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化学简明教程(第3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分析化学简明教程(第3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8.05 7.8折 49 全新

库存1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胡育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48906

出版时间2023-07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元

货号28484433

上书时间2024-10-20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是分析化学立体化系列教材之一。《BR》本书内容包括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附录。其中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部分的内容包括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光谱分析法概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色谱分析法概论等。《BR》与本书配套的有《分析化学》(第三版)、《仪器分析选论》、《分析化学习题集》(第二版)、《分析化学实验》及《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软件》。

目录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1.2 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 1

1.2.1 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1

1.2.2 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1

1.2.3 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2

1.2.4 常量、半微量、微量与超微量分析 2

1.3 分析化学的起源、发展和展望 2

1.3.1 分析化学的起源和发展 2

1.3.2 现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3

第2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4

2.1 测量误差 4

2.1.1 保证误差与相对误差 4

2.1.2 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4

2.1.3 准确度和精密度 5

2.1.4 误差的传递 7

2.2 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7

2.2.1 有效数字 7

2.2.2 数字修约规则 7

2.2.3 运算规则 8

2.3 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9

2.3.1 t分布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9

2.3.2 显著性差别检验 10

2.3.3 可疑数据的取舍 12

2.3.4 回归与相关简介 12

2.4 分析质量及其评价方法 13

2.4.1 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 13

2.4.2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5

2.4.3 分析方法的质量保证 15

习题 17

第3章 重量分析法 18

3.1 沉淀重量法 18

3.1.1 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 18

3.1.2 沉淀形态和沉淀条件的选择 18

3.1.3 沉淀的接近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20

3.1.4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21

3.1.5 沉淀的处理技术 22

3.1.6 称量形式与结果计算 23

3.2 挥发重量法 23

3.2.1 方法和原理 23

3.2.2 应用示例 24

3.3 萃取重量法 24

习题 25

第4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 27

4.1 滴定分析法的基础 27

4.1.1 基本术语 27

4.1.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27

4.1.3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 27

4.1.4 滴定曲线和滴定突跃 28

4.1.5 标准溶液与基准物质 29

4.2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 30

4.2.1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30

4.2.2 滴定计算的基本公式 30

4.2.3 滴定分析计算实例 32

4.3 滴定分析中的化学平衡 33

4.3.1 分布系数和副反应系数 33

4.3.2 溶液中化学平衡的处理方法 34

习题 35

第5章 酸碱滴定法 36

5.1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36

5.1.1 质子论的酸碱概念 36

5.1.2 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分布 38

5.1.3 酸碱体系的pH计算 39

5.2 酸碱指示剂 42

5.2.1 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42

5.2.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43

5.3 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44

5.3.1 强酸(强碱)的滴定 45

5.3.2 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47

5.3.3 多元酸(碱)的滴定 49

5.4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50

5.4.1 酸标准溶液 50

5.4.2 碱标准溶液 51

5.5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51

5.5.1 基本原理 51

5.5.2 碱的滴定 53

5.5.3 酸的滴定 54

5.6 应用与示例 55

5.6.1 药用NaOH的测定 55

5.6.2 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 55

5.6.3 凯氏定氮法及其应用 56

习题 56

第6章 络合滴定法 58

6.1 基本原理 58

6.1.1 EDTA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58

6.1.2 副反应系数 59

6.1.3 条件稳定常数 61

6.1.4 影响络合滴定的主要因素 61

6.2 金属指示剂 62

6.2.1 金属指示剂的原理 62

6.2.2 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63

6.2.3 掩蔽剂的选择 63

6.3 应用示例 64

6.3.1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64

6.3.2 滴定条件的选择 65

6.3.3 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65

习题 67

第7章 沉淀滴定法 69

7.1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69

7.2 银量法指示终点的方法 70

7.2.1 铬酸钾指示剂法 70

7.2.2 铁按帆指示剂法 71

7.2.3 吸附指示剂法 72

7.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74

7.3.1 基准物质 74

7.3.2 标准溶液 74

7.4 应用与示例 74

习题 75

第8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76

8.1 氧化还原平衡 76

8.1.1 条件电位及其影响因素 76

