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9.18 5.6折 ¥ 52 全新
库存51件
作者周旺纯
出版社江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ISBN9787568414128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2元
货号10877845
上书时间2025-01-06
●章信息素养与学科思维
1.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1.1.1《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1.1.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1.1.3《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1.1.4部分省市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导纲要)
1.1.5部分国家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1.2从"信息常识"到"学科核心素养"
1.2.1信息素养
1.2.2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1.2.3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1.3信息技术学科思维
1.3.1面向学科思维的信息技术课程
1.3.2信息技术学科思维集
1.3.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第2章信息意识
2.1信息意识的概念
2.2信息意识的内涵/025
2.3信息意识引领下的教学建议/027
第3章计算思维
3.1计算思维概述/035
3.1.1计算思维的提出/035
3.1.2计算思维的定义/'036
3.1.3计算思维的内涵,"039
3.2计算思维培养的必要性及可行路径/041
3.2.1计算思维培养的必要性/04.1
3.2.2计算思维培养的可行路径/041
3.3计算思维的培养策略,/043
3.3.1基于计算思维“五要素”的培养策略,,'043
3.3.2基于计算思维“三维框架”的教学策略/049
3.3.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抛锚式和支架式教学策略/057
3.3.4基于计算参与的计算思维培养策略/063
3.3.5以问题为中心的计算思维培养策略/071
3.3.6通过游戏活动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策略/081
3.4基于计算思维的教学模式./082
3.4.1基于计算思维的探究教学模式/082
3.4.2基于计算思维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089
3.4.3基于计算思维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094
3.4.4基于计算思维的问题学习教学模式/100
3.4.5基于计算思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106
3.5计算思维的评价方法/112
3.5.1国外计算思维的评价方法/112
3.5.2国内计算思维的评价方法/113
第4章设计思维与创新
4.1设计思维的概念及其内涵/116
4.2基于设计思维的问题解决过程/117
4.2.1斯坦福大学EDIP'[’设计思维模型/117
4.2.2 IDEO设计思维模型/119
4.3设计思维的外在表现/120
4.3.1设计草图/121
4.3.2设计固化/121
4.4设计思维的影响因素/122
4.4.1知识和经验对设计思维的影响/122
4.4.2设计刺激对设计思维的影响/122
4.4.3设计工具对设计思维的影响,/123
4.5设计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123
4.6设计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124
4.7设计思维应用的评价/130
4.。7.1是否指向现实的实际需求/130
4.‘7.2是否结合概念和过程创新/131
4.7.3是否形成符合生态的持续创新/1 32
第5章结构化思维
5.1结构化思维的内涵/140
5.2结构化思维的价值/141
5.2.1实现全脑思维/141
5.2.2表达更准确/141
5.2.3学习效率更高/142
5.2.4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142
5.3结构化思维遵循的原则/142
5.3.1以终为始原则/142
5.3.2目标分解原则/142
5.3.3分类互斥原则/:142
5.3.4关键少数原则/142
5.4结构化思维的三个步骤/143
5.4.1确定目标/143
5.4.2问题分析/143
5.4.3制订计划/143
5.5结构图/143
5.6结构化思维运用的教学案例/145
第6章思维导图
6.1思维导图的含义与特点./151
6.2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152
6.2.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52
6.2.2整合零散知识,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152
6.2.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153
6.2.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参与学习/153
6.2.5促进师生间的团结合作、平等交流/153
6.3思维导图绘制方法/154
6.3.1整理和积累原有知识图式中的常用模式/154
6.3.2确定好组织对象中的关键词的层次和类别,/155
6.3.3用最简单、最明显的联结方式绘制思维导图/155
6.4思维导图教学案例/155
第7章数字化学习
7.1数字化学习的概念/161
7.1.1数字化学习的三要素/161
7.1.2数字化学习的特点/163
7.1.3数字化学习对学习者的要求./164.
7.2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创设/165
7.2.1数字化校园/165
7.2.2数字化学习平台/172
7.3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构建/177
7.3.1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点/177
7.3.2现代学习理念导向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构建/178
7.4数字化学习方式,/188
7.4.1“一对一”的数字化学习方式/188
7.4.2基于学习社区的数字化学习方式/194
7.4-.3面向实践创新的数字化学习方式/200
参考文献/206
第1章信息素养与学科思维
1.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锻炼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教学目标及标准尚处在不断发展之中,还有待教学实践来检验。
l-1.1 《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1994年10月,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该纲要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定位于“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并首次以模块形式确定了课程内容。1997年,根据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以及我国中小学计算机师资、设备等条件的变化,国家教委组织专家对1994年颁发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进行了修订。《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了结构,增加了Windows、网络通信、多媒体、常用工具软件等新内容,对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等模块,在内容和要求上进行了调整。
修订稿指出,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是计算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并为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中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阶段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应以计算机常识、操作技能和益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计算机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和课时不宜过多,一般为30个课时,最多不宜超过60个课时。如果有条件增加课时,建议将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计算机应用上。建议在四、五年级开设小学计算机课。
小学阶段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一般使用方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等良好习惯。内容共分为五个模块,即:计算机基础常识和简单操作、微机操作系统简单操作与使用、汉字输入及简单文字处理、LOGO绘图、教学软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的使用。
1.1.2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010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这是我国有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课程的名称正式由“计算机课”改成定位更加准确、内涵更为宽泛、更国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文件明确要求将信息技术列入小学课时计划(一般不少于68学时,其中上机时间不少于70%),各地区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教学内容。
该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从文件中可以看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促进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增进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