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译文纪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译文纪实)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9.56 8.1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永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51088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27864032

上书时间2024-10-26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言

 

移动互联网(简称“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已经将当代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网络时代,互联网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现实问题被转移到网络中,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更多挑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将移动互联网界定为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移动互联网网民是指过去半年内,使用手机终端设备,通过GPRS、3G/4G 和Wifi等无线网络访问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用户。我国首次对手机互联网网民规模进行的官方统计,出现在2008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结合我国社交网络应用使用情况,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分类标准,把社交网络应用类型分为即时通信工具、综合社交应用、图片/视频社交应用、社区社交应用、婚恋/交友社交应用和职场社交应用等六大类。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2017)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移动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人,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63%,其中交流沟通类社交网络使用是移动手机网络使用多的应用。在所有手机App使用排序中,微信使用率达到843%,QQ空间使用率达到658%,微博使用率达到387%。而在各种社交网络平台的使用中,微信朋友圈、QQ空间和微博牢牢占据着前三位。以微信朋友圈、QQ空间和微博为代表的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和使用率也不断增长。从手机网民的年龄结构或者职业结构来看,10~29岁人群占据491%,学生占24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7070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上述数据均表明,以即时通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络(简称“移动网络”)使用,已经成为与现实社会交往同样重要的一种社交方式,并且呈现出用户年轻化的特点和趋势。目前我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远快于传统互联网,且对青少年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的研究相对滞后于其发展速度。

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研究前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因过度沉浸于手机网络而产生的“手机依赖”、“手机成瘾”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BabadiAkashe,Zamani,Abedini,Akbari,& Hedayati,2014;贺金波,陈昌润,鲍远纯,雷玉菊,2012;黄海,侯建湘,余莉,周春燕,2014;姜永志,白晓丽,2014)。在一项针对中国手机用户使用态度的调查中,Tian、Shi和Yang(2009)发现,青年群体普遍存在对手机使用的依赖感。然而,现有关于“手机依赖”或“手机成瘾”的研究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即大多数研究没能区分究竟是手机本身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还是手机的附属功能,尤其是手机网络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对问题界定的模糊性可能导致对手机使用问题的心理学研究出现变量混淆问题。考虑到学术上“依赖”和“成瘾”主要用于描述个体对刺激物(主要是指物质)的生理上的依赖,《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4也没有用“依赖”和“成瘾”来描述对某一物质或刺激物的病理性使用或滥用(张国华,戴必兵,雷雳,2013)。因此,我们倾向于将其看作“移动网络过度使用”,主要强调个体对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网络的非理性或不当使用及其带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症状。

国内外专门针对移动网络过度使用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的关键词主要包括“手机依赖”、“手机成瘾”、“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等,这些研究中虽然没有直接对移动网络进行研究,但或多或少都涉及了移动网络的内容。从现有研究的问题来看:一是从个体的角度探究哪些心理或行为变量可能使个体沉溺于对移动网络的使用,如人格特质、孤独感、社交焦虑、羞怯等个人因素对移动网络过度使用的影响研究;二是从移动网络角度分析可能造成移动网络过度使用的原因,如,移动网络本身特性对移动网络过度使用产生的影响研究,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对移动网络过度使用产生的影响研究(姜永志,白晓丽,2014)。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为个体在网络时代的行为依赖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以往研究还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局限,即手机使用问题的研究很少涉及手机的互联网使用功能对手机使用者的心理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同样,网络成瘾研究也几乎不会考虑基于手机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对网络使用及其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但是,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衍生出基于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新问题。智能手机结合了传统手机和传统互联网的基本功能后已经成为推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兴媒介。然而,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移动媒介,单纯对手机使用或互联网使用的研究,已经不能解释日益增多的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这急需我们有效揭示移动网络怎样通过人的心理因素对行为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并不能像手机依赖或网络成瘾那样轻易得到解释。因此,移动网络使用问题研究必须将个体因素(心理因素)与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二者放在一个共同的框架内,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揭示,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把握移动网络过度使用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于社会群体中具活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正在成长的青少年而言,移动互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乃至价值取向。移动互联网在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起到巨大正面作用的同时,也促使青少年的思想认识呈现出多元化、易变性和复杂性的趋势与特点。如何引导青少年摆脱移动互联网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构建青少年网络时代社会化的优质土壤,成为当前青少年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青少年的社会化主要是指青少年通过学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人际交往等环节,获得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文化知识、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健全和完善人格,努力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培养社会角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不可能离开互联网,而由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来源更加广泛、信息准入标准缺乏统一性等问题的存在,使青少年对信息价值判断导向更加难以控制,网络的虚拟化也极易淡化青少年的集体主义道德伦理规范,容易助长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倾向。

