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全新增订版)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全新增订版)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全新增订版)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全新增订版)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全新增订版)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全新增订版)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全新增订版)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全新增订版)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全新增订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全新增订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3.74 4.8折 69.8 全新

库存2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来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41156359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9.8元

货号29122635

上书时间2024-10-27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我不是在写历史,而是在写现实 

|阿 来

创作《瞻对》这部作品,于我完全是个意外。几年前,为写《格萨尔王》,我去了西藏很多地方搜集资料。在一两年的行走过程中听到很多故事,其中就有一个关于瞻对的故事。《瞻对》是一部历史纪实文学作品,我本来是想写成小说,开始想写个短篇,随着史料增多,官府的正史、民间传说、寺庙记载,后搜集的资料已经足够写个长篇了。但是到后来,我发现真实的材料太丰富,现实的离奇和戏剧性更胜于小说,用不着我再虚构,历史材料远比小说更有力量。于是我开始更多地接触这些材料,慢慢就有了《瞻对》。


我去实地考察以后发现,关于瞻对的故事并不只是一个民间传说,它是当地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并且与很多历史人物都有关系。比如道光皇帝,还有清朝另一个人物——琦善。学中国史的人都知道,鸦片战争时期有个投降派叫琦善,他曾是清廷的钦差大臣。琦善先是主战的,因为派人前往广州与英军议和并签订不平等条约被皇帝罢免。后来道光皇帝重新起用琦善,把他发配到西藏当驻藏大臣,不久又调任四川总督。就在他从西藏回四川的路上,在今天的甘孜州境内,遇到了被称为“夹坝”的一群藏人。这些藏人截断了川藏大道,琦善主张镇压,这才发生了清廷和西藏地方政府联合起来镇压布鲁曼割据势力的一系列故事。


原本我是从事虚构文学创作的,但是在追踪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种种事情已经非常精彩了,根本不用你再去想象和虚构什么。就像今天我们在讨论现实问题的时候,就常常会感到,这个现实世界不用小说家写就已经光怪陆离了,好多事情是那么不可思议,那样匪夷所思。


人们研究历史,其实是希望通过历史来观照我们当下社会的现状。观察这些年来我国出现的少数民族问题,我发现,无论是过去了一百年还是两百年,问题发生背后的那个原因或者动机居然是那么惊人地一致,甚至今天处理这些事情的方式方法,还有中间的种种曲折,也都一模一样。瞻对虽然只是一个小县,但发生在它那里的历史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或许就对今天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并没有失效。


所以我觉得,我写这本书不是在写历史,而是在写现实。我写作的目的,是想探求如今的西藏问题是从哪里来的,是怎么演变成现在这样的,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西藏。我生活在藏地,写的是历史往事,但动机是针对当下的现实。这里面也包含我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属于哪个民族,都希望这个国家安定,希望这个国家的老百姓生活幸福。


我这次写作靠两方面的材料,一个是清史和清朝的档案,另一个就是民间知识分子的记录。民间材料的意义在于,很多时候它跟官方立场是不一样的。更有意思的是,除了这两个方面之外,这些历史事件也同时在老百姓中间流传,因此又有一种记述方式叫口头传说,也就是讲故事。这里面就有好多故事,保留了过去很多生动的信息。作为非虚构创作,我知道把这些传说故事写进历史是没有什么特别意义的。但是这些虚构的、似是而非的传说当中其实也包含了当时老百姓对于政治以及重大事件的一些看法和情感倾向。另外,民间文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同样一件事情有很多不同的说法,这些我都呈现在书里了。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民间文学还有一种美学上的风格。它没有历史现实那么可靠,但它在形式上更生动、更美。在写《瞻对》的过程中,我把每一个故事涉及的村庄以及发生过战争的地方都走了一遍,这是值得并且可以做到的,走一遍就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空间感。


