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格拉底之道:向目前*伟大的导师学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苏格拉底之道:向目前*伟大的导师学习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0.03 6.0折 50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罗纳德·格罗斯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63112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0元

货号23798731

上书时间2024-10-25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迈克尔·葛柏
(《怎样像达·芬奇一样思考》《发展你的天赋》的作者)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苏格拉底宣布。他或许还要补充一句:没有生命的生活是不值得审视的生活。在这本书中,罗纳德·格罗斯指出了你应该如何审视你的生活并且生活得更加充实。
  *近10年来,大批以介绍历史人物的教导为特色的书籍出现在世界各地书店的书架上。在这类题材的书籍中,有许多只是提供了一些肤浅的语录并且对书中的某个历史人物做了一点浅显的介绍。
  罗纳德·格罗斯的贡献则有所不同:对一位永垂不朽的伟大导师的生平与工作的认真钻研。苏格拉底站在里奥纳多·达·芬奇、尼古拉斯·哥白尼、查尔斯·达尔文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身边,他们都是鼓励独立自主的思想家的灯塔。所不同的是,苏格拉底来得*早。
  以这位导师的著名“方法”为基础,他*伟大的学生柏拉图创立了一所“学院”来培养人们进行创造性思考和明智生活的能力。今天,“学院”一词常常被人们与不切实际的理论联系在一起。在生意场上,它常常被视为不相干的同义词。然而,在这本书中,罗纳德·格罗斯恢复了真正的学院精神并且引导你加强与真、善、美的联系。
  我**次邂逅罗纳德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留给我的**印象 是热情奔放与严肃睿智的罕见结合。罗纳德不仅仅是终生学习的倡导 者,也是一位实践它的榜样。这本书实质上就是他对如何加强和改进 我们的自我教育进行的几十年认真摸索的结果。
  罗纳德因为以“苏格拉底式”的衣着打扮出席教育界和企业界的 会议而出名。但这种做法之所以有效,完全是因为他即使在没有穿长 袍的时候也能坚持他在这本书中表达的苏格拉底的原则。
  柏拉图告诉我们:苏格拉底拒绝被看成老师,他宁愿被看成“思 想的助产妇”。《向***伟大的导师学习》继承了“助产妇”的传 统。在每一章里,你将首先读到这位导师的一个原则,然后再通过一 些有趣的练习来学到更多关于你自己的知识。
  这本书是在介绍苏格拉底,但它实际上是在介绍你自己和你怎样 在你的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真、善、美。西塞罗在谈到苏格拉底时 指出“他把哲学从天上召回到人的生活中”。在《苏格拉底之道》中,罗纳德·格罗斯把苏格拉底从过去召到了现在,以便改善和丰富我们的生活。

导语摘要
苏格拉底被誉为“***伟大的导师”,两千多年来,他的智慧启迪了众多的文化精英。罗纳德·格罗斯认为,在我们这个稀缺精神导师的时代,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应该借用苏格拉底的智慧指导人生。为此,他创作了这本深入浅出、激情睿智的书。在《苏格拉底之道:向***伟大的导师学习》书里,他结合苏格拉底的人生经历,通透灵动地介绍了掌握苏格拉底思想方法的七个关键:了解你自己,学会正确提问,独立思考,敢于反常规,与朋友切磋,讲真话,提升灵魂。此外,他还密切联系我们时代的文化、生活实际,探讨了如何在同学、同事和朋友间开展苏格拉底式的谈话,如何用苏格拉底的思想方法改进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教育。
  现代社会喧嚣而躁动,无止境地兜售各种物质享受,却无力用教养和美德滋润我们的灵魂,甚至疏于传授批判性思维的技艺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此意义上,本书真可谓“应时之作”,“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用苏格拉底式智慧掌控人生的**本书”。它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助于我们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苏格拉底的精神”,获得圆满的人生。

作者简介
罗纳德·格罗斯(Ronald Gross):美国著名的网络专栏作家。服膺苏格拉底的智慧,曾给上十万名专业人员和企业家介绍过苏格拉底的思想方法和技巧,主持过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革新研讨班,写过《**学习》和《终身学习者》。

目录
1 / 序 迈克尔·葛柏 

3 / 前言 苏格拉底,我的导师

1 / 导论 苏格拉底的生平与时代——和我们的联系

23/ **章 认识你自己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

51 / 第二章 提出重要的问题 

“我接近真理的方法是提出正确的问题。”

85/ 第三章 独立思考

“不要听从我,要听从真理!”

