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6.47
6.3折
¥
58
全新
仅1件
作者彭兰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14177
出版时间2014-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0777974
上书时间2025-01-0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彭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口B2006年“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网络媒体协会理事。兼有计算机与新闻学专业双重背景,1997年开始从事网络传播的教学与研究,是我国从事网络传播教学和科研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新媒体,先后出版《网络传播学》、《网络传播概论》、《数字媒体传播概论》、《数字传播技术应用》等10余部专著或教材。
目录
章 理解社会化媒体
节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
第2节 社会化媒体的动力与背景
第3节 社会化媒体的核心要素
第4节 社会化媒体的不同偏向
第5节 社会化媒体推动的互联网变革
第2章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激荡
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思维激荡
第2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传媒业震荡
第3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营销革命
第4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社会管理变革
第5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危机管理
第6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网络文化
第7节 社会化媒体引发的风险与问题
第8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拓展
第3章 社会化媒体中的网民:放大的个体
节 网民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一般动机
第2节 网民在网络中的一般行为特点
第3节 社会化媒体中的网民个体
第4节 社会化媒体中的典型互动行为
第5节 社会化媒体与群体互动
第6节 社会化媒体对网民个体的影响
第7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网民的几种典型行为
第4章 社会化媒体的三种传播机制
节 社会网络:社会化媒体的底层传播结构
第2节 意:社会化媒体中的关键传播节点
第3节 自组织:社会化媒体的协同机制
第5章 论坛:“古老”的社会化媒体
节 网络论坛及其意义
第2节 网络论坛的结构及传播模式
第3节 网络论坛的管理与运营
第4节 网络论坛与新闻传播
第5节 网络论坛与企业营销
第6节 网络论坛案例分析
第6章 博客: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化舞台
节 博客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2节 博客的传播结构及传播特点
第3节 博客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第4节 博客与新闻传播
第5节 博客的商业化应用
第6节 博客案例分析
第7章 SNS:“小世界”的映射
节 SNS的含义及发展
第2节 SNS的传播结构及传播特点
第3节 SNS中个体用户的使用与满足
第4节 媒体对SNS的应用
第5节 SNS的商业化应用
第6节 SNS网站案例分析
第8章 微博:大众传播的社交化
节 微博的发展及其影响
第2节 微博的传播结构与传播特点
第3节 微博个体用户的构成及需求
第4节 机构微博运营的共性规律
第5节 媒体的微博应用
第6节 政务微博运营
第7节 企业的微博应用
第8节 微博应用案例分析
第9章 :三个层级传播的贯通
节 的发展及其价值
第2节 中的三种不同传播空间及其用户行为
第3节 公众号的信息发布
第4节 媒体的应用
第5节 机构的应用
第6节 企业的应用
第7节 应用案例分析
0章 其他社会化媒体平台
节 电子邮件平台
第2节 即时通信平台
第3节 维基应用
第4节 各有所长的垂直化社区
1章 社会化媒体产品的开发与平台的运营
节 社会化媒体产品开发与运营的基本线索
第2节 社会化媒体产品的开发
第3节 社会化媒体产品的推广
第4节 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用户体验与用户黏性
第5节 社会化媒体产品的盈利模式
第6节 社会化媒体产品的平台化和生态化
内容摘要
第1章理解社会化媒体
1969年,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ARPANET)在美国诞生。
1989年,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蒂姆·伯纳斯-李提出了万维网(WwW一
World Wide Web)的技术构想。随着 WWW的普及,互联网这一旧时技术人员的“堂前燕”,真正“飞人寻常百姓家”
1994年,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但即使是被列人当年的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互联网进人中国意义之重大,恐怕也是当时的人们无法预料的。
互联网进入中国之时,是被当作“第四媒体”迎接的,但是今天的互联网,已经不再仅仅是媒体。
“社会化媒体”这个概念,虽然还带有“媒体”这样的一个词,但是,它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的范畴。它给互联网、传媒业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带来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第1节什么是社会化媒体
尽管“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已经成为今天的一个热词,但究竟什么是社会化媒体,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没有达成共识。
这种状况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日千里的技术发展。今天的互联网及相关领域技术就像河流一样,技术本身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技术的“流域”也在不断拓展,当人们还没来得及对一个新的事物形成清晰的认识时,它已经在奔流不息的过程中面目全非。试图一劳永逸地给某个事物下一个定义,已经不太可能。
因此,下面关于社会化媒体的概念及特点的介绍,并非是永远有效的“教条”。它们只是在展示人们对于社会化媒体认识的过程。当然,社会化媒体有一些核心的要素与特征,应该是持续存在的,一旦这些核心要素发生了变化,它们就将向新的事物转化。
一、社会化媒体的含义
在2013年,维基百科关于社会化媒体的词条中提到,社会化媒体的含义包含三个层次。①
(1)它是基于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的应用,它将传播变成一种互动的对话。
(2)它是建立在Web2.0的思想与技术基础上的网络应用,它促成了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的内容)的生产与交换。
(3)社会化媒体是社会性互动(social interaction)的媒介,而社会性互动是社会性传播(social communication)的一个超集②。借助随时随地联网且可扩展的通信技术,社会化媒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组织、社群以及个体几者间的沟通方式。
精彩内容
作者以多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观察为基础,建构了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完整体系。全书从社会化媒体的特征、构成要素、传播机制,社会化媒体中的网民,社会化媒体的影响等角度,对社会化媒体的传播规行了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并梳理出对社会化媒体这样一种处于不断变化中的事物的认识逻辑。《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21世纪新媒体专业系列教材)》视野开阔、视角新颖、内容前沿、体系完整,作者对论坛、博客、SNS、微博、以及其他代表性的社会化媒体平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剖析,揭示了每一种平台的传播模式及运营规律,具有很强的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指导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