在传统的藏族文化中,当有人要写一本书的时候,他们会在书的前面写一首诗,表达他将要写的书中有什么愿景,这在佛教里叫作发愿。今天写作的文体在不断变化,但是我酝酿这本书的时候,有强烈的发愿在心里。这个发愿就是,当我们看到这个社会还有种种问题的时候,我希望这些问题得到消灭。当我们在强调文化多样性的时候,同时又很痛心地发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它在某些程度上也会变成政治冲突。我希望民族多样性保持的同时,文化矛盾也得到解决。


到今天为止,外部条件有了巨大变化,但对于农民、对于乡村、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我们一些政府官员的想法,从某种程度上看,虽然经过了一些新词的包装,却和一个清廷官员、知县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他们。这本书也可以说影射了社会结构,其实你可以把瞻对看成一个中国的乡村,它就是稍微落后一点的乡村地区的处境。


瞻对虽然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它牵涉了几乎清代以来的全部汉藏关系。西藏问题原来只是一个中国内部问题,近代以来逐渐变成一个国际性问题。考察这个过程,你会发现它远不像今天公众所理解的汉藏关系这么简单。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汉藏关系,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有冲突是必然的。但我们今天只有一种简单化的思维:只要是在藏族中出了问题,都理解为汉藏关系。我写这本书,也是希望对这个认识误区进行更正,希望读者能正确认识汉藏关系。



导语摘要

“瞻对”是个地名,今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的旧称,藏语意为“铁疙瘩”。
边疆小地,何以屡次惊动清廷发兵征讨?以至两百多年来(1730-1950),逐渐牵扯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等外部势力?它有怎样英雄与无奈的过往?历经怎样坎坷的现代化之路?藏区问题从何而来?如何演变至今……
“这部地方史正是整个川属藏族地区,几百上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阿来十几次深入藏地,查阅大量汉藏史料,钩沉瞻对一地两百余年的战乱浮沉,辐射他所有藏地传奇背后的大历史。



作者简介

阿来,出生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曾任《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辑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后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尘埃落定》《空山》《瞻对》等。《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蘑菇圈》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目录


小事一件 
瞻对,说从前 
战云初布 
皇帝催兵 
大军出动 
1746年的年关 
一个插曲:藏兵 
总督出关 
钦差大臣来了 
瞻对与西藏 
胜利了 


第二章


说说夹坝 
瞻对善后 
新乱已起,旧乱未了 
金川战事套着瞻对旧事 
班滚现身,瞻对案结 
闲话岳钟琪 


第三章


番酋洛布七力 
导火线,还是一个低级军官 
罗总兵擅自收兵 
成都将军再次进剿 
又是重复的老故事 
民间传说,迷乱的时空 


第四章


在西藏的琦善 
里塘,琦善大人遇到夹坝 
谁是布鲁曼 
瞻对——铁疙瘩 
护法转世的贡布郎加 
布鲁曼统一瞻对 
十土司征瞻对 
琦善总督亲征瞻对 
老故事再三重演 


第五章


瞻对征服霍尔章谷 
瞻对征服北方土司之战 
瞻对征服康巴土司 
民间传说中的多面布鲁曼 
继续进行的老故事 
里塘的“细菌战” 
不是每个藏人都心向拉萨 
西藏出兵攻击瞻对 
藏军剿灭瞻对英雄贡布郎加 
所向披靡的“神兵” 
一代枭雄的后时刻 
英雄故事余韵悠长 
瞻对善后不善 


