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由我(不被定义的40岁)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0.13
6.3折
¥
48
全新
仅1件
作者徐菁菁,杨璐
出版社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3445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11044578
上书时间2025-0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徐菁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9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工作,现任社会部资深主笔,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医学方面的报道,作品包括《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儿童抑郁症:被忽视的痛苦》《心脏移植:直面死神的生命接力》等文章。
杨璐,《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沈阳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入职《三联生活周刊》社会部,从事社会新闻报道。有《寻找一杯好咖啡》《自驱力:不焦虑家长的方法论》等文。
目录
1 总序 / 李鸿谷 5 序 中年转折期与自我重启 / 徐菁菁
Part 1 婚姻之道
002 比疫情更复杂的,是面对感情? / 孙若茜一旦在危机中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那也会帮助人加倍巩固已有的感情。 016 养成系的夫妻关系 /卫夙瑾 40岁这年,她经历了失去母亲的哀恸,也化解了一次她和老公的中年危机。 030 比结婚与离婚更重要的 /丘濂有一种情况,就是在社会压力下,看不清自己的真实需求:我究竟是想要婚姻,还是更向往单身? 040 在婚姻的禁锢中,努力成长 /王珊每个人都应该发展成一个独立有成就感的自我,而不应
该仅仅为了配偶或者家庭牺牲自己。 055 幸福婚姻的配方 /陈祉妍虽然把“对的自己”放在“幸福婚姻配制篇”之后,但这个成分恐怕比前两个成分更加重要。
Part 2 为母则强
068 生育之苦与乐 /丘濂爱孩子,就是用更好的自己去成就更好的他们。 080 我的职业是全职妈妈 /徐菁菁今天全职妈妈是否只能通过家庭之外的场所,或者重回职场,才能获得自我接纳? 102 妈妈的养育二孩账 /邱杨她不忍心自己的孩子长大后,陷入如此孤立无援的境地。 120 做两个“星星的孩子”的母亲 /陈赛身为一个母亲,十二年来,她从两个自闭症儿子的眼睛看出去,看到的是我们这个所谓正常世界的种种荒谬与不合理之处。 134 陪孩子,涉过青春期激流 /刘咏秋她坦然接受了儿子跟她画出来的“三八线”,有时惯性使然难免越界,被戗得含泪,也能笑自心出了。
149 中产母亲的困惑:以爱的名义 /卡生在“天空之城”社区里,“母亲”这个身份是女人们扮演的唯一角色,所以,孩子的成绩成为她们互相竞争的砝码。 158 亲子之间: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徐菁菁作为一个母亲,如果我的孩子未来依然觉得我做得不够好,我希望他能给我一点宽容和理解。
Part 3 傲骨之战
172 掌控力,女性傲骨之战 /杨璐“天意”让中年出现,是给活过 40 岁的人类新阶段。跟初入社会战战兢兢的人相比,中年人游刃有余。 198 傲骨贤妻:认识自我与掌控自我 /陈赛那时候,她还不明白,幸福与控制命运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相矛盾的,心灵的舵掌控得太紧,反而会失去方向。 210 养老公益行业让我更安宁 /曹玲做事业就像谈恋爱,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可能结果不错,但过程不一定快乐。 217 吕燕:“大女人”/卡生吕燕说这些话时,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她自比是小草,越是在艰难的环境,越有韧劲儿生长。
231 俞飞鸿:我只代表我自己 /宋诗婷
我不太喜欢自诩一个什么代表,我不代表任何人,只代
表我自己。
244 尾声 人到中年,惑与不惑又如何? /鲁伊
假如所有的当时只道是寻常,都能教会我们从某一刻开
始,惜取此时此地眼前人,凭一口气,点一盏灯,那么
惑又如何?不惑又如何?
