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梦集(季羡林自选集.精装彩色图文版.共九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因梦集(季羡林自选集.精装彩色图文版.共九册)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6.33 7.4折 49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季羡林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13565998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23824044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佛学家、印度学家、翻译家,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研究专家,作家,在佛经语言、佛教史、中印文化交流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众多领域,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是国内少数几位被誉为"学术大师"的学者之一。2007 年,我社取得了出版《季羡林全集》(以下简称《全集》)的授权。在季老的亲自指导下,2008 年开始正式启动《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2009 年7 月11 日,就在《全集》前六卷即将付梓之时,我社惊闻季老仙逝的消息。就在两个月前,我社于春迟社长还前往北京301 医院拜访季老,专门汇报《全集》的出版进展。为告慰季老的在天之灵,我社在2009 年年底前推出了《全集》前十二卷。我们将遵循季老生前的谆谆教诲,兢兢业业,继续做好中外文化学术的交流与传播工作,努力做好《全集》余下的编辑出版任务。同季老的学术成就相比,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很容易被忽略。其实,季老的文学创作一直伴随着他的学问,是他学问生命的另一种形态。季老的文章,尤其是散文,文笔清新、平实又饱含深情。所以《全集》在分类时,把散文排在前面。《全集》出版后,很多读者来信来电,希望出版社把季老的散文(包括回忆录和部分序跋等)编辑成普通读者方便阅读的单行本。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并征得季老的儿子季承的同意,我们把季老所有的散文类作品单行本汇集成册,编选了这套"季羡林作品珍藏本",每册命名大多取自原单行本,以保持季老作品的原貌。本套丛书共分九册——《我的小学和中学》,是作者对自己小学和中学生活的回忆,2002 年在《文史哲》杂志发表时,被分为两篇,分别冠名为《我的小学和中学》与《我的高中》,现合为一篇,恢复原貌。另加《故乡行》一文,是作者2001 年回故乡临清所作。《清华园日记》,是作者于清华大学学习期间所写的日记,时间跨度为1932 年8 月22 日至1934 年8 月11 日。曾分别出版过影印本与排印本(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年),本册以排印本为底本,注释为作者的学生高鸿所加。《留德十年》,记述了作者1935 年至1945 年赴德求学的经过,原有若干种不同版本的单行本行世,这次则依据东方出版社1992 年初版排定。另加《二战心影》一文,亦为作者对留德岁月的回忆。《因梦集》,包括《因梦集》和《小山集》两个集子。20 世纪30 年代,作者曾应约准备编一本散文集,命题《因梦集》,因故未果。后来作者特意将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纂为一集,仍以"因梦"冠名。《小山集》收录作者从1991年至1994 年所写的散文。《天竺心影》,包括《天竺心影》和《万泉集》两个集子。《天竺心影》是作者正式印行的部散文集,1980年9 月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收作者1978 年第三次访问印度后所写的见闻。《万泉集》早编于1987 年12 月,收作者1986 年、1987 年所写散文,因故未能出版,作者后又增补了若干新写散文,于1991 年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单行本。《牛棚杂忆》,是作者亲历"文化大革命"的纪实文章,本次所收以排印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年)为底本,核以手稿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年)。《朗润集》,包括《朗润集》和《燕南集》两个集子。《朗润集》1981 年3 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收新中国成立后所写的部分散文。《燕南集》收《朗润集》出版后至1985 年写的散文。有几篇是《朗润集》出版前写的,因为没有入过集,也补收在《燕南集》中。《新生集》,曾以《病榻杂记》为书名出版,收录作者自2001 年特别是自2003 年住院后撰写的多篇文章。书中有他的人生各阶段的回忆录,也有一些回忆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文章。《集外集》,包括《千禧文存》和《新纪元文存》两个集子。原均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作者在2000 年和2001 年所写的除了《龟兹焉耆佛教史》以外的散文、杂文和序跋。在丛书编选过程中,得到了各单行本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谨此致谢。

导语摘要
“梦”之一词,一直都深受文人喜爱,著名词人林夕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生恍然如梦,季羡林先生在这一集子中收录了自己在新中国城里之前的散文作品。《小山集》收录作者从1991 年至1994 年所写的散文,以季羡林先生在北大住房楼旁的一座小山命名。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目录
因梦集

001 自序

002 枸杞树

006 黄昏

012 回忆

017 寂寞

020 年

026 兔子

033 母与子

044 红

052 老人

062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074 去故国——欧游散记之一

079 表的喜剧——欧游散记之一

084 听诗——欧游散记之一

091 寻梦

093 海棠花

097 Wala

104 忆章用

116 纪念一位德国学者西克灵教授

小山集

121 序

124 洛阳牡丹

127 记周培源先生

131 我和北大图书馆

133 老猫

145 到达印度

149 寿作人

156 火车上观日出

159 延边行

180 园花寂寞红

183 幽径悲剧

188 人间自有真情在

190 逛鬼城

197 我写我

199 游小三峡

205 两个乞丐

209 哭冯至先生

217 我与《世界文学》

219 二月兰

225 我的书斋

227 忘

232 也谈叶公超先生二三事

237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239 何仙槎( 思源) 先生与山东教育

241 怀念乔木

249 咪咪二世

250 新年抒怀

258 悼组缃

264 喜鹊窝

271 赋得永久的悔

278 曼谷行

327 悼许国璋先生

334 我的朋友臧克家

内容摘要
“梦”之一词,一直都深受文人喜爱,著名词人林夕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生恍然如梦,季羡林先生在这一集子中收录了自己在新中国城里之前的散文作品。《小山集》收录作者从1991 年至1994 年所写的散文,以季羡林先生在北大住房楼旁的一座小山命名。

