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望中国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二十六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守望中国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二十六讲

正版二手书 8到9成新 每天下午6点前发一次快递

17.9 2.6折 68 八五品

仅1件

广西南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顾作义;钟永宁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13-5

上书时间2024-05-2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顾作义;钟永宁
  •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1
  • 版次 1
  • ISBN 9787218131450
  • 定价 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414页
  • 字数 380千字
【内容简介】
该书选取“天人合一”“民为邦本”“中庸之道”等很能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二十六个核心理念,通过理论分析、名言旁证、故事讲述、诗歌延伸、美文选萃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描述、阐释,探寻中国现代文化的传承、发展路向,在传统的基础上构建现代中国特色的文化理念,为中国很好传统文化精神的现代解读提供新的视角,为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顾作义,笔名顾易,作家、学者。曾出版有《汉字说核心价值观》《汉字美学》《字说对联》《汉字美学》等。


钟永宁,有名编辑,现为广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

【目录】
前言不忘本来
讲天人合一
一纷繁的天人之说
二“天人合一”观的是与非
三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天人合一”与我们的人生
附:“天人合一”论——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钱穆)
第二讲民为邦本
一千年不歇的重民思想
二君主制下的重民观
三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精华
四如何以百姓心为心?
附:谈孟子和民主(冰心)
第三讲中庸之道
一不偏不倚,顺势而为
二中国中正平和气韵得以养成
三成天下之事,全在“适度”二字
附:致中和(节录)(冯友兰)
第四讲和谐共生
一可贵的“贵和”思想
二中国“和”文化要义
三如何对待“和”文化?
四让传统“和”文化精神充溢于我们的社会
附:以和为贵(节录)(张岱年)
第五讲革故鼎新
一“日新之谓盛德”
二“生生之谓易”
三中华文明活力之源
四改革创新,未有穷时
附:守古与维新(林语堂)
第六讲居安思危
一古人的“忧”思
二“忧”从何来?
三忧患意识与中国社会
四值得珍视的哲学智慧
五为了国家长治久安
附:论且顾眼前(朱自清)
第七讲天下为公
一“私天下”江山下的“公天下”理想
二共有?共享?公心
三一面传统社会审视现实政治的镜子
四如何以“天下为公”情怀为官做事?
附:广州岭南学生欢迎会的演说(节录)(孙中山)
第八讲公平正义
一古人对公正的孜孜以求
二传统公正观之得失
三建设一个公平正义社会
附:正义(朱自清)
第九讲博施众利
一救济穷民的政治思想
二传统救助事业得以兴起
三如何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上新台阶?
附:博爱及公益(蔡元培)
第十讲隆礼重法
一以荀子为嚆矢的政治思想
二如何看“隆礼重法”?
三“隆礼重法”思想与当下社会治理
附:论礼让及法律(蔡元培)
第十一讲自强不息
一积极奋进,刚健不屈
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三今天,我们如何自强不息?
附:君子(梁启超)
第十二讲厚德载物
一容载万物的大地之德
二开启中华民族的尚德传统
三如何做一个有德之人?
附:谕纪泽纪鸿(节录)(曾国藩)
第十三讲仁者爱人
一何谓“仁者”?何谓“爱人”?
二儒家伦理思想的灵魂和核心
三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
附:大宇宙中谈博爱(节录)(胡适)
第十四讲孝老爱亲
一孝,传统道德之本
二传统孝文化要义及价值
三做一个有德有成之人,从孝敬父母开始
附:论孝悌(曾国藩)
第十五讲见利思义
一传统义利之辩
二如何看儒家义利观?
三我们要秉持怎样的义利观?
四义、利之外,还可以过一种审美人生
附:人生的境界(节录)(冯友兰)
第十六讲谦和好礼
一重“礼”的国度
二何谓“好”礼?
三如何看传统礼文化?
四做一个谦卑有礼之人
附:谈礼(梁实秋)
第十七讲讲信修睦
一千古“信”德
二诚信之“用”
三怎样才能建成一个诚信社会?
附:戒失信(蔡元培)
第十八讲包容会通
一传统包容思想
二如何看传统包容文化?
三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
四包容性发展是怎样一条路?
附:容忍(季羡林)
第十九讲清廉自守
一古人的廉政观
二何谓“清廉”?
三如何建立廉洁政治和清廉政府?
附:廉(梁实秋)
第二十讲勤俭节约
一一脉相承的勤俭思想
二古人眼中的“勤”与“俭”
三勤劳精神如何养成?
四消费主义时代我们如何传承俭德?
五共产党人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六如何“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附:励勤俭(冯友兰)
第二十一讲扶危济困
一中华“善”德
二传统慈善思想映照下的慈善事业
三扶危济困、助人为乐风尚如何形成?
四更新慈善观念,发展现代慈善事业
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第二十二讲敬业乐群
一“敬业乐群”究竟何意?
二传统对业之“敬”
三旧时的职业道德
四做一个敬业有为之人
附:敬业与乐业(节录)(梁启超)
第二十三讲精忠报国
一“尽己之谓忠”
二从君臣平等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三忠德孕育的中国传统爱国主义
四今天我们怎样爱国?
附:与妻书(林觉民)
第二十四讲经世致用
一实学,中国文化的重要一脉
二一股浩荡的文化思潮
三助推中国近代化
四如何改进我们的政风和学风?
附:他们的学风,都在这种环境中间发生出来(节录)(梁启超)
第二十五讲求是务实
一一种治学态度和方法
二悠长的务实传统
三可贵的求真精神
四思想的精髓和灵魂
五领导干部要做实事求是的表率
附:改造我们的学习(节录)()
第二十六讲民富国强
一传统富民强国思想
二何以“民富”?何以“国强”?
三走适合中国国情的民富国强之路
附:原强(严复)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