第六章


新形势下的族与国 
清廷重视藏区问题,但晚了一点 
川边藏区土司制的前世今生 
一次真正的农奴起义 
清廷第五次用兵瞻对 


第七章


养痈者遗患 
清廷第六次用兵瞻对 
鹿传霖尝试改土归流 
反对变革的成都将军 
进退失据,在瞻对,也在西藏 
西藏问题国际化的开端 


第八章


终于要革新了 
皇庙也造反 
巴塘死了凤大人 
赵尔丰来了 
川边改土归流 
铁疙瘩的融化 


第九章


民国来了 
影响至今的西姆拉会议 
“五族共和”口号下的边局糜烂 
民初的瞻化县 
大金白利再起战端 
唐柯三,久候不至的调处大员 
大白之战中的瞻化 


第十章


调处失败,特派员遇兵变 
还是靠实力说话 
诺那活佛的传奇 
大白之战后的瞻化 


我读《瞻对》/朱维群 
在塞尔维亚国际书展上的对话/麦家 阿来 



内容摘要

“瞻对”是个地名,今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的旧称,藏语意为“铁疙瘩”。
边疆小地,何以屡次惊动清廷发兵征讨?以至两百多年来(1730-1950),逐渐牵扯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等外部势力?它有怎样英雄与无奈的过往?历经怎样坎坷的现代化之路?藏区问题从何而来?如何演变至今……
“这部地方史正是整个川属藏族地区,几百上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阿来十几次深入藏地,查阅大量汉藏史料,钩沉瞻对一地两百余年的战乱浮沉,辐射他所有藏地传奇背后的大历史。



主编推荐

阿来,出生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曾任《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辑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后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尘埃落定》《空山》《瞻对》等。《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蘑菇圈》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精彩内容

