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对话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对话录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71 2.0折 38 全新

库存14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唐丽君主编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ISBN9787510043628

出版时间2011-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7687198

上书时间2025-01-10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唐丽君,上海靠前电影节、上海电视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上海靠前影视节有限公司总经理。

沈旸,上海靠前电影节业务副总监。

目录
致中国电影的美好意愿
Part 1主席讲坛
 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电影
 吴宇森/ 何平/ 王小帅/ 彭浩翔/ 钮承泽
 做简单的电影
 菲尔?阿格兰德/ 丹尼?博伊尔/ 史蒂芬?戴德利/ 姜文
 都市电影与城市镜像
 王家卫/ 陈丹青
Part 2 产业论坛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合作新疆界
 熊晓鸽/ 何平/ 罗伯特?皮萨诺/ 阎焱/ 韩三平/ 任仲伦/ 冯小刚/ 理查德?格尔丰德/ 黄建新/ 哈维?韦恩斯坦/
杰森?里德/ 于冬
 投资中国电影的瓶颈与未来
 做踏实的企业才能与资本双赢
 电影产业将成为世界电影的助推器
 IMAX 新媒介,中美合作新境界
 中国电影与中国足球一样得先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
 中国是亚洲异军突起的电影市场
 华语影片海外发行中的利益得失
 迪斯尼的海外本土化策略
 中美合作得重视法律平等
 全球都能听懂的未必是好故事
 打造全产业链的中国电影企业
 制作人必须保护导演的创作权利
 好莱坞的管理流程是最先进的
 如何平衡中美合作中的成本比例
 新坐标:华语电影青年制造
 何平/ 江志强/ 赵海城/ 方俊/ 卓顺国/ 吕建明/ 戴立忍/ 陈果/ 李烈/ 盛志民/ 李蔚然
 3D魔方:造梦工业,电影、动画联手打造
 何平/ 胡波/ 姜帝圭/ 彭浩翔/ 徐小明/ 保罗?奥多森/
 迪恩?尤克/ 艾瑞克?艾德米兹/ 覃宏/ 路盛章
 现场对话
 中国制造?中国电影市场需要怎样的电影
 张国立/ 王小帅/ 陆川/ 宁浩/ 魏德圣/ 于冬/ 高军/陈国伟/ 吴鹤沪
 人为割裂商业和艺术电影,是一个旧思路
 找到你的基本观众群
 从方方面面开始武装自己
 给艺术电影一个公平合理的市场空间
 从发行、制片角度谈中国市场的潜力与类型缺失
 中国电影市场需要各种类型的电影人
 从影院的反馈谈中国电影市场的观众结构与需求
 消除南北差异
 给不同类型的导演更多的空间
 孵化软实力?金融创新与电影成长
 王冉/ 丹?格里克曼/ 史蒂芬?萨尔兹曼/ 冯永/ 朱云来/董平/ 江志强/ 王中军
 共同建立合法的电影市场
 美国资本投资中国市场的策略
 全球背景下融资的重要性和问题
 香港特区政府如何为电影产业孵化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电影行业需要更为体系化的管理
 电影一定是综合的投入
 一定要放到全世界的平台来竞争
 向银行与创意基金融资的风险与收益
 投资电影需要担保和监理机构
 现场对话
