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变迁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67.08 7.1折 95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孔许友 著,曹顺庆 编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53601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5元

货号28974085

上书时间2024-10-22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本丛书是我主持的*重大招标项目“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12JZD016)的成果。英语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为广泛的语言,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既是中国文学外传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文化在异域被接受的典范。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从学术价值层面来看,研究英语世界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首先,有利于拓展中国文学的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考察中国文学在异域的传播,把中国文学研究的范围扩大至英语世界,要求我们研究中国文学不能局限于汉语及中华文化圈内,而应该将英语世界对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也纳入研究范围。同时还需要我们尊重文化差异,在以丰厚的本土资源为依托的前提下充分吸收异质文明的研究成果并与之展开平等对话,跨文明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研究显然是对汉语圈内的中国文学研究在视野与方法层面的突破。其次,对推进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通过对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情况的考察,不但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外文学关系的实证性与变异性,了解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接受情况及中国文学对英语世界文学与文化的影响.还为我们思考世界文学存在的可能性及如何建立层次更高、辐射范围更广、包容性更强的世界诗学提供参考。
  从现实意义层面来看,首先,开展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研究可为当下中国文学与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通过研究中国文学对“他者”的影响,把握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及世界意义,在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方面既重视本土价值也需要考虑世界性维度,可为我国的文学与文化发展提供重要启示。其次,还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通过探讨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及研究,发现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特点及接受规律,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向世界,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对异质文明的影响,这对于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引导下,我组织一批熟练掌握中英两种语言与文化的比较文学学者撰著了这套“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丛书,试图在充分占有一手文献资料的前提下,从总体上对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和研究进行爬梳,清晰呈现英语世界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的大致脉络、主要特征与基本规律,并在跨文明视野中探讨隐藏于其中的理论立场、思想来源、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在研究策略上,采取史论结合、实证性与变异性结合、个案与通论结合的研究方式,在深入考察个案的同时,力图用翔实的资料与深入的剖析为学界提供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中国文学英译与研究学术史。
  当然,对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进行再研究并非易事,首先得克服资料收集与整理这一困难。英语世界中国文学的译介与研究资料繁多而零散,且时间跨度大、涉及面广,加之国内藏有量极为有限,必须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搜集,尤其要寻求国际学术资源的补充。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坚守基本的学术立场,即在跨文明对话中既要尊重差异,又要在一定程度上寻求共识。此外,如何有效地将总结的特点与规律运用到当下中国文学、文化建设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这无疑是更大的挑战。这套丛书是一个尝试,展示出比较文学学者们知难而进的勇气和闯劲,也体现了他们不畏艰辛、敢于创新的精神。
  本套丛书是国内学界较为系统深入探究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的实践,包括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这些研究大多突破了中国文学研究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原有模式,从跨文明角度审视中国文学,是对传统中国文学研究模式的突破,同时也将中国文学在西方的影响纳入了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范围,具有创新意义。

导语摘要
  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问题密切相关。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对比对文学传播有着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中国文学的兴衰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内在根基的一个探测器,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状况更反映了文化软实力的此消彼长。《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变迁》的基本内容是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变迁,以中国文学传播的大量实例论证文化软实力的特征、规律和策略,分析文化软实力与文学对外传播的关系,探讨两者相互作用的方式。


作者简介
  孔许友,男,汉族,1979年8月生,福建莆田人,文学博士,博士后。1998-2002年在华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2004年在福建经贸学校任教,2004-2007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2007-2010年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学习,获文学博士学位,2012-2014年在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早期文化与文论。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题解
一 “软实力”的界定问题
二 “中国文学”的界定问题
三 “对外”的界定
四 “传播”与“影响”的区别与联系
五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叙述方法问题
第三节 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 建构新的文化软实力观的必要性
二 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第四节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特点及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关系
一 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基本特点
二 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文学传播的基本关系

章 16世纪之前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文学传播的变迁
节 先秦时期华夏文化的成形及古代神话的对外传播
第二节 汉唐时期中国文化的感召力与文学传播
一 大帝国的建立与文化软实力
二 南北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三 盛世的文学传播热潮
第三节 宋元时期中国文化和文学海外传播新高潮
一 宋代文化软实力与文学的对外传播
二 元代文化软实力与文学的对外传播
第四节 明代中国文化和文学在亚洲
第五节 佛教传播与文化软实力
一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的中印文学交流
二 佛经的引进
三 佛经的翻译整理与文化软实力
四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五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六 中国佛教的对外传播

第二章 16-18世纪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文学传播的变迁
节 中西文化关系新阶段
一 明中期之前与欧洲的交往
二 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新变
第二节 中国文学初入欧西
第三节 好奇与隔膜:早期欧人的改编和评价
第四节 16-18世纪亚洲汉文学:持续传播与影响新变

