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7.09
6.3折
¥
59
全新
仅1件
作者柯希嘉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80367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8627811
上书时间2025-0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柯希嘉,男,1978年12月生,河北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博士,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新制度经济学。
目录
导 论
第一章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理论背景和研究演进
一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理论相关理论背景
二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演进
三 既有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四 小结
第二章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概述
一 机构投资者概念界定
二 机构投资者与金融市场
三 机构投资者证券投资策略
四 机构投资者制度监管体系和监管机制
五 中国机构投资者类型
六 机构投资者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及其参与公司治理的前提
七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背景、动因和影响因素
八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和途径
九 小结
第三章 信息收集优势与机构投资者市场影响力
一 信息收集的必要性
二 机构投资者信息收集优势
三 机构投资者信息优势及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四 小结
第四章 股权结构优化与机构投资者制衡
一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
二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成因
三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引发的公司治理问题
四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优化和机构投资者制衡作用
五 小结
第五章 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序贯博弈
一 引言
二 控制性股东与机构投资者的利益冲突
三 单一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之间的序贯博弈
四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纳什均衡解的影响
五 关于纳什均衡解的进一步改善
六 小结
附录
第六章 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重复序贯博弈
一 引言
二 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之间的无限重复博弈分析
三 一期序贯博弈和无限重复博弈的结论比较及进一步分析
四 小结
附录
第七章 多家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重复序贯博弈
一 引言
二 多家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的博弈模型分析
三 模型分析得出的相关命题
四 模型的进一步说明
五 小结
附录
第八章 机构投资者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一 引言
二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水平影响概述
三 研究假设
四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五 描述性统计
六 多元回归分析
七 小结
第九章 机构投资者与中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一 引言
二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经营绩效影响概述
三 研究假设
四 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五 描述性统计
六 多元回归分析
七 小结
第十章 机构投资者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案例研究
一 来自招商银行的案例
二 来自伊利股份的案例
三 小结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 主要结论
二 对策建议
三 本书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索 引
图目录
图0-1 本书的整体研究思路
图5-1 公司治理水平为k对应的控制性股东**利益侵占比例
图5-2 机构投资者的等收益曲线簇
图5-3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水平的供给曲线
图5-4 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序贯博弈的反向归纳解
图5-5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过低的情况Ⅰ:β=β
图5-6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过低的情况Ⅱ:β<β
图5-7 机构投资者与控制性股东序贯博弈纳什均衡解的改善区间
图6-1 贴现因子δ=1时,博弈双方纳什均衡解的改善区域
图6-2 贴现因子δ<1但接近1时,博弈双方纳什均衡解的改善区域
图6-3 贴现因子δ>0但接近0时,博弈双方纳什均衡解的改善区域
图6-4 贴现因子δ=0时,博弈双方纳什均衡解的改善区域
图6-5 博弈双方合作契约线
图6-6 机构投资者和控制性股东无限重复博弈条件下的双方讨价还价合作解
图6-7 当δ=δ*时,无限重复博弈条件下博弈双方的**解
图6-8 当δ>δ*时,无限重复博弈条件下博弈双方的**解
图6-9 当δ<δ*时,无限重复博弈条件下博弈双方的**解
图A6-1 当ρ趋近0时,贴现因子δ*的取值及其对博弈双方**解的影响
图A6-2 当ρ趋近1时,贴现因子δ*的取值及其对博弈双方**解的影响
图7-1 持股控制力和持股流动性的变化对机构投资者联盟等收益曲线簇的影响
图7-2 机构投资者联盟与控制性股东序贯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图7-3 机构投资者联盟与控制性股东序贯博弈纳什均衡解的可改善区域
图7-4 机构投资者联盟股权控制力和持股流动性对博弈双方合作解的影响
图7-5 机构投资者联盟股权控制力较强且持股流动性较弱时博弈双方的子博弈解
图7-6 机构投资者联盟股权控制力较弱且持股流动性较强时博弈双方的子博弈解
图7-7 机构投资者联盟持股比例β=β时股权集中度极高且无流动性时的情况
图7-8 机构投资者联盟持股比例β<β时股权集中度极高且无流动性时的情况
表目录
表8-1 公司治理指数变量说明
表8-2 2010~2012年公司治理指数成分构成
表8-3 变量定义与说明
表8-4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8-5 持股比例排名前三的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治理指数的多元回归结果(2010年)
表8-6 持股比例排名前三的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治理指数的多元回归结果(2011年)
表8-7 持股比例排名前三的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治理指数的多元回归结果(2012年)
表8-8 持股比例排名前三的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治理指数的多元回归结果汇总(2010~2012年)
表9-1 变量定义与说明
表9-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9-3 持股比例排名前三的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多元回归结果(2010年)
表9-4 持股比例排名前三的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多元回归结果(2011年)
表9-5 持股比例排名前三的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多元回归结果(2012年)
表9-6 持股比例排名前三的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多元回归结果汇总(2010~2012年)
表9-7 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多元回归稳健性检验结果Ⅰ(2010~2012年)
表9-8 机构投资者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多元回归稳健性检验结果Ⅱ(2010~2012年)
表10-1 持股招商银行的机构投资者情况汇总(2010~2013年)
表10-2 持股伊利股份的机构投资者情况汇总(2010~2013年)
精彩内容
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从中国证券市场诞生之初就不断被人们关注。公司治理水平不高一直是制约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制度瓶颈。随着改革的深入,一系列突出的公司治理问题亟待解决。根据发达证券市场的经验,机构投资者在规模壮大后往往摒弃“用脚投票”策略,改为“用手投票”,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经营绩效来实现投资增值,机构投资者已成为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机构的投资者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控制资金数量上看,都在证券市场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当前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是否会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呢?中国的机构投资者“用手投票”的时代是否真的到来了?柯希嘉编著的这本《机构投资者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带着这样的疑问展开了分析和讨论,以期给读者带来较为满意的答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