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诊:从初学到提高
  • 脉诊:从初学到提高
  • 脉诊:从初学到提高
  • 脉诊:从初学到提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脉诊:从初学到提高

16 5.5折 29 九品

仅1件

河南南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培平 著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29

顺兴书摊

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培平 著
  •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5
  • 版次 1
  • ISBN 9787117142748
  • 定价 2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6页
  • 字数 31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脉诊:从初学到提高》分为3章。对脉学有关理论的探讨,主要对脉诊原理和寸口分候脏腑法依据提出了新的看法,同时介绍了一些散在于民间流传至今的古脉诊法,如遍诊脉法、气口九道脉法等。主要阐述脉诊临床运用方法,包括指力脉诊方法的运用及症脉同辨临床运用方法等。主要是脉象的诊辨及症脉合参的论治,涉及脉位类、脉体类、脉力类、脉率类、脉律类、脉宽类、张力类、流利度类共8类29种脉象,重点论述了脉象辨析及体会,并结合古今医家有脉案的案例(案例末注明来源的)及部分个人临床案例(案例末没有注明来源的)说明症脉同辨运用于临床的具体方法;各脉下均设【脉象辨识】、【脉象体悟】、【脉理及主病】、【症脉辨治案例】几项。《脉诊:从初学到提高》既有对传统脉学原理和脏腑分候理论的新探索,也有脉诊临床运用体会、对29种脉象的辨析及症脉辨治方法的思考。
【作者简介】
徐培平(1971—),江西上饶市人。中医临床基础(温病学)博士,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1994—1998年任职于江西上饶市中医院。2008年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留校至今。在中医领域工作十几年,对中医基础和临床嗜耽不误,以弘扬中医为己任,在中医“营卫”及经方理论与临床运用方面的研究颇有心得,发表相关专业性论文10篇,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性疾病(流行性感冒、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癌症等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目录】
绪论——学习脉学中的思考
一、学脉要看什么书最易懂和易入门
二、平脉是怎么样的
三、切脉的一些技巧
四、切脉的手法
五、寸关尺脏腑配属
六、诊脉的方法
七、以脉诊病与以脉辨证
八、脉象辨识问题
九、芤脉主瘀
十、浮、沉二脉的辨识
十一、脉象与八纲的应用
十二、四诊合参、脉证同辨
十三、凭脉诊断用药

第1章脉学理论探讨
第1节脉诊原理新论
一、血脉中的营卫变化是脉诊的依据
二、经络学说是中医脉诊的理论基础
三、脉诊是如何通过营卫察知脏腑气血的
四、寸口脉诊与营卫之间的关系
第2节寸口脉诊分候法
一、寸口脉分候脏腑的方法
二、寸口脉分候脏腑的原理及分歧
三、寸口脉候察脏腑之气
四、寸口脉分候脏腑的划分
五、寸口脉分候脏腑原理新析
六、寸口诊脉及分候脏腑的现代解释
第3节古脉法
一、遍诊法
二、寸口、人迎、趺阳三部诊法
三、独取寸口脉法
四、气口人迎对比诊法
五、气口九道脉法

第2章脉诊临床运用方法
第1节持脉的方法
一、诊脉时间
二、诊脉体位
三、定脉位
四、调息
五、运指
六、指力和力度
七、诊脉注意事项
第2节学习脉诊必知的几个问题
一、掌握脉象是脉诊的前提
二、学脉当先学好指力脉法
三、记忆背诵脉名脉象
四、察营卫气血病机,别脉“位”、“数”、“行”、“势”
五、掌握正常五脏四时脉象
六、脉象的“八纲辨证”
七、凭脉诊的是什么
第3节指力取脉法
一、“浮、中、沉”取脉法
二、菽权取脉法
三、浮中按沉法
第4节识别脉象要素
一、脉象要素
二、临证脉象要素分析举例
三、关于脉象的简化
第5节诊脉辨证方法
一、察独
二、察胃、根、神
三、辨求阴阳
四、察相兼脉
五、辨病位求病机
第6节如何辨别脉之胃、神、根
一、脉之胃气
二、脉之神气
三、脉之有根
四、真脏脉、怪脉
第7节如何掌握妇人脉象
一、男女脉象生理差异
二、月经脉
三、孕脉
第8节脉诊临床运用方法
一、脉症同辨
二、脉象的定位和定性
三、脉症合参
四、脉证顺逆
第9节掌握四时五脏脉
一、正常脉象与四时五脏脉
二、四时五脏脉的临床运用

第3章病脉诊辨与论治
第1节脉位类
一、浮脉
二、沉脉
三、伏脉
四、牢脉
第2节脉体类
一、长脉
二、短脉
第3节脉力类
一、虚脉
二、实脉
三、微脉
四、弱脉
五、濡脉
第4节脉率类
一、迟脉
二、数脉
三、疾脉
四、缓脉
五、动脉
第5节脉律类
一、结脉
二、代脉
三、促脉
第6节脉宽类
一、细脉
二、洪脉
三、大脉
四、散脉
第7节张力类
一、弦脉
二、紧脉
三、芤脉
四、革脉
第8节流利度类
一、滑脉
二、涩脉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