。一是“货物运输服务”增值税税率从3%的营业税税率调整为11%的增值税税率,上调幅度过大。二是可抵扣进项税额偏少。在“货物运输服务”中,燃油、修理费等可抵扣进项税的成本所占比重不足40%,有些还很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实际进入进项税额抵扣的比例更低。此外,存量固定资产不能抵扣,人力成本、路桥费、房屋租金、保险费等主要成本均不在抵扣范围,也是税负增加的重要原因。交通运输业税负增加较多,物流业各环节仍未实现税率统一,不符合“物流国九条”基本精神,也不利于物流业一体化运作。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