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无损坏。内页有四五页签字笔批注,具体见图。另有七八页铅笔涂改,稍有痕迹,具体见图。
¥ 86 九品
仅1件
作者袁亚飞 编;祝延萍 校
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1-17
《航天科技出版基金:电子工业静电防护技术与管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静电防护的基础知识、防护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中的静电防护技术和管理方法,作者不仅参照国际上最新的静电防护标准,还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可以为从事静电防护的人员提供理论支持、技术参考和案例分析,为切实做好静电防护、减少电子元器件的静电损伤、提高产品的质量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袁亚飞,高级工程师,iNarte国际工程师,主要从事静电及静电防护方面的科学和研究工作,曾获国防科技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第1篇 静电基础知识
第1章 绪论
1.1 静电学
1.2 静电防护工程学
1.3 电子工业静电防护的意义
1.4 静电防护的技术与管理
第2章 基本概念
2.1 电荷
2.1.1 电荷守恒定律
2.1.2 电荷的量子性
2.1.3 电荷的相对论不变性
2.1.4 点电荷
2.2 电场强度
2.2.1 库仑定律
2.2.2 电场
2.2.3 电场强度
2.2.4 电场线
2.3 电通和电通密度
2.3.1 电通密度
2.3.2 电通(量)
2.3.3 高斯定律
2.3.4 计算实例
2.4 电压
2.4.1 电场力的功
2.4.2 电位
2.4.3 电压
2.4.4 电场、电位与电位差之间的关系
2.5 电场中的物质
2.5.1 导体
2.5.2 电介质
2.5.3 半导体
2.5.4 静电工程学中的材料分类
2.5.5 边界条件
2.6 电流
2.6.1 传导电流
2.6.2 运流电流
2.6.3 电流连续性方程
2.6.4 电流密度的边界条件
2.7 电场中的储能
2.8 弛豫时间
2.9 焦耳定律
2.10 导体电阻
2.10.1 电阻定义
2.10.2 电阻的串联
2.10.3 电阻的并联
2.10.4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2.11 电容器和电容
2.11.1 电容器和电容的概念
2.11.2 电容的充放电
2.11.3 电容的串联
2.11.4 电容的并联
2.11.5 静电电容
2.12 电感
2.12.1 电感元件
2.12.2 二阶电路的放电过程
第3章 静电起电
3.1 摩擦起电
3.1.1 接触起电
3.1.2 分离起电的过程
3.1.3 摩擦的作用
3.1.4 影响因素
3.2 固体起电
3.2.1 电荷得失的起电方式
3.2.2 电荷重新分布的起电方式
3.3 液体和气体起电
3.3.1 液体的偶电层理论
3.3.2 冲流起电
3.3.3 沉降起电
3.3.4 喷射起电
3.3.5 冲击起电
3.3.6 溅泼起电
3.3.7 气体起电
3.4 静电消散
3.4.1 体电荷的消散规律
3.4.2 面电荷的消散规律
3.4.3 消散途径
3.5 人体静电
3.5.1 人体静电的起电方式
3.5.2 影响人体静电累积的因素
3.5.3 人体静电的储能
3.5.4 人体静电的主观感受
第4章 静电放电
4.1 电离静电放电
4.1.1 气体的电离
4.1.2 气体电离放电的类型
4.1.3 静电场和静电放电的效应
4.2 静电放电模型
4.2.1 人体模型
4.2.2 机器模型
4.2.3 带电器件模型
4.2.4 人体—金属模型
4.2.5 模型的比较与分析
4.3 静电放电模拟器
4.4 静电放电敏感度
4.4.1 分级
4.4.2 确认方法
4.4.3 典型器件的HBM敏感度
第5章 静电危害
5.1 危害的特点
5.2 失效类型
5.2.1 突发性失效
5.2.2 潜在性失效
5.2.3 翻转失效
5.3 失效机理
5.3.1 热二次击穿
5.3.2 金属导电层熔化
5.3.3 介质击穿
5.3.4 气体电弧放电
5.3.5 表面击穿
5.3.6 体击穿
5.4 失效分析
5.4.1 MOS结构
5.4.2 半导体结
5.4.3 膜电阻器
5.4.4 金属化条
5.4.5 带非导电性盖板的钝化场效应结构
5.4.6 压电晶体
5.4.7 近距离电极
5.4.8 小结
5.5 典型案例分析
5.5.1 薄膜电阻失效的案例
5.5.2 双极性分离器件失效的案例
5.5.3 器件场效应失效的案例
5.5.4 肖特基TTL电路失效的案例
5.5.5 军用CCD失效的案例
5.6 危害事故
第2篇 电子产品静电防护技术
第6章 基本原则
6.1 控制静电源的措施
6.1.1 减小起电量
6.1.2 控制静电泄漏速度
6.2 切断耦合路径的措施
6.3 静电防护管理
第7章 静电接地
7.1 接地原则
7.1.1 保护地
7.1.2 辅助地
7.1.3 等电位连接
7.1.4 人员接地
7.2 技术要求
7.2.1 接地技术要求
7.2.2 腕带系统技术要求
7.2.3 地板—鞋束系统技术要求
7.2.4 防静电服装技术要求
7.2.5 防静电工作表台面技术要求
7.2.6 防静电工作椅技术要求
7.2.7 储物架、手推车技术要求
7.2.8 防静电设备(工具)技术要求
7.2.9 腕带连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7.3 检测仪器
7.3.1 电阻
7.3.2 静电电压
7.3.3 电荷量
7.4 检测方法
7.4.1 接地检测
7.4.2 腕带系统检测
7.4.3 防静电地板检测
7.4.4 防静电鞋检测
7.4.5 防静电服检测
7.4.6 防静电工作表面检测
7.4.7 防静电工作椅检测
7.4.8 防静电电烙铁检测
第8章 静电中和
8.1 空气电离
8.1.1 空气中的离子
8.1.2 空气的衰减特性
8.1.3 电荷中和
8.1.4 放射电离
8.1.5 电晕电离
8.2 静电消除器
8.2.1 无源自感应式
8.2.2 交流高压式
8.2.3 直流稳压式
8.2.4 脉冲直流式
8.2.5 实物图片
8.3 技术要求
8.4 检测仪器
8.5 检测方法
8.5.1 验收检测
8.5.2 周期验证
8.6 空气离子对人体的影响
第9章 静电屏蔽
9.1 静电防护工程学与电磁兼容技术的交叉关系
9.2 静电屏蔽
9.2.1 结构
9.2.2 技术要求
9.2.3 防静电包装材料分类和使用
9.2.4 测试方法
9.3 小结
第10章 湿度控制
10.1 湿度影响静电的机理
10.1.1 吸湿作用的数学模型
10.1.2 高分子的水蒸汽吸附(吸湿)与导电
10.1.3 半导体表面的水蒸汽吸附与导电
10.1.4 小结
10.2 湿度控制的发展阶段
10.2.1 EPA湿度从严控制的阶段
10.2.2 放宽EPA湿度控制要求的阶段
10.2.3 ESD控制从测量抓起的阶段
10.2.4 更新静电防护理念
10.3 结论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