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4.47 7.2折 4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崇辉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2034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3527487

上书时间2024-10-2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指出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国家存在,意识形态就不会终结。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制度维系、执政合法性增强、社会整合、国家利益维护有重要关联,意识形态安全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现状的因素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有正在经受的由全球化、网络化、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急剧变迁,既有有利的条件,又面对着诸多威胁。这是我国遭遇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背景。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多层面的威胁。

作者简介
魏崇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思潮、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

目录
章 绪论

 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框架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框架

  三、创新之处

 第四节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意识形态的流变:从柏拉图到马克思主义

 节 意识形态:缘起与变迁 

  一、柏拉图的“意识形态” 

  二、意识形态概念的英、法、德起源 

   (一)培根:意识形态概念的英国起源

   (二)特拉西:意识形态概念的法国起源

   (三)黑格尔:意识形态概念的德国起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设与发展:从马克思到列宁·

  一、“虚假的意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 

  二、“虚假的意识”与“观念的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马克思到列宁的发展 

 第三节 意识形态:特征、功能与结构

  一、意识形态的特征

  二、意识形态的功能 

  三、意识形态的结构 

第三章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学理解析

 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渊源与基本定位

  一、作为一种新政治经济学的新制度经济学 

   (一)新政治经济学前史:以探究政治学与经济学关系为线索

   (二)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取向

  二、作为一种新自由主义的新制度经济学

   (一)从古典自由主义至嘶自由主义

   (二)新制度经济学:新自由主义的当代中国代表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建构

  一、制度理论 

   (一)制度的含义

   (二)制度产生的原因

   (三)制度的类型

   (四)制度变迁

  二、交易费用理论

  三、产权理论

  四、国家理论

  五、新制度经济学引入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论预设、方法论与目的

   ……

第四章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

第五章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与参照

第六章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具体路径:基于对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指出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国家存在,意识形态就不会终结。意识形态安全与社会制度维系、执政合法性增强、社会整合、国家利益维护有重要关联,意识形态安全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影响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现状的因素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有正在经受的由全球化、网络化、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急剧变迁,既有有利的条件,又面对着诸多威胁。这是我国遭遇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的背景。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多层面的威胁。

主编推荐
魏崇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思潮、当代中国政治与公共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

精彩内容
社会转型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的威胁与压力 
    当前我国,整个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性社会与现代性社会各种因素的交替出现,使得社会转型以多样化、多元化的姿态展示自身。多样化、多元化促成了社会结构的重塑,使得社会失范成为一种可能。同时,社会转型中,新旧交替问题也会交替出现。这些都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威胁与压力。具体表现在: 
    其一,价值观念多元化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要求,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提供了机会。一方面,从国内来看,随着社会转型步伐的推进,多元化的利益诉求表现为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这需要包容性的意识形态来适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观念多元化是经济领域多元化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方式了巨大转变。以三大产业为例,1978年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8.1%、48.2%、23.7%。到了2008年,我国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变为11.3%、48.6%、40.1%。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口在1978年分别为70.5%、17.3%、l2.2%。到2008年,三大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分别变为39.6%、27.2%、33.2%。只有具有较强解释力的意识形态才能整合这些不同利益取向。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加剧发展使得原本生活在不同文化圈和文化氛围中的人们要在经历“文明的冲突”的同时生活在一起,如何使这些原本生活在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背景下的人们能够在一个包容性的意识形态环境下生存,如何维系这一背景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又不危及多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丰富多彩,如何处理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出了要求。需要认识到的是,价值观念是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提出要求的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提出了契机。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是重精神追求轻物质利益的,是重集体利益轻个人利益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