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86.6 6.3折 ¥ 13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牛军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ISBN9787501264063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11358947
上书时间2025-01-04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叙述战后东亚国际秩序的缘起过程,揭示导致东亚地区国际政治演化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原因。本文涉及的时间跨越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那个时代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背景包括两个:其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其二是冷战的兴起及其向东亚地区的大规模蔓延。这一接续出现的历史进程大致开始于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持续到1955年4月召开的万隆会议。其间相继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最终塑造了随后持续约二十年的东亚秩序。这个秩序的核心部分固然包括反映了美苏冷战对抗的中苏同盟与美日同盟(以及包括其他一些美国的双边与多边同盟体系)的两大体系,以及它们之间持续变动的力量对比,但是,只要从冷战时代四十余年的全过程看,都必须面对和解读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一方面,处于美苏对抗中心地带的欧洲两大军事集团之间没有发生战争,美苏之间也没有发生战争;另一方面,东亚在地缘政治层面从来不是美苏竞争的中心地区,但在二战结束后,这里持续不断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热战,包括在中国持续了4年的国共大规模内战、持续3年的朝鲜战争、持续8年的法越战争、持续10年的美越战争以及荷兰与印尼之间的2场战争。可以说东亚地区的战争规模在其他地区是罕见的,两个超级大国几乎每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尽管苏联从没有像美国那样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担当过主角。战后东亚秩序形成受到大规模军事冲突的严重影响,甚至可以说冲突与战争就是这个秩序的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之一。
问题恰恰在于,在二战后期,如同为欧洲规划战后秩序一样,美英苏也同时为东亚的战后秩序做出了安排,冷战向东亚蔓延时也在这里形成了两个对抗性的军事同盟体系。但是,大国的外交协调和军事同盟体系这两个在欧洲能阻止大规模战争的重大因素,却没有在东亚产生同样的效果。这就非常有必要从东亚独特的地区性中寻找原因,尤其是要分析在这个时期东亚国家与欧洲国家不同的国际与国内政治议程。近年来,冷战史研究的新成果及其对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要重视超级大国之外的“中等强国”(Middle Powers)和其他一些特殊国家(如古巴)等对世界政治进程施加的有时是巨大的影响。①这些研究对重新构建战后东亚地区秩序的图景是非常有启发的,它们提醒人们更加注重并有必要重新审视东亚地区特性对东亚秩序形成到底产生了多么重大的影响,而以往在冷战架构中的分析很可能低估了东亚地区角色在历史中的真实作用。
二战结束后,东亚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战争期间日本统治的所谓“大东亚”秩序被摧毁了,随之出现了一大批新兴国家,它们处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