 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中国价值?金融危机下的中外电影合拍机遇与策略
 张恂/ 江平/ 童刚/ 韩三平/ 任仲伦/ 吴宇森/ 张昭/陈红/ 朱利安?阿尔坎特拉/ 陈嘉上
 政府主管部门对中外电影合拍的支持和鼓励
 中国资源,世界共享;中国市场,世界共创
 通过《梅兰芳》感受中外电影合拍的优势及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
 中欧电影合拍如何走向大市场
 分众、分区域发行是必然趋势
 2008 年的成功合拍案例带来合作新契机
 通过合拍寻找海派电影与欧美电影的交汇点
 集聚世界资源,打造中国经典
 中国原创小说与中国电影内容成长
 胡雪桦/ 丹增/ 叶兆言/ 毕飞宇/ 范小天/ 陆川/ 侯小强
 化文学创作力为影像生产力
 文学改编剧需要天意
 文学和电影是可以互相启发的
 导演和作家之间的相互倾听很重要
 把有益的思考包装成易于接受的作品
 从类型文学到类型化电影
 导演和作家要协同作战
Part 3 电影圆桌
 电影作为媒介:电影营销策略
 汪涛/ 向明/ 蒋德富/ 莫康孙/ 向明/ 刘思汝/ 徐颖/王一飞/ 吴峥颖/ 张扬
 品牌与电影谈恋爱
 植入广告:电影说故事,产品讲策略
 好莱坞品牌植入策略
 电影导演如何平衡内容与品牌植入
 现场对话
 新浪潮50 年?继承或颠覆
 徐枫/ 让-米歇尔?付东/ 裴开瑞/ 贾樟柯/ 彭浩翔/ 魏德圣
 什么是新浪潮
 欧洲价值对中国电影的影响与阻碍
 中国电影一直在经历着新浪潮
 香港也有新浪潮
 无路可走才有新浪潮
 新浪潮构成了电影史的分水岭
 现场对话
 女性电影?另一种目光
 贾樟柯/ 赵静/ 姚树华/ 俞飞鸿/ 刘伽茵/ 尹丽川
 电影要发出真实而独特的声音
 女性导演为什么非要拍女性的故事
 拍电影是个自然的过程
 要拍好电影,而不仅仅是拍完
 电影不分性别
 女性导演的崛起是华语电影导演非常重要的部分
 现场对话
 市场与立场?年轻力量向左走,向右走:亚洲新人奖特别呈现
 李诗才/ 朱文/ 盛志民/ 曹保平/ 宁浩/ 林权泽/ 陈子谦/ 朗斯
 文艺片其实比商业片更容易
 中国电影市场需要健全的机制
 文艺片不能成为逃避技术的幌子
 我要做的是含有很高艺术属性的商品
 市场与立场有关
 现场对话
 与亚洲新人奖评审对话
 亚洲区域合作的多元形式
 王中磊/ 井关惺/ 黄建新/ 朱利安?阿尔坎特拉/ 李治允/于冬
 亚洲式的契约精神有助于亚洲合拍
 亚洲合作与好莱坞合作的核心不同
 韩国与中国合作的空间
 印度电影文化及合拍潜力
 以市场分销的概念实现合拍
 抓住合拍的激情部分
 现场对话
Part 4电影大师班
 剧本:电影成功的第一步
 李宏宇/ 比利?奥古斯特
 现场对话
 做自己的电影
 让-米歇尔?付东/ 莱奥?卡拉克斯
 现场对话
 剧本,电影的基石
 周黎明/ 阿莫斯?吉泰/ 道格拉斯?肖特
 现场对话
 将创意传达给投资人
 蔡志琴/ 杰森?里德/ 迈克尔?安德林
 现场对话
 谢晋电影与一个时代的寓言
 张颐武/ 林权泽/ 白先勇/ 张建亚/ 杰里?卡尔森
 谢晋的成功在于他有怜悯之心
 谢晋的电影是人生和艺术的合体
 谢晋的一生都交给了电影
 谢晋是国际电影大师
 现场对话
 融资第一步?说服你的投资人
 鲁沙纳克?贝赫斯特?内扎德
 大师孵化室,天才训练营:SIFF 年轻计划双向通道
 马蒂斯?沃特?克诺尔
Part 5国际电影节的故事
 国际电影节主席高峰论坛
 埃里克?米卡/ 角川历彦/ 阿布杜勒?哈米德?朱马/ 任仲伦/ 金东虎/ 伯乐/ 杰弗里?吉尔摩/ 马可?穆勒/ 杰罗米?帕拉德/
桑德拉?德?哈默/ 詹姆斯?辛德曼
 东京国际电影节致力于亚洲以及青年电影推广
 迪拜电影节,让世界了解阿拉伯
 上海国际电影节,一个迅速成长的孩子
 夏威夷电影节,东西方的桥梁
 釜山电影节,发现亚洲地区新电影、新导演
 现场对话
 电影造就伟大的电影节
 电影节呈现世界多元性
 鹿特丹电影节是一个“发现”的电影节
 电影文化使我们变得更具有人性
 庞大的市场体系是戛纳电影节成功的重要支撑
 现场对话
出版后记