第三章 19世纪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文学传播的变迁
节 西方汉学初兴与中西软实力对比的大逆转
一 承担传播译介工作的主体变化
二 译介的内容变化
三 出现了对中国文学的研究
第二节 19世纪亚洲汉文学:文学传播与文化认同之变
一 在日本
二 在朝鲜半岛
三 在越南
四 在泰国
五 在新马地区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文学传播的变迁
第五章 中国文学输出方式与传播观念之变
第六章 华人对中国文学外传的作用
第七章 反思与借鉴
结语 文学传播新趋势与话语权之争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问题密切相关。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对比对文学传播有着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中国文学的兴衰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内在根基的一个探测器,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状况更反映了文化软实力的此消彼长。《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变迁》的基本内容是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变迁,以中国文学传播的大量实例论证文化软实力的特征、规律和策略,分析文化软实力与文学对外传播的关系,探讨两者相互作用的方式。

主编推荐
  孔许友,男,汉族,1979年8月生,福建莆田人,文学博士,博士后。1998-2002年在华侨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2002-2004年在福建经贸学校任教,2004-2007年在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学习,获哲学硕士学位,2007-2010年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艺学专业学习,获文学博士学位,2012-2014年在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西早期文化与文论。

精彩内容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变迁》:
  不论几派论争如何激烈,大量输入西学已成事实要务,西化派的实际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20世纪2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传人中国,并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新的传统。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固然也提出对古今中外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事实上,绝大部分传统文化,无论精华或糟粕,都被宣判为封建腐朽文化而遭到否定,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更是遭到彻底地批判和破坏。至于西方文化,也大多被定性为资产阶级反动文化,所接受和效仿的只是苏式马克思列宁主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俄交恶后,苏俄文化的传播也中断了。20世纪80年代后,对外政策终于放开,西方现代文化再一次大规模涌人中国,以至于对传统文化的复苏构成压制。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学热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兴起,情况方有所好转。
  文化的自我评价和认同与文化软实力关系甚大。因为评价实际上总是某一参照背景下的识别,对本民族文化的评价同时包含了对他民族文化的基本认识。以中国与西方的彼此认识和评价来说,事实上,自近代以来,中国就被西方“塑造为一个有助于加强欧洲人自我意识的对立文化实体”,而“这个对立文化实体的价值”也随着西方人“自我评价的变化”而不断“摇摆”。①在启蒙时代,西方社会文化处于转型的关键期,部分启蒙思想家对欧洲本土文化资源尚乏信心,于是找到“中国”这个权威来证明变革的正当性。这个时候,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对西方人而言就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中国在西方人眼里就是一个有着更高文化软实力的大国。
  而19世纪之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基本确立,西方人重新获得对自身民族文化包括传统文化的自信,这个时候,“它需要的是能够反衬自己绝代风华的庸常之辈”,而它的手下败将中国“便扮演了这样的角色”。②至于20世纪以后,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评价显得更复杂多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系列内部危机使得西方人对启蒙运动以来所建立的现代性模式产生种种怀疑的结果。中国对西方的评价同样与自我评价分不开。19世纪之前,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欧洲不过是蛮夷之地,其文化自无多少可取之价值:19世纪中期以后,在西方军事和经济的打击下,传统华夷观瓦解,中国人不得不开始在自己民族文化身上寻找衰落原因。能够反思自我,本是民族之幸,但遗憾的是,这反思导向了自卑,导向了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过度批判和贬低。这个时候,西方文化反过来成为证明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之正当性的榜样。而且,与启蒙时代的欧洲视中国为榜样以及20世纪以来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某种欣赏不同的是,西方人只是有限度地借鉴中国文化,变革的根基仍是西方自身传统,中国文化只是充当了佐证和补充的角色,而且借鉴的同时仍有反思、选择和批判。而19世纪以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受却缺乏足够的批判和反思的眼光。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使得中国至今难以走出西方文化之网的笼罩,迟迟不能重新建立对自身文化传统的信心。如此一来,中西文化软实力的差距不是越来越缩小,而是越来越扩大。
  纵观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在对待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几乎是传统文化节节败退,西方文化节节胜利。尽管进入中国的西方文化同样必然发生种种变异,不过这些变异往往并非在传统文化基础上有效吸收的结果,所以难免流于肤浅。具体到文学上,情况也大致如此。“五四”时期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一方面使得传统文学受到批判;另一方面使得西欧文学被大量引进。同时,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苏俄文学也在中国流行,形成初步的译介热潮,此后愈加活跃。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十年,受政治意识形态的支配,国内翻译界更是对苏联文学投入了巨大热情,但这种热情有很大的片面性,对西欧、美国以及旧俄时代的古典文学都以政治意识形态的眼光严格地挑剔。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文学与其他西方文化一样在中国出现译介的高峰期,中国作家的创作也受到西方文学的很大影响。陈铨在《中德文学研究》中曾指出:“大凡一种外来的文学要发生影响,通常要经过三个段落,或者三个时期,是翻译时期,第二是仿效时期,第三是创造时期。”①陈铨此言主要是说明中国文学对德国文学影响的深度还不足,基本停留于译介层面(实际上是传播阶段)。以此标准来看,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到20世纪末也远未达到创造阶段,因为在文坛流行的仍是以西方的精神熔铸中国的材料,而不是以中国的精神熔铸西方的材料。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