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74.03 6.3折 ¥ 118 全新
仅1件
作者何光顺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96851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11667732
上书时间2025-01-06
何光顾,文学博士,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教授,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西安外事学院世界本原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哲学、魏晋玄言诗学、文艺美学、当代诗歌批评等领域研究。在《哲学研究》《文学评论》《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已出版学术专著《玄响寻踪——魏晋玄言诗研究》,主编《南方诗选》《珠江诗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从物化到物感的中华美学时空思维结构演进研究”。
正是在对这个时代的复杂性和强调命名的自觉中,世宾并不满足于一种日常诗性的表达和个体经验的书写,他要努力把握这个时代,发现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位置与前进方向,要指出这个时代的不同诗人群体的位置及其优劣得失。古典到现代的,现代到后现代的,当代诗歌内部各次诗歌运动的转型,以及如何建构诗学的标准来品评这个时代的群体和个体,都是世宾在他的系列诗学理论文章中所要解决的。在批评第三代诗歌所造成的策略性写作和日常性写作中,世宾希望为这个时代的诗歌重新确立理想和目标,重建诗歌的乌托邦。因此,当世宾发现东荡子的诗歌没法放进传统诗歌评价体系的时候,他打破了既有诗学观念的牢笼,提出了完整性写作的概念,这个完整性写作的提出就把广东诗人,不能说全部,但至少把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包括东荡子、世宾、礼孩、浪子都进行了命名,这个群体的诗人就在这个命名中出场、显现、照亮,他们在当代诗歌史中所建立的新的维度就得到发现。
世宾对于命名的焦虑和自觉,是当代汉语诗学建构的重要尝试。在广东诗坛,世宾可谓是最具理论自觉的诗人,在提出整体性写作后,他又继续提出境界美学的命题,这都是一种诗学体系建构的需要,是一种命名的自觉。境界美学的命名体现着世宾在知识结构上的转型,就是从西方传统向中国传统的转型。世宾看到,很多前辈诗人在早年写作新体诗后又在中老年转向旧体诗,这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缺乏西学的理论素养和理论自觉。理论家和诗人是要在相互激荡中才可能寻找到新的话语。很多前辈诗人找不到新的话语,就只能在陈旧资源中汲取营养。一位具有创造性的诗人就是要善于把传统资源中闪光的具有生命的种子重新植入泥土中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而后开花结果。但很多老一辈诗人缺少这个能力,他们徒然运用旧体诗的形式,而情感也是古旧的,他们的言说形式、意象运用、情感体验和精神生活都远离了现代世界,这也导致了他们在思想上显现出一种空虚,而他们最初写劳苦大众和土地乡村的诚挚在几十年破坏中也无法再延续,这样,往古典中撤退并丧失其在现代性世界的阵地,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当代汉语诗学的理论建构必须借助中西方理论和方法的会通,必须重视中国传统诗学的当代转化。在这个活跃的以广东为中心的南方诗歌写作群落的实践中,可以延伸出很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理论命题。就以世宾的探索来看,他在写作和思考中既汲取西方的东西很多,但同时也善于挖掘中国古典的传统,并从而使他具有了中国传统诗学家和批评家的那种高度和自觉,从而让其在对于中西方经典文本和法则的参考中形成独立的批评尺度。这种批评尺度可以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在法则,一是形式法则。内在法则就是精神和思想,就是对于世界、历史、苦难、人生、现实的关注,具有一种内在的丰富性。至于形式法则,可能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但也并不就完全是外在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指出过“形式即实质”。精神在我们肉身中生长,它的形式必须和它的精神合一,所以古体诗是古代世界精神的道成肉身,现代诗是现代世界精神的道成肉身。诗人的写作就是要进人民族传统和历史渊源深处,要有时间性和历史性的传承。世宾的作品就有着一种对现代世界所产生的时间性和历史性断裂的焦虑,他看到有些写作已经缺少这种东西,这是世宾的一种关怀。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