主编推荐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精彩内容
 老人当我才从故乡来到这个大城市的时候,他已经是个老人了。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是骑驴来的。骑了两天,就到了这个大城市。下了驴,又随着父亲走了许多路,一直走得自己莫名其妙,才走到一条古旧的黄土街,我们就转进一个有石头台阶颇带古味的大门里去,迎头是一棵大的枸杞树。因为当时年纪才八九岁
,而且刚才走过的迷宫似的长长又曲折的街的影子还浮动在心头,所以一到屋里,眼前只一片花,没有看到一个人,定了定神,才看到了婶母。不久,就又在黑暗的角隅里,发现了这个老人,正在起劲地同父亲谈着话,灰白色的胡子在上下地颤动着。
他并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但第一眼就在我心里印上了一个莫大的威胁。他给了我一个神秘的印象:白色稀疏的胡子,白色更稀疏的头发,夹着一张蝙蝠形的棕黑色的面孔,这样一个综合不是很能够引起一
个八九岁的乡下孩子的恐怖的幻想吗?又因为初到一
个生地方,晚上再也睡不宁恬,才卧下,就先想到故乡,想到故乡里的母亲。凄迷的梦萦绕在我的身旁,时时在黑暗里发见离奇的幻影。在这时候,这张蝙蝠形的面孔就浮动到我的眼前来,把我带到一个神秘的境地里去。在故乡里的时候,另外一些老人时常把神秘的故事讲给我听,现在我自己就仿佛走到那故事里面去,这有着蝙蝠形的脸的老人也就仿佛成了里面的主人了。
第二天绝早就起来,第一个遇到的偏又是这老人。我不敢再看他,我只呆呆地注视着那棵枸杞树,注视着细弱的枝条上才冒出的红星似的小芽,看熹微的晨光慢慢地照透那凌乱的枝条。小贩的叫卖声从墙外飘过来,但我不知道他们叫卖的什么。对我一切都充满了惊异。故乡里小村的影子,母亲的影子,时时浮掠在我的眼前。我一闭眼,仿佛自己还骑在驴背上,还能听到驴子项下的单调的铃声,看到从驴子头前伸展出去的长长又崎岖的仿佛再也走不到尽头的黄土路。在一瞬间这崎岖的再也走不到尽头的黄土路就把自己引到这陌生的地方来。在这陌生的地方,现在(一
个初春的早晨)就又看到这样一个神秘的老人在枸杞树下面来来往往地做着事。
在老人,却似乎没有我这样的幻觉。他仿佛很高兴,见了我,先打一个招呼,接着就笑起来,但对我这又是怎样可怕的笑呢?鲇鱼须似的胡子向两旁咧了咧,眼与鼻子的距离被牵掣得更近了,中间耸起了几条皱纹。看起来却更像一个蝙蝠,而且像一个跃跃欲飞的蝙蝠了。我害怕,我不敢再看他,他也就拖了一
片笑声消逝在枸杞树的下面,留给我的仍然是蝙蝠形的脸的影子,混了一串串的金星,在我眼前晃动着,一直追到我的梦里去。
平凡的日子就这样在不平凡中消磨下去。时间的消逝终于渐渐地把我与他之间的隔膜磨去了。我从别人嘴里知道了关于他的许多事情,知道他怎样在年轻的时候从城南山里的小村里漂流到这个大城市里来;怎样打着光棍在一种极勤苦艰难的情况下活到现在;现在已是一个白须的人了,然而情况却更加艰难下去;不得已就借住在我们房子后院的一间草棚里,做着
泥瓦匠。有时候,也替我们做点杂事。我发现,在那微笑下面隐藏着一颗怎样为生活磨透的悲苦的心。就因了这小小的发现,我同他亲近起来。他邀我到他屋里去。他的屋其实并不像个屋,只是一座靠着墙的低矮的小棚。一进门,仿佛走进一个黑洞里去,有霉湿的气息钻进鼻孔里。四壁满布着烟熏的痕迹;顶上垂
下蛛网;只有一个床和一张三条腿的桌子。当我正要
抽身走出来的时候,我忽然在墙龛里发现了一个肥大的大泥娃娃。他看了我注视这泥娃娃的神情,就拿下来送给我。我不了解,为什么这位奇异的老人还有这样的童心。但这泥娃娃却给了我无量的欣慰,我渐渐地觉得这蝙蝠形的脸也可爱起来了。
闲下来的时候,我也常随着他去玩。他领我上过圩子墙,从这上面可以看到南面云似的一列黛黑的山峰,这山峰的顶上是我的幻想常飞的地方;他领我看过护城河,使我惊讶这河里水的清和草的绿。但最常去的地方却还是出大门不远的一个古老的庙里,庙不大,院子里却栽了不少的柏树,浓荫铺满了地,给人森冷幽渺的感觉。阴暗的大殿里列着几座神像,封满了蛛网和尘土,头上有燕子垒的窠。我现在始终不明白,这样一座只能引起成年人们苍茫怀古的情绪的破庙会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有那样大的诱惑力,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能懂得什么怀古呢?他几乎每天要领我到那里去,我每次也很高兴地随他去。在柏树下面,他讲故事给我听,怎样一个放牛的小孩遇到一只狼,又怎样脱了险,一直讲到黄昏才走回来,但每次带回来的都是满腔的欢欣。就这样,时间也就在愉快中消磨过去。
P52-55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