内容摘要
比疫情更复杂的,是面对感情?/孙若茜 危机总是会推着人们的关系迅速走向下一个阶段:如果之前就一直问题不断,那么当生活停摆,两个人被困在一起时就会更为迫切地想要离婚。相反,如果此前相处愉快,或者在危机中能找到快乐的相处模式,这也会激励人去加速创建更为安全的空问,比如结婚。我想,她也许还应该补充说,一旦在危机中找到合适的相处方式,那也会帮助人加倍巩固已有的感情。 2020年2月底的一天,雪君(化名)去单位值班,疫情导致的延迟复工还在继续,每个出门的人都紧绷着神经。为了减少在路上感染的风险,老公田雨(化名)答应接她下班。可是雪君始终没能把人等来,电话也打不通,她有点儿生气,宅在家里还能有什么理由没来?无非就是忘了。回到家,推开门,她整个人呆住了。 田雨趴在客厅的地上——为了增加运动量,他用家里的一根吊杆练引体向上,结果失手摔在了地上,整个人都动弹不得。眼镜和手机飞落到远处,人就像是丢了眼睛和嘴巴,没有办法求救,他只好默默等待。雪君的身上还穿着羽绒服,口里也没摘就跑了过去,她慌了。如果没有疫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她的反应也许会像按下快进键,在开始进行思考之前就打120求救,向朋友或是邻居求助。但是,疫情按下了慢进键,它让人不得不排除掉一些选项,变得顾虑重重。 他们夫妻二人用了很长时间向朋友征询建议:毕竟是下楼取趟快递回来都恨不得把全家消毒一遍的很好时期,医院还能去吗?不去行不行?后来,一位年长的朋友提醒说,他很可能摔成了骨折,如果伤到的地方是颈椎和腰椎,那可耽误不得。两个人这才反应过来,赶忙叫了救护车。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2点了,医院的急诊室里人很少,疫情把人处理日常病痛的需求压抑到了大力度优惠,能忍则忍,谁也不愿在这个时候节外生枝。 田雨一到医院就哭了,他知道雪君是个谨慎的人,立春那天,雪君的颈椎病犯了,头晕恶心地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天也没敢去医院一次,如今却义无反顾地陪着他在急诊室里跑前跑后,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雪君说,要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我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一周的时间,他们前后跑了三趟医院。很终的确诊结果是胸椎、腰椎和骶骨三处骨折,医生不建议手术,要他回家静养。 就这样,田雨一直躺了很久。雪君说,她从没有如此长时间地毫无间隙地与丈夫在一起相处过。婚后不久她就当了妈妈,平时老人帮忙照看孩子,一大家子人生活在一起。她和丈夫都要坐班,每天相处的时间不长,独处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不是为了让老人和孩子避开春运提前回老家过年,他们俩又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选择留守在北京,恐怕还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疫情发生以来,他们两个人就像穿越了时空,提前步入了需要互相搀扶的老年生活,而且还是加强版——先是雪君躺在床上需要照顾,紧接着又换队友倒下,她成了二十四小时待命的陪护。 田雨躺着,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雪君帮忙:喝水、吃饭、洗漱,手机够不着了,眼镜找不到了……雪君每天变着花样地做一日三餐,每顿饭菜都不少于五种,想让一个长期卧床的人吃得舒服又利于身体恢复并不简单。除此之外,她还要帮他做些简单的按摩——腿部的和心理的。躺的时间久了,人难免会胡思乱想,万一恢复不好怎么办?到了夜里,田雨起夜上厕所,雪君还要帮忙端尿盆,起来一次,她至少要用半小时才能再次人睡。疫情期间虽然不用去单位上班,但她在家办公的事情堆积如山,也并不轻松。 在开始向我讲述这些事之前,有一天,雪君突然对我说:我对婚姻有了新的看法,夫妻不能长久相处,否则彼此都会疯掉。她给我发来一段“抖音”视频,一对结婚六十多年的夫妻坐在一起被提问想选择怎样的隔离方式——A:把两个人一起关起来隔离;B:……提问者还没有说出B选项是什么,老太太飞快地举起手,大喊,我选B!说完,她大概也觉得自己有点儿冒失,手按在唇上小声问,我可以选B吗?老头儿则在一旁撇着嘴。后来我才知道,雪君发信息给我的那天,她和田雨刚刚大吵了一架。 吵架的原因竟然是拉窗帘。田雨骨折之前从不赖床,睁开眼就立刻要开启新的一天;摔伤之后他没变,但是新的一天没法由他亲手开启了,他需要雪君拉开窗帘,然后帮他刷牙洗脸。雪君原本也是习惯早起的人,但是那段时间她太累了,用她的话来形容就是,白天脚不着地,睡醒舍不得马上下床。拉窗帘当然是小事儿,可田雨一催促,雪君就觉得委屈,明明她每天都竭尽全力,仅仅几分钟的懈怠为什么得不到体谅?田雨也委屈,他提出的要求对他来说都是生活必须要做的,如果自己能动,谁会愿意麻烦别人? …… P3-6
主编推荐
21世纪的女性,不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职场上,都承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她们既要照顾家庭、孩子,又可能随时面临中年失业的风险;她们在维持生活的同时,也想要实现自我;她们竭尽全力在妻子、母亲、员工、领导之间自如地转换身份,力图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她们不断地妥协与退让,不断地面临抉择与牺牲,却总能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突破自己、成全自己,展现出作为女性的胸怀、智慧与力量。
精彩内容
本书从女性角度切入,通过纪实案例,真实地记录和展现了40+女性在妻子、母亲、自我的多重身份下面临的困境与突破,将那些不为人知的心酸无奈、成就与价值摆到台面上,比如二孩及孩子的教育,婚姻家庭与情感、事业的发展等,最终落脚到自我成长、自我掌控的应对之策。通过剖开生活的横截面,使大众能够认真看待和正视这个群体,感知女性不容小觑的力量。
本书对那些正在面临感情、家庭、职场、自我困惑的女性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也为40+女性直面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媒体评论
21世纪的女性,不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职场上,都承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压力。她们既要照顾家庭、孩子,又可能随时面临中年失业的风险;她们在维持生活的同时,也想要实现自我;她们竭尽全力在妻子、母亲、员工、领导之间自如地转换身份,力图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她们不断地妥协与退让,不断地面临抉择与牺牲,却总能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突破自己、成全自己,展现出作为女性的胸怀、智慧与力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