瞻对地面因为社会长期动荡,出产不丰,因而久有四出夹坝之风习,所以养成轻生死、重名声的强悍民风。这样的社会中,贡布郎加征掠四方自然也会遇到一些强劲对手。一份藏文文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麦久地方的洼学色威同中瞻对两方以往就有纠纷,贡布郎加便带领人马到路上设伏。中了埋伏的洼学色威虽然年高体弱,却高喊着‘不把这些绒巴(农民)当成羊腿啃光的话宁愿去死!’并骑马冲在前面。冲锋的路上被打断了一条腿,他就对着儿子们高喊:‘把我的尸体当成掩体向敌人开枪!’经激战,洼学色威的儿子丹巴达杰中弹身亡;另一个儿子阿索打死了贡布郎加方面阿格贡布和仁青、松甲、阿扎四人,觉木罗布和巴登两人被打伤,损失惨重,贡布郎加和随从们急忙逃跑。此事被后人形容为,‘贡布郎加逃跑的路上不长草’。”
贡布郎加扩张势力时,除强力征服外,以姻亲壮大势力是一个重要手段,但如果某个姻亲阻碍了他的扩张,他下手对付也毫不手软。这样的事例也见于藏文文书的记载:“虽说岭达村的邓珠崩是贡布郎加的妹夫,但他借口说自己丢了许多马,故此前来寻找。他带手下来到岭达村,村里的人刚给他把茶倒上,他的人就占据了所有房屋,村民们只好归降于他。邓珠崩等不在寨中,而远在高山牧场,听说这件事后,知道自己已经无家可归,便逃往西藏昌都方向。”
如此兼并完瞻对境内那些独立的小部落后,贡布郎加便要直接面对瞻对境内的两个劲敌:上、下瞻对土司了。
此时的上瞻对土司邓珠翁加懦弱无能,大小事务均决于其妻班珍。班珍性情强悍暴戾,待下刻薄。她本是下瞻对土司女儿,有此背景,行事更加嚣张。她嫁与上瞻对土司,生有二男一女。贡布郎加前来求亲,上瞻对土司便将女儿嫁给贡布郎加的儿子其米贡布。因此事,班珍受到娘家下瞻对土司的指责。班珍便迁怒于丈夫,争吵中,班珍竟动手打了丈夫。这样的事情,在男尊女卑的当地社会中可说是,上瞻对土司邓珠翁加因此羞愤自杀。
这个事件,给了贡布郎加插手上瞻对事务的机会。
邓珠翁加自杀后,上瞻对土司境内有实力的头人们便来实行集体领导,暂时代行土司职权。面对咄咄逼人的贡布郎加,他们决议将土司两个尚未成人的儿子,一个送到一位叫丹珍的活佛处求其保护,一个送往下瞻对土司家暂避。丹珍活佛本是邓珠翁加的弟弟,不甘土司权力就此落入头人们手中,便拉拢其嫂,以图夺回权力。其嫂班珍却打算伙同情夫先杀了丹珍活佛,再剪除几大头人,夺回土司大权。
贡布郎加也没有闲着,他劝班珍将送到其娘家的儿子接回来,到他的官寨中居住。说这样便可以两家合为一家,夺回上瞻对土司职权。其真实用意是用软的手法,不战而获取上瞻对土司的权力与地盘。这个建议,上瞻对众头人自然一致反对。贡布郎加见软的不行,便对上瞻对下了后通牒:一、将班珍及其儿子送到他的官寨;二、不许诸头人长驻上瞻对土司官寨;三、不许诸头人代行上瞻对土司职权。上瞻对土司由清廷册封,照理说贡布郎加根本无权过问。再说,先土司故去,新土司年幼,土司境内诸头人代为摄政也是一种惯例。上瞻对诸头人当然拒绝了贡布郎加的无理要求。
贡布郎加便出动武装,包围了上瞻对土司官寨和寺庙。连续战斗十天,又断了官寨和寺庙的水道,上瞻对众头人力战不支,只好投降。贡布郎加一改凶残的习惯,对投降的头人们不杀不拘,只是严责他们不准再代行土司职权,要他们以后规规矩矩,听他号令。同时委派早前已依附他的上瞻对头人阿热格登巴回到上瞻对,代他号令一方。
贡布郎加叫来土妇班珍,指责她逼死丈夫,与人私通,还与下瞻对娘家勾结,与他抗拒。贡布郎加还想起,上瞻对土司还曾伙同炉霍章谷土司攻打过他,更是怒从心起:“你这个毒妇,本不应该留在人间,但念你是个女人,才留你一条活命。”
班珍这个悍妇,却并不畏惧,对他唾骂不已:“你这个瞎娃娃,六亲不认,当面叫土司叔叔,却做梦都想着占领我家地盘,今天你阴谋得逞,就把我杀了吧!”
贡布郎加便将她软禁到一个偏僻小村之中。
班珍的女儿是贡布郎加的儿媳,几次请求要将母亲接到身边供养,贡布郎加都不准许,而且还下令不许她们母女见面。不多久,被囚的班珍便精神失常,小村人无法约束。贡布郎加下令将她丢入雅砻江处死。
原上瞻对土司属下的十几个头人,见了班珍的下场,心想贡布郎加有一天必也会加害于他们,便举家逃出瞻对地面。他们先是逃往打箭炉方向,在清政府衙门告状无果,便又转投往西藏地面,争取噶厦政府的干预去了。
上瞻对十五家头人逃走后,贡布郎加便将与他们亲近的人,尽数迁往中瞻对各村分散安置,再把自己在中瞻对的亲信迁往上瞻对,管理各寨事务。
可见他攻寨略地,不是逞一时之快,而是有长期打算。
征服了上瞻对,贡布郎加便转而把兵锋指向了下瞻对土司。
步,便是整顿武装,修葺火枪刀矛,备下充足弹药,并组织了青年丁壮的敢死队,演习用云梯攻取碉寨的战法。
这时的下瞻对土司普巴贡布年纪还小,由其母亲和奶奶两个妇人辅助,共同执政。她们面对公开备战的贡布郎加无计可施,只好请了活佛高僧来寨中念经卜卦,同时也把属下的武装集中起来拱卫官寨。