在移动互联网提供的诸多服务中,移动社交网络App(如微信)是广受青少年群体青睐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逐渐成熟的今天,移动社交网络是指“用户以手机移动终端为载体,以在线识别用户及交换信息技术为基础,按照流量计费,通过移动网络来实现的各种社交应用功能”。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分为两类:类为基于内容分享的手机移动社交网络,比如手机客户端上的微博、豆瓣等;第二类为基于社交关系的移动社交网络,如人人网、微信、微博等。相较于传统网络社交媒体,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除了兼具手机的移动特性和互联网的特性外,它的可定位性,使个体的交友模式从熟人圈子转向基于地理位置的陌生人交友,扩大了社交范围。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极大满足了青少年的各种社交需求,但也使一部分青少年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网络社交的经营,沉溺于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之中而难以自拔,形成病理性手机移动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正常的社会化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从我国互联网社交移动化的进程来看,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是2000—2005年的萌芽阶段,此阶段的移动社交应用主要是运营商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以移动QQ为代表,此时的移动QQ是一项基于短信的SP(服务提供商)业务,主要内容形式是文字;第二阶段是2006—2010年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电信运营商开始终止与各SP的合作,推出基于电信业务的免费手机移动社交应用,典型代表是中国移动推出的“飞信”,免费移动社交应用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用户,移动社交网络得到快速发展;第三阶段是2011年至今的流行阶段,这一阶段各种新型的手机移动社交应用大量涌现,“陌陌”、“微信”等应用彻底将移动社交应用的市场激活,各大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终端厂商以及传统社交网络公司纷纷转至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规模迅速膨胀,移动社交流行开来。有研究者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刊文称,我国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问题的研究严重滞后于手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姜永志手机移动互联网依赖研究滞后于其发展速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609。

从国内外现有研究来看,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研究主要有三种视角:一是心理学视角,试图揭示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与个体人格特质、现实社交能力、人际关系、人际信任、孤独感、自尊心等心理变量的关系,进而改善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社会学的视角,试图揭示影响个体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社会因素,以及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会给个体和群体带来哪些行为改变,进而提高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效应;三是传播学视角,试图揭示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中信息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其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而促进个体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现有研究从这三个视角均进行了相关研究,但限于各自学科壁垒,在这一问题上没有进行交叉的多学科研究,也没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进一步深入探讨。

尽管国内外研究并没有直接提及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但事实上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社会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影响,其实就是社会化过程。这个社会化过程比前网络时代更加复杂,线上社交的虚拟特性与青少年不成熟的心理特性交织在一起,极易导致青少年的社会心理与行为发生扭曲。因而,本书从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综合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把握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对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带来的消极影响。

本书是作者在近5年来青少年智能手机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心理与行为问题研究系列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修改而完成的学术专著。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早期研究主要关注手机依赖或手机成瘾,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相关App应用的开发,智能手机移动社交网络使用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问题。本书在对以往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评估、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倾向,以及青少年人格特质、情绪、社会交往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并基于研究提出了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社会化教育与引导对策。本书选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关注了新媒体时代青少年“低头族”、“触屏控”这类群体,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及移动社交网络过程中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致力于揭示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促进新媒体时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本书共分八章,章“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概述”,包括四节,主要探讨和分析了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基本理论问题,如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相关概念、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相关测量、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与心理行为的关系、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研究总体设计”,包括两节,主要提出了该书的研究依据和研究思路与内容;第三章“移动网络使用行为的评估”,包括三节,主要对相关的心理与行为评估工具的开发及应用进行了介绍,如早期的手机依赖行为的评估和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评估,以及后期研究涉及的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评估;第四章“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倾向”,包括四节,主要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动机、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和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特征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第五章“青少年人格特质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包括四节,主要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产生影响的人格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如外向性、神经质和冲动性人格等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第六章“青少年情绪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包括四节,主要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产生影响的情绪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如,孤独感、无聊倾向和羞怯感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第七章“青少年社会交往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包括四节,主要探讨了青少年社会交往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如社交焦虑、社交困扰和社会适应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产生的影响;第八章“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社会化教育与引导”,包括三节,主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视角提出了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教育与引导对策建议。

