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专题讨论:未来十年的中国、亚洲和世界*
*世界政治变迁与中国对外战略思考
*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亚洲与美国
*亚洲在治理中的新角色
*构建互敬、互谅与互利的中美日三边关系
*亚洲正在出现的中印美战略三角
*从德国经验看中国的“性大国”之路
新形势下对中国对外政策的若干思考
中国崛起:对概忿运用的探讨
争论中的世界秩序观与中国对外战略
结构性矛盾与战略性焦虑——中美关系的重大风险及其破解之道
韩国李明博政府与中韩关系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中非关系发展
澳大利亚对中国角色的认知
日本民主党对外战略调整
韩国李明博政府对朝政策评析
“天安舰”事件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影响
崛起中的印度:自我角色认知与对外战略调整
俄罗斯能否与西方建立现代化联盟?
艰难的平叛之路:2010年阿富汗巴基斯坦局势
2010年缅甸大选对国家政治转型的影响
2010年中亚局势述评
“阿拉伯之春”:回顾与展望
从卢拉到罗塞夫:巴西外交的特点与政策调整
南非与津巴布韦政府的民族政策比较
试析沙特阿拉伯的对外战略
试析当代土耳其的对外战略
金融危机以来大国军事战略调整
2010亚太安全环境:战略博弈、领土争端及发展趋势
美欧关系、俄罗斯因素与北约战略转型的前景
印度洋海权问题之细思考
从新版《国家航天政策》看美国航天领域发展趋势
新兴力量与经济治理改革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会危及欧洲一体化
从中美关系史视角看中国海外粮食获取
人口老龄化与安全战略
新能源革命与战略制高点:美国的实践
内容摘要
然而,坚持这一战略思想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如果不能根据20多年来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对这一战略思想进行补充和调整,其精神实质反而难以延续。“韬光养晦”当年针对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在当时是外交工作中压倒一切的重心。但如今,中国外交有更宽广的视野、更复杂的局面、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更多的竞争对手,如果将“韬光养晦”作为中国处理与其他新兴国家的关系的指导思想,或是应对金融动荡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的指导思想,显然是不合适的,也缺乏针对性。
为了一方面坚持韬光养晦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避免这一用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在此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点建议是,不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作为一个公开的政策宣示,而将其精神更多地表述为“谦虚谨慎”(英文是modest and pr~dent)。对内对外,“谦虚谨慎”都不含贬义,而且内涵外延都更为明确,也贴切地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政府、中国企业和中国公民,在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交往中,在对外经济和其他各种业务活动中,在国外旅游、工作、学习中,都应当表现出谦虚谨慎的精神。
第二点建议是...
精彩内容
战略需要综合分析、全局观念、长远谋划、协调执行,也需要深厚的研究基础。对于研究战略的学者来说,我们施展才学的舞台越来越宽阔,但知识面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古今中外的纵向韬略经纶需要认真学习和总结;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横向新问题有待研究。《中国战略评论(2011)》由王缉思主编,收入了众多系列研究报告,既包括本领域的宏观评论展望,又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微观分析探讨;既坚持以国内学者的论述为主体,又向海外学者的真知灼见敞开大门。本着开放、包容、谦虚、严谨的学风,拜求海内外志同道合者惠赐宏论。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