内容摘要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由上海靠前电影节近年的精彩论坛对话集结而成,包括吴宇森、姜文、丹尼·博伊尔主持的讲坛,靠前外近年来很活跃的电影人激烈交锋的产业论坛,以及传授定制创作、融资经验的电影大师班,靠前电影节成功经验的介绍等等。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是上海电影节集中所有优势资源,邀请重量级嘉宾的珍贵交流经验集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和与靠前接轨具有很好宝贵的价值,也是电影从业者、学者、爱好者了解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参考。本书由唐丽君主编。

精彩内容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由上海靠前电影节近年的精彩论坛对话集结而成,包括吴宇森、姜文、丹尼·博伊尔主持的讲坛,靠前外近年来很活跃的电影人激烈交锋的产业论坛,以及传授定制创作、融资经验的电影大师班,靠前电影节成功经验的介绍等等。 《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是上海电影节集中所有优势资源,邀请重量级嘉宾的珍贵交流经验集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和与靠前接轨具有很好宝贵的价值,也是电影从业者、学者、爱好者了解当下电影产业的重要参考。本书由唐丽君主编。

媒体评论
吴宇森点评  Part 1 主席讲坛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席论坛是个不说官话的地方。它有品格,有内容,有情怀,每年生机勃勃地聊各种话题,将关于电影的丰富信息传播出去。
  在2010年的主席论坛上,何平导演主持,我、彭浩翔、王小帅、钮承泽作为港澳台三地的导演,对整个华语电影圈的形势与问题做了一些讨论。比如我们提到“培育”的概念。这个行业应该有勇气正视一个现实:真正好的东西,是需要有时间和养料来慢慢生长的。有艺术个性的年轻的电影人要花钱去培育,造就《阿凡达》那样的电影技术需要经年累月的资金投入去研发,而国内市场、海外市场,也都要一点一点去开拓,否则电影市场一定要被好莱坞蚕食殆尽。资本不能都像暴发户,还想在暴发的财富上再暴发一次,电影产业这样暴发,最后的结果必是破灭。
  从创作上看,国内的电影发展得又十分缓慢,几年前提出的很多问题,到现在也没有解决,有些甚至在恶化,在朽烂。主席讲坛并非能够提供什么灵丹妙药,它只应是一个诚实的观察者,让这个行业里的人有机会来审视自己。坐在主席台上的人都是一些结果——有些是成功的,有些是失败的,但不管成败,我们这些结果都应该溯源,去反思过程。
  与反思相配合,主席讲坛另一个好功用是,每年请来世界顶尖的导演,让他们来交流创作的心得,把国外的风吹过来,也许可以吹醒一些人,让我们知道,创意应该从哪里生长出来,艺术的个性应该从哪里发芽。
  电影也不仅是电影。2008年,主席讲坛请来画家陈丹青,他和王家卫导演缅怀起老电影中的上海,随即将题目转到中国“城市电影”的历史演变上来。他们好像是在做遗迹的挖掘,并期望从中找到今日电影界能够派上用场的蛛丝马迹。文化人的知识的运用,就好像是那些修复古建筑的人,他们能看到一种可能性,用最新的技术与理念,将最古却最菁华的价值烘托出来,这也是电影可以做的事情。这次讨论也记录在这本书中。
  跟美国的创作机制相比,中国对导演的尊重、对创作者的尊重使我重新回到这片正在生产电影的热土,因为对电影一直抱着青年时的理想,所以我一直将自己看作华语电影的一分子,我愿意跟大家分享这个大时代分享我们的经验和才情,也更希望通过各种话语平台将自己对华语电影的迫切心情和希望表达出来。(注:根据对导演的访问整理。)
  吴宇森
  何平点评  Part 2 产业论坛
  在中国“说”电影的人永远比做电影的人多。所以,每次上海国际电影节方面邀请我前去主持“产业论坛”时我并不是很爽快,但这样“不爽快的答应”一下延续了三年,也有部分原因是难以拒绝一帮号称做电影服务生的电影节工作人员的赤诚。这个行业需要的就是这种赤诚。
  看到眼前厚厚的一沓书稿,还只是三年话题的一部分,有些话题三年过后确实有继续讨论的必要,尤其是小刚向韦恩斯坦放炮的那场,其实我和建新也让当时在场的迪斯尼老板有些难堪。那时,我们还在纠结中美合作的系列不对等,现在美国大船已经全速驶向我们的,中美合作直接享受的是大陆与香港合拍的待遇,美国大片最高分账比例可达25%,美国引进片增多造成每个档期中国电影人都要直面好莱坞大片的压力。整个中国的电影工业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拷问。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同的时间节点下有内在关联的系列现象,还可以对未来产生想象。这时,多一些人来说说电影还真是很重要。但“说”电影,一定不是在一个简单的现象下互动攻讦、最后邪火攻心,直至元气耗尽。