本书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这些研究仅是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个人观点,难免有不够成熟之处,还需与学界同人商榷;其次,本书涵盖的内容仅是移动社交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中的很小一部分,限于笔者个人能力,考虑到网络心理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等因素,本书在内容上也并不能对所有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探讨。尽管本书在各个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还是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促进我国网络心理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推动更多青年学者投身到网络心理学研究中来。



导语摘要
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是把双刃剑,既能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社会交往需求,缓解现实社会交往不足带来的自卑、焦虑等消极心理,但也容易弱化青少年的现实社会交往能力,形成不良的社会交往模式,使其沉溺于互联网世界而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本书是作者近五年在对青少年基于智能手机使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研究系列成果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整理和修改完成的学术专著。该书对以往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移动网络及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评估、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倾向,以及青少年人格特质、情绪、社会交往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并基于研究提出了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社会化教育与引导对策。

作者简介
姜永志,男,1984年12月出生,博士,在站博士后。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基础理论。近年已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含通讯作者),在CSSCI/CSCD/北核等专业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观点摘编、2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登,多篇被“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央视媒体报道。主持*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内蒙古民族大学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政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参与获得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奖一等奖1项(第二)、二等奖(第四)1项;2016年获得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科技创新标兵”,2013年、2015年和2017年被聘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学者”。

目录

目录


 


 


章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概述/001


节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相关概念/002


第二节移动网络使用的相关测量/013


第三节移动社交网络使用与青少年心理行为的关系/023


第四节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研究的理论基础/038


 


第二章研究总体设计/049


节研究依据/049


第二节研究内容与思路/054


 


第三章移动网络使用行为的评估/060


节手机依赖行为的评估/060


第二节移动网络过度使用行为的评估/073


第三节问题性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评估/081


 


第四章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倾向/092


节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态度/093


第二节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动机/104


第三节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偏好/118


第四节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特征/132


 


第五章青少年人格特质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152


节青少年人格特质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152


第二节青少年人格特质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偏好的影响/163


第三节青少年神经质人格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177


第四节青少年冲动性人格对移动网络过度使用的影响/192


 


第六章青少年情绪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200


节青少年情绪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200


第二节青少年孤独感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210


第三节青少年无聊倾向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219


第四节青少年羞怯感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229


 


第七章青少年社会交往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238


节青少年社交焦虑对移动网络使用的影响/239


第二节青少年社交困扰对移动网络使用的影响/245


第三节青少年社会适应对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影响/252


第四节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对社会交往的影响/260


 


第八章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社会化教育与引导/271


节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家庭教育/272


第二节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学校教育/275


第三节青少年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的社会教育/278


 


参考文献/283


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行为研究目录



内容摘要
移动社交网络使用是把双刃剑,既能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社会交往需求,缓解现实社会交往不足带来的自卑、焦虑等消极心理,但也容易弱化青少年的现实社会交往能力,形成不良的社会交往模式,使其沉溺于互联网世界而产生心理与行为问题。本书是作者近五年在对青少年基于智能手机使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研究系列成果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整理和修改完成的学术专著。该书对以往研究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移动网络及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评估、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倾向,以及青少年人格特质、情绪、社会交往与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并基于研究提出了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社会化教育与引导对策。

主编推荐
姜永志,男,1984年12月出生,博士,在站博士后。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基础理论。近年已发表学术论文170多篇(含通讯作者),在CSSCI/CSCD/北核等专业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观点摘编、2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登,多篇被“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央视媒体报道。主持*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内蒙古民族大学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政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参与获得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奖一等奖1项(第二)、二等奖(第四)1项;2016年获得内蒙古民族大学“青年科技创新标兵”,2013年、2015年和2017年被聘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学者”。

媒体评论
本书对青少年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这些研究仅是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个人观点,难免有不够成熟之处,还需与学界同人商榷;其次,本书涵盖的内容仅是移动社交网络心理与行为研究中的很小一部分,限于笔者个人能力,考虑到网络心理学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等因素,本书在内容上也并不能对所有移动社交网络使用的心理与行为问题进行探讨。尽管本书在各个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还是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促进我国网络心理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推动更多青年学者投身到网络心理学研究中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