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改变: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4.58
4.9折
¥
4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刘历红著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8445851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4514073
上书时间2025-01-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刘历红 祖籍山东,成长于河南。正高级教师,教育博士。1989年参加工作,曾任小学专职体育教师、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县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其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就读。2016年,从河南郑州金水区教育 发展研究中心辞职,加盟银川三沙源上游学校,任副校长。主要从事教师培训、学校课程与教学、少儿心理辅导、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出版图书有《选择相信:在心理实验中发现教育解困的密码》《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生成策略研究》。
目录
第 1 章 来自家庭的影响 001 第1节 在爱思考的爸爸影响下逐步走上研究道路 002 研究意识的源头:受爱思考的爸爸影响 002 写作意识萌生:受同学成功发稿的启发 003 学做研究:本科时无成果但有过程体验 003 研究提升:到上游学校后在实践中研究 004 成果撰写:最重要的是对稿子反复修改 005 成果转化:前提是做得好,关键是控得深 006 刻意训练:打通教师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006 观点:多琢磨、多思考,找实质、找规律 007 历红感悟:孩子的研究意识该如何启蒙 008 第2节 在追求成为好老师的梦想中走上研究道路 010 梦想:从小就想当让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010 种子:好老师是研究型教师,不是教书匠 011 行动1:备课,学习自己钦佩的王老师 011 行动2:初次写论文,用的是最笨的方法 012 行动3:质的转变,聚焦主题扎根课堂 013 小结:研究,走向梳理自己的教学主张 014 历红感悟:心中有梦,就无惧艰难险阻 015 第 2 章 来自本科的学习 017 第1节 在大学做实验觉得有意思,走上研究道路 019 毕业论文:在小学语文学科做实验研究 019 不想再碰:几次做课题付出多,但无结果 020 校长支持:不要太功利,放心尝试 021 进入中层:思考怎样更好地做实践研究 021 渐入佳境:立足学校实际,解决现实问题 022 躬行实践:兼任班主任,补其研究短板 023 提质增效:做事情要换位思考,科学统筹 025 第2节 本科论文发表,初登讲台就走上研究道路 027 高起点:本科毕业论文被学术期刊采用 027 发展点1:为职评的顺利晋级而写论文 029 发展点2:为寻求职业突破,读教育硕士 030 发展点3:超越功利,坚持探索,渐成特色 032 观点:研究要立足工作,产生思考,指导实践 034 第 3 章 来自教研员的引领 035 以珍惜锻炼机会之心做事,走上研究道路 036 运气:初入职场,好机会就砸中了小年轻 037 养成了好习惯:每天晚上反思当天的课 038 竞赛:没想到首次参与就获得了好成绩 038 积极做好事:所有的付出都为发展奠基 039 系统研究:带乱班,学生变化大,回应质疑 039 走上管理岗位:在更大的平台上做好事 041 创立自觉数学教育:在实践中孕育理论 042 历红感悟:研究需以积极的心态做支撑 045 第 4 章 来自自己的探索 047 第1节 因琢磨讲清概念和题,走上研究道路 049 起步:在做题中发现并坚持琢磨的问题 049 发展1:首次发文写的是一道高考错题 051 发展2:从写解题类文章到写教学类文章 051 发展3:重思维育人,逐步形成教学特色 052 观点1:研究就是做些人家没做的事情 054 观点2:研究契机就蕴藏在教学生成中 054 历红感悟:在坚持思考创新中厚积薄发 055 第2节 在思考“教给学生什么”中走上研究道路 058 持久的困惑:生物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 058 结构化1:修正认知结构,揭示本质规律 060 批判性思考:引起重视并迈上了新台阶 061 深思: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的核心问题 062 兴奋:批判性思维是能解决问题的理论 063 结构化2:自身的反思意识是最重要的 064 第 5 章 来自学生的触发 067 第1节 受学得不拼但成绩特好的学生启发,走上研究 阅读路 069 契机:缘于26年前双胞胎姐妹的故事 069 推进1:从读报纸、读期刊到读整本书 070 推进2:从整本书阅读逐步到专题阅读 071 推进3:阅读从重读和写到重思维训练 072 推进4:站在孩子终身发展立场上 073 推进5:终身阅读者必然是终身学习者 073 历红感悟1:研究阅读教师须是阅读者 074 历红感悟2:让眼前与长远收益看得见 075 历红感悟3:如何能得到丁老师的真传 077 历红感悟4:望阅读教学抵达“玄”的境界 078 第2节 在探索助力学生长远发展中走上研究道路 080 刺激1:学生反馈,中学背单词方法差 081 前奏:在职读硕,相关课程催生新思考 081 刺激2:孩子学字,调整学法后的感悟 083 刺激3:学生反馈,高中学法有负作用 083 研修:赴英研修3个月,写作水平跃升 084 全面变革:用最少的时间高效地学英语 085 追问1:怎样用讲语文的方式去讲英语 086 追问2:怎样理解研究的概念及其内涵 086 接受访谈的感悟:理论很重要,触动特别大 087 第3节 在“我也可以这样做”的感叹中走上研究道路 088 关注1:那些一直想被我们看见的孩子 088 关注2: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有效实施 089 关注3:教师是有效和谐关系的连接者 090 迷茫:被点拨,挤时间,自律,品质进阶 092 观点:研究是对某个问题有兴趣想解决 093 心声:?