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比较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比较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8.95 6.3折 7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关海庭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64270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8638001

上书时间2025-01-05

灵感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关海庭,男,1954年生,满族,吉林人,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副教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市党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俄体制转型的比较研究。独立与合作出版的学术专著有:《大国转型发展之路――中俄(苏)国家控制能力的比较研究》《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学》《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中国政治发展与多党合作制度》《渐进式的超越――中俄两国转型模式的调整与深化》。并在《北京大学学报》《当代中国史研究》《党的文献》《党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目录
**章绪论1
一、关于本书的主题和主要内容1
二、研究的方法15
三、基本的概念体系20
四、研究中俄体制转型模式问题的意义30
第二章中俄两国体制转型进程的宏观描述34
一、中俄体制转型进程时间内涵的界定和背景34
二、中俄体制转型启动阶段的比较37
三、俄罗斯(苏联)体制转型的进程42
四、中国体制转型进程的宏观描述67
第三章中俄两国体制转型社会历史背景的比较81
一、中俄体制转型历史传统的比较81
二、中俄体制转型的国情背景的比较93
三、俄罗斯体制转型的社会政治背景分析103

                                                目录
**章绪论1
一、关于本书的主题和主要内容1
二、研究的方法15
三、基本的概念体系20
四、研究中俄体制转型模式问题的意义30
第二章中俄两国体制转型进程的宏观描述34
一、中俄体制转型进程时间内涵的界定和背景34
二、中俄体制转型启动阶段的比较37
三、俄罗斯(苏联)体制转型的进程42
四、中国体制转型进程的宏观描述67
第三章中俄两国体制转型社会历史背景的比较81
一、中俄体制转型历史传统的比较81
二、中俄体制转型的国情背景的比较93
三、俄罗斯体制转型的社会政治背景分析103
四、中国体制转型的社会政治背景分析109
五、中俄两国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对转型模式的影响112
第四章中俄两国体制转型模式形成的原因比较115
一、中俄两国体制转型模式形成的经济原因分析115
二、中俄两国体制转型模式形成的社会过程和心理原因分析124
三、中俄两国体制转型模式形成的体制原因分析133
四、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政治文化原因分析147
第五章中俄两国体制转型中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评述(一)165
一、当代中国改革起点的政治分析165
二、苏联解体的体制原因分析178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评述191
第六章中俄两国体制转型中重大事件和代表人物评述(二)202
一、叶利钦改革思想简评202
二、俄罗斯“私有化”评述217
三、邓小平渐进改革思想研究229
四、普京执政的理论与实践247
第七章中俄两国转型模式与国家控制能力263
一、两种转型方式与国家财政控制能力265
二、两种转型方式与国家的法制化能力274
三、中俄两种转型方式与国民文化的整合能力283
第八章中俄两国渐进体制转型模式的合理性(一)289
一、中俄两种体制转型模式的社会后果289
二、体制本身的约束条件与渐进转型模式的合理性303
三、中俄两国国情的特殊性与渐进转型模式的合理性315
四、中俄两国体制转型的国际背景与渐进转型模式的合理性318
第九章中俄两国渐进体制转型模式的合理性(二)323
一、中俄两国转型时期贫富分化的状况323
二、中俄两国贫富分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331
三、中俄两国贫富分化与社会中间阶层340
四、中俄两国贫富分化与社会稳定344
五、中俄两国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的基本思路348
第十章中俄两国体制转型模式的国际比较352
一、**个视角: 同其他不同性质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352
二、第二个视角: 同原来实行计划经济国家转型的比较360
三、第三个视角: 同采用激进转型模式比较成功的国家进行比较370
四、第四个视角: 同金砖国家间的比较(印度、巴西、南非)373
五、俄罗斯学者和其他国家学者论中俄体制转型问题382
第十一章中俄两国渐进体制转型模式深入的途径(一)390
一、中俄两国体制转型面临的国际背景390
二、俄罗斯渐进转型模式的全面实施393
三、中国渐进体制转型模式的伟绩及局限399
四、中俄两国转型发展深层次的障碍因素403
第十二章中俄两国渐进体制转型模式深入的途径(二)412
一、中俄体制转型模式深入的总体分析412
二、中俄两国转型深入的基本国内背景416
三、中俄体制转型模式深入的政治分析418
四、中俄体制转型模式深入的经济分析426
五、中俄体制转型模式深入的政治文化分析433
六、中俄体制转型的经验和深入的原则440
主要参考书目449

精彩内容
《中俄体制转型模式的比较研究(第二版)》表达的主题是:在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往往历史传统、人们的习惯和观念、政治文化等软性因素比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等硬性因素更重要。这些看不见的潜在因素决定着转型是否能成功。通过典型示范、局部试点、时机选择、观念整合等多种措施,尽量使思想变革和体制转型同步行进,是转型成功的很基本标准,这也为转型过程中国家的有效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硬性的制度变革实现了,但由于观念和价值观分歧太大,伴随着的往往是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政治腐败,转型就会陷入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渐进转型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因为它可以使硬性制度和软性因素协调共进,使社会更加和谐发展。而在转型深入发展的阶段,以精神文化建设为统领,构建人们普遍认同的社会精神支柱,是转型发展的很重要的条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