8.1.2 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程度 79

8.1.3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80

8.2 氧化还原滴定 81

8.2.1 滴定曲线 81

8.2.2 指示剂 83

8.2.3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84

8.3 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84

8.3.1 碘量法 84

8.3.2 高锰酸钾法 86

8.3.3 溴酸钾法和溴量法 86

8.3.4 亚硝酸钠法 87

8.3.5 铈量法 87

习题 87

第9章 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89

9.1 电位法的基本原理 89

9.1.1 化学电池和电池电动势 89

9.1.2 相界电位和液接电位 90

9.1.3 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 91

9.1.4 电极电势的测量 93

9.2 直接电位法 93

9.2.1 溶液pH的测定 93

9.2.2 其他离子活度的测定 96

9.2.3 离子选择电极的性能 98

9.3 电位滴定法 99

9.3.1 仪器装置和方法原理 99

9.3.2 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的方法 99

9.3.3 应用与示例 101

9.4 永停滴定法 102

9.4.1 仪器装置及基本原理 102

9.4.2 应用与示例 103

习题 103

第10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105

10.1 电磁波谱和光学分析法 105

10.1.1 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105

10.1.2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106

10.2 光谱分析仪器 109

10.2.1 辐射源 110

10.2.2 分光系统 110

10.2.3 辐射检测器 110

10.3 光谱分析法进展简介 110

第11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12

11.1 基本原理 112

11.1.1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及特征 112

11.1.2 Lambert-Beer定律 113

11.1.3 偏离Beer定律的因素 114

11.1.4 光电比色法 115

11.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115

11.2.1 电子的跃迁类型 115

11.2.2 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116

11.2.3 影响吸收带的因素 117

11.2.4 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研究简介 118

1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2

11.3.1 主要部件 122

11.3.2 光学性能与仪器类型 123

11.4 定性和定量方法 124

11.4.1 定性鉴别和纯度检测 124

11.4.2 定量分析方法 125

习题 127

第12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 129

12.1 基本原理 129

12.1.1 振动能级与振动光谱 129

12.1.2 振动形式 130

12.1.3 红外吸收峰的类别 133

12.1.4 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 134

12.2 典型光谱 136

12.2.1 脂肪烃类化合物 136

12.2.2 芳香烃类化合物 138

12.2.3 醚、醇与酚类化合物 138

12.2.4 羰基化合物 139

12.2.5 含氮化合物 141

12.3 红外分光光度计及制样 142

12.3.1 色散型分光型红外分光光度计 142

1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42

12.3.3 制样方法 143

12.4 红外光谱解析方法与应用示例 144

12.4.1 光谱解析方法 144

12.4.2 光谱解析示例 146

12.5 近红外分光光度法简介 146

12.5.1 近红外光谱的产生 146

12.5.2 近红外分光光度计 147

12.5.3 近红外光谱的分析方法 147

12.5.4 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简介 148

习题 148

第13章 荧光分析法 151

13.1 荧光光谱的基本原理 151

13.1.1 分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151

13.1.2 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 153

13.1.3 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154

13.1.4 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 155

13.2 荧光定量分析方法 157

13.2.1 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 157

13.2.2 定量分析方法 157

13.3 荧光分析技术及应用 158

13.3.1 荧光分析仪器简介 158

13.3.2 应用与示例 159

习题 159

第14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1

14.1 基本原理 161

14.1.1 原子吸收光谱和共振吸收线 161

14.1.2 原子吸收线的形状 161

14.1.3 原子吸收与原子浓度的关系 163

14.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63

14.2.1 光源 163

14.2.2 原子化系统 164

14.2.3 单色器 165

14.2.4 检测系统 165

14.3 定量分析方法 165

14.3.1 标准曲线法 165

14.3.2 标准加入法 166

14.4 应用方法 167

14.4.1 测定条件的选择 167

14.4.2 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67

习题 167

第15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169

15.1 基本原理 169

15.1.1 原子核自旋与磁矩 169

15.1.2 原子核的共振吸收 170

15.1.3 核磁共振波谱的测定 173

15.2 化学位移 174

15.2.1 化学位移及其表示 174

15.2.2 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 175

15.2.3 不同类型质子的化学位移 177

15.3 自旋偶合和自旋系统 178

15.3.1 自旋偶合与自旋分裂 178

15.3.2 自旋系统及命名原则 180

15.4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方法与示例 181

15.4.1 送样要求 181

15.4.2 解析顺序 181

15.4.3 解析示例 181

15.5 核磁共振技术的进展 182

15.5.1 核磁共振碳谱简介 182

15.5.2 相关谱技术简介 183

习题 183

……

内容摘要
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是分析化学立体化系列教材之一。《BR》本书内容包括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附录。其中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部分的内容包括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概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光谱分析法概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色谱分析法概论等。《BR》与本书配套的有《分析化学》(第三版)、《仪器分析选论》、《分析化学习题集》(第二版)、《分析化学实验》及《分析化学多媒体教学软件》。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