师需要能够助力成长的教研员 093 第4节 在思考自己和学生的人生中走上研究道路 095 思考1:和发小因何有了那么大的差距 096 思考2:农村孩子的人生怎样能宽广些 096 思考3:教育方法不得当是可以毁人的 097 行动:让不说话的孩子欢呼 098 思考4:让每个孩子成为眼里有光的人 098 历红感悟:点亮人生,让孩子眼里有光 099 第 6 章 来自发展的需要 102 第1节 为把工作做好走上研究的道路 104 个人发展:以时间为轴,梳理成长节点 104 发展1:从站稳讲台到省级优质课获奖 105 发展2:从管课题到创网络教研共同体 105 发展3:回归课堂,研究从需要到使命 109 问题串:从对研究的界定、理解到感悟 109 历红感悟:在研究进阶中渐渐觉悟 110 第2节 在学教学的成长历程中逐渐走上研究道路 113 研究的初始阶段:更多的是学教学技能 113 第二阶段:基于教学问题的针对性探究 114 攻读教育硕士:学习思考中体验幸福感 115 3年考博:不懈奋斗终于踏上学术征程 117 创生意义:很喜欢看书、研究和带学生 118 观点:研究是追问实践问题的能动过程 119 第 7 章 来自学校平台的助力 120 第1节 凭借认真的好习惯,顶住压力走上研究道路 123 自述:到上游学校后才开始真正做研究 123 追问1:到上游做研究和之前有何差异 124 追问2:对研究的界定、理解与感受 125 追问3:课堂教学从郁闷到愉悦的做法 126 追问4:课堂教学前后对比出现的差异 126 历红感悟:中小学教师研究潜能待挖掘 130 第2节 在琢磨和探索词块教学中走上研究道路 132 回忆1:在英国留学期间寻找词块的根 132 回忆2:读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 133 回忆3:当上备课组长后我感觉成了您 134 结构化:词块教学的结构、做法、成效 135 历红感悟:研究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137 第3节 迫切想改变时在学校助力下走上研究道路 139 机缘巧合:因几件具体事迈过研究门槛 140 具体做研究:发现自己知识有限,主动读书 141 研读专业著作:受到几个人很大的影响 141 拍案叫绝:王荣生老师的语文课程理论 142 相见恨晚:孙绍振老师的文本解读方法 143 非常振奋:李海林老师论教师二次成长 144 自觉改进:实践过程中总觉得学得不够 145 找到榜样:熊芳芳老师提供了实践案例 146 第 8 章 破解密码 149 中小学教师走上研究道路的内在机制 151 注意唤醒:哪些中小学教师容易被唤醒 151 行动起来:二维六层让研究行为有张力 154 一维:遇到自己的重要他人,成为学生的重要他人 154 二维:全身心投入着眼发展的教学要事 155 后记 特别想知道中小学教师是 怎样走上研究道路的 169 缘起:一位教师的提议 169 发现:比较结构产生了新问题 169 设计:访谈16位中小学教师 170 论证:专家把关 171 反馈:访谈对象的积极回应 171 概念:我对研究的界定与思考 172
主编推荐
建设教育强国,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工作。 人工智能时代,教知识的教师将被淘汰,教知识生产的教师会迎来机遇。 让教师摆脱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走上幸福道路的方式就是帮助教师走上研究道路。 然而很多教师对研究没兴趣、没热情、充满畏惧,觉得做研究很难、高不可攀、无从下手。 让教师转变思想和态度,才是助力其走上研究道路的重点和难点。
精彩内容
《选择改变:怎样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立足中小学教师是怎样走向研究道路的,作者刘历红访谈了全国不同城市的16位中小学教师,分析了他们走向研究道路的故事,深入探寻了中小学教师走上研究道路的契机和内在机制。
媒体评论
教师作为人才工程的工程师,面对人工智能的数智年代,智慧教育需要智慧型、研究型的教师。《选择改变》是送给教师的时代性的心理营养,学会改变,终身成长,做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培养创新型的时代新人。 ——张梅玲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人工智能的出现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样改变着教育的形态,对教师提出了不少新挑战。怎样在人工智能时代保持并延长职业生命?我认为对人工智能的态度将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未来。是熟视无睹还是直面挑战?是选择守旧还是选择改变?刘历红博 士的《选择改变》一定会给困惑、犹豫的你,带来一股清新空气,帮你作出选择。 ——吴颖民 华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兼附中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