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201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2015)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3.18 7.2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楚克,赵泽琳 主编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42658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3939662

上书时间2024-10-27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是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非定期学术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两届论坛邀请了中国边疆学界的主要专家参与探讨中国边疆学建设的相关议题,论坛同时邀请部分青年学者与会学习。通过两届学术论坛的举办,由吴楚克教授牵头的中国边疆学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2015)》是在第二届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集结了与会学者关于边疆学理论、边疆发展研究的学术论文,所集论文多为已刊发论文,部分内容编入时略有改动。


作者简介
吴楚克,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法学博士,民族学博士后。美国俄勒冈大学、台湾地区中正大学访闯学者,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特聘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边疆政治学》、《文明与跨文化新论》、《民族主义幽灵与苏联裂变》、《美国那些事儿》、《东蒙史述与周边关系》、《中国蒙占族朝鲜族民族发展与认同研究》。主要相关论文有《中国疆域问题与中国边疆学理论建设之关系》、《试论中国边疆政治学与边政学、民族学的关系》、《跨界民族认同意识的“心理适应度”》、《构筑中国新地缘安全战略的理论准备与思考》。主持相关课题: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跨界民族与中国地缘安全研究(2007J7D004);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跨界民族与周边关系研究(15KDA007)。
赵泽琳,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博士研究生,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靠前研究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海外族群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曾参与教育部“跨界民族与中国地缘安全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跨界民族与周边关系研究(15KDA007)。发表过《中国一阿拉伯国家经贸关系》、《中蒙边界煤炭贸易现状》等学术论文。组织策划两届“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

目录
新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中国边疆学构筑的探索

论中原王朝治边的文化软实力

边疆学理论架构探讨及重大问题研究

中亚的地缘政治与“丝绸之路经济带

“边疆经济带”形成的一般性理论解释

从民族关系到国家关系:中蒙关系的历史特殊性

应区分民族问题的不同类型

离散与认同重构

——以中国西藏边境地区尼泊尔移民后裔达曼人为例

唐朝北部疆域的变迁

——兼论疆域问题的本质与属性

试论西藏社会正义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跨界民族与边疆治理问题研究

东北跨境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以延边朝鲜族为例

累积的现实:观察文化的历史眼光

清代“一国多制”边疆管理格局中的督抚体制

——以云南督抚体制为中心的考察

“中国世界秩序”观之影响及其与中国古代边疆研究

——对费正清《中国世界秩序:中国传统的对外关系》的研究及其意义

民国时期康巴人物研究的现状及重要性

房名、空间结构与社会秩序

——西藏农村社会史研究的新路径

南海主权争端的国际法问题分析

跨界民族的社会适应研究维度

——一个新的研究视域

“学科殖民”与构建中国边疆学的困境

中越边境便道管理与边疆安全

——以广西凭祥为例

边疆地区农牧民参与村民自治之现状

——基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苏泊淖尔苏木的调查与分析

浅论中国边疆学的构建与民族学的关系

边疆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研究

——以H学院民族预科生为例

少数民族医药的传承与汉地化

——以北京藏医院为例

“华夏边缘”的历史

——读《羌在汉藏之间》

新生代少数民族城市新移民民族文化适应问题的探讨

——以西安市雁塔区为例

嘉绒藏族的人观与家屋

——以马尔康县直波村为例

内容摘要

  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是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非定期学术论坛,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两届论坛邀请了中国边疆学界的主要专家参与探讨中国边疆学建设的相关议题,论坛同时邀请部分青年学者与会学习。通过两届学术论坛的举办,由吴楚克教授牵头的中国边疆学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2015)》是在第二届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集结了与会学者关于边疆学理论、边疆发展研究的学术论文,所集论文多为已刊发论文,部分内容编入时略有改动。


精彩内容
《中国边疆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报告(2015)》:
  “创立一门以探求中国边疆历史和现实发展规律为目的的新兴边缘学科——中国边疆学,这就是肩负继承和开拓重任的中国边疆研究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这是我在《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一书结尾处写下的一段话,既是自己的心愿,也是我对同仁们的寄望。
  承载着千年传统,百年积累和30年探索的中国边疆研究,今日面临着新的跨越——构筑中国边疆学,这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每一个边疆研究工作者应认清自己的历史责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随着学术的不断进步,顺应社会现实的要求,作为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仅仅围绕边疆历史研究而展开理论研究的传统格局已经被打破,学术界在深入研究中国边疆历史的同时,更加关注中国边疆的现实问题。同时,在边疆问题研究中,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研究者普遍将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法学、社会学、国际关系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在一起,以更加多样化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边疆的历史和现状,因而呈现出历史研究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的特点,进而跨学科研究渐成趋势。
  中国边疆研究由单一学科层面向多学科层面发展,既符合学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凸显出该学科的独特性。当仅仅依托单一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已不足以全面诠释中国边疆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时,由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向中国边疆学的学术转型就成为必然。这一学术转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具有优良史学传统,特别是20世纪后20余年学术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新思路、新方法的不断出现,研究的层面以及研究者的视角将向更深入、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其次,随着研究的深入,边疆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层出不穷,以往研究中被忽视或研究不够深入的大量理论问题日益成为本学科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些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为研究者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展示出中国边疆学学科的发展潜力。
  再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为本学科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要求,尤其是边疆学研究领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研究者必须直面中国边疆稳定与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无论是传统的历史学研究,还是具有时代特点的现实问题研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把两者融为一体进行贯通性研究,在历史的长河中探索当代中国边疆治理的重大问题,既是社会科学研究功能的体现,也是本学科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
  后,跨学科研究凸显本学科发展潜力。就学科本身的特性而言,在边疆问题研究中,历史学无疑是基础、重要的学科门类,只有对中国疆域形成、发展的历史进行科学、深入的研究,才可能使我们准确把握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规律,从而为中国边疆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毋庸讳言,仅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解读中国边疆的问题,显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科的分野加之中国边疆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中国边疆问题的研究需要集纳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学科间互通、交融的趋势大大增强。各相关学科门类从理论到方法的成熟性,以及中国边疆学术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大量实践,为中国边疆学的构筑提供了有益的保障。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