117 / 第四章 挑战传统 

“我们必须逃离假象的洞穴。”

145/ 第五章 与朋友一起成长

“智慧的火焰既明亮又温暖, 但没人能够单独把它点燃。”

169/ 第六章 说出真相 

“说真话是我一贯坚持的原则。”

191 / 第七章 加强你的精神 

“朋友,为什么不关心你的灵魂呢?”

225 / 第八章 女性的苏格拉底之道

“按照性别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好比按照头发的多少判断一个人的智慧。”

240 / 附录 A 阅读苏格拉底的对话

243 / 附录 B 关于苏格拉底和古典文化遗产的优秀著作

247 / 致谢

249 / 一门关于苏格拉底的课程

251 / 英汉译名对照表

内容摘要
苏格拉底被誉为“***伟大的导师”,两千多年来,他的智慧启迪了众多的文化精英。罗纳德·格罗斯认为,在我们这个稀缺精神导师的时代,每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应该借用苏格拉底的智慧指导人生。为此,他创作了这本深入浅出、激情睿智的书。在《苏格拉底之道:向***伟大的导师学习》书里,他结合苏格拉底的人生经历,通透灵动地介绍了掌握苏格拉底思想方法的七个关键:了解你自己,学会正确提问,独立思考,敢于反常规,与朋友切磋,讲真话,提升灵魂。此外,他还密切联系我们时代的文化、生活实际,探讨了如何在同学、同事和朋友间开展苏格拉底式的谈话,如何用苏格拉底的思想方法改进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教育。

  现代社会喧嚣而躁动,无止境地兜售各种物质享受,却无力用教养和美德滋润我们的灵魂,甚至疏于传授批判性思维的技艺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此意义上,本书真可谓“应时之作”,“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用苏格拉底式智慧掌控人生的**本书”。它在苏格拉底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有助于我们在自己的身上“找到苏格拉底的精神”,获得圆满的人生。

主编推荐
罗纳德·格罗斯(Ronald Gross):美国著名的网络专栏作家。服膺苏格拉底的智慧,曾给上十万名专业人员和企业家介绍过苏格拉底的思想方法和技巧,主持过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革新研讨班,写过《**学习》和《终身学习者》。

精彩内容
苏格拉底为什么要从容赴死?

