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6.43 6.3折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秦铮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74307
出版时间2019-0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10801351
上书时间2025-01-07
第一章导论.
{
本章主要介绍了本书研究的总体情况,第一节介绍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并由此提出研究问题;第二节规划和安排研究内容以及结构章节,继而提出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三节提出研究所用的研究方法,并规划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
(一)现实背景
纵观人类工业化历史,我们经历过两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技术为动力基础.以煤炭为能源基础的第一次革命一以“纺纱机”的应用为标志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作坊向工厂制的转变;以电力技术为动力基础,以石油为能源基础的第二次革命——以“福特流水线”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实现了公司制大规模生产。从以往的历史不难看出,每一轮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带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新能源和新技术的结合引发工业生产方式的巨变,最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全社会。也就是说,科技革命引发能源革命,二者结合推动工业革命,最后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摩清洁能源的逐步崛起正在把人类推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高潮。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以计算机为主(1985年以前)和以互联网为主(2005年以前)的重大技术变革,它们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堪!活方式和企业管理方式,如今我们同样正在经历着以“大、智、移、云”为代表新的重大技术变革(王钦,2014;邬贺铨,2016),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材料,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3D打印、区块链、人工智能、石墨烯、能源互联网等,从本质上讲,这些技术变革代表的是“机器算法的跃进…‘更大规模的互联”以及“材料和能源的突破”,它们同样会给企业带来重要的影响,甚至会催生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而在这些通用技术基础之上的破坏性创新层出不穷,新产品、新服务加速涌现,企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全面颠覆。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企业如何避免被淘汰,实现持续成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企业要想跟上时代变化,自身就必须做出改变并不断变革,因而众多企业把关注焦点转到了组织变革之上。然而现实中,企业进行组织变革的失败率却高居不下,以至于业界流传着“不变革等死,变革找死”的说法,可见组织变革并非易事。究其原因,是因为组织内部存在着僵化的问题,组织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与客户的精准需求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障碍(王钦,2016)。组织僵化使得组织变革困难重重,如何克服僵化问题,实现组织变革和持续发展,成为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
(二)理论背景
在理论界,学者认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企业应该不断自我变革以跟上日益变化的时代需求。
克里斯坦森(2014)提出了颠覆式创新理论(有时也叫“破坏性创新”或“突破式创新”)。他认为。企业面临的被破坏性技术颠覆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由于破坏性技术在出现伊始往往不引人注目,也不能带来较大利润,甚至还会遭受失败,因而会麻痹成功的管理经验,成功企业内部所蕴含的强大力量往往阻碍自己开发破坏性技术或进行破坏性创新。但由于破坏性技术的潜力和成长速度是巨大的,经过足够的投入和产品性能提升之后,破坏性技术通常能够颠覆原有的市场①。正如历史上数码技术曾经颠覆胶卷技术一样,当下正在兴起的众多新科技潜藏着颠覆性效果,例如,电动汽车对化石燃料汽车的颠覆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由此汽车制造企业不得不考虑进行变革以适应环境变化。
在破坏式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唐斯和纽恩斯(2014)提出了大爆炸式创新理论。他们认为,某种创新从诞生之时起,就比其他竞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优、价格更低,它能够在破纪录的短时间内撼动成熟行业,使之迅速倾塌,这就是所谓“爆炸”的直观含义。大爆炸式创新理论比破坏式创新理论更进一步,因为它认为新技术带来的颠覆不仅可以是低端颠覆高端(这是克里斯坦森主要探讨的情况),还可以是高端颠覆低端或者平行颠覆,总之颠覆可以从“四面八方”涌来。大爆炸式创新者往往不会遵循传统的竞争规则,也不会分析主流产品,甚至不会把在位企业视为竞争对手,而只是抓住用户需求②,向市场推出新的产品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