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走那条路——“十七年”乡土小说(1949—196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不能走那条路——“十七年”乡土小说(1949—1966)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87 4.8折 68 全新

库存4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丽军 主编

出版社济南出版社

ISBN9787548857228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630323

上书时间2024-10-2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不能走那条路——“十七年”乡土小说(1949—1966)》是《百年乡愁: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的第10卷。“十七年”乡土小说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前夕(1949—1966)这段时期的作品。本卷收录了李准、柳青、王汶石、郭澄清、刘澍德、谷峪、周立波、欧阳山、康濯等作家的小说,如《不能走那条路》《狠透铁》《春种秋收》等。这个时期的乡土小说大多是作家们扎根乡村的创作,同时政治气息和本土文化气息十分浓厚。



作者简介

张丽军
山东莒县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茅盾文学奖评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在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



目录



内容摘要

《不能走那条路——“十七年”乡土小说(1949—1966)》是《百年乡愁: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的第10卷。“十七年”乡土小说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前夕(1949—1966)这段时期的作品。本卷收录了李准、柳青、王汶石、郭澄清、刘澍德、谷峪、周立波、欧阳山、康濯等作家的小说,如《不能走那条路》《狠透铁》《春种秋收》等。这个时期的乡土小说大多是作家们扎根乡村的创作,同时政治气息和本土文化气息十分浓厚。



主编推荐

张丽军
山东莒县人,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茅盾文学奖评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在20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



媒体评论

这套书具有一种社会学的、人类学的、文化地理学的、民俗学的、文化学的、传播学的、文学史料学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这套书了解百年乡村的演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人物心理的变化。 这个100年的梳理非常有价值。此外,这套书也具有传播的价值,我相信在国内外都会产生影响,因为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中国的乡村,这百年的文学里头恰恰勾勒出了中国百年乡村的演变史。
——广东省作协主席,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基地(暨南大学)主任  蒋述卓


   我们要了解中国百年现代化的进程,要了解中国百年文化的蜕变,不从乡土文学的阅读入手,就不能得到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认识。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文艺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和带头人  谭好哲


    中国乡土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望族,城府幽深、门第显赫、内蕴丰厚。这套大系,让我们有幸以物质形态的东西展示百年来中国乡村所走过的道路,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陈继会 


《百年乡愁:中国乡土小说经典大系》真实地留印了中国百年乡土的发展变迁,记录了这个时代的作家对中国文学史做出的努力,为未来研究中国乡土文学提供了目前最权威、最全面、最有力的支撑。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导   李掖平  

这套书的出版起码有三个意义:一、这套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的一个精神发展史;二、这套书以形象的方式为我们理解乡土中国如何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三、这套书系统地把百年中国乡土小说做了经典化的一种努力和尝试,对于文学史研究来讲,它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拓展。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批评家  王光东  


皇皇二十卷,记录了中国农村的巨变,浸透了中国人的乡愁。
——山东省作协原副主席,日照市文联原主席、作家协会主席  赵德发  


这套书是对百年中国乡土文学的深情回望和全景式展示,也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对经典的打捞。
——广西作协原副主席,作家  朱山坡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