  像耶稣殉道一样,苏格拉底从容赴死也构成了思想文化史上无法绕开的一页。两千多年来,众多杰出的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精心绘出了那沉重的一刻。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生活在古希腊时期的雅典,被公认为是给予西方文明*深影响的两位历史人物之一——另一位是晚他好几个世纪的耶稣。英国诗人、画家威廉·布莱克临终时说:“我曾是苏格拉底。我一定和他交谈过。我也一定与耶稣交谈过。我能模糊地忆起与他们俩在一起时的情景。” 
  在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任何公民或公民组织都有权指控另一个公民,苏格拉底的三个指控者正是利用了这项权利。当雅典在长达几十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并且在不久前输掉了这场战争之后,雅典人正急于为这次屈辱的战败寻找替罪羊。更糟糕的是,苏格拉底的不断提问被许多人视为一种腐化剂,对他的审判就是在这样一种政治迫害的氛围中进行的。
  雅典的法庭既没有法官也没有律师,因而传授演讲术的智者才会在雅典大受欢迎。每个公民随时都有可能被送上法庭,并在那里为自己的生命进行辩护。
  每个原告和被告都有权把他们的案情提交给一个通过选举产生的500人的陪审团。他们也有权在法庭上相互质问。陪审团通过投票来做出裁决,投票的方式是往罐子里扔石子,然后再计算石子的数量。如果判决有罪,被告还有机会在陪审团的认可下,用一笔相应数目的罚金来代替自己受罚。
  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众法庭展开了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在审理苏格拉底一案时,陪审团仅以微弱多数投票判决他有罪:有三分之一的人投了反对票,并要求将他无罪释放。当苏格拉底被要求缴纳罚金的时候,他以嘲讽的口气宣称,由于他**的罪过是全心全意地为雅典充当必不可少的“牛虻”,所以他理应得到与奥运冠军或凯旋的将军同等的“惩罚”:在余生中享受这座城市提供的免费食宿。
  当然,陪审团被苏格拉底的傲慢惊呆了。他们原本打算把苏格拉底流放,这也是他的指控者所期盼的结果。苏格拉底的朋友马上表示,他们愿意代他缴纳一笔可观的罚金,但苏格拉底谢绝了朋友的好意。
  在第二轮投票中,陪审团改变了对苏格拉底的态度,他们以压倒性的多数投票判处他死刑。当苏格拉底被带出法庭的时候,一个朋友喊道:“苏格拉底,我无法容忍你被如此不公正地判处死刑!”苏格拉底则讥笑说:“应该满意了,我的朋友!难道你真的不赞成判处我死刑吗?”
  临行前一个月,苏格拉底继续与朋友们在狱中交谈,并断然拒绝了他们帮他逃跑的要求,因为逃跑会使他终生承认的原则显得愚蠢可笑。苏格拉底活得潇洒,死得洒脱。按照他的说法,死亡对人来说是一个秘密,是以下两者中的一种:死亡要么是无,要么是灵魂从这个世界迁移到另一个世界。苏格拉底宣称,不论何种情况,都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一方面,如果死亡是无,这就像酣睡无梦的夜晚,而这样的夜晚是颇受欢迎的。另一方面,如果死亡是灵魂从这个世界迁移到另一个世界,他就有机会与荷马、赫西奥德以及阿喀琉斯这样逝去的伟人交谈。因此,在*后一刻,他安之若饴地饮下了那杯毒芹汁。
  在苏格拉底死后不久,雅典人便意识到他们犯了一个悲剧性的错误。因此,他们为苏格拉底举行了一段时间的悼念活动,还有许多体育场和学校都关门以示哀悼。很快,苏格拉底的一个指控者美勒托就被判处了死刑,另一个指控者阿尼图斯也遭到了流放。后来,他们在雅典和一所著名神庙之间的道路上立起了一尊苏格拉底的雕像。
  像耶稣殉道一样,苏格拉底从容赴死也构成了思想文化史上无法绕开的一页。两千多年来,众多杰出的艺术家用自己的画笔精心绘出了那沉重的一刻。
  当然,*有感染力的还是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1787年的作品,因为它抓住了苏格拉底饮鸩赴死时“超脱于悲伤之上的那份沉静”(苏缨语)。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在《哲学的慰藉》中这样描述大卫的名画:“被雅典人民判处死刑的苏格拉底在悲痛欲绝的朋友围绕中正准备喝那杯毒药……柏拉图坐在床脚,手里拿着一支笔,身旁放着一卷纸,他是这场城邦冤案的沉默的见证人。他在苏格拉底死时29岁,但是大卫把他画成了一位老人,须发皆灰,神色凝重。走廊里是苏格拉底的妻子桑娣帕,由两名狱卒陪送从牢房里走过来。有7位朋友处于不同程度的悲戚之中。苏格拉底*亲密的伙伴克里同坐在他身旁深情而关切地凝视着这位大师。但是哲学家本人腰杆笔挺,上身和胳膊如运动员般健壮,神情略无畏惧或悔意。众多的雅典人骂他是笨蛋,却丝毫没有动摇他的信仰。起初大卫准备画苏格拉底正在仰药自尽的情景,但是诗人安德烈·谢尼埃提出了可以表现更大的戏剧张力的建议:画上的苏格拉底正宣讲完一个哲学论点,同时泰然伸手拿起那将要结束他生命的毒杯,这既象征着对雅典法律的服从,又象征着对自己内心的召唤始终不渝。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生命完成升华的那一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