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记忆 2000-2004
  • 冷记忆 2000-2004
  • 冷记忆 2000-2004
  • 冷记忆 2000-200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冷记忆 2000-2004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9.41 7.9折 50 全新

库存19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波德里亚 著,张新木 等译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111785

出版时间2013-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0元

货号29411316

上书时间2024-10-22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五卷本《冷记忆》时间跨度长达四分之一世纪 (1980—2004)。既为我们展示了让·波德里亚这位“ 法国后现代哲学领军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也成为对西方社会现实的绝佳注解。
正如灰尘是所有浮雕受侵蚀生成的东西,现实是所有制度衰落后遗留下来的东西。
过去,虚拟的创造物从无意识中显露,如今它们从数码计算中突然涌现。我们不再是它们想象的戏剧。梦的功能消失在屏幕的删改版里,有点像在语言中幸存的只有应酬功能,或者像在目光中幸存的只有观察功能。
人们可以抚摸一个梦,就像抚摸一只家猫。人们却不能抚摸现实,它就像只野猫。
我们仅仅换了个频道就从假过渡到了真。我们换个比例尺,就从善过渡到了恶。我们换个光亮度,就从崇高过渡到了平凡。我们在不知晓中,就从生过渡到了死。
本书是《冷记忆》第五部,时间跨度为2000- 2004年。



作者简介

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先后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产生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其代表作主要有《消费社会》、《物体系》、《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冷记忆》、《美国》、《完美的罪行》等。《论诱惑》是其中晚期的思想代表作。 张新木,江苏高淳人。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1985年起从事符号学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翻译出版法国文学与社科名著《巴黎圣母院》、《游荡的影子》、《冷记忆》1-5等30余部,编写出版法语教材及参与编写中外母语研究专著10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及江苏省社科项目5项,主持建设国家精品课程“法语阅读”。2006年获法国政府棕榈教育勋章(骑士),2008年获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学奖翻译奖。



目录
《冷记忆.2000-2004》无目录

内容摘要

五卷本《冷记忆》时间跨度长达四分之一世纪 (1980—2004)。既为我们展示了让·波德里亚这位“ 法国后现代哲学领军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也成为对西方社会现实的绝佳注解。
正如灰尘是所有浮雕受侵蚀生成的东西,现实是所有制度衰落后遗留下来的东西。
过去,虚拟的创造物从无意识中显露,如今它们从数码计算中突然涌现。我们不再是它们想象的戏剧。梦的功能消失在屏幕的删改版里,有点像在语言中幸存的只有应酬功能,或者像在目光中幸存的只有观察功能。
人们可以抚摸一个梦,就像抚摸一只家猫。人们却不能抚摸现实,它就像只野猫。
我们仅仅换了个频道就从假过渡到了真。我们换个比例尺,就从善过渡到了恶。我们换个光亮度,就从崇高过渡到了平凡。我们在不知晓中,就从生过渡到了死。
本书是《冷记忆》第五部,时间跨度为2000- 2004年。



主编推荐

让·波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先后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产生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其代表作主要有《消费社会》、《物体系》、《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冷记忆》、《美国》、《完美的罪行》等。《论诱惑》是其中晚期的思想代表作。 张新木,江苏高淳人。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1985年起从事符号学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翻译出版法国文学与社科名著《巴黎圣母院》、《游荡的影子》、《冷记忆》1-5等30余部,编写出版法语教材及参与编写中外母语研究专著10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及江苏省社科项目5项,主持建设国家精品课程“法语阅读”。2006年获法国政府棕榈教育勋章(骑士),2008年获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学奖翻译奖。



精彩内容

摆脱了原因的结果所特有的输血速度,它是带病毒的。无论什么细胞,无论什么器官,一旦不再服从整个身体的*立法,就会变成带病毒的。由此出现一门超越有机体的新型病理学,甚至一门超越心身医学的新型病理学,而心身医学仍然与“心灵”和身体的个体化关系密切。
对于现代汽车而言再也没有机械师,对于现代病理学而言再也没有医生。人体力学完全被病毒病理学的微积分所超越,而病毒病理学是传统诊断无法确定的,正如汽车的电子系统是用户无法识别的那样。不过可以想象一种人体的电子智能(就像一些“智能”汽车或房屋),它会通知你它所有的异常,或者,甚至通过一种全球定位系统(GPS)效应,告知你在人际关系空间里的位置。
所有结果在其逃脱原因的范围内都是反常的:现实的癫痫症。要么是无原因之结果,要么是无结果之原因,要么以一连串对以往的回顾而生成其原因的结果,这种可能性本身动摇了一切逻辑顺序,并导致一种反常的秩序。
崇拜:真正的神圣卖淫,其中*异化的不是人们认为的那个人。从这种从容强暴的视角来看,利希滕贝格曾谈论一种“崇拜的童贞”。还有那些整个一生都保持贞操的人。
正是在*强烈的对比中,从一种不可能调和的视角来看,诱惑才是*深层的。
幻觉就是明晰本身,感性外表的明晰。而现实,它只是一面变通悬挂的别国国旗。
所有这样一些人的联盟,对于他们而言,不管现实如何,仅仅假设一个骗局,假设一个阴谋,从道德方面都是无法接受的:愚人的密谋。
所有学科里不断拍卖的假设,这和科学家之间残酷的竞争相关。而在他们的竞争之外,他们只在一点上团结一致:假如真理*终确立,可能将终结科学与整个科学界。然而,科学界的存活优先于客观知识的存活。这是一种生命攸关的反应。这就意味着竞争的激情总是比建立*终的真理更占上风。也意味着“真理”总是夹杂着某种来自别处的激情。不合常理的是,科学家们以增加假设的方式致力于这种工作。但是世界也一贯躲避着真理。
总之,科学家与其研究对象之间仍然有一种同谋关系,但这是一种不谋而合:逃避真理的艺术。
过量增加的信息只能在总和上增加更多无用的知识,并由此吞噬通讯,而通讯通过它无穷的分支,通过大量不必要的交换而吞噬信息。在传媒空间犹如在分子的物理空间中一样:物质的逐渐稀释和消散,与水的记忆一样。
被揭露的啪嗒学家们似乎被解冻,看上去像是在水族馆里人为地衰老了。或许维持隐匿的状态会更好些? 在无用性方面,只有一件事能够超越大宾馆钢琴家的精彩演奏,这就是空中小姐对救生衣使用方法的演示。
世界第八大奇迹在新西兰,不过永远都是不可见的。这个由间歇性热喷泉千年的地下活动而形成的石膏和水晶的半透明瀑布,这个冲入湖水中的乳白色奇观,被1886年6月10日的火山爆发毁灭并掩埋了。嫉妒的大自然在众目睽睽之下窃取了它,就好像大自然不想让它载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一样。
乘坐一架速度很快的飞机,以便能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飞行得比白昼更快,以便能自东向西迷失在先于我们的黑夜里。然而我们走得太慢,夜晚离我们远去。在飞机上,当太阳升起时,地面上的夜还很深。太阳落下时,地面上夜幕已经降临—— 在高海拔处,天总是更亮。永远不会出现高海拔处在夜间,而地面处于天亮的情况。无论如何,在海拔10000米高空,白天和黑夜既不会升起,也不会降落。我们像一个投掷物,以飞机的全速射入高空。
P34-3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