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

正版新书每天统一发货

68.4 3.0折 228 全新

仅1件

河北保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 编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30

灿然小店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正版新书每天统一发货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 编
  • 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1
  • ISBN 9787504972934
  • 定价 2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4页
  • 字数 2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对2013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2013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全球金融体系继续调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仍面临一系列挑战。我国宏观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实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201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世界经济呈缓慢复苏态势。美国经济增长动能增强,欧债危机进入相对平静期,日本经济受政策刺激强劲反弹后增速回落,新兴经济体增长总体放缓。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较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汇率大幅贬值。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仍然存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过程存在不确定性,欧元区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日本经济内在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国际金融环境变动和自身脆弱性的双重挑战。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需求平稳增长,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财政收入持续增加,政府债务水平总体可控,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重矛盾交织,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银行业运行平稳,存贷款平稳增长,资本质量较好,拨备整体较为充足,盈利增速放缓。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薄弱领域信贷投入继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金融监管有效性不断增强。但部分行业、领域和地区的风险有所积累,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加大,同业、表外、理财等业务潜在风险应予关注,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下一阶段,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鼓励金融创新,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加强和改进银行业监管,切实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证券期货业发展总体稳健,业务创新取得积极进展,监管改革稳步推进,基础性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但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一些证券公司负债增长较快。下一阶段,要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推进监管转型,稳步开展产品和业务创新,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保险业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资产规模继续增长,保费增速逐步回升,经营效益大幅提高,偿付能力充足,市场化改革积极推进,保险监管继续改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但财产险业承保利润下滑,人身险业流动性压力较大,消费者投诉有所增加。下一阶段,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业务结构和渠道结构,提高监管的有效性,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金融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改革创新稳步推进。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利率波动加大。债券市场发行量继续增加,收益率水平上升。股票市场震荡走低,融资规模有所下降。外汇市场成交量快速增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小幅升值。票据融资交易活跃,黄金市场价格震荡下跌。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支付、清算和结算体系运行稳定,第二代支付系统成功上线,非现金支付工具蓬勃发展,农村地区支付环境显著改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与金融业改革发展开放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会计标准持续完善,多项会计制度顺利实施。《征信业管理条例》和《征信机构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征信制度建设迈上新台阶。洗钱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有效性稳步提升。下一阶段,要不断提升金融基础设施的安全和效率,健全金融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完善征信管理和服务,提高反洗钱监管水平。
  宏观审慎管理进一步推进。国际社会继续加强宏观审慎政策的研究制定,推动执行巴塞尔协议Ⅲ,强化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加强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建设,推进场外衍生品改革。主要国家继续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美国“沃尔克”规则最终条款出台,欧洲银行业联盟取得实质性进展,英国新的金融监管体系正式运行。我国不断强化宏观审慎管理,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金融监管协调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继续实施并完善逆周期宏观调控,加强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和处置机制建设,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目录】
第一章国际经济金融环境
一、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
二、国际金融市场形势
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
四、风险与挑战
五、展望

第二章中国经济金融运行
一、宏观经济运行
二、货币金融运行
三、展望

第三章银行业
一、运行状况
二、稳健性评估
三、展望

第四章证券期货业
一、运行状况
二、稳健性评估
三、展望

第五章保险业
一、运行状况
二、稳健性评估
三、展望

第六章金融市场
一、市场运行情况
二、市场融资情况
三、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四、稳健性评估
五、展望

第七章金融基础设施
一、支付、清算和结算体系
二、法律环境
三、会计标准
四、信用环境
五、反洗钱

第八章宏观审慎管理
一、国际组织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进展
二、主要国家和地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进展
三、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实践
专题一银行业压力测试
一、压力测试基本情况
二、压力测试总体结论
专题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监管
一、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情况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积极意义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
五、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五大原则
专题三金融业经营模式和监管格局发展趋势
一、金融业经营模式和监管体制变革
二、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和监管体制的形成及现状
三、我国金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和监管体制

附录一银行业稳定状况定量分析:以17家主要商业银行为例
附录二统计资料

专栏
专栏1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专栏2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专栏3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专栏4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
专栏5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中国执行“巴塞尔协议Ⅲ”情况报告》
专栏6规范同业业务
专栏7开展国债期货交易
专栏8关注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快速增长
专栏9货币市场基金创新及影响
专栏10普通型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启动
专栏11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发展
专栏12规范保险专业中介市场
专栏132013年6月货币市场波动
专栏14审慎对待股票“T+O”交易
专栏15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专栏16第二代支付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专栏17比特币
专栏18颁布实施《征信机构管理办法》
专栏19FATF建议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有效性评估方法
专栏20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评估方法及监管
专栏21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传染分析
专栏22有序打破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