面对此情况,贡布郎加手下头人勒乌玛主张先发制人,主动向下瞻对发起进攻。贡布郎加表示赞同,说:“灭火就要灭在小的时候,等到火燃大了,再去扑灭,就不容易了。”意思是,现在不下手,等到下瞻对土司成年后,就不好对付了。当即发兵将下瞻对官寨包围起来,连续攻击。下瞻对土司虽然年幼,但手下武装也都英勇善战,贡布郎加连续攻击十五天也不能得手。
头人勒乌玛又献一计,将在官寨中领兵据守的下瞻对头人们的亲属从各处搜捕,押到阵前,向寨内喊话,问他们是要保自己亲人的性命,还是保土司的官寨。同时,又断了通往官寨的暗渠。相持之下,还故意网开一面,给寨中人留出逃生的缺口。此计一施,立见效果,马上就有头人潜出官寨向贡布郎加投降。也有人从这个缺口逃出瞻对,去了里塘土司地面。
剩下的人在断水后的官寨又坚持了五天,后也只好派出两个喇嘛与贡布郎加谈判。他们只有一个条件,要贡布郎加保证不杀害下瞻对土司全家。
贡布郎加向佛祖、向护法神顶礼发誓要保全土司全家性命。
在瞻对当地人看来,这样的誓言是没有人敢于违反的。
于是,寨门大开,干渴难耐的寨中人拼命奔向雅砻江边,俯身痛饮。
贡布郎加却不怕违背在佛前和护法神前立下誓言而遭到报应,不久,即将下瞻对少土司普巴贡布抛入雅砻江激流中处死,将其母亲和奶奶押往不同的偏僻村庄监视居住。瞻对旧习,人死后,将其尸体干燥处理后依然留在寨中。贡布郎加将下瞻对历代土司的干尸也全部抛入雅砻江中。
他还将所得财物,于大宴之上,尽数分赏所属官兵。
征服下瞻对后,他将其子东登贡布派为下瞻对长官,原下瞻对土司地面,全归其统辖。
至此,贡布郎加统一瞻对全境,清廷所封的上、下瞻对土司都被其消灭。清朝皇帝颁给的土司印信、号纸、官服、顶戴被他一并抛入江中。他说:“我既不做汉官,也不做藏官,靠自己的力量壮大起来,这才是我要做的官。”
贡布郎加对外横强无忌,整肃内部也毫不手软。
贡布郎加有一属下头人邓珠莫,是他的二姐夫。平时,邓珠莫对贡布郎加的所作所为颇不赞同。贡布郎加内心十分不满,更担心日久生患,说:“坏人放在地方上,地方不安;獐子放在森林里,森林不安;内衣烂了不好,内部出奸危险。”下令部下找机会设法把此人除掉。消息走漏,邓珠莫连夜携家逃往西藏。
贡布郎加的妹夫,也是一个头人。好饮酒,酒后常失言。因此毛病走漏过贡布郎加的行动消息,使其行动失利。贡布郎加认为留着此人,将来会造成更大损害,派人将其推下悬崖摔死了事。
我在新龙县访问,拿这些故事求证于当地人,都点头称是,还补充一条。
也是一个头人,也是贡布郎加的亲姐夫。此人叫贡布汪加,稍有驼背,生性多疑,见贡布郎加已经下手整治了一个姐夫一个妹夫,就想这样的不幸也会降临到自己头上。越想越担心,便派了其妻前往贡布郎加处试探消息。他让其妻在贡布郎加面前哭诉自己遭丈夫虐待,看贡布郎加做何反应。贡布郎加对其姐说:“这个驼子这样做是对我不满。如今的瞻对地面,我是的头人,任何人都归我管辖。我与他虽是亲戚,但官是官,私了私,姐姐不必难受,我整他易如反掌!”
这位驼子头人无事生事,其妻回到家,转说贡布郎加此话,吓得他带着家小与属下一些人家,从炉霍章谷土司处借道逃往他乡去了。



媒体评论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通过长期的社会调查和细致艰辛的案头工作,以一个土司部落两百年的地方史作为典型样本,再现了川属藏民的精神传奇和坎坷命运。作者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去反思和重审历史,并在叙述中融入了文学的意蕴和情怀。

                                                               ——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大奖授奖词

 

《瞻对》的价值,首先是历史的价值。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关于文学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如何应对历史和现实的非常重要的范例。如果没有《瞻对》,阿来是一个非常好的、非常优秀的作家,但是有了《瞻对》,我觉得阿来证明了他是一个真正的大作家,是一个民族意义上的大作家。
                                                                          ——作家、评论家 李敬泽

作者在政治上自有其鲜明立场和观点,但并未做太多阐释,而是引导读者自己从历史事实的铺陈中感悟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本书所写的地域并不大,题目也很专,但认真读下去,可以对今天有志于民族地区现代化事业的人有重要启迪和帮助。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员会主任 朱维群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