  所以,中国电影一定需要有一批严谨又有赤诚的人搭建一个非功利平台,让大家冷静而智慧地表达,并能碰撞出一些问题,不回避尴尬、不好大喜功地将它们呈现出来,这对电影才是一件有益的工作。当然,产业是避不开的大命题,任何想通过电影这一载体追求倾诉或盈利都离不开产业的基础,如果将更多的焦点投射到内容生产力上来,慢慢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至少可以在尴尬的处境下寻找出几条通往自由王国的道路。这也是我关注并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单元的主要动机。
  何平
  江志强点评  Part 3 电影圆桌
  2004年第一次参加上海电影节开始至今,基本上每年6月我都会出席上影节主办的电影论坛。电影节的盛情难却是促使我参加的一个理由,最重要的是电影行业的同仁们平时都很忙,借此机会可以团聚交流。
  我常说做人、做电影都需要看得远一点。中国电影行业近几年的发展速度令世界都为之惊叹,但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业内同仁群策群力一起推进、完善以求整个行业良性长期的进步。
  电影论坛提供的就是这样一个提出问题、探寻答案、分享经验的平台。我也很欣喜地注意到电影论坛涉及的话题不仅贴合当下行业热点,也拓展到新媒体环境下的营销、不同媒介跨界合作等各个方面。我们安乐来参加上海电影节的员工,我要求他们一定要旁听这些论坛。
  进入电影行业三十多年,我很清楚,电影不是一个人、一间公司,一群人的事情,而是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责任。电影论坛同时也是行业同仁向媒体、公众传达行业态度的重要渠道。我很珍惜每一次表达的机会,因为大众了解我们对电影本身的诚意、尊重才能让他们建立对电影的基本信任。
  江志强
  贾樟柯点评  Part 4 电影大师班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的时候,我刚到北京电影学院读书。那年,我的很多老师突然请假离开,一打听是去上海参加电影节去了。学生们看报纸才知道电影节请来了大岛渚、奥利佛斯通、扎努西这样的导演,这些名字已经铭刻在电影史上的人物,他们同时云集上海,这该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情啊。
  上海电影节举办之前,即使是一个学电影的学生也很少有机会跟国外的大师级导演面对面交流。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是评论家对某个导演电影生涯与作品的描写和研究,如佐藤忠男先生写小津安二郎、大岛渚、黑泽明的专著。在各种各样的影片分析之外,很少有机会看到导演对自己作品、对自己电影观念的直接阐释。
  有句话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不知道那年我的那些老师在上海电影节是否有机会亲耳聆听大师的演讲,但后来上海电影节设立了电影论坛,其中一个固定节目就叫“电影大师班”。这个单元深受影迷追捧,也获得了大师们的垂青。好像是一个传奇:第一届上海电影节最佳导演得主是林权泽,多年之后他回到上海作客大师讲坛。这些大师级的电影工作者面对面地为我们讲述他们的成长经历,他们认识电影的渐进过程,讲述每一部电影甚至电影中每一个细节的原始创意,“大师班”让我们能够更加贴近创作本身,从导演的思路上去理解电影。
  转眼已经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了,这十五届的影展云集了多少电影大师?又有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迷有机会与自己热爱的导演同处一座城市,同在一个会议厅面对面地交流?
  上海电影节编辑出版的《我们需要怎样的电影》一书,收集了比利奥古斯特、卡拉克斯、林权泽、阿莫斯?吉泰等导演的大师班课程,与他们对话的既有周黎明、李宏宇这样的中国影评人,也有来自法国《电影手册》的米歇尔?付东等国际专家。比利奥古斯特说:“我自己相信的东西我才愿意自己去做。我要写一个剧本,我必须有这样的信念——感觉到这个是我目前生命当中最重要的事情。”卡拉克斯说:“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没有陷于贫穷,也不必为生计而奔波,他就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当年的我。我发现了电影摄影机后面的那个人,我把电影当做我的岛屿,我的国度。”这些思想的碰撞带给影迷的即有大师创作履历的回顾,又有这些电影工作者面对当下的制片环境和人类处境的思考。
  中国电影的每一次进步都来自勇于承认自身的弱点,在努力返回世界电影大家庭的过程中步伐不停地追赶。如果中国电影想保持鲜活的创造力,从世界各地优秀的创作者身上学习他们的电影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上海电影节持续邀请电影大师跟本土观众进行深切的互动,这些大师的足迹会带动我们前进的脚步。看这本书中有关大师班的章节好像又回到一场一场思想撞击的论坛现场。有了这本书,我们有了365天不落幕的电影节,也有了365天不落幕的大师班。
  贾樟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