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稳定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8.91
6.3折
¥
30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成丽敏编著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416927
出版时间2013-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8336831
上书时间2025-0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章 导论1
1.1选题背景及意义1
1.2研究综述4
第2章 金融全球化发展与金融稳定11
2.1金融稳定的定义及内涵11
2.2金融全球化发展14
2.3金融全球化对金融稳定的挑战 19
2.4金融稳定的研究视角22
第3章 金融结构视角下的金融稳定26
3.1 金融结构理论基础26
3.2金融结构对金融稳定的作用机制33
3.3金融结构优化39
第4章 金融自由化视角下的金融稳定44
4.1 金融自由化理论及发展44
4.2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54
4.3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经验及教训59
第5章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69
5.1金融监管基础理论69
5.2金融监管成本与收益分析73
5.3 西方国家金融监管模式比较77
5.4金融全球化对金融监管的影响86
第6章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91
6.1现代金融危机理论91
6.2经济虚拟化与金融危机100
6.3 美国次贷危机传导分析105
6.4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112
第7章 中国金融稳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118
7.1 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118
7.2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稳定的影响 125
7.3宏观经济环境影响134
第8章 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对策及建议140
8.1优化金融结构140
8.2加快金融体制改革143
8.3完善金融监管154
主要参考文献159
索 引 169
内容摘要
成丽敏编著的《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选择金融结构、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作为分析金融稳定问题的三个视角,阐述了这三方面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精彩内容
《优选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稳定》使用了四种研究方法:一是宏、微观分析结合与长、短期分析结合的方法。金融稳定本身是一个宏观概念,但对它进行研究也不能缺少微观基础。《优选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稳定》从影响金融稳定的因素入手,探寻微观主体的特点和行为,为宏观研究找到微观基础,并从宏观角度为微观研究提供指导。保持金融稳定是当局努力实现的动态目标,不是一个短期的概念,只有在短期和长期对金融稳定的宏观、微观层面均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实现全面的分析。二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优选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稳定》通过阐述影响金融稳定的宏、微观因素,得出一个可以借鉴的理论,进而把理论分析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以实践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利用统计数据来分析定性的内容,并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三是比较研究法。《优选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稳定》对金融监管模式的研究采用了比较研究法,主要借鉴了西方国家目前所采取的金融监管模式,在纵向与横向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期为探索适合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提出建议。四是分析与综合结合、逻辑与历史结合的方法。《优选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稳定》在各国央行保持金融稳定模式方面选择采用了个别分析的方法,通过综合各国实践的利弊,期望以利于对我国实践的指导。金融稳定既涉及理论,又涉及实务。这些理论和实务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优选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稳定》旨在